末世预见_分卷阅读_40
  去了东山那边的城里人这些日子也往他们这里跑,问问情况怎么就不出芽了呢,他们种地是外行,还不如村里这边,一亩地能出四分之一就算是好的了。就按着这个出芽率,收获前没灾没难的,打下来的粮食也就够他们吃明年开春的。这样怎么行呢。
  锦溪负责的菜园子也不怎么好,种下的菜发芽也少,给他上火的,嘴上都起了几个燎泡。
  “你也是,这事又不是着急能解决的,现在连饭都不好吃了。”姜宸心疼的拿着棉签给锦溪上药。
  “能不着急吗,你看这地里,眼瞅着天气热了,就怕今年跟去年似的大旱。”
  姜宸也担心不过,他不能说丧气的话,“那荞麦不是长得不错么,都开花了。”
  “好什么好,本来就不是多产的,现在没出全,一亩地能有一百斤就不错了。”
  其实锦溪这么上火着急,主要是在他的梦里,粮食危机几乎一直伴随着他的噩梦,从开春开始种田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一切顺利了有些不真实,可是现在这种预感应验了,这只是开始。
  正是因为梦给他的启示,他比别人更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村里人焦急,却不像他这样明白事情会发展到那一步,那些梦又不像之前预警似的清晰明了,他根本没办法说。
  补了苗效果不好,好在长出来的还算健壮,人们也算是松了口气,村里人种的多,每亩就算减产最后收成也够了。那些城里的就麻烦了,他们种的少,最后收获不一定够。不过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也不管上边给他们分配的田地,因为一个镇子的人都没了,那边田地多着呢,这些人干脆多开一些地,管怎么样呢种上再说。
  这时候出芽率是没办法解决,只能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补。
  不管田里怎么样,人们暂时闲下来了,村里开始组织人盖房,盖房是村里的大事,早在天冷的时候几家房子砸塌后就已经决定的事情,早就开始做准备。
  现在砖很难弄到,村里就决定盖房用山上的石头,几户重建的人家早就找好了位置,村里人分成几份,过去帮忙,地基用石头之前买的水泥也派上了用场,房屋的下半部分用石头,上半部分用原本房屋掉下来的砖,收拾一下也够用,因为冬天天冷,新盖的房子两边山墙都加了火墙。
  房子盖得很快,全村一起出动,房子基本上都是三间,主要是结实和保温,因为加了地下室稍微有些麻烦,不过人多一个星期也盖完了,剩下围墙鸡舍猪圈什么的就要自己慢慢来收拾。
  给那几家没房的盖好了房,锦溪家也开始动工,他们家虽然不盖房可也是个大工程,按照设计,他们家房梁要抬高,房子南北西三面加回廊,东边还连着下屋,下屋也被重新修了一下,墙壁加厚,中间隔开,后面两间通过厨房后门连接,靠东的一小间做厕所靠西的做浴室,里面有和专门烧水的灶。
  去年冬天大家过的太难受了,最受不了的就是上厕所的问题,简直都让人崩溃了,所以一说修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厕所,不是说非要弄个多先进的厕所,至少上厕所的时候不怕冻着这就行了。
  洗澡间的出现也是必须的,去年他们几乎没有好好洗过澡,屋子里冷,根本没办法洗,当然想要在屋子里弄个先进的洗澡间也是不现实的,水就不能自己流出去,天气零下四五十度,甚至达到六七十度,弄个下水用不了几天就冻裂了,所以浴室做的也是用的比较简单的办法,靠着西边墙弄了一个浴池,浴池下面接水管,一头接了个水龙头,那里挖了一个可以放下一个桶的深陷的坑,洗澡的时候就用屋子里的灶烧水,等洗完了把水一放,用桶拎出去,因为屋子里温度够也不怕水冻上,不用的时候用一块板子盖着,只是烧水倒水麻烦点。
