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抽盲盒,咸鱼女主在六零躺赢 第138节
“王爷爷,你最近这里有啥新的杂志啊?”曹峰嘴巴仿佛抹了蜜一般地问道。
“新杂志?你是想问问有啥便宜的杂志吧?”王老头一副我看透了你的眼神。
曹峰尴尬地笑了笑,“那王爷爷有啥推荐的没?”
“这本是新出的。”王老头递过去一本不算厚的杂志。“不过就只有一半多的篇幅是故事。但是里面的故事都蛮不错的,你应该喜欢。”
“真的?”曹峰有点怀疑王老头的品味,但他还是接过了杂志。
“京城传奇?”曹峰念出杂志名,“不会是那种封建迷信吧?”
“小子瞎说啥呢?”老王头急了,“这可是旅游局办的杂志,咋会乱来?”
第452章 微风吹起波澜
曹峰和老王头斗了几句嘴之后就将杂志买走了,因为曹峰对老王头的品味还是很欣赏的。老王头在开这个报摊之前是一位老师,但因为风波期的冲击而落下了残疾。后来虽然给了他补偿,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再适合当老师就开设了这家位于学校附近的报摊。尽管老王头现在说自己只是开报摊的小老头,但是遇到前来买报纸杂志的孩子还是会忍不住给一些推荐。而曹峰就是在老王头的指引下慢慢喜欢上了小说,然后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曹峰骑着自己的二八大杠赶到了学校,然后一帮寄宿的男生都围了过来。相较于曹峰这样走读生,寄宿生的生活显然要单调无聊许多。而单调无聊对于一群热血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尽管他们也会打篮球踢足球,但是精神方面的空虚就需要另外的填补。
“曹哥,今天又有什么好看的杂志?”人群里立刻有相熟的男生打起了招呼。
“你们又不是不清楚,那些小说杂志基本都是双月刊,我上周才买过的。”曹峰说道。
严肃文学向的杂志基本都是双月刊,因为文学杂志的门槛还是有的。过于频繁的出刊只会导致杂志的水准下降,所以编辑们自然要控制所刊稿件的数量。其实不仅是文学杂志,很多学术杂志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也会主动控制出刊频率。被誉为数学学术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学报》,人家一年刊登的论文就是十几篇。因此每位能够上刊的作者都引以自豪,而学术界也相当重视研究者们在这些顶刊的发刊数量。
听到曹峰这么说,男生们有些意兴阑珊地散开了。不过那个最先说话的男生却舔着脸笑道:“曹哥,现在大家都走了,快说你买了什么杂志?”
“就知道瞒不过你。”曹峰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杂志递给他。
“《京城传奇》?”男生看了下有些过于花哨的杂志封面,“这是什么杂志啊?”
“旅游局那边办的杂志,老王头推荐的。”曹峰回答道,“我还没看过。”
“旅游局的杂志?”男生有些奇怪地看了眼曹峰,“旅游局的杂志不应该介绍哪里好玩么?这有啥好看的?我们哪有时间去外面玩?”
旅游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还是个比较遥远的名词,但是不代表国内没有热衷于旅游的人。并且除了国人之外,还有一些海外的侨胞在此时也开始陆续回国看看,因此旅游局这个编制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及文化历史名城中恢复了。
“老王头说上面有一多半的内容是故事,而且据说写得还挺好看的。”曹峰回答道。
“是吗?”男生有些疑惑地翻了下目录,“哟嚯,这里有什么历史传奇、文化探秘,还有故事汇。哇哦!故事汇里还有大长篇,这下我有得看了。”
“什么叫你有得看了?我还没看呢。”曹峰立刻宣示自己的主权道。
“曹哥,你是要考大学的人,你敢上课看么?”男生立刻反问道,“我就不同了,横竖学校和家里都知道我考不上大学,我现在无非就是混个高中文凭,然后等我爹妈给我安排个单位。所以,老师们才不会管我上课干嘛,只要我不吵不闹就行了。”
曹峰知道这个男孩的话没有错,毕竟现在大学的升学率还是很低的。别说考上大学本科了,连考上大学专科都会被认为是“文曲星”。甚至家里有人念高职,家人也会在办酒席来昭告天下。实在是一旦升学成功,那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有人能升学,就必定有更多的人只能止步于高中。不过现在高中文凭还是有点价值的,起码在单位里的起点还算比较高的。若是跟这个男孩一样父母还有关系的花,高中毕业生也不见得会混的多差。
“那行,不过放学的时候要记得还给我。”曹峰答应了下来,“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你放心。”男孩拍了拍胸脯道,“就算知道了,他们有胆子找我借么?”
和曹峰谈妥条件之后,男孩就带着杂志回到了教室。
“先看哪个故事呢?”男孩翻开目录页,嘟哝道。“《狄仁杰传奇》?历史小说?没意思。《考古奇案》?看上去有点意思。《重案六组》?嘿,我就最喜欢看抓贼了!”
《重案六组》采取的连载方式是“单元剧”,基本上一期就是一个故事。林冬梅选择的这个开篇故事非常精彩,不仅案件本身非常烧脑,同时还将重案六组里的几个主要角色给立住了。男孩看得是高潮迭起,尤其是被文中描写的那个女警给迷住了。青春期的男孩子哪有不幻想异性的?男孩顿时在脑中勾勒出一个形象,然后就奉为自己的女神。
和《重案六组》的连载风格不同,《考古奇案》则是采用那种“副本”模式。一个“副本”可能要连载好多期,然后一个“副本”结束了才是另一个“副本”。
在《考古奇案》里,林冬梅选用了很多民间风俗。后世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宝岛省的恐怖片比起霓虹国、棒子国和东南亚的恐怖片更吓人,那就是因为人家和我们同文同种。当我们看到熟悉的恐怖元素充斥在恐怖片里,那种从小就被影响到的情绪就会立刻出现。所以当我们看宝岛省的恐怖片上,那恐怖气氛就会加倍。
和科幻片没有太多文化壁垒及国家门槛不同,恐怖片是有一定文化隔阂的。因此我们看欧美的恐怖片除了觉得他们的电影了血浆太多或怪物太丑而感到恶心外,其实真正被吓到的地方不同。所以我们会觉得《午夜凶铃》更恐怖,而欧美观众则会觉得《月光光心慌慌》更吓人。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对恐怖的理解有着彼此的诧异。
“勇哥,你看啥呢?”此时男孩背后的男生拍了下正在看《考古奇案》的男孩。
“我的妈啊!”男孩直接将杂志扔了出去。好一会他才缓过劲来,然后对着后排的男生怒目而视。“老周你不知道什么叫人吓人吓死人啊?”
