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弄巧不成拙 第4节
应如是相当有底气地嗯了一声:“这个餐厅不是只能刷卡吗?那他既然在这儿吃饭了,肯定是这儿的学生,或者是老师。”
“......”
说完,不知想到了什么,应如是夸张地瞪大了眼,惊呼道:“天呐,他可千万不要是老师啊......”
虽然,看他那么年轻,不太可能。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北门,穆亦川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趁着等车的功夫淡淡扫了她一眼:“人家是不是老师,关你屁事。”
应如是眼里的担忧格外真实:“师生恋,会受到很多舆论压力的。”
“......”穆亦川懒得跟她这个一看到帅哥就自动把自己带入偶像剧女主的恋爱脑沟通,一把拎起她的帽子,将她扔进了车里,“行了行了,这才哪跟哪啊,等你入学就会发现,这学校,帅哥一抓一大把。”
“是么?”应如是被他这个动作弄得有些气恼,看着他那张欠揍的脸,冷哼一声,轻飘飘道,“那你能在这个学校待下去,心理素质还挺强的。”
穆亦川:“......”
第4章 小日子
这日子呀,就像小星星一样。
温柔又闪亮。
从京溪到滨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两个人一路无言。
到滨江市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此时正值盛夏,天色依然亮着,绚烂至极的火烧云铺展在天际尽头,有一种别样的浪漫。
走出高铁站,穆亦川拿着行李走在应如是身后,终于开口跟她说了一句话:“你回哪儿?”
应如是脑袋瓜子一转,心想现在回家肯定免不了要听祝和风女士的一顿唠叨,因此,她果断说道:“回枫桥。”
枫桥是滨江下面的一个小镇,也是应如是的老家。读中学时,父母为了给她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在滨江市区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搬到了滨江来住,枫桥的那套房子就留给了应如是的外公外婆。
其实枫桥和滨江离的并不远,开车也就三四十分钟。但升入中学之后,应如是的课业压力明显增加,除了节假日,回去的时间倒是少了很多。
高考之后,应如是本来就想着找个时间回去,可大大小小的毕业旅行、毕业聚餐一个接一个,回老家的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了。这么一算,她倒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去了,正好也是时候回家看看外公外婆了。
听到这个答案,穆亦川也觉得正好,省得他还要送她回市区,那样免不了要绕远路。
高铁站有直达枫桥的接驳车,上了车之后,两个人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穆亦川这才问道:“你回老家,跟祝姨说了吗?”
应如是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冷嘲热讽道:“行了,你可别装了,有你这么个线人在,祝和风女士对我的行踪还能不了解?”
“咳、咳......”穆亦川轻咳两声,做贼心虚地转移话题,“苏潺呢,怎么不过来接我,大半年没见了,不想她大哥吗?”
应如是攥着那个黑屏的手机,心不在焉道:“去毕业旅行了。”
穆亦川目光有疑:“这离毕业都过去多久了,怎么还有毕业旅行?”
应如是:“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人缘这么差。”
“......”
穆亦川额角抽了抽,这姑娘现在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不过,一天之内辗转了三个城市的穆亦川现在也没什么力气去跟她计较,车里冷气开的足,他随手拿了个棒球帽带在头上,倚着座椅靠背,开始闭目养神。
应如是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后退的景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
“手机进水后不能立刻开机,装进密封袋,在米箱里放一晚上,明早再开。”
眼前风景悉数变幻,她倏地又想起这句话。
以及那个人。
-
到达枫桥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浅淡的星辉薄薄一层,拢起散落人间的万家灯火。
晚风拂过仲夏,他们踏着夜色回家。
穆亦川拉着行李箱走在马路外侧,应如是双手插在哆啦a梦的百宝袋里,蹦蹦跶跶地走在里面。
从车站到家的路,沿途灯火璀璨,一片热闹景象。他们先后经过市政广场和“枫桥cbd”,然后就到了一片比较安静的住宅区。
这片住宅区均为自建房,两三层的小楼建的虽说是各有特色,但整体看来错落有致,反倒有一种自然而成的美感。
虽然身处闹市区,不过因为规划得当,葱郁绿树沿街而立,恰如其分地隔绝了外界的嘈杂与喧闹。穆亦川和应如是都住在这条街,不过一条在街头,一条在街尾。
此时,路灯洒下的暖黄色灯光在脚下一路延展,远处有几位邻里街坊在葡萄藤下纳凉。
行李箱碾过石板路面,发出咕噜的声响,应如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大步一跃跳到穆亦川面前,摊开手说:“用一下你手机。”
穆亦川二话不说递给她。
应如是在通讯录里找到苏潺的名字,等接通后按下免提键:“潺潺,你到哪儿了?”
