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6
/
黄咏梨放下了泛黄的纸,信封内还有一张台湾啤酒的广告贴,脆化的塑胶纸像是回忆的碎片,而现实就夹带着晚风席捲她的脸。
小套房的窗户没关,吹得信封更加凌乱,她清楚的知道了故事中的两位主人翁的名,就一封信,她便看到了李蓉的依依不捨。
李蓉的用字遣词极为温柔,像是蜻蜓点水一般,怀念着那段逝去的青春。
虽然不知道她为了什么而写,但,信里的她看上去有几分雀跃。纵然没有表情符号,黄咏梨还是可以知道她的笑容。
黄咏梨有些想了解、认识这位年过四十多的大姐,想和她聊聊当时的校园生活是如何,但又怕她觉得自己有点怪。
黄咏梨笑着想,她不过就是拆了一封来看,事不关己怎么就来了点热情?
或许是把这一切当做了小说,黄咏梨又从中随意挑了一封信,上面的黄渍并没有第一封那样深,而是浅浅的,像是茶垢那样。
她这次拆信的手粗鲁了些,信封破裂的同时,弹出了一些属于李蓉和冯寒的回忆,在现代的晚秋中,促进了阵阵空气的流动。
水气捎过了她的鼻尖,恍惚间,闻见了茶的味道。
熟成的、下坠的,茶叶的香气。
/
冯寒和李蓉相识过大半个年头,从初识到现在,几乎成了连体婴的地步。
没人分的开她俩,她俩相好的程度可是连张美惠和童小飞都会拿出来吃醋。可李蓉这傻大姐,哪儿美好就往哪儿去,她没想得多,就是自己跟在了冯寒旁边。
一开学的三人小团变成了四人,张美惠跟童小飞虽然嘴巴是坏了点,但还没有到咄咄逼人的程度。
时间的壕沟足以堆砌出战友,在学校的每一天,她们小组的题目几乎都是冯寒和李蓉出的头。
冯寒的学业成绩高,李蓉的脑袋转的特别快,或许,这也就是她过于常人的原因之一。
那个年代的作业佈置又多又难,原文书的课本对于李蓉而言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她看不懂,最后是冯寒给她一字一句翻译出来。
那时候童小飞甚至还把冯寒翻译的译本拿去印刷,藉此赚了一笔李蓉保护协会的运作基金。
而李蓉保护协会最后甚至也要一起照顾冯寒,两位可能没点自觉自己的长相属于高级的那款,对于来者没有点防备。
冯寒的困扰更是多了一些,她只矮了李蓉半颗头,身材也算高挑,白皙的皮肤、细长的眉毛,清秀的脸蛋很小,瑞凤眼的点缀很刚好,她的睫毛很长,说实话,这俩位站在一起可以说是当年工程组最养眼的组合。
李蓉有些蠢萌,她的本性就是如此,她很快就能跟大家混得很熟,因为她的天真具有感染力。
反倒是冯寒常常嫌自己过于阴沉,也不知是怎么,常常扳着一张脸,动也不动。
他们出去玩的次数很多,台北的繁华李蓉总会给出十分丰富及有趣的反应,她的眼睛像是住着光,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就会发亮。
她们四个人去过的地方也很多,四个小女生爱衝山上的景,革命情感使得命运更加紧靠,她们看过无数个夜景,坐在冷风之中,驾着李蓉和张美惠的迪爵就去攻顶。
最疯狂的旅程有很多很多次,她们的集合也算是意料之内,李蓉一伙对于冯寒偶尔冷漠的反应也不会给予责备,这是让冯寒感到最舒心的根本原因。
她以前从不这样。
她唸的贵族学校,父母的栽培让她在自律中成长,她是要成大器的人,不能只驻足于现状,即便此时此刻美好的青春便已足够,但,她还不能停下。
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冯寒没得选,她只能挑了一个爸妈喜欢的科系,私心又选了一个需要住校的学校,加以协调,与爸妈的期望可以说是各退一步的程度。
她们都不是顶尖大学的学子,欣欣向荣好像没有发挥作用,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冯寒复读的那会儿联考失利,一落千丈便来了这里。
她爸妈期许她做个医生,这样好对冯家有个交代。
生长环境拥有极大差异的两人塑造了彼此的探索慾,冯寒很嚮往李蓉的傻,而李蓉很想追寻冯寒身上说不出口的诧异,只是两人待着待着都已然熟识,多说几分太多,少说又太少。
冯寒觉得她俩不太擅长与彼此相处,站在一起时,静默到连空气的味道都可以闻的见。
而今天的她,依然是淡淡地茶米芬芳;而她,也依然是那夏天的梔子花香。
要说她们俩是如何熟识的呢?