“你看的啥啊?我这一拍就吓得你直跳,别裤头都尿湿了吧?”后排男生揶揄道。
“呵呵,有本事你看完不被吓到我算你厉害!”男孩自然不肯认输。
第453章 影响口耳相传
曹峰和他们班上男生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作为一本刚刚创刊的杂志,《京城传奇》的反响其实是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发酵。因为知道这个缘故,所以不管是社长杨力,还是主编牛志文都很轻松,反倒是三个编辑有些紧张。于伟和马莉紧张的是他们的编制到底最后能不能落到京城来,林冬梅担心的则是自己所写的那三部长篇小说是不是太超前了。
不过他们不晓得是,《京城传奇》这本杂志创刊号发行两周后居然在京城内开始有了点影响力。和其他杂志主要是影响学生及年轻人族群不同,《京城传奇》居然得到了市井百姓及一些中老年读者的喜爱。只是这些人的话语权不及学生和年轻人,所以似乎风平浪静。
但是一本杂志的影响总是会从一个族群慢慢扩散开,尤其是人类社群本来就不是封闭性。按照后世的“六度理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经由六个人就能联系到一起。所以这本在爸爸爷爷间流传的杂志慢慢也影响到了家里的孩子。毕竟家里的小孩子还是会对自己的长辈有一定模仿性,爸爸爷爷爱看,那我也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于是《京城传奇》渐渐就在各个学校里出现,再加上又有曹峰这样的人传播,《京城传奇》开始有了读者群。人上一千则千奇百怪,于是关于《京城传奇》内所刊登的小说也引发了讨论。
喜欢的读者自然到处吹捧,毕竟《狄仁杰传奇》、《考古奇案》和《重案六组》的质量是摆在那里的。林冬梅虽然采用的是通俗小说写法,但不代表她没有做任何功课。可以说,三本小说里的很多内容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虚构形象所对应的原型还是经过考究的。而其中一些涉及专业的知识,那都是林冬梅在京城大学图书馆及京城图书馆里查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能够在京城写作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京城大学图书馆是此时全国最大的图书馆,里面的馆藏可谓是包罗万象。现在的京城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及京城大学图书馆,但是因为没有学校这个背景束缚,所以京城图书馆里有不少冷僻收藏。对于没有网络的时代,图书馆无疑就是最佳的信息来源。有了这两个图书馆在背后支持,林冬梅查个什么资料那是非常方便的。
有人喜欢就肯定有人讨厌,而讨厌的人又分成了好几个阵营。有人嫌弃这些小说是通俗文学,觉得香雪这个作者在玷污文学的纯洁性。还有人则是各种“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说《重案六组》是在“教坏人做事”。
喜欢的人会说讨厌的人“虚伪”,讨厌的人则说喜欢的人“不理智”。两边一吵架,于是就各有代表开始在报纸上发文。现在的报纸还是尺度颇大的,对于文人抄家那是非常欢迎的。只要有文人开始吵架,那其他报纸可是纷纷跟上,然后不出几天就是各自站队并划分阵营。紧接着就是剧情高潮,两边的文人都恨不得在自家报纸上将对方掐死。
文人们吵架,老百姓当然就看热闹。现在可没有多少娱乐手段,所以文人吵架无疑就是最好的消遣。非要类比的话,那就相当于后世娱乐圈的粉圈互掐。你真以为路人会去当“粉”或“黑”么?错了!真正的路人都在那嗑瓜子吃瓜呢。
“今天是第几份报纸在报道我们了?”牛志文笑呵呵地在办公室问道。
你要说牛志文对领导空降一个杨力过来有没有意见?那肯定是有意见的。毕竟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一言堂变成人家做主的的地方。可是随着创刊号的推出和热度地上升,牛志文也渐渐放下了自己的成见。
牛志文现在已经55岁,在体制里已经是“退居二线”的人了。所以《京城传奇》的好坏其实对牛志文的影响不大,他当初的不满主要还是纠结于对自己的不尊重。但现在眼瞅着《京城传奇》有慢慢崛起的迹象,他的心情自然也慢慢好了起来。毕竟如果《京城传奇》能大获成功的话,领导们按功论赏的时候也少不得自己一份。运气好,没准临到退休还能升一级,在按照退休之后再提一级的规矩,那等于是自己退休后可以享受升两级的待遇,那这可算罕见了。哪怕最后没有提升,但是这份功绩摆在这里也是等于给自己后人留下一份香火情。
“现在不仅是京城的报纸,津市那边的报纸也开始讨论了。”在编辑部一直沉默寡言的马莉也难得高兴地主动说了一句。
京城和津市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看算是文化上的“双子城”,两座城市在历史上互相对对方的文化都有过影响。不过随着现在京城地位的提高,更多还是京城影响津市了。所以京城一旦有什么文化热点,津市那边往往也会随后联动起来。
马莉和于伟都是从津市借调过来的编辑,所以他俩在津市还是有一些文化圈人脉。现在又知道他俩在《京城传奇》编辑部,所以大家都乐于和他们分享津市这边的相关消息。
马莉的高兴是因为她知道只要《京城传奇》能够坐起来,她作为初代编辑是肯定要被留下来的,那就意味着自己成为京城人的计划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除了马莉很高兴外,于伟私底下其实也是非常兴奋的。他看出了这三部小说的潜力,再加上他又是香雪的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和作者那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如果香雪未来大红大紫,那自己少不了有一个“伯乐”的评价。而一旦自己有这样的头衔,不管是老作者或新作者都会多看自己几眼,那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和更多的作者合作。