接到电话的苏潺此时正半躺在火车的下铺,窗外是黑得彻底的夜色。目之所及处,旷野无垠,星河悬挂,似一幅尘封的画卷,缓缓铺展开来,遥遥辉映着漫天如水的星河。
她目光投在辽阔的远方,对着手机那头回道:“我们还在火车上呢,预计明天早上能到拉萨。”
应如是点点头,“那你好好玩,我在枫桥等你回来。”
苏潺回想起刚才看到的来电显示,不怀好意地问了句:“边穆呢?他回来了没?”
听到这个称呼,穆亦川脑仁儿直疼,他将警告的目光投向手机屏幕,声线冷寂得如同碎了的冰棱:“苏潺,你要是不想活命,你就继续这么叫。”
苏潺面不改色道:“哦,边穆。”
穆亦川:“......”
下一秒,他果断地按下了挂断键,一把从应如是手里拿过了手机。
应如是看着他这一通操作,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小气。”
穆亦川扫她一眼,“那你别用。”
应如是无所谓地耸耸肩,“不用就不用,反正我手机明天就修好了。”
说话的功夫,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同乐街街口,穆亦川看到熟悉的家门,停下了脚步,但他没立刻进去,而是朝应如是伸出手,无奈道:“行了,别去花那冤枉钱了,手机给我,我帮你修。”
“不用,”应如是果断地甩甩头,推搡着他往家里走,“你别管我的事儿了,快回家吧,手机我自己会修。”
穆亦川:“你自己会修?我信了你的邪。”
应如是:“......”
我特么这次还就非得让你信一回不行。
-
虽说是一个人回的家,但应如是一路上都没闲着。跟有社交牛逼症一样,前一秒还在跟纳凉的邻里街坊们打招呼,后一秒就被吃完饭出来遛弯儿的小孩子们拽了过去。
来来回回间,她愣是走了二十多分钟才走到同乐街尽头,再拐个弯,第二户就是她家了。不过,今天她却在拐角处停下了脚步。
因为眼前的景象,有点不对劲。
她双手插兜,仰头望过去,发现拐角处的这栋楼,整整三层,全部亮着灯。
这可是许久都未有过的景象。
这栋楼当初之所以建成,本来就不是为了单纯当住宅,而是为了当民宿。
应如是从小在枫桥长大,知道枫桥这个地名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每到金秋时节,红枫满城,目之所及处皆成油画,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尤其是临着同乐街的这条护城河,片片红枫临河而立,更是引人入胜。
河流中央,一条漆红木桥横卧其上,桥下水流潺潺,一派好光景。
枫桥由此得名。
儿时,同乐街的北面还是一大片红枫林,即使那个时候的信息并没有现在畅达,但仍然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与应如是父亲同辈的周峰瞄准商机,利用自家绝妙的地理位置,开了间民宿。刚开始的几年,确实风头很盛,尤其在旺季,更是熙来攘往、门庭若市。
可惜好景不长。
之后那片红枫林被化为商业用地,一栋栋高楼在几年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满目红枫,终落成满目遗憾,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铁森林。
再之后,护城河被污染。虽然几年前曾下令治理,但行至中途,污水刚排干净,又恰逢领导班子换届,此项目被暂时搁置,再没了下文。
整个过程中有多少的政令不达、利益交错,普通老百姓无法窥见全貌,他们能窥见的是——
那条枫桥人引以为傲的护城河,一干涸,便是这么多年。
横卧于河上的那座木桥,在经年的风吹雨淋中,也因年久失修,只剩一半,摇摇坠在半空中。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临河的红枫树依然无恙,夏长秋盛,冬藏春生。
它们恪尽职守,从未缺席过这里的每一场四季。
但终究,这间民宿还是失去了地理优势。
不过好在投入成本早已收回,并未对梁家造成太大的经济打击。再加上,后来梁家也在滨江买了房,对这家民宿的经营状态也就佛系了。