这可能要归功于某次的分组作业吧。
当老师说出四个人一组时,张美惠与童小飞那表情简直叫一个精彩,李蓉看着她俩揪在一起的面容便不自觉的发笑。
其实要找一个人抱团也没什么难的,但对于她而言,找到认真负责的神队友才是真正的难事。
这堂专业作业可是出了名的多,新生的课都不是很好过,再这样下去张美惠跟童小飞真心觉得有机会会暴毙而亡,她们不敢再担起任何一分任务了。
而此时此刻的李蓉何尝不知道她们?李蓉的脑袋结构可以说是无人能懂,她本打算默默地扛起,没有要让两位战友提前战死沙场的意思,不着急着找人,倒是笑看两位活宝的哀嚎。
杏眼笑弯成了某种信号,若有若无的撞进了她的眼,冯寒习惯坐在最后面,便直勾勾的盯着她良久。
手撑着头,脸颊显得软乎乎的,李蓉侧着身子笑也笑够了,眼神扫过一圈就注意到了冯寒的视线。
她也没有过多的思索,微微一笑便向童小飞与张美惠指向了冯寒的方向。
顿时的童小飞眼中燃起希望,张美惠更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了冯寒的面前,于是,那看似青春的起跑线,便拉出了往后那属于她们四个的少女时代。
四个人组在一起,看上去有些奇怪的组合,至少冯寒忽然改变主意走向团体生活这个事情还算非常稀奇,不光同届的有意靠近,连长她们几岁的学长姐也很有兴趣。
全当茶馀饭后的话题听,八卦嘛,年少轻狂的疯狂旅途上多了些奇闻軼事谁不听呢?
千禧年迎来了太平盛世,世界正在美好,她们的人生也刚开始璀璨。
只不过冯寒提早了她们几步罢了。
四姊妹越走越近,而其中张美惠与童小飞常常混在一起,她们一起泡吧,一起联谊,最后,冯寒的心境也是经歷了一串转折才习惯这些外交性质的活动。
但冯寒却始终习惯不了她。
她习惯不了她的笑、习惯不了那淡淡的茶香。
她不习惯李蓉的洁身自爱,不习惯李蓉的清晰条理。
她也不习惯李蓉的喋喋不休,不习惯李蓉的温润如玉。
话说也奇怪,李蓉在她身旁时的那种安心是她没有想过的,或许是李蓉直言不讳的性格所致,也或许是她独有的和煦。
有李蓉在,感觉所有事情都能被包容,感觉所有的明天都不用再小心翼翼。
而李蓉的笑容也不猖狂,她的笑抿着一个独特的角度,屡屡撞进了冯寒的眼底,百看不厌。
李蓉这时候还没自觉,关于那条总是注视着她的视线,正在悄悄生变。
李蓉算是眾多社交人群中的异类。
她不爱秉持着义气到各种场合娱乐,她也不爱花天酒地的吵杂。
李蓉喜欢茶,喜欢品茶,喜欢泡茶,她不喜欢酒。
台北的红茶太涩,绿茶太苦,乌龙茶又少了一点芬芳,所以她喜欢回到那小小的租屋处泡茶。
而那间小房间,便是那间五坪大的小套房。
小套房在基隆,远离市区喧嚣,同时也远离学校,她住的偏远了些,纵然交通不方便,但她拥有满山遍野的自由,足够了。
所以李蓉不是很常出现在社交场合,她会自然的提前离开,因着她有正当理由,至少,她觉得这是正当。
多少人败在舆论,多少人输在交际,李蓉半点不沾,大学生活便打算平平而过。她也觉得一切很自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居然是大学生活中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位,李蓉至今仍不能理解。
但那又如何?
