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那不知你这铺子怎么盘?带货还是不带货的?招牌呢?”林小福便闲谈地问。
“招牌肯定要带走呀,我在县城开的徐宝记比这更大呢。”
徐掌柜笑了一声,一副“你傻啊?我经营了几代人的招牌会给人?”的表情看着林小福。
“那到是,我正好有认识的人,打算在镇上开铺,你且说说怎么卖法,合适我就牵个线。”林小福又道。
“我家过几天就要回京城去了,谈得成,大家欢喜也是一桩美事,对吧?”她又客气地解释,表示绝对不是她自己要铺。
“那到是,怎么你自己不要?”徐掌柜笑了起来,忽然问。
第2428章 优势和特色
“你们可是把买卖做到京城去了啊,买得起的,若是卖给你们,我自然也不会乱喊价的。”
徐掌柜打量地看了赵子诚一眼,又看向林小福,心情比刚才好多了。
若是能说到这大主顾,不说从中大赚一笔,亏本是不可能的了。
这铺子可不只是铺子,它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大干货铺,在这镇上还有两家大杂货铺,几家小杂货铺。
换言之,开杂货铺的多,也多以品种杂而丰富取胜,获取更多客源,但能将干货铺做大的,自然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从日常小干货到海产,价格不一、品种同样丰富,换言之,干货铺和杂货铺有部分货是重复的,但有部分货却是自己铺中才有。
而杂货铺显然在这优势上要低于干货铺,若能将这唯一的干货铺盘下来,不说大赚,慢慢经营下来自然是有利的。
她心中已有盘算,见徐掌柜主动提及有意卖给他们,便笑道:“我们自己买下也无不可,钱有,就是我们要回京城了。”
“这铺子盘下来还是只能做干货买卖,可我们上哪儿去进货呢?到时请个掌柜守铺,没有进货渠道也买卖不起来呀。”
“你担心的问题不是问题。”徐掌柜连忙笑道,“到时你把我这些货给盘了,我也懒得再找车马搬去县城,路上也容易造成损耗。”
“到时我再把进货路子告诉你们就是,我也不担心你们拦我生意,毕竟我是去县城开铺,你们是在镇上。”
“再说了,你们都在京城赚大钱了,也不会跑去县城里和我对着干吧?”他说完又调侃地提醒着。
“那是自然。”林小福连忙应了。
那边赵子诚正和赵子添看货呢,见她这边竟然谈起买铺来了,不由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那行,带铺打包一起卖给你们,五千两银子一口价,我再协助你去衙门办过户手续,不过手续钱你们出,我们直接达成交易,也省了中人钱。”
“哇!”林小福眨巴了两下眼睛,露出惊讶的表情,“不知道货有多少,这比纯卖铺子可难说多了。”
若是铺子价值二千两,那货就得有三千两。
“小媳妇,这铺子可是经营了几代人的干货铺子,李桥就这一家,就算我将招牌带走,这经营了几代人的招牌还是会留下人脉的。”
徐掌柜连忙道:“再说,我这三大铺头,两进院子、两进侧院,地方大着呢。”
“我后院里还有家具我都不打算带走,你到时都不用重新装修,直接派个掌柜过来就行。”
“我连伙计都不带走,你们照常发工钱给他们就行了,整个间铺子除了我徐家还有这块招牌,其余全都留下来,五千两真的不多。”
“那我得看货有多少,大叔你或许已经知道,我们赵家在镇上有两家铺子,当初药铺是两千二百两,食铺那边是两千五百两。”
“好歹那都在镇东,还是两层铺子,你说后面宅院?那也是两进两侧啊,只是没有货罢了。”
林小福却客气地指出事实。
第2429章 不说虚的
“实不相瞒,我这价钱就是包括了铺子、货和我留下的东西,五千两真的不多了。”徐掌柜一听心中不免哆嗦,连忙解释。
“你若真要,我现在就把货单给你瞧,我不带进价,也不按买价,不过是加了点车马和人工、损耗,再盘给你的。”
“行,你可以先不给我看你的货单,但我要看货的数量,以及大致价钱,我确定要的时候,你得把货单给我。”
“我要知道进价、卖价、损耗、人工、供货方和你们合作的约定成俗,我要知道这些货我能不能把本钱收回来,而不是盘了一堆不好卖只能压库存的货。”
“大叔,若是你不想以后我跑到县城去骂你奸商、黑心坏人,你可别胡乱糊弄人,当然我也不会像刚才那位把你气得赶人的人。”
“咱们打交道久了,你我也算知根底的,就不说虚的了,可好?”林小福坦然地摊牌。
“行,我自然知道你们,也就是知道,才想若能把铺转给你们自是最好的了,不然刚才就不说了。”
徐掌柜听了,立刻也一脸诚恳地附和刚才林小福的意思,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
五千两,加上他留下的一大家当,不但不会亏,还能小小地赚一点儿。
他的货多从县城和北阳州及各县来,也有南边来的海货、茶叶、燕窝等。
远的每年进一次货就能维持生意,进两次是生意不错,也足够了,近的就多进两次也不用一直压货。
而他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和大致稳定的进货价格,成本、车马和人工、损耗、毛利润等,算盘一打就差不多了。