虽然一年到头,仍然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住,但绝对没有像今天这么大的阵仗——
三层楼全部亮起了灯。
应如是站在拐角,正看着这一幕纳闷呢,就看到周叙手里拿着两个大垃圾袋从家里走了出来。
周叙是周峰的儿子,今年大三。虽然俩人差了几岁,但应如是跟他还挺熟,说来也是挺巧,俩人在枫桥是邻居,在滨江则是上下楼。
苏潺替她送饭,就是从周叙的阳台递下来的。
看到来人,应如是走上前,笑着问道:“叙哥,这什么情况啊?”
周叙把垃圾堆在门口,看到应如是,先是笑了下,才缓缓道:“刚接了个大单子,所有房间全订,在这儿住一个月。”
“啊?”应如是疑惑地问,“是枫桥要举办什么大型活动吗?”
“没听说啊,”周叙拍了拍手上的灰,“好像是要过来度假。”
“那得多大一家子啊?”应如是看着悉数亮起的灯盏,嘟囔了句,“不过,有钱赚就是好事,他们什么时候过来啊?”
“说是快了,”周叙目光看着前方,“这不得空赶紧过来收拾收拾嘛,好久没住人了。”
“行,那叙哥,你赶快忙吧,”看天色不早,应如是朝他摆摆手,“我先回家了。”
周叙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忽然叫了她一声:“诶!悠悠。”
悠悠。
“......”
说完,不知想到了什么,应如是夸张地瞪大了眼,惊呼道:“天呐,他可千万不要是老师啊......”
虽然,看他那么年轻,不太可能。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北门,穆亦川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趁着等车的功夫淡淡扫了她一眼:“人家是不是老师,关你屁事。”
应如是眼里的担忧格外真实:“师生恋,会受到很多舆论压力的。”
“......”穆亦川懒得跟她这个一看到帅哥就自动把自己带入偶像剧女主的恋爱脑沟通,一把拎起她的帽子,将她扔进了车里,“行了行了,这才哪跟哪啊,等你入学就会发现,这学校,帅哥一抓一大把。”
“是么?”应如是被他这个动作弄得有些气恼,看着他那张欠揍的脸,冷哼一声,轻飘飘道,“那你能在这个学校待下去,心理素质还挺强的。”
穆亦川:“......”
第4章 小日子
这日子呀,就像小星星一样。
温柔又闪亮。
从京溪到滨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两个人一路无言。
到滨江市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此时正值盛夏,天色依然亮着,绚烂至极的火烧云铺展在天际尽头,有一种别样的浪漫。
走出高铁站,穆亦川拿着行李走在应如是身后,终于开口跟她说了一句话:“你回哪儿?”
应如是脑袋瓜子一转,心想现在回家肯定免不了要听祝和风女士的一顿唠叨,因此,她果断说道:“回枫桥。”
枫桥是滨江下面的一个小镇,也是应如是的老家。读中学时,父母为了给她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在滨江市区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搬到了滨江来住,枫桥的那套房子就留给了应如是的外公外婆。
其实枫桥和滨江离的并不远,开车也就三四十分钟。但升入中学之后,应如是的课业压力明显增加,除了节假日,回去的时间倒是少了很多。
高考之后,应如是本来就想着找个时间回去,可大大小小的毕业旅行、毕业聚餐一个接一个,回老家的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了。这么一算,她倒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去了,正好也是时候回家看看外公外婆了。
听到这个答案,穆亦川也觉得正好,省得他还要送她回市区,那样免不了要绕远路。
高铁站有直达枫桥的接驳车,上了车之后,两个人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穆亦川这才问道:“你回老家,跟祝姨说了吗?”
