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娥锦绣_分卷阅读_170
“不会吧,”冯夫人脸上有些不好看,想了想又道:“不可能啊,赵家大郎这会传家书也没有这么快呢,赵大郎是个君子,不会给家里人说这些的,别自己吓自己,可别让赵家人对我们印象不好。”
“喏,”冯二娘子又端坐着。
冯夫人在席上热心询问,又仔细打量着赵家,娇娥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丈母娘瞧女婿家的光景,也频频对冯夫人示好,有问必答,知无不言,旁人瞧着也没觉出什么来,赵兴是冯大人的副使,两家亲密点也是及其正常的事。
林天没有赶来参加小表弟的满月礼,他人在扶风郡的平陵县,那里有桩陈年冤案,于廷尉派他单独去处理。好在林立帮着娇娥跑前跑后,又热心出主意,娇娥差点都觉得这不是自己认识的林家二表哥了。
外面热闹,王氏带着玉瑶也不出去交际,一直守着林氏,瞧着裹在襁褓里,睡的香喷喷的赵霸,母女二人都眼热的不得了。
赵义喝的有点多,客人还没有喝高兴,赵义先把自己喝倒了,中途就被扶进卧室醒酒。
整个赵家,不高兴的只有玉梨了,在喜气洋洋之中,她独独吊着脸,坐了会,便推说不舒服回了院子,让一心想套近乎的耿夫人落了面子。
玉棠忙笑着接过耿夫人献媚的话头,两人聊了起来,娇娥瞧在眼里,点了点头。
玉梨心绪重重,莽哥已经不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日后,父亲还会在意他们姐弟二人吗?父亲看重弟弟,娇宠着自己,就像是昨天的事,但是如今……
娇娥得知玉梨在院子里感叹伤怀,只道:“由她,过几日也请几个厉害的嬷嬷来教导着,玉瑶近来都懂规矩了不少,父亲和哥哥都升了职,总不能由着她拖后腿。”
前世自己的日子可比这难过了不少,娇娥没有心思同情玉梨,她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操心。
与热闹的赵家相比,张家就沉闷了许多,这次冯世奉和赵兴打败莎车国,本来就是在预料之中的,可是张千秋一直抱着侥幸等着那个意外。
除了失落之外,张千秋还有些憋屈,父亲推荐的赵充国,年纪虽然一大把,却很有精神头,逮住了机会便要在皇帝面前展示一番,就象是西南蛮夷进贡的孔雀一般。
最近,赵充国又上了一道奏折,说匈奴在背后支持莎车国内的叛乱,教唆莎车国阻断西域诸国和大汉的通道,是有大阴谋隐藏在其中,这个阴谋关系到和匈奴很近的西羌。
昔年,武帝将西羌和匈奴隔断,各个击破,又开辟了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人与匈奴联系的通道,驱逐羌人各部,不让他们居住在湟中地区。
这个目光长远的战略性决策,一直执行的很好,可是汉宣帝即位时,曾经按照惯例,在新帝即位时,派汉使去巡视西羌各个部落,当时霍光派去的是光禄大夫义渠安国。
义渠安国是古老的义渠族遗民,族里没有剩下什么人了,就用族名做了姓,姓义渠名安国。
西羌有上百个部落,彼此不和,义渠安国觉得他们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事,对他们的提防之心就低了很多,再加上自身出自古老部落,对羌人也多有同情之心。
羌人先零部落首领觉得这个大汉派来的官员好说话,就对义渠安国诉苦,说部落的牧区不好,周围的汉人又喜欢耕种,牛羊都放不好,希望能够时常北渡湟水,到没有耕地的地方放牧。
义渠安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直接同意了,回来交差的时候,才奏闻朝廷。
当时赵充国就弹劾过义渠安国在外做使臣擅作主张,破坏了几十年的大战略,会有严重后果,张安世和霍光觉得赵充国有些夸大,便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
此后,羌人就经常以汉使曾经许诺为借口,强行渡过湟水,当地郡县也无力禁止,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了几年。
眼下赵充国旧事重提,说羌人狼子野心,此举必有图谋,如今先零部落突然有了异动,当地的郡县官员上报朝廷,发现在先零部落首领的撮合之下,西羌二百多个部落的首领化干戈为玉帛,相互之间交换了人质,共同制定了盟誓。
这下谁再说西羌人没问题,皇上也不会信了。
赵充国又说羌人之所以好控制,不就是他们部落多,又不合吗。三十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的时候,也是这样,内部达成一致,再和大汉对抗,历时五六年才平定。
匈奴当年就多次引诱羌人,企图与羌人联合进攻张掖和酒泉两地,答应事成之后,让羌人在那里居住。
如今匈奴的西部地区受到困扰,莎车国叛乱,西羌又有异动,臣怀疑匈奴人又派使者与羌人部落联合。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所图非小,只怕会联合起来进攻大汉,想将西域的五个属国,河西的四个郡都抢了回去。
不信的话,咱们就看着,到了秋天马匹开始肥壮的时候,西羌和匈奴必然要作乱。
张千秋不是个庸人,自然懂得赵充国说的都是对的,只是赵充国不说,他也知道这些,可赵充国一摆事实,将道理说破,倒显得大将军张安世怎么就这么鼠目寸光,没有想到这些呢?