至于香雪实际上的责任编辑应该是林冬梅这件事就被于伟忽视掉了。在于伟看来,一个实习编辑有什么好放在眼里的?何况这个实习编辑还是作协那边安排的,人家未来肯定是奔着专职作者而去的。所以于伟压根没有将林冬梅视为对手,反而他认为林冬梅将来还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作者,所以他看林冬梅那是越看越顺眼。
杨力那边则是已经听到了好几位领导的口头表扬,因为《京城传奇》的走红让大家开始关注到旅行社以及背后的旅游局。现在体制内的规则就是你不做错事就能按资排辈地往上升,所以领导们各个都很在意自己的口碑风评。《京城传奇》的流行自然让更高层的领导注意到旅游局和旅行社,于是少不得会多说几句。能让高层的领导注意到自己,那对于现在这些坐在位子上的领导就是一件大事。自己得了好处当然就要回馈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下属,否则以后队伍怎么带?人心一旦散了,队伍也就散了。
“给大家伙说个好消息啊。”杨力笑着起身说道,“刚刚领导们经过考虑后觉得我们大热天还在编辑部里办公太辛苦了,所以决定给我们安装吊扇。此外,下个月会发放这个月和下个月的高温补贴,到时候大家注意看工资条。”
又是风扇又是高温补贴,大家的兴致立刻就高了起来。现在的高温补贴发放方式并没有相关规定,所以发不发以及发多少就是单位领导来决定了。林冬梅倒是对高温补贴不陌生,不管是她在煤矿还是在火车站,都领过高温补贴。高温补贴除了包含钱之外,还包含一些福利物品。比如煤矿有自己的附属冰厂及饮料厂,于是夏季就会发汽水、冰棍等消暑物资,所以林冬梅以前还盼望夏天到来的。
回家后,林冬梅将有高温补贴的消息告诉了周晓。
“你知道么?你们那本《京城传奇》在我们研究院都有不少读者呢。”周晓说道。
“真的?”林冬梅有些不相信,“你们不是挺忙的么?怎么有时间看我们的杂志?”
“还不是你写的那本《重案六组》。”周晓笑着解释道,“那个案子真的太匪夷所思了,要不是看到最后还真的猜不出凶手是谁。你也知道我们研究院里不是有很多人喜欢比谁更聪明么?大家就猜你那本小说里的凶手。结果只有很少的人猜对,于是就流行开了。”
“这还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林冬梅有些讶异地说道。
聊完这些事情后,林冬梅开始督促三个孩子的暑期学习计划。林冬梅没有刻意安排太多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鼓励三个孩子发现自己在常规学习之外的兴趣。经过这个月的不断尝试,三个孩子也渐渐发现了各自的爱好。老大周冬安本来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然后又喜欢上了围棋这个非常倚重计算天赋的智力游戏。老二周冬平性格比较安静,结果喜欢上了绘画。而且根据少年宫老师的反馈,周冬平居然在国画方面很有天赋。至于最最活泼的周冬宁则开发了自己的运动天赋,她喜欢的运动在国内还有些冷门,那就是网球。
网球一直被认为是“贵族运动”,这个评价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网球的成本非常高,绝对不是一般能够承担的。相较于两个哥哥喜欢围棋和国画来说,周冬宁需要的投入明显高出好几个档次。
古人说“穷文富武”,而这个“武”放到现在就是体育运动。为了获得运动员那样的身体素质可不是只要锻炼就可以的,你的营养要跟上,同时还要考虑到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并且运动员对于运动装备的消耗速度那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一个青少年运动在训练期间每月扔掉的鞋子袜子就可以让现在很多及爱听吃不消。
除了这些基础消耗外,网球运动本身的体制也决定了这项运动很难向老百姓普及。你要参加网球国际赛事,那就必须有积分。那积分怎么来?从低级赛事慢慢攒。别说此时国内还没有国际承认的网球赛事,就算后世有了,那数量也不够。因为不是你参加了比赛就有积分,那是要拿到一定名次才有积分。所以为了积分,选手们一年到头几乎是满世界飞来攒分数。而大部分低级赛事是不包旅费的,甚至还有一些低级赛事连食宿都不负责。
而除了成本高之外,网球又是一个非常看人脉的运动。为什么有些年轻选手在儿童时代就开始出名?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可以帮他拿到各种邀请卡。不说四大满贯的青少赛及少儿赛,单单一个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橘子杯就能让大部分网球爱好者望而却步。你可能要辛辛苦苦好几年才能混到一个资格赛门票,但人家的孩子可能出道赛就是橘子杯的正赛。
“冬宁,妈妈不是反对你的爱好,但是你想过这个网球的辛苦么?”林冬梅询问道。
网球此时在国内的普及程度非常低,可以说除了少数几个国家级赛事之外就没有其他正规赛事了。而这些国家级赛事里可能就只有一两个是针对青少年,但却还没有针对少儿组的。至于出国比赛,别说现在个人护照非常难办理,单单做个飞机都还要开介绍信呢。
“可我喜欢啊。”周冬宁嘟哝道。
其实周冬宁也听老师说过网球运动的现状,可她并不在意这些。
“妈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我仅仅是因为喜欢还不够么?”周冬宁问道。
林冬梅一愣,是啊,自己是不是太功利心了?小孩子只是喜欢打网球怎么了?难不成自己打算将周冬宁培养成格拉芙、辛吉斯那样的网坛天后?