应如是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冷嘲热讽道:“行了,你可别装了,有你这么个线人在,祝和风女士对我的行踪还能不了解?”
“咳、咳......”穆亦川轻咳两声,做贼心虚地转移话题,“苏潺呢,怎么不过来接我,大半年没见了,不想她大哥吗?”
应如是攥着那个黑屏的手机,心不在焉道:“去毕业旅行了。”
穆亦川目光有疑:“这离毕业都过去多久了,怎么还有毕业旅行?”
应如是:“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人缘这么差。”
“......”
穆亦川额角抽了抽,这姑娘现在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不过,一天之内辗转了三个城市的穆亦川现在也没什么力气去跟她计较,车里冷气开的足,他随手拿了个棒球帽带在头上,倚着座椅靠背,开始闭目养神。
应如是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后退的景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
“手机进水后不能立刻开机,装进密封袋,在米箱里放一晚上,明早再开。”
眼前风景悉数变幻,她倏地又想起这句话。
以及那个人。
-
到达枫桥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浅淡的星辉薄薄一层,拢起散落人间的万家灯火。
晚风拂过仲夏,他们踏着夜色回家。
穆亦川拉着行李箱走在马路外侧,应如是双手插在哆啦a梦的百宝袋里,蹦蹦跶跶地走在里面。
从车站到家的路,沿途灯火璀璨,一片热闹景象。他们先后经过市政广场和“枫桥cbd”,然后就到了一片比较安静的住宅区。
这片住宅区均为自建房,两三层的小楼建的虽说是各有特色,但整体看来错落有致,反倒有一种自然而成的美感。
虽然身处闹市区,不过因为规划得当,葱郁绿树沿街而立,恰如其分地隔绝了外界的嘈杂与喧闹。穆亦川和应如是都住在这条街,不过一条在街头,一条在街尾。
此时,路灯洒下的暖黄色灯光在脚下一路延展,远处有几位邻里街坊在葡萄藤下纳凉。
行李箱碾过石板路面,发出咕噜的声响,应如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大步一跃跳到穆亦川面前,摊开手说:“用一下你手机。”
穆亦川二话不说递给她。
应如是在通讯录里找到苏潺的名字,等接通后按下免提键:“潺潺,你到哪儿了?”
接到电话的苏潺此时正半躺在火车的下铺,窗外是黑得彻底的夜色。目之所及处,旷野无垠,星河悬挂,似一幅尘封的画卷,缓缓铺展开来,遥遥辉映着漫天如水的星河。
她目光投在辽阔的远方,对着手机那头回道:“我们还在火车上呢,预计明天早上能到拉萨。”
应如是点点头,“那你好好玩,我在枫桥等你回来。”
苏潺回想起刚才看到的来电显示,不怀好意地问了句:“边穆呢?他回来了没?”
听到这个称呼,穆亦川脑仁儿直疼,他将警告的目光投向手机屏幕,声线冷寂得如同碎了的冰棱:“苏潺,你要是不想活命,你就继续这么叫。”
苏潺面不改色道:“哦,边穆。”
穆亦川:“......”
下一秒,他果断地按下了挂断键,一把从应如是手里拿过了手机。
应如是看着他这一通操作,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小气。”
穆亦川扫她一眼,“那你别用。”
应如是无所谓地耸耸肩,“不用就不用,反正我手机明天就修好了。”
说话的功夫,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同乐街街口,穆亦川看到熟悉的家门,停下了脚步,但他没立刻进去,而是朝应如是伸出手,无奈道:“行了,别去花那冤枉钱了,手机给我,我帮你修。”
“不用,”应如是果断地甩甩头,推搡着他往家里走,“你别管我的事儿了,快回家吧,手机我自己会修。”
穆亦川:“你自己会修?我信了你的邪。”
应如是:“......”