这要反驳都没有办法反驳,赵充国活的老,经的事情多,记性也好,当年义渠安国的事还提在嘴边上,证明他的看法正确呢。
张千秋遗憾地想,赵充国怎么就活得这么硬朗呢。
与张千秋一样郁闷的还有张延寿,如今他回过味来,黑熊事件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让刘询铁了心要抽太子上位。
原本太子只有个头衔,其他皇子都未封王,太子和刘钦的差异并不大,如今太子已经开了府,刘钦紧跟着封了淮阳王,与太子之位相差更远了。太子有了太子府,有了自己的人,羽翼就会慢慢丰满起来。
只要刘询还惦记着那个死了的女人,信任太子,太子之位就会稳当得很,刘钦早早封了王,也搬离了桂宫,去了北宫,由王皇后统一照管,和生母张婕妤也疏远了许多。
张延寿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赵家也没出事,反而捡了个漏,如今赵义喜添丁,赵兴又有了战绩,儿子张博的大仇何时能报?
这个古力怎么这么没用?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138章 移恨
大奴张青善解人意,开解道:“想来古力还未到大宛,一路都还要仰仗汉使,不敢贸然行事。”
张延寿听了浑身一振,心情大好,笑着道:“张青,你竟然能想到这一层,是我心急了,听说莎车国阻断的是翻过葱山之后的关隘,此时冯世奉和赵兴还没有到伊循城呢。”
看来只有等了,等到古力到了大宛,在自己的地盘再对赵兴下手了。
想来想去,到底还是不放心,张延寿又去了父亲的书房,打算看看堪舆图,查一查莎车国和大宛究竟相距多远。
一推门,张千秋也在,正皱着眉对着摊在案几上的堪舆图揣摩。
“大哥原来也在这里,”张延寿不敢造次,这件事是瞒着张千秋和古力私下的协定。
“你也是来看这堪舆图的?”张千秋却大感欣慰,兄弟两人总算是想到一处去了,道:“你的确得好好看看,赵充国说秋天草长马肥之时,西羌只怕和匈奴会有动作,若是真的,一场大战即将展开,只怕骏马监要吃紧呢。”
张延寿才想起来骏马监的事来,不免有些惭愧。
“那个赵充国不是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吗?怎么每日在朝堂上蹦跶个没完,我看父亲这次……”张延寿将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赵充国就算是要为皇帝把命都舍了,好歹也要考虑些人情世故呢,父亲举荐了他,被搞的没了面子,又是什么好事,难怪这么大年纪,打了那么多仗,立了大功也不怎么得皇帝重视。
父亲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张延寿觉得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也不适宜说出口,但这个意思张千秋接收到了。
“哎……”张千秋有些发愁,道:“再不想办法,父亲在朝堂上的威信都要受到动摇啊,眼下只有我出头了。”
张千秋不是说说而已,在朝会上主动提出申请,愿意去西羌巡视羌人的部落,区分忠奸,看一下先零部落在捣什么鬼。
刘询被张千秋的言辞触动了,安抚了他几句,道:“张将军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大将军如今身体不好,还是由魏相另派使臣好了。”
考虑到这件事毕竟还是当年张安世和霍光二人处理不当,刘询打算帮助将这件事掩盖下去,只训斥了义渠安国一番,又命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商议派人出使西羌,巡视羌人部落,若是羌人有什么动静,也好预防一二。
张千秋知道刘询心里还是偏着父亲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也为不能去西羌出使觉得遗憾。