想到这里,林冬梅笑了起来,随后带着歉意地说道:“对不起,冬宁,是妈妈想错了。你既然喜欢的话,那就去打网球吧!不过妈妈希望你能将你的热情变成努力。”
第454章 实习即将结束
八月月中。金陵市。《钟山》编辑部。
林为民将自己的自行车停好之后就先去收发处领取自己的邮件。这些邮件一部分是相熟的作者寄给自己的投稿,另一部分则是各种文学爱好者寄到《钟山》杂志社再被收发处的同事随机分配给各个编辑的投稿。
前者因为都是编辑们各自看好的作者,他们的稿件不仅大部分都达到了刊发标准,甚至还有不少有潜力成为名篇佳作。而后者就是良莠不齐,好的可以惊艳整个编辑部,差的则是可以让编辑吐血三升。
“林冬梅同志的新小说就写出来了啊?”林为民在其中看到一份来自京城的挂号信,信件的署名就是林冬梅。“不知道她这篇小说的水平有没有提高呢?“
林冬梅以穆寐之名发表在《钟山》的处女作——《狩猎》算是一篇让编辑和读者都感到惊讶的文章。不过《狩猎》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情节设定及叙事方法,如果真要论小说本身则还是有些生涩。只不过这种缺点相较于整篇小说是瑕不掩瑜,因此才让《狩猎》成为《钟山》上半年度最受欢迎和最具争议的小说。
林为民拎着装满信件的袋子到了办公室,然后再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其他早来的编辑们也大多正在审稿,所以编辑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林为民将其他投稿放到一边,他决定首先阅读林冬梅的这篇《救赎》。林为民左手拿着稿纸,右手拿着准备批阅的铅笔。由于现在还不是后世的无纸办公,因此编辑们对稿件的修改及审阅意见都是直接写在稿纸上。而为了尊重作者们的手稿,编辑们的批阅意见都是用铅笔书写,这样后期可以擦除。通常编辑们都是手拿红蓝两色铅笔,蓝色铅笔一般是写自己的看法,红色铅笔则是提出修改意见。
作为《钟山》的骨干编辑,林为民审稿的速度其实算是比较快的。一般只要半小时就能判断这篇小说是否具有刊发价值,但是林冬梅这篇《救赎》却让林为民深陷其中。他抛弃了自己身为编辑的中立立场,而是以一个读者的视角去阅读这篇小说。
“林冬梅同志的进步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当林为民看完《救赎》后就忍不住说道。“小说的叙事手法越发成熟了,而且她的个人风格也跃然纸上。更为重要的是,小说可读性和批判性兼具,讽刺尖锐却不刻薄。虽然文章的背景故意写得隐晦,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在反思的同时更有自省,这可比那些反思文学要高出一个档次啊!”
“小林啊,你在那自言自语什么呢?”坐在林为民对面的一个老编辑笑眯眯地问道。
“看到一篇好小说有些情不自禁了。”林为民说道,“这还是她的第二篇小说,但是进步程度已经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了。估计等她再写几篇,我怕是连发表意见的资格都没有了。”
“小林啊,你不要太妄自菲薄了。”老编辑说道,“编辑不是老师,我们的职责不是指导作者,而是引导作者。这种引导不是强制的,更多是期待作者的作品能够符合时代的口味、符合我们杂志的定位。所以哪怕遇到再优秀的作品,我们也要勇于发挥编辑的作用。”
“谢谢你了,李老师。”林为民有些感激地说道。
“这有什么好感谢不好感谢的!不过就是我的一点经验罢了。”李老编辑笑着说道。“对了,你要是觉得这篇小说初审没有问题,那还不将稿件给主任编辑二审?”
“是了。不早点去,估计又要押后一期了。”林为民连忙起身朝主任编辑的座位走去。
一篇小说虽然要经过三审才能发表,但关键还是初审和二审。主编或社长的三审通常是走过场,他们只是把握小说的思想性没有问题即可。至于小说本身的瑕疵则是由责任编辑和主任编辑去负责,因此二审其实就是对初审的一个再确认的过程。
“这是发现好稿子了?”主任编辑看到林为民拿着一份稿纸走过来,笑着问道。
通常来说,责任编辑觉得可以刊发的稿件都是放在一边,等下班的时候统一上交给主任编辑去二审。只有责任编辑觉得特别优秀并希望重点推荐的稿件,他们才会亲自拿到主任编辑这里和他讨论。
“这是穆寐同志的第二篇小说,《救赎》。”林为民说道,“这篇小说的情节设定带着一丝悬疑小说的味道,但根子上还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而穆寐同志在撰写这篇小说所使用的手法比起上部《狩猎》要更加成熟了。”
“是么?那我还真的有点兴趣了。”主任编辑认真地说道。
通常来说,从实习编辑升格到责任编辑一般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而从责任编辑到主任编辑则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而像《钟山》这种国内文学的顶级刊物,主任编辑至少都在杂志社供职了十年以上,因此他们什么样的小说没有见过?因此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在他们那就是一件有些枯燥到有些痛苦的事情了。
主任编辑对于《狩猎》这部小说还是有印象的,当时为了决定是否刊发这篇小说还召开过好几次编辑会议。最后还是主编那边拍板,这部小说才得以刊登。而后续的影响也没有出乎主任的意料,这部小说可谓是整个国内文坛上半年最有争议的小说。喜欢的读者和评论家恨不得直接将这部小说封神,而讨厌的读者和评论家则巴不得直接封杀这部小说。那段时间,编辑部收到的信件都比以往要多了一倍。只不过随着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于《狩猎》的评价也越发趋于正面。但是不管大家对作品的立场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穆寐这个作者的评价却极高,认为穆寐算是新生代作者中的佼佼者。
“新杂志?你是想问问有啥便宜的杂志吧?”王老头一副我看透了你的眼神。
曹峰尴尬地笑了笑,“那王爷爷有啥推荐的没?”