  下屋几乎拆了重修,墙壁增厚,西边加暖墙,烧炕的时候一起烧了,连着大屋的东屋都暖和,屋里重新搭了炕,这屋如今已经不是仓房了,完全可以住人。
  房屋的大梁加高,增加封闭的前后廊,直接将下屋都给包里了,宽一米二,十根廊柱支撑,实木门扇,这个除了起到隔寒的作用还能起到安全的作用,至少再也不会发生上次的袭击,谁想进来,先要打破外面廊上的大门。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十分厚重的实木制作,里面门栓一划,想要进来真是不容易呢。
  窗户都换成支摘窗,双层的,足够安全保温。
  除此之外大修的还有腰屋和锦溪他们屋子,南边增加了一米宽的窄炕,从门口新添的小灶烧火,由于比普通炕窄,烧着后侧面都暖和,对屋子的保温作用比炕还要有效果,一米宽一个人躺着都宽敞的,上面放了小桌平常坐着也舒服。要是家里人多了,也可以睡在这。爷奶住腰屋,他们平常也会在腰屋聚集,家里人多,年轻人也不上炕,有时候就站着说话或者坐着板凳,乱糟糟的,现在有了这个窄炕,两边说话很相宜。
  房屋大梁增高,屋顶直接将前后廊给包括其中,内里更是增加了两层隔温层,屋子里热气不容易外溢,增加了屋顶坡度,大雪存不住直接滑下来,这保温层还可以隔热,夏天阳光太足,有了隔温层,屋子里也不会太热。
  房子修好后,不知道姜宸去哪里弄来的漆料,将实木门窗涂成黄棕色漆料,看着厚重又舒服。玻璃也是从城里弄来的钢化玻璃。有时候锦溪会觉着他们不光是在建设房子,还是建设堡垒,一切都以安全作为第一考虑重点。
  房屋修好后看起来更加厚重高大,锦溪进进出出摸着外廊的大门,也感觉很有安全感。
  下屋挪作他用,姜宸张忠他们开车去了市里,弄了一批简易房,直接靠着南墙挖地基把简易房固定住,这还是钢结构的,挺结实,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保暖,不过没关系他们只是往里边放草料一类不怕冻的。
  这么做房子不是他们一家。原本没打算盖房的,都动了心,去东山砍树,也跟着学就算不抬高房梁,也弄个回廊,或者建个暖墙。
  张忠他们也改建了,不过叶二叔家的房子比锦溪家还要新,他们就没弄回廊,在后面厨房开了个门,接了一间屋子跟锦溪家一样做厕所和洗浴室,屋子里四周围了一圈暖墙,窗户没换,在外面用钢筋焊了罩子,不妨碍开窗,外面人也砸不开。
  他们从市里倒腾东西都是白来的,很多地方都荒凉一片,根本没人经营了。秩序混乱。
  时间进入六月底,太阳照晒的越加狠了,不像去年滴水不下,今年雨水还可以,隔三五天来一场雨,可是太阳光也足,半天地就干了。阳光照晒狠了,地里的庄稼也都蔫了,许是不适应,都营养不良的样子。
  反倒是山上的植物,还有地上的草,异常茂盛,就是以前的狗尾巴草看着都跟水稻似的,叶片又绿又结实。更别说山上刚长出来的灌木或者藤蔓植物,他们这里天寒,藤蔓植物少,只是今年情况有变,所有的植物都长得茂盛,锦溪家移栽过来的山葡萄已经长到二十多米长了,这种山葡萄长势极限也就这么多,可他们家的山葡萄还有生长空间,原本两棵极少的山葡萄此时顺着他们家院墙还有旁边的树,爬了好多,每棵至少有九条以上的枝条。完全没受强光影响。
  看到这样的情况村里老人猜测这些植物原本都是过了冬的。是不是过了冬的植物就长得好。这个猜测绝对不虚,锦溪家周围的树木这一年长得特别茂盛,上面的叶子层层叠叠遮蔽了下面的空间。枝干看起来也粗壮了。
  晚上锦溪帮着大宝掖了掖被子,趿拉着鞋回到北炕,家里新加了窄炕,大宝非要去哪睡,图个新鲜,还是小孩子心性。
  “他睡的可够快的,都打呼了。”姜宸笑着铺着褥子。
  “没啥烦心事,白天又不消停,可不躺下就睡,我不要这厚被,把那个薄的给我,炕烧的热,昨个晚上都出汗了。”锦溪把枕头摆好。
  姜宸听了给他换了一个被子“我明天想去北鱼甸看看。”
  “怎么?”