我特么这次还就非得让你信一回不行。
-
虽说是一个人回的家,但应如是一路上都没闲着。跟有社交牛逼症一样,前一秒还在跟纳凉的邻里街坊们打招呼,后一秒就被吃完饭出来遛弯儿的小孩子们拽了过去。
来来回回间,她愣是走了二十多分钟才走到同乐街尽头,再拐个弯,第二户就是她家了。不过,今天她却在拐角处停下了脚步。
因为眼前的景象,有点不对劲。
她双手插兜,仰头望过去,发现拐角处的这栋楼,整整三层,全部亮着灯。
这可是许久都未有过的景象。
这栋楼当初之所以建成,本来就不是为了单纯当住宅,而是为了当民宿。
应如是从小在枫桥长大,知道枫桥这个地名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每到金秋时节,红枫满城,目之所及处皆成油画,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尤其是临着同乐街的这条护城河,片片红枫临河而立,更是引人入胜。
河流中央,一条漆红木桥横卧其上,桥下水流潺潺,一派好光景。
枫桥由此得名。
儿时,同乐街的北面还是一大片红枫林,即使那个时候的信息并没有现在畅达,但仍然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与应如是父亲同辈的周峰瞄准商机,利用自家绝妙的地理位置,开了间民宿。刚开始的几年,确实风头很盛,尤其在旺季,更是熙来攘往、门庭若市。
可惜好景不长。
之后那片红枫林被化为商业用地,一栋栋高楼在几年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满目红枫,终落成满目遗憾,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铁森林。
再之后,护城河被污染。虽然几年前曾下令治理,但行至中途,污水刚排干净,又恰逢领导班子换届,此项目被暂时搁置,再没了下文。
整个过程中有多少的政令不达、利益交错,普通老百姓无法窥见全貌,他们能窥见的是——
那条枫桥人引以为傲的护城河,一干涸,便是这么多年。
横卧于河上的那座木桥,在经年的风吹雨淋中,也因年久失修,只剩一半,摇摇坠在半空中。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临河的红枫树依然无恙,夏长秋盛,冬藏春生。
它们恪尽职守,从未缺席过这里的每一场四季。
但终究,这间民宿还是失去了地理优势。
不过好在投入成本早已收回,并未对梁家造成太大的经济打击。再加上,后来梁家也在滨江买了房,对这家民宿的经营状态也就佛系了。
虽然一年到头,仍然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住,但绝对没有像今天这么大的阵仗——
三层楼全部亮起了灯。
应如是站在拐角,正看着这一幕纳闷呢,就看到周叙手里拿着两个大垃圾袋从家里走了出来。
周叙是周峰的儿子,今年大三。虽然俩人差了几岁,但应如是跟他还挺熟,说来也是挺巧,俩人在枫桥是邻居,在滨江则是上下楼。
苏潺替她送饭,就是从周叙的阳台递下来的。
看到来人,应如是走上前,笑着问道:“叙哥,这什么情况啊?”
周叙把垃圾堆在门口,看到应如是,先是笑了下,才缓缓道:“刚接了个大单子,所有房间全订,在这儿住一个月。”
“啊?”应如是疑惑地问,“是枫桥要举办什么大型活动吗?”
“没听说啊,”周叙拍了拍手上的灰,“好像是要过来度假。”
“那得多大一家子啊?”应如是看着悉数亮起的灯盏,嘟囔了句,“不过,有钱赚就是好事,他们什么时候过来啊?”
“说是快了,”周叙目光看着前方,“这不得空赶紧过来收拾收拾嘛,好久没住人了。”
“行,那叙哥,你赶快忙吧,”看天色不早,应如是朝他摆摆手,“我先回家了。”
周叙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忽然叫了她一声:“诶!悠悠。”
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