“这本是新出的。”王老头递过去一本不算厚的杂志。“不过就只有一半多的篇幅是故事。但是里面的故事都蛮不错的,你应该喜欢。”
“真的?”曹峰有点怀疑王老头的品味,但他还是接过了杂志。
“京城传奇?”曹峰念出杂志名,“不会是那种封建迷信吧?”
“小子瞎说啥呢?”老王头急了,“这可是旅游局办的杂志,咋会乱来?”
第452章 微风吹起波澜
曹峰和老王头斗了几句嘴之后就将杂志买走了,因为曹峰对老王头的品味还是很欣赏的。老王头在开这个报摊之前是一位老师,但因为风波期的冲击而落下了残疾。后来虽然给了他补偿,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再适合当老师就开设了这家位于学校附近的报摊。尽管老王头现在说自己只是开报摊的小老头,但是遇到前来买报纸杂志的孩子还是会忍不住给一些推荐。而曹峰就是在老王头的指引下慢慢喜欢上了小说,然后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曹峰骑着自己的二八大杠赶到了学校,然后一帮寄宿的男生都围了过来。相较于曹峰这样走读生,寄宿生的生活显然要单调无聊许多。而单调无聊对于一群热血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尽管他们也会打篮球踢足球,但是精神方面的空虚就需要另外的填补。
“曹哥,今天又有什么好看的杂志?”人群里立刻有相熟的男生打起了招呼。
“你们又不是不清楚,那些小说杂志基本都是双月刊,我上周才买过的。”曹峰说道。
严肃文学向的杂志基本都是双月刊,因为文学杂志的门槛还是有的。过于频繁的出刊只会导致杂志的水准下降,所以编辑们自然要控制所刊稿件的数量。其实不仅是文学杂志,很多学术杂志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也会主动控制出刊频率。被誉为数学学术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学报》,人家一年刊登的论文就是十几篇。因此每位能够上刊的作者都引以自豪,而学术界也相当重视研究者们在这些顶刊的发刊数量。
听到曹峰这么说,男生们有些意兴阑珊地散开了。不过那个最先说话的男生却舔着脸笑道:“曹哥,现在大家都走了,快说你买了什么杂志?”
“就知道瞒不过你。”曹峰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杂志递给他。
“《京城传奇》?”男生看了下有些过于花哨的杂志封面,“这是什么杂志啊?”
“旅游局那边办的杂志,老王头推荐的。”曹峰回答道,“我还没看过。”
“旅游局的杂志?”男生有些奇怪地看了眼曹峰,“旅游局的杂志不应该介绍哪里好玩么?这有啥好看的?我们哪有时间去外面玩?”
旅游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还是个比较遥远的名词,但是不代表国内没有热衷于旅游的人。并且除了国人之外,还有一些海外的侨胞在此时也开始陆续回国看看,因此旅游局这个编制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及文化历史名城中恢复了。
“老王头说上面有一多半的内容是故事,而且据说写得还挺好看的。”曹峰回答道。
“是吗?”男生有些疑惑地翻了下目录,“哟嚯,这里有什么历史传奇、文化探秘,还有故事汇。哇哦!故事汇里还有大长篇,这下我有得看了。”
“什么叫你有得看了?我还没看呢。”曹峰立刻宣示自己的主权道。
“曹哥,你是要考大学的人,你敢上课看么?”男生立刻反问道,“我就不同了,横竖学校和家里都知道我考不上大学,我现在无非就是混个高中文凭,然后等我爹妈给我安排个单位。所以,老师们才不会管我上课干嘛,只要我不吵不闹就行了。”
曹峰知道这个男孩的话没有错,毕竟现在大学的升学率还是很低的。别说考上大学本科了,连考上大学专科都会被认为是“文曲星”。甚至家里有人念高职,家人也会在办酒席来昭告天下。实在是一旦升学成功,那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有人能升学,就必定有更多的人只能止步于高中。不过现在高中文凭还是有点价值的,起码在单位里的起点还算比较高的。若是跟这个男孩一样父母还有关系的花,高中毕业生也不见得会混的多差。
“那行,不过放学的时候要记得还给我。”曹峰答应了下来,“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你放心。”男孩拍了拍胸脯道,“就算知道了,他们有胆子找我借么?”
和曹峰谈妥条件之后,男孩就带着杂志回到了教室。
“先看哪个故事呢?”男孩翻开目录页,嘟哝道。“《狄仁杰传奇》?历史小说?没意思。《考古奇案》?看上去有点意思。《重案六组》?嘿,我就最喜欢看抓贼了!”
《重案六组》采取的连载方式是“单元剧”,基本上一期就是一个故事。林冬梅选择的这个开篇故事非常精彩,不仅案件本身非常烧脑,同时还将重案六组里的几个主要角色给立住了。男孩看得是高潮迭起,尤其是被文中描写的那个女警给迷住了。青春期的男孩子哪有不幻想异性的?男孩顿时在脑中勾勒出一个形象,然后就奉为自己的女神。
和《重案六组》的连载风格不同,《考古奇案》则是采用那种“副本”模式。一个“副本”可能要连载好多期,然后一个“副本”结束了才是另一个“副本”。
在《考古奇案》里,林冬梅选用了很多民间风俗。后世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宝岛省的恐怖片比起霓虹国、棒子国和东南亚的恐怖片更吓人,那就是因为人家和我们同文同种。当我们看到熟悉的恐怖元素充斥在恐怖片里,那种从小就被影响到的情绪就会立刻出现。所以当我们看宝岛省的恐怖片上,那恐怖气氛就会加倍。
和科幻片没有太多文化壁垒及国家门槛不同,恐怖片是有一定文化隔阂的。因此我们看欧美的恐怖片除了觉得他们的电影了血浆太多或怪物太丑而感到恶心外,其实真正被吓到的地方不同。所以我们会觉得《午夜凶铃》更恐怖,而欧美观众则会觉得《月光光心慌慌》更吓人。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对恐怖的理解有着彼此的诧异。
“勇哥,你看啥呢?”此时男孩背后的男生拍了下正在看《考古奇案》的男孩。
“我的妈啊!”男孩直接将杂志扔了出去。好一会他才缓过劲来,然后对着后排的男生怒目而视。“老周你不知道什么叫人吓人吓死人啊?”