西羌和大汉必然会有一战,前将军韩增的身体不好,不能带兵,左将军未曾设置,右将军没有和匈奴交手的经验,后将军赵充国太老,算下来张千秋曾经攻打过乌恒,正当年,若是先去西羌掌握情况,就占了先机了。
可是皇帝要让张千秋在父亲身边尽孝,张千秋有些苦恼,却又不得不感谢皇帝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魏相和丙吉二人商议了半日,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其实魏相颇有些想让赵义去,这个新上任的丞相长史没有什么功绩,升任丞相征事都是意外之喜,若是论积劳就更轮不上了,但架不住赵义命好,又升了丞相长史。魏相想选派赵义去西羌立一番功劳回来,堵一堵丞相府里众人的嘴。
但是赵家才去了个赵兴,再派人家父亲出使,皇帝估计也不会答应,更何况赵义还新添了个幼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在魏相看来,赵充国实在是被压制的太久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有了张安世的举荐,便什么都要发表一下意见,西羌的事情被夸大的有些太过了,派人出使西羌就是走走过场,看一下各部落有没有什么反叛之心,回来交一份奏疏。
压根没有想到,这里面暗藏的风险。
义渠安国也为自己不平,当年只是顺嘴答应了先零部落渡过湟水,换个地方去放牧,在赵充国的嘴里就成了毁坏千年基业的罪行,见魏相和丙吉找不到合适的人出使,便立即自荐,想洗清罪名。
就算西羌人真的想叛乱,他亲手将萌芽扼杀掉,也算是将功补过,也出了口恶气了。
不得不说义渠安国的这个主意打的真不错,魏相和丙吉又是厚道人,不象赵充国一般,有点事情记几十年,就点头同意了。
赵充国却不同意,对皇上说,这下义渠安国要惹出大祸来了,丙吉、魏相听了这话都不乐意了,就连皇帝都有些不高兴。
“喏,”冯二娘子又端坐着。
冯夫人在席上热心询问,又仔细打量着赵家,娇娥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丈母娘瞧女婿家的光景,也频频对冯夫人示好,有问必答,知无不言,旁人瞧着也没觉出什么来,赵兴是冯大人的副使,两家亲密点也是及其正常的事。
林天没有赶来参加小表弟的满月礼,他人在扶风郡的平陵县,那里有桩陈年冤案,于廷尉派他单独去处理。好在林立帮着娇娥跑前跑后,又热心出主意,娇娥差点都觉得这不是自己认识的林家二表哥了。
外面热闹,王氏带着玉瑶也不出去交际,一直守着林氏,瞧着裹在襁褓里,睡的香喷喷的赵霸,母女二人都眼热的不得了。
赵义喝的有点多,客人还没有喝高兴,赵义先把自己喝倒了,中途就被扶进卧室醒酒。
整个赵家,不高兴的只有玉梨了,在喜气洋洋之中,她独独吊着脸,坐了会,便推说不舒服回了院子,让一心想套近乎的耿夫人落了面子。
玉棠忙笑着接过耿夫人献媚的话头,两人聊了起来,娇娥瞧在眼里,点了点头。
玉梨心绪重重,莽哥已经不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日后,父亲还会在意他们姐弟二人吗?父亲看重弟弟,娇宠着自己,就像是昨天的事,但是如今……
娇娥得知玉梨在院子里感叹伤怀,只道:“由她,过几日也请几个厉害的嬷嬷来教导着,玉瑶近来都懂规矩了不少,父亲和哥哥都升了职,总不能由着她拖后腿。”
前世自己的日子可比这难过了不少,娇娥没有心思同情玉梨,她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操心。
与热闹的赵家相比,张家就沉闷了许多,这次冯世奉和赵兴打败莎车国,本来就是在预料之中的,可是张千秋一直抱着侥幸等着那个意外。
除了失落之外,张千秋还有些憋屈,父亲推荐的赵充国,年纪虽然一大把,却很有精神头,逮住了机会便要在皇帝面前展示一番,就象是西南蛮夷进贡的孔雀一般。
最近,赵充国又上了一道奏折,说匈奴在背后支持莎车国内的叛乱,教唆莎车国阻断西域诸国和大汉的通道,是有大阴谋隐藏在其中,这个阴谋关系到和匈奴很近的西羌。