“招牌肯定要带走呀,我在县城开的徐宝记比这更大呢。”
徐掌柜笑了一声,一副“你傻啊?我经营了几代人的招牌会给人?”的表情看着林小福。
“那到是,我正好有认识的人,打算在镇上开铺,你且说说怎么卖法,合适我就牵个线。”林小福又道。
“我家过几天就要回京城去了,谈得成,大家欢喜也是一桩美事,对吧?”她又客气地解释,表示绝对不是她自己要铺。
“那到是,怎么你自己不要?”徐掌柜笑了起来,忽然问。
第2428章 优势和特色
“你们可是把买卖做到京城去了啊,买得起的,若是卖给你们,我自然也不会乱喊价的。”
徐掌柜打量地看了赵子诚一眼,又看向林小福,心情比刚才好多了。
若是能说到这大主顾,不说从中大赚一笔,亏本是不可能的了。
这铺子可不只是铺子,它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大干货铺,在这镇上还有两家大杂货铺,几家小杂货铺。
换言之,开杂货铺的多,也多以品种杂而丰富取胜,获取更多客源,但能将干货铺做大的,自然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从日常小干货到海产,价格不一、品种同样丰富,换言之,干货铺和杂货铺有部分货是重复的,但有部分货却是自己铺中才有。
而杂货铺显然在这优势上要低于干货铺,若能将这唯一的干货铺盘下来,不说大赚,慢慢经营下来自然是有利的。
她心中已有盘算,见徐掌柜主动提及有意卖给他们,便笑道:“我们自己买下也无不可,钱有,就是我们要回京城了。”
“这铺子盘下来还是只能做干货买卖,可我们上哪儿去进货呢?到时请个掌柜守铺,没有进货渠道也买卖不起来呀。”
“你担心的问题不是问题。”徐掌柜连忙笑道,“到时你把我这些货给盘了,我也懒得再找车马搬去县城,路上也容易造成损耗。”
“到时我再把进货路子告诉你们就是,我也不担心你们拦我生意,毕竟我是去县城开铺,你们是在镇上。”
“再说了,你们都在京城赚大钱了,也不会跑去县城里和我对着干吧?”他说完又调侃地提醒着。
“那是自然。”林小福连忙应了。
那边赵子诚正和赵子添看货呢,见她这边竟然谈起买铺来了,不由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那行,带铺打包一起卖给你们,五千两银子一口价,我再协助你去衙门办过户手续,不过手续钱你们出,我们直接达成交易,也省了中人钱。”
“哇!”林小福眨巴了两下眼睛,露出惊讶的表情,“不知道货有多少,这比纯卖铺子可难说多了。”
若是铺子价值二千两,那货就得有三千两。
“小媳妇,这铺子可是经营了几代人的干货铺子,李桥就这一家,就算我将招牌带走,这经营了几代人的招牌还是会留下人脉的。”
徐掌柜连忙道:“再说,我这三大铺头,两进院子、两进侧院,地方大着呢。”
“我后院里还有家具我都不打算带走,你到时都不用重新装修,直接派个掌柜过来就行。”
“我连伙计都不带走,你们照常发工钱给他们就行了,整个间铺子除了我徐家还有这块招牌,其余全都留下来,五千两真的不多。”
“那我得看货有多少,大叔你或许已经知道,我们赵家在镇上有两家铺子,当初药铺是两千二百两,食铺那边是两千五百两。”
“好歹那都在镇东,还是两层铺子,你说后面宅院?那也是两进两侧啊,只是没有货罢了。”
林小福却客气地指出事实。
第2429章 不说虚的
“实不相瞒,我这价钱就是包括了铺子、货和我留下的东西,五千两真的不多了。”徐掌柜一听心中不免哆嗦,连忙解释。
“你若真要,我现在就把货单给你瞧,我不带进价,也不按买价,不过是加了点车马和人工、损耗,再盘给你的。”
“行,你可以先不给我看你的货单,但我要看货的数量,以及大致价钱,我确定要的时候,你得把货单给我。”
“我要知道进价、卖价、损耗、人工、供货方和你们合作的约定成俗,我要知道这些货我能不能把本钱收回来,而不是盘了一堆不好卖只能压库存的货。”
“大叔,若是你不想以后我跑到县城去骂你奸商、黑心坏人,你可别胡乱糊弄人,当然我也不会像刚才那位把你气得赶人的人。”
“咱们打交道久了,你我也算知根底的,就不说虚的了,可好?”林小福坦然地摊牌。
“行,我自然知道你们,也就是知道,才想若能把铺转给你们自是最好的了,不然刚才就不说了。”
徐掌柜听了,立刻也一脸诚恳地附和刚才林小福的意思,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
五千两,加上他留下的一大家当,不但不会亏,还能小小地赚一点儿。
他的货多从县城和北阳州及各县来,也有南边来的海货、茶叶、燕窝等。
远的每年进一次货就能维持生意,进两次是生意不错,也足够了,近的就多进两次也不用一直压货。
而他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和大致稳定的进货价格,成本、车马和人工、损耗、毛利润等,算盘一打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