“你看的啥啊?我这一拍就吓得你直跳,别裤头都尿湿了吧?”后排男生揶揄道。
“呵呵,有本事你看完不被吓到我算你厉害!”男孩自然不肯认输。
第453章 影响口耳相传
曹峰和他们班上男生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作为一本刚刚创刊的杂志,《京城传奇》的反响其实是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发酵。因为知道这个缘故,所以不管是社长杨力,还是主编牛志文都很轻松,反倒是三个编辑有些紧张。于伟和马莉紧张的是他们的编制到底最后能不能落到京城来,林冬梅担心的则是自己所写的那三部长篇小说是不是太超前了。
不过他们不晓得是,《京城传奇》这本杂志创刊号发行两周后居然在京城内开始有了点影响力。和其他杂志主要是影响学生及年轻人族群不同,《京城传奇》居然得到了市井百姓及一些中老年读者的喜爱。只是这些人的话语权不及学生和年轻人,所以似乎风平浪静。
但是一本杂志的影响总是会从一个族群慢慢扩散开,尤其是人类社群本来就不是封闭性。按照后世的“六度理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经由六个人就能联系到一起。所以这本在爸爸爷爷间流传的杂志慢慢也影响到了家里的孩子。毕竟家里的小孩子还是会对自己的长辈有一定模仿性,爸爸爷爷爱看,那我也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于是《京城传奇》渐渐就在各个学校里出现,再加上又有曹峰这样的人传播,《京城传奇》开始有了读者群。人上一千则千奇百怪,于是关于《京城传奇》内所刊登的小说也引发了讨论。
喜欢的读者自然到处吹捧,毕竟《狄仁杰传奇》、《考古奇案》和《重案六组》的质量是摆在那里的。林冬梅虽然采用的是通俗小说写法,但不代表她没有做任何功课。可以说,三本小说里的很多内容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虚构形象所对应的原型还是经过考究的。而其中一些涉及专业的知识,那都是林冬梅在京城大学图书馆及京城图书馆里查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能够在京城写作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京城大学图书馆是此时全国最大的图书馆,里面的馆藏可谓是包罗万象。现在的京城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及京城大学图书馆,但是因为没有学校这个背景束缚,所以京城图书馆里有不少冷僻收藏。对于没有网络的时代,图书馆无疑就是最佳的信息来源。有了这两个图书馆在背后支持,林冬梅查个什么资料那是非常方便的。
有人喜欢就肯定有人讨厌,而讨厌的人又分成了好几个阵营。有人嫌弃这些小说是通俗文学,觉得香雪这个作者在玷污文学的纯洁性。还有人则是各种“鸡蛋里挑骨头”,甚至说《重案六组》是在“教坏人做事”。
喜欢的人会说讨厌的人“虚伪”,讨厌的人则说喜欢的人“不理智”。两边一吵架,于是就各有代表开始在报纸上发文。现在的报纸还是尺度颇大的,对于文人抄家那是非常欢迎的。只要有文人开始吵架,那其他报纸可是纷纷跟上,然后不出几天就是各自站队并划分阵营。紧接着就是剧情高潮,两边的文人都恨不得在自家报纸上将对方掐死。
文人们吵架,老百姓当然就看热闹。现在可没有多少娱乐手段,所以文人吵架无疑就是最好的消遣。非要类比的话,那就相当于后世娱乐圈的粉圈互掐。你真以为路人会去当“粉”或“黑”么?错了!真正的路人都在那嗑瓜子吃瓜呢。
“今天是第几份报纸在报道我们了?”牛志文笑呵呵地在办公室问道。
你要说牛志文对领导空降一个杨力过来有没有意见?那肯定是有意见的。毕竟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一言堂变成人家做主的的地方。可是随着创刊号的推出和热度地上升,牛志文也渐渐放下了自己的成见。
牛志文现在已经55岁,在体制里已经是“退居二线”的人了。所以《京城传奇》的好坏其实对牛志文的影响不大,他当初的不满主要还是纠结于对自己的不尊重。但现在眼瞅着《京城传奇》有慢慢崛起的迹象,他的心情自然也慢慢好了起来。毕竟如果《京城传奇》能大获成功的话,领导们按功论赏的时候也少不得自己一份。运气好,没准临到退休还能升一级,在按照退休之后再提一级的规矩,那等于是自己退休后可以享受升两级的待遇,那这可算罕见了。哪怕最后没有提升,但是这份功绩摆在这里也是等于给自己后人留下一份香火情。
“现在不仅是京城的报纸,津市那边的报纸也开始讨论了。”在编辑部一直沉默寡言的马莉也难得高兴地主动说了一句。
京城和津市其实从某个意义上来看算是文化上的“双子城”,两座城市在历史上互相对对方的文化都有过影响。不过随着现在京城地位的提高,更多还是京城影响津市了。所以京城一旦有什么文化热点,津市那边往往也会随后联动起来。
马莉和于伟都是从津市借调过来的编辑,所以他俩在津市还是有一些文化圈人脉。现在又知道他俩在《京城传奇》编辑部,所以大家都乐于和他们分享津市这边的相关消息。
马莉的高兴是因为她知道只要《京城传奇》能够坐起来,她作为初代编辑是肯定要被留下来的,那就意味着自己成为京城人的计划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除了马莉很高兴外,于伟私底下其实也是非常兴奋的。他看出了这三部小说的潜力,再加上他又是香雪的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和作者那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如果香雪未来大红大紫,那自己少不了有一个“伯乐”的评价。而一旦自己有这样的头衔,不管是老作者或新作者都会多看自己几眼,那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和更多的作者合作。