昔年,武帝将西羌和匈奴隔断,各个击破,又开辟了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人与匈奴联系的通道,驱逐羌人各部,不让他们居住在湟中地区。
这个目光长远的战略性决策,一直执行的很好,可是汉宣帝即位时,曾经按照惯例,在新帝即位时,派汉使去巡视西羌各个部落,当时霍光派去的是光禄大夫义渠安国。
义渠安国是古老的义渠族遗民,族里没有剩下什么人了,就用族名做了姓,姓义渠名安国。
西羌有上百个部落,彼此不和,义渠安国觉得他们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事,对他们的提防之心就低了很多,再加上自身出自古老部落,对羌人也多有同情之心。
羌人先零部落首领觉得这个大汉派来的官员好说话,就对义渠安国诉苦,说部落的牧区不好,周围的汉人又喜欢耕种,牛羊都放不好,希望能够时常北渡湟水,到没有耕地的地方放牧。
义渠安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直接同意了,回来交差的时候,才奏闻朝廷。
当时赵充国就弹劾过义渠安国在外做使臣擅作主张,破坏了几十年的大战略,会有严重后果,张安世和霍光觉得赵充国有些夸大,便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
此后,羌人就经常以汉使曾经许诺为借口,强行渡过湟水,当地郡县也无力禁止,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了几年。
眼下赵充国旧事重提,说羌人狼子野心,此举必有图谋,如今先零部落突然有了异动,当地的郡县官员上报朝廷,发现在先零部落首领的撮合之下,西羌二百多个部落的首领化干戈为玉帛,相互之间交换了人质,共同制定了盟誓。
这下谁再说西羌人没问题,皇上也不会信了。
赵充国又说羌人之所以好控制,不就是他们部落多,又不合吗。三十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的时候,也是这样,内部达成一致,再和大汉对抗,历时五六年才平定。
匈奴当年就多次引诱羌人,企图与羌人联合进攻张掖和酒泉两地,答应事成之后,让羌人在那里居住。
如今匈奴的西部地区受到困扰,莎车国叛乱,西羌又有异动,臣怀疑匈奴人又派使者与羌人部落联合。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所图非小,只怕会联合起来进攻大汉,想将西域的五个属国,河西的四个郡都抢了回去。
不信的话,咱们就看着,到了秋天马匹开始肥壮的时候,西羌和匈奴必然要作乱。
张千秋不是个庸人,自然懂得赵充国说的都是对的,只是赵充国不说,他也知道这些,可赵充国一摆事实,将道理说破,倒显得大将军张安世怎么就这么鼠目寸光,没有想到这些呢?
这要反驳都没有办法反驳,赵充国活的老,经的事情多,记性也好,当年义渠安国的事还提在嘴边上,证明他的看法正确呢。
张千秋遗憾地想,赵充国怎么就活得这么硬朗呢。
与张千秋一样郁闷的还有张延寿,如今他回过味来,黑熊事件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让刘询铁了心要抽太子上位。
原本太子只有个头衔,其他皇子都未封王,太子和刘钦的差异并不大,如今太子已经开了府,刘钦紧跟着封了淮阳王,与太子之位相差更远了。太子有了太子府,有了自己的人,羽翼就会慢慢丰满起来。
只要刘询还惦记着那个死了的女人,信任太子,太子之位就会稳当得很,刘钦早早封了王,也搬离了桂宫,去了北宫,由王皇后统一照管,和生母张婕妤也疏远了许多。
张延寿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赵家也没出事,反而捡了个漏,如今赵义喜添丁,赵兴又有了战绩,儿子张博的大仇何时能报?