她的梦想发着光,有点空她也不是很爱做那些她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在只有nokia的年代,李蓉最常做的,便是手写日记。
把日常写成信,一封一封,都是对自己的独白。
或许,写信的习惯便是这时候养成的吧。
6
/
黄咏梨放下了泛黄的纸,信封内还有一张台湾啤酒的广告贴,脆化的塑胶纸像是回忆的碎片,而现实就夹带着晚风席捲她的脸。
小套房的窗户没关,吹得信封更加凌乱,她清楚的知道了故事中的两位主人翁的名,就一封信,她便看到了李蓉的依依不捨。
李蓉的用字遣词极为温柔,像是蜻蜓点水一般,怀念着那段逝去的青春。
虽然不知道她为了什么而写,但,信里的她看上去有几分雀跃。纵然没有表情符号,黄咏梨还是可以知道她的笑容。
黄咏梨有些想了解、认识这位年过四十多的大姐,想和她聊聊当时的校园生活是如何,但又怕她觉得自己有点怪。
黄咏梨笑着想,她不过就是拆了一封来看,事不关己怎么就来了点热情?
或许是把这一切当做了小说,黄咏梨又从中随意挑了一封信,上面的黄渍并没有第一封那样深,而是浅浅的,像是茶垢那样。
她这次拆信的手粗鲁了些,信封破裂的同时,弹出了一些属于李蓉和冯寒的回忆,在现代的晚秋中,促进了阵阵空气的流动。
水气捎过了她的鼻尖,恍惚间,闻见了茶的味道。
熟成的、下坠的,茶叶的香气。
/
冯寒和李蓉相识过大半个年头,从初识到现在,几乎成了连体婴的地步。
没人分的开她俩,她俩相好的程度可是连张美惠和童小飞都会拿出来吃醋。可李蓉这傻大姐,哪儿美好就往哪儿去,她没想得多,就是自己跟在了冯寒旁边。
一开学的三人小团变成了四人,张美惠跟童小飞虽然嘴巴是坏了点,但还没有到咄咄逼人的程度。
时间的壕沟足以堆砌出战友,在学校的每一天,她们小组的题目几乎都是冯寒和李蓉出的头。
冯寒的学业成绩高,李蓉的脑袋转的特别快,或许,这也就是她过于常人的原因之一。
那个年代的作业佈置又多又难,原文书的课本对于李蓉而言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她看不懂,最后是冯寒给她一字一句翻译出来。
那时候童小飞甚至还把冯寒翻译的译本拿去印刷,藉此赚了一笔李蓉保护协会的运作基金。
而李蓉保护协会最后甚至也要一起照顾冯寒,两位可能没点自觉自己的长相属于高级的那款,对于来者没有点防备。
冯寒的困扰更是多了一些,她只矮了李蓉半颗头,身材也算高挑,白皙的皮肤、细长的眉毛,清秀的脸蛋很小,瑞凤眼的点缀很刚好,她的睫毛很长,说实话,这俩位站在一起可以说是当年工程组最养眼的组合。
李蓉有些蠢萌,她的本性就是如此,她很快就能跟大家混得很熟,因为她的天真具有感染力。
反倒是冯寒常常嫌自己过于阴沉,也不知是怎么,常常扳着一张脸,动也不动。
他们出去玩的次数很多,台北的繁华李蓉总会给出十分丰富及有趣的反应,她的眼睛像是住着光,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就会发亮。
她们四个人去过的地方也很多,四个小女生爱衝山上的景,革命情感使得命运更加紧靠,她们看过无数个夜景,坐在冷风之中,驾着李蓉和张美惠的迪爵就去攻顶。
最疯狂的旅程有很多很多次,她们的集合也算是意料之内,李蓉一伙对于冯寒偶尔冷漠的反应也不会给予责备,这是让冯寒感到最舒心的根本原因。
她以前从不这样。
她唸的贵族学校,父母的栽培让她在自律中成长,她是要成大器的人,不能只驻足于现状,即便此时此刻美好的青春便已足够,但,她还不能停下。
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冯寒没得选,她只能挑了一个爸妈喜欢的科系,私心又选了一个需要住校的学校,加以协调,与爸妈的期望可以说是各退一步的程度。
她们都不是顶尖大学的学子,欣欣向荣好像没有发挥作用,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冯寒复读的那会儿联考失利,一落千丈便来了这里。
她爸妈期许她做个医生,这样好对冯家有个交代。
生长环境拥有极大差异的两人塑造了彼此的探索慾,冯寒很嚮往李蓉的傻,而李蓉很想追寻冯寒身上说不出口的诧异,只是两人待着待着都已然熟识,多说几分太多,少说又太少。
冯寒觉得她俩不太擅长与彼此相处,站在一起时,静默到连空气的味道都可以闻的见。
而今天的她,依然是淡淡地茶米芬芳;而她,也依然是那夏天的梔子花香。
要说她们俩是如何熟识的呢?