至于香雪实际上的责任编辑应该是林冬梅这件事就被于伟忽视掉了。在于伟看来,一个实习编辑有什么好放在眼里的?何况这个实习编辑还是作协那边安排的,人家未来肯定是奔着专职作者而去的。所以于伟压根没有将林冬梅视为对手,反而他认为林冬梅将来还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作者,所以他看林冬梅那是越看越顺眼。
杨力那边则是已经听到了好几位领导的口头表扬,因为《京城传奇》的走红让大家开始关注到旅行社以及背后的旅游局。现在体制内的规则就是你不做错事就能按资排辈地往上升,所以领导们各个都很在意自己的口碑风评。《京城传奇》的流行自然让更高层的领导注意到旅游局和旅行社,于是少不得会多说几句。能让高层的领导注意到自己,那对于现在这些坐在位子上的领导就是一件大事。自己得了好处当然就要回馈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下属,否则以后队伍怎么带?人心一旦散了,队伍也就散了。
“给大家伙说个好消息啊。”杨力笑着起身说道,“刚刚领导们经过考虑后觉得我们大热天还在编辑部里办公太辛苦了,所以决定给我们安装吊扇。此外,下个月会发放这个月和下个月的高温补贴,到时候大家注意看工资条。”
又是风扇又是高温补贴,大家的兴致立刻就高了起来。现在的高温补贴发放方式并没有相关规定,所以发不发以及发多少就是单位领导来决定了。林冬梅倒是对高温补贴不陌生,不管是她在煤矿还是在火车站,都领过高温补贴。高温补贴除了包含钱之外,还包含一些福利物品。比如煤矿有自己的附属冰厂及饮料厂,于是夏季就会发汽水、冰棍等消暑物资,所以林冬梅以前还盼望夏天到来的。
回家后,林冬梅将有高温补贴的消息告诉了周晓。
“你知道么?你们那本《京城传奇》在我们研究院都有不少读者呢。”周晓说道。
“真的?”林冬梅有些不相信,“你们不是挺忙的么?怎么有时间看我们的杂志?”
“还不是你写的那本《重案六组》。”周晓笑着解释道,“那个案子真的太匪夷所思了,要不是看到最后还真的猜不出凶手是谁。你也知道我们研究院里不是有很多人喜欢比谁更聪明么?大家就猜你那本小说里的凶手。结果只有很少的人猜对,于是就流行开了。”
“这还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林冬梅有些讶异地说道。
聊完这些事情后,林冬梅开始督促三个孩子的暑期学习计划。林冬梅没有刻意安排太多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鼓励三个孩子发现自己在常规学习之外的兴趣。经过这个月的不断尝试,三个孩子也渐渐发现了各自的爱好。老大周冬安本来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然后又喜欢上了围棋这个非常倚重计算天赋的智力游戏。老二周冬平性格比较安静,结果喜欢上了绘画。而且根据少年宫老师的反馈,周冬平居然在国画方面很有天赋。至于最最活泼的周冬宁则开发了自己的运动天赋,她喜欢的运动在国内还有些冷门,那就是网球。
网球一直被认为是“贵族运动”,这个评价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网球的成本非常高,绝对不是一般能够承担的。相较于两个哥哥喜欢围棋和国画来说,周冬宁需要的投入明显高出好几个档次。
古人说“穷文富武”,而这个“武”放到现在就是体育运动。为了获得运动员那样的身体素质可不是只要锻炼就可以的,你的营养要跟上,同时还要考虑到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并且运动员对于运动装备的消耗速度那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一个青少年运动在训练期间每月扔掉的鞋子袜子就可以让现在很多及爱听吃不消。
除了这些基础消耗外,网球运动本身的体制也决定了这项运动很难向老百姓普及。你要参加网球国际赛事,那就必须有积分。那积分怎么来?从低级赛事慢慢攒。别说此时国内还没有国际承认的网球赛事,就算后世有了,那数量也不够。因为不是你参加了比赛就有积分,那是要拿到一定名次才有积分。所以为了积分,选手们一年到头几乎是满世界飞来攒分数。而大部分低级赛事是不包旅费的,甚至还有一些低级赛事连食宿都不负责。
而除了成本高之外,网球又是一个非常看人脉的运动。为什么有些年轻选手在儿童时代就开始出名?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可以帮他拿到各种邀请卡。不说四大满贯的青少赛及少儿赛,单单一个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橘子杯就能让大部分网球爱好者望而却步。你可能要辛辛苦苦好几年才能混到一个资格赛门票,但人家的孩子可能出道赛就是橘子杯的正赛。
“冬宁,妈妈不是反对你的爱好,但是你想过这个网球的辛苦么?”林冬梅询问道。
网球此时在国内的普及程度非常低,可以说除了少数几个国家级赛事之外就没有其他正规赛事了。而这些国家级赛事里可能就只有一两个是针对青少年,但却还没有针对少儿组的。至于出国比赛,别说现在个人护照非常难办理,单单做个飞机都还要开介绍信呢。
“可我喜欢啊。”周冬宁嘟哝道。
其实周冬宁也听老师说过网球运动的现状,可她并不在意这些。
“妈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我仅仅是因为喜欢还不够么?”周冬宁问道。
林冬梅一愣,是啊,自己是不是太功利心了?小孩子只是喜欢打网球怎么了?难不成自己打算将周冬宁培养成格拉芙、辛吉斯那样的网坛天后?