  “那边不是湿地吗,别的都好说就怕现在雪化了,进水。”
  “那我跟你一去吧。”
  “不用,我开着张忠的车去,一天就回来了。”
  “那行你把上次拿回来的手工绘画的陶器拿回一箱子,我挑挑,五叔爷家锦航下个星期结婚,他们俩都耽搁不少时间了,现在也不能给钱,按照之前的例子,咱们送五斤粮食,也不能多送,我想着咱们再送点东西,你挑那种漂亮的实用的拿。”
  “反正成箱子的,我就拿回来一箱子你看着给就是了。”
  “拿回来前好好看看,别像上次似的一半箱子碎的。”
  “行。要不送他一条地毯。也挺喜庆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土耳其那边弄来的,那些彩绘的陶瓷真的很漂亮,当时他弄回去都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才看到,却因为不精心,上次拿回来一箱子碎了一半,老可惜了,好在地毯成捆的绑着,不会坏,花纹色彩都是十分艳丽,送给新人也挺好的。
  “别了,前天三叔爷家三婶看着二婶子用,还要来着,二婶子没答应,这才过去几天,要是给了锦航她还得过来磨。”
  家里弄了回廊,现在天暖和了,回廊的大门就都敞开着,二婶子铺了条一米左右宽的地毯在廊上,一边做活一边看着虎子,其实不光是她,奶奶也喜欢坐前边廊上,廊上比地面高出三十多厘米,铺着宽大的木地板,搭着腿坐着或者盘着腿都好,铺着地毯也不觉凉,坐在那里做活亮堂又舒服。
  这房子修好没多久,村里女人就发现了这个新的聚会场所,冬天的时候天冷大家都在屋里,因为屋子里多少放些粮食啥的,不想让人进屋串门都少了,现在大家都不用进屋了,来了就坐在廊上,说话做活,这让憋了一冬的女人们找到了新的乐趣。
  锦溪家自然也是很好的聚会场所,只是早些年锦溪家跟村里来往少,过来的也只有一些关系特别近的,性子倒是跟二婶子差不多,来了几次也没发现谁有啥不好的心思,姜宸和锦溪就不注意了,毕竟女人嘛总要有些交际,不然闷在家里也无趣。
  只是那里都有讨厌的人,原本跟锦溪家没啥交际的,三婶子前天突然过来了,那时二婶正跟那边八婶说儿子找对象的事,她一过来,原本和谐的气氛都没了,又是指使英子嫂子倒水倒茶的,又拐外抹角的说毯子漂亮啥的,就是想要二婶子坐的那块毯子。二婶子也不怵他,根本不答腔,最后脸色阴沉的走了。
  “别搭理她。她那人谁不知道,碎嘴不说还爱占便宜。不过估计一时半会她也不会来了。”
  “咋啦?”
  “没咋的。”姜宸不说,其实昨个三婶子又来了,当时二婶和奶奶进屋弄什么东西去了,正好廊下没人,三婶子就想把铺着的那块毯子拿走,正巧他回来看到,其实他真的什么也没做,就是看了她一会,谁知道她就吓跑了,脸白的跟纸似的。这事二婶他们都不知道。
  锦溪把被子往上拉拉,“她那人这么些年也没变过,弄得锦飞跟着抬不起头来,处了两个对象都因为她黄了。别说她了,你说今年粮食打的不多该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咱们家还能挺两年,外面的人就不一定了。就怕他们没粮到咱们这来抢,不过没准南方能好点呢。明天我去北鱼甸顺道看看那边有没有动物啥的,打猎也是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