这可能要归功于某次的分组作业吧。
当老师说出四个人一组时,张美惠与童小飞那表情简直叫一个精彩,李蓉看着她俩揪在一起的面容便不自觉的发笑。
其实要找一个人抱团也没什么难的,但对于她而言,找到认真负责的神队友才是真正的难事。
这堂专业作业可是出了名的多,新生的课都不是很好过,再这样下去张美惠跟童小飞真心觉得有机会会暴毙而亡,她们不敢再担起任何一分任务了。
而此时此刻的李蓉何尝不知道她们?李蓉的脑袋结构可以说是无人能懂,她本打算默默地扛起,没有要让两位战友提前战死沙场的意思,不着急着找人,倒是笑看两位活宝的哀嚎。
杏眼笑弯成了某种信号,若有若无的撞进了她的眼,冯寒习惯坐在最后面,便直勾勾的盯着她良久。
手撑着头,脸颊显得软乎乎的,李蓉侧着身子笑也笑够了,眼神扫过一圈就注意到了冯寒的视线。
她也没有过多的思索,微微一笑便向童小飞与张美惠指向了冯寒的方向。
顿时的童小飞眼中燃起希望,张美惠更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了冯寒的面前,于是,那看似青春的起跑线,便拉出了往后那属于她们四个的少女时代。
四个人组在一起,看上去有些奇怪的组合,至少冯寒忽然改变主意走向团体生活这个事情还算非常稀奇,不光同届的有意靠近,连长她们几岁的学长姐也很有兴趣。
全当茶馀饭后的话题听,八卦嘛,年少轻狂的疯狂旅途上多了些奇闻軼事谁不听呢?
千禧年迎来了太平盛世,世界正在美好,她们的人生也刚开始璀璨。
只不过冯寒提早了她们几步罢了。
四姊妹越走越近,而其中张美惠与童小飞常常混在一起,她们一起泡吧,一起联谊,最后,冯寒的心境也是经歷了一串转折才习惯这些外交性质的活动。
但冯寒却始终习惯不了她。
她习惯不了她的笑、习惯不了那淡淡的茶香。
她不习惯李蓉的洁身自爱,不习惯李蓉的清晰条理。
她也不习惯李蓉的喋喋不休,不习惯李蓉的温润如玉。
话说也奇怪,李蓉在她身旁时的那种安心是她没有想过的,或许是李蓉直言不讳的性格所致,也或许是她独有的和煦。
有李蓉在,感觉所有事情都能被包容,感觉所有的明天都不用再小心翼翼。
而李蓉的笑容也不猖狂,她的笑抿着一个独特的角度,屡屡撞进了冯寒的眼底,百看不厌。
李蓉这时候还没自觉,关于那条总是注视着她的视线,正在悄悄生变。
李蓉算是眾多社交人群中的异类。
她不爱秉持着义气到各种场合娱乐,她也不爱花天酒地的吵杂。
李蓉喜欢茶,喜欢品茶,喜欢泡茶,她不喜欢酒。
台北的红茶太涩,绿茶太苦,乌龙茶又少了一点芬芳,所以她喜欢回到那小小的租屋处泡茶。
而那间小房间,便是那间五坪大的小套房。
小套房在基隆,远离市区喧嚣,同时也远离学校,她住的偏远了些,纵然交通不方便,但她拥有满山遍野的自由,足够了。
所以李蓉不是很常出现在社交场合,她会自然的提前离开,因着她有正当理由,至少,她觉得这是正当。
多少人败在舆论,多少人输在交际,李蓉半点不沾,大学生活便打算平平而过。她也觉得一切很自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居然是大学生活中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位,李蓉至今仍不能理解。
但那又如何?
她的梦想发着光,有点空她也不是很爱做那些她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在只有nokia的年代,李蓉最常做的,便是手写日记。
把日常写成信,一封一封,都是对自己的独白。
或许,写信的习惯便是这时候养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