想到这里,林冬梅笑了起来,随后带着歉意地说道:“对不起,冬宁,是妈妈想错了。你既然喜欢的话,那就去打网球吧!不过妈妈希望你能将你的热情变成努力。”
第454章 实习即将结束
八月月中。金陵市。《钟山》编辑部。
林为民将自己的自行车停好之后就先去收发处领取自己的邮件。这些邮件一部分是相熟的作者寄给自己的投稿,另一部分则是各种文学爱好者寄到《钟山》杂志社再被收发处的同事随机分配给各个编辑的投稿。
前者因为都是编辑们各自看好的作者,他们的稿件不仅大部分都达到了刊发标准,甚至还有不少有潜力成为名篇佳作。而后者就是良莠不齐,好的可以惊艳整个编辑部,差的则是可以让编辑吐血三升。
“林冬梅同志的新小说就写出来了啊?”林为民在其中看到一份来自京城的挂号信,信件的署名就是林冬梅。“不知道她这篇小说的水平有没有提高呢?“
林冬梅以穆寐之名发表在《钟山》的处女作——《狩猎》算是一篇让编辑和读者都感到惊讶的文章。不过《狩猎》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情节设定及叙事方法,如果真要论小说本身则还是有些生涩。只不过这种缺点相较于整篇小说是瑕不掩瑜,因此才让《狩猎》成为《钟山》上半年度最受欢迎和最具争议的小说。
林为民拎着装满信件的袋子到了办公室,然后再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其他早来的编辑们也大多正在审稿,所以编辑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林为民将其他投稿放到一边,他决定首先阅读林冬梅的这篇《救赎》。林为民左手拿着稿纸,右手拿着准备批阅的铅笔。由于现在还不是后世的无纸办公,因此编辑们对稿件的修改及审阅意见都是直接写在稿纸上。而为了尊重作者们的手稿,编辑们的批阅意见都是用铅笔书写,这样后期可以擦除。通常编辑们都是手拿红蓝两色铅笔,蓝色铅笔一般是写自己的看法,红色铅笔则是提出修改意见。
作为《钟山》的骨干编辑,林为民审稿的速度其实算是比较快的。一般只要半小时就能判断这篇小说是否具有刊发价值,但是林冬梅这篇《救赎》却让林为民深陷其中。他抛弃了自己身为编辑的中立立场,而是以一个读者的视角去阅读这篇小说。
“林冬梅同志的进步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当林为民看完《救赎》后就忍不住说道。“小说的叙事手法越发成熟了,而且她的个人风格也跃然纸上。更为重要的是,小说可读性和批判性兼具,讽刺尖锐却不刻薄。虽然文章的背景故意写得隐晦,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在反思的同时更有自省,这可比那些反思文学要高出一个档次啊!”
“小林啊,你在那自言自语什么呢?”坐在林为民对面的一个老编辑笑眯眯地问道。
“看到一篇好小说有些情不自禁了。”林为民说道,“这还是她的第二篇小说,但是进步程度已经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了。估计等她再写几篇,我怕是连发表意见的资格都没有了。”
“小林啊,你不要太妄自菲薄了。”老编辑说道,“编辑不是老师,我们的职责不是指导作者,而是引导作者。这种引导不是强制的,更多是期待作者的作品能够符合时代的口味、符合我们杂志的定位。所以哪怕遇到再优秀的作品,我们也要勇于发挥编辑的作用。”
“谢谢你了,李老师。”林为民有些感激地说道。
“这有什么好感谢不好感谢的!不过就是我的一点经验罢了。”李老编辑笑着说道。“对了,你要是觉得这篇小说初审没有问题,那还不将稿件给主任编辑二审?”
“是了。不早点去,估计又要押后一期了。”林为民连忙起身朝主任编辑的座位走去。
一篇小说虽然要经过三审才能发表,但关键还是初审和二审。主编或社长的三审通常是走过场,他们只是把握小说的思想性没有问题即可。至于小说本身的瑕疵则是由责任编辑和主任编辑去负责,因此二审其实就是对初审的一个再确认的过程。
“这是发现好稿子了?”主任编辑看到林为民拿着一份稿纸走过来,笑着问道。
通常来说,责任编辑觉得可以刊发的稿件都是放在一边,等下班的时候统一上交给主任编辑去二审。只有责任编辑觉得特别优秀并希望重点推荐的稿件,他们才会亲自拿到主任编辑这里和他讨论。
“这是穆寐同志的第二篇小说,《救赎》。”林为民说道,“这篇小说的情节设定带着一丝悬疑小说的味道,但根子上还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而穆寐同志在撰写这篇小说所使用的手法比起上部《狩猎》要更加成熟了。”
“是么?那我还真的有点兴趣了。”主任编辑认真地说道。
通常来说,从实习编辑升格到责任编辑一般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而从责任编辑到主任编辑则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而像《钟山》这种国内文学的顶级刊物,主任编辑至少都在杂志社供职了十年以上,因此他们什么样的小说没有见过?因此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在他们那就是一件有些枯燥到有些痛苦的事情了。
主任编辑对于《狩猎》这部小说还是有印象的,当时为了决定是否刊发这篇小说还召开过好几次编辑会议。最后还是主编那边拍板,这部小说才得以刊登。而后续的影响也没有出乎主任的意料,这部小说可谓是整个国内文坛上半年最有争议的小说。喜欢的读者和评论家恨不得直接将这部小说封神,而讨厌的读者和评论家则巴不得直接封杀这部小说。那段时间,编辑部收到的信件都比以往要多了一倍。只不过随着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于《狩猎》的评价也越发趋于正面。但是不管大家对作品的立场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穆寐这个作者的评价却极高,认为穆寐算是新生代作者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