这个古力怎么这么没用?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138章 移恨
大奴张青善解人意,开解道:“想来古力还未到大宛,一路都还要仰仗汉使,不敢贸然行事。”
张延寿听了浑身一振,心情大好,笑着道:“张青,你竟然能想到这一层,是我心急了,听说莎车国阻断的是翻过葱山之后的关隘,此时冯世奉和赵兴还没有到伊循城呢。”
看来只有等了,等到古力到了大宛,在自己的地盘再对赵兴下手了。
想来想去,到底还是不放心,张延寿又去了父亲的书房,打算看看堪舆图,查一查莎车国和大宛究竟相距多远。
一推门,张千秋也在,正皱着眉对着摊在案几上的堪舆图揣摩。
“大哥原来也在这里,”张延寿不敢造次,这件事是瞒着张千秋和古力私下的协定。
“你也是来看这堪舆图的?”张千秋却大感欣慰,兄弟两人总算是想到一处去了,道:“你的确得好好看看,赵充国说秋天草长马肥之时,西羌只怕和匈奴会有动作,若是真的,一场大战即将展开,只怕骏马监要吃紧呢。”
张延寿才想起来骏马监的事来,不免有些惭愧。
“那个赵充国不是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吗?怎么每日在朝堂上蹦跶个没完,我看父亲这次……”张延寿将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赵充国就算是要为皇帝把命都舍了,好歹也要考虑些人情世故呢,父亲举荐了他,被搞的没了面子,又是什么好事,难怪这么大年纪,打了那么多仗,立了大功也不怎么得皇帝重视。
父亲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张延寿觉得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也不适宜说出口,但这个意思张千秋接收到了。
“哎……”张千秋有些发愁,道:“再不想办法,父亲在朝堂上的威信都要受到动摇啊,眼下只有我出头了。”
张千秋不是说说而已,在朝会上主动提出申请,愿意去西羌巡视羌人的部落,区分忠奸,看一下先零部落在捣什么鬼。
刘询被张千秋的言辞触动了,安抚了他几句,道:“张将军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大将军如今身体不好,还是由魏相另派使臣好了。”
考虑到这件事毕竟还是当年张安世和霍光二人处理不当,刘询打算帮助将这件事掩盖下去,只训斥了义渠安国一番,又命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商议派人出使西羌,巡视羌人部落,若是羌人有什么动静,也好预防一二。
张千秋知道刘询心里还是偏着父亲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也为不能去西羌出使觉得遗憾。
西羌和大汉必然会有一战,前将军韩增的身体不好,不能带兵,左将军未曾设置,右将军没有和匈奴交手的经验,后将军赵充国太老,算下来张千秋曾经攻打过乌恒,正当年,若是先去西羌掌握情况,就占了先机了。
可是皇帝要让张千秋在父亲身边尽孝,张千秋有些苦恼,却又不得不感谢皇帝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魏相和丙吉二人商议了半日,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其实魏相颇有些想让赵义去,这个新上任的丞相长史没有什么功绩,升任丞相征事都是意外之喜,若是论积劳就更轮不上了,但架不住赵义命好,又升了丞相长史。魏相想选派赵义去西羌立一番功劳回来,堵一堵丞相府里众人的嘴。
但是赵家才去了个赵兴,再派人家父亲出使,皇帝估计也不会答应,更何况赵义还新添了个幼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在魏相看来,赵充国实在是被压制的太久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有了张安世的举荐,便什么都要发表一下意见,西羌的事情被夸大的有些太过了,派人出使西羌就是走走过场,看一下各部落有没有什么反叛之心,回来交一份奏疏。
压根没有想到,这里面暗藏的风险。
义渠安国也为自己不平,当年只是顺嘴答应了先零部落渡过湟水,换个地方去放牧,在赵充国的嘴里就成了毁坏千年基业的罪行,见魏相和丙吉找不到合适的人出使,便立即自荐,想洗清罪名。
就算西羌人真的想叛乱,他亲手将萌芽扼杀掉,也算是将功补过,也出了口恶气了。
不得不说义渠安国的这个主意打的真不错,魏相和丙吉又是厚道人,不象赵充国一般,有点事情记几十年,就点头同意了。
赵充国却不同意,对皇上说,这下义渠安国要惹出大祸来了,丙吉、魏相听了这话都不乐意了,就连皇帝都有些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