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83节
所以监生们在回家之后便总会有意无意的向家中长辈提起,并表示这件事如何的有意义,如何对拔高国子监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弘扬文风等等。
监生们一头扎进了即将来到的丰富的校园生活的憧憬里,可久经官场的各位朝官们却看见了另外的机遇。
既然能办校报, 自然就可再办别的报,民间逸闻,市井民生, 甚至最后的朝廷时政。
虽然最后一项还只能缓缓图之,但若等国中风气改变, 这未尝不会成为自己手中的尖刀。
于是,在薛大人把折子递上去之后,朝堂上各位官员对此都表示赞许,觉得国子监办校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毕竟校报只在国子监内部发行, 而且主要内容也都是弘扬正能量的事迹和文章。
融景帝对于国子监这段时间总能提出新鲜的法子也很感兴趣, 尤其是那黑板和粉笔,他更是大加赞赏。
文渊阁里现在也有一面黑墙, 且旁边常备着各种颜色的粉笔,融景帝现在已经十分习惯悬腕手书, 以前他做注常在书上, 现在倒是喜欢写在黑板上了, 甚至有时召侍讲学士来, 还会要求对方也把讲课内容写到黑板上。
如此一来,即便他有时注意力不集中,没听清侍讲学士刚才在说什么,但仍然能通过黑板上的字猜出刚才对方说了什么话。
至于这国子监报嘛,融景帝也觉得有趣,同时还打算亲自去看一看。
于是又五天后,陛下打算亲自到国子监讲经的消息从朝上传出。
集贤门此刻已然大开,辟雍殿洒扫除尘完毕,就连殿外的栏杆都擦拭一新,薛制领着朱大人和谢良臣在门外迎接他。
融景帝从御辇上走下,见着跪在集贤门口的众人,手一抬,让他们平身。
身着官服的三人在最前头,自然也最显眼,不过融景帝却没看身着浅绯色官服的薛制,而是看向谢良臣道:“朕还记得你,建业十五年的头名,去年还帮朕写过嵩山封禅的祭文。”
谢良臣在三人中不仅最年轻而且身高也最高,所以即便排在最后,仍然十分的醒目。
此刻自己被点了名,他便上前一步,而后躬身一揖道:“陛下还能记得臣是臣的福气,臣也时时记挂着陛下的身体,愿陛下长乐无极,永享安康。”
如此肉麻的话谢良臣却说得无比的真诚且丝毫不惹人反感,融景帝看了看面前的年轻人,点点头,“朕身体近来已是好多了,所以这才想着来见见国子监的监生,问问他们的学问,毕竟大融的将来就靠他们了。”
三月前,融景帝曾生了场病,且一反常态的病情来得又急又猛,让朝臣们一度十分慌乱,因为融景帝到现在都还没立太子。
可此刻谁去提立太子,无异于就是在诅咒融景帝死,所以大家都十分的犹豫,就在终于有人要忍不住去死谏的时候,融景帝却又好了。
只是他这一病之后身体愈发的虚了,表面虽是看还不出什么来,但实际精力却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对于此次他要来国子监讲经,其实有不少大臣是反对的,可惜别人越是说他老他越不服老,所以才坚持出行。
因为他总觉得朝上大臣们盯着他的身体,全都是假惺惺,若是他真就一病不起,那些说着愿吾皇万岁的大臣们不知有多少会趁此机会夺权,又有几个会真心关心他能活多久?
现在他见谢良臣眉头皱起,一脸的忧虑严肃,而不像其他人那样只会劝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倒真有点感动。
薛制在前头领路,国子监的学生们便整齐的站在了两旁,一眼扫过去不仅秩序井然而且精神面貌看着十分不错,让融景帝也觉得自己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监生们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如此的好,盖因过去的这几个月时间,他们的校园生活尤其丰富多彩,比之以往那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
人一开心,心情自然就好,看着也就更精神。
过了太学门,融景帝便看见到书学学生们画的板报。
自从国子监有了黑板之后,原来纸质版的“黑板报”就成了真正的黑板报。
谢良臣在靠近书学的围墙边上特地选了块地方出来,让书学的学生们每周一次,办真正的黑板报。
融景帝还是第一次看到画了插图的板报,尤其是书学的监生们还用了各种各种的颜色来绘画,让整个板报看上去就像一幅真正的图画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他在板报前驻足流连了许久,期间连夸了多个好字,且脸上笑容几乎就没停过。
薛制瞧着,心中对国子监办校报的事会如何已然心中有数,并且敏感的发现,这第一期的素材也是现成的,就是融景帝来给监生们讲经。
所以在课堂上他听得尤其的认真,打算等校报办起来后,自己亲自来写这篇文章。
讲经活动最后圆满结束,而上课上得很开心的融景帝也在离开前下了口谕,同意了国子监办校报的请求。
刊印的报纸国子监并不免费发放,而会收取略高于成本的费用,并把这笔钱投入国子监建设,从而减少朝廷负担,这是谢良臣提出的建议,薛制也跟融景帝说了。
然后融景帝再一次龙心大悦。
朝廷如今国库空虚,其他各部门只知推诿责任,哪像国子监,不仅工作做得越发的好,而且甚至能自给自足,不用再劳烦朝廷费心。
若是六部官员皆如此,他也不必担心完西北的旱灾又要安抚河南的百姓,可见都是庸官们无能。
至于国子监如此变化从何而来,便是薛制没说,融景帝自己心里也有数。
以往数十年来国子监都一成不变,此番谢良臣入国子监才几月,便有如此变化,显然对方才是真正干实事的人。
于是临走前,融景帝还特意赏了他们三人东西,赏给薛制是宫中御膳房的点心,给朱大人的是一把戒尺,而给谢良臣的就是他自己用剩的一块残墨。
从东西的好坏来看,自然是薛大人的看着最体面,不过从感情上来看,却是谢良臣最得圣心。
像什么皇帝用过的手串,亲自写的字画,或者如现在一样用了一点的残墨,这种东西非是亲近大臣一般都不会下赐。
如今谢良臣得了,便说明融景帝把他记在了心里。
能被皇帝记在心中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是恨得咬牙的奸臣,二是就是自己十分信任的忠臣,显然目前融景帝把他当做了后者。
谢良臣将墨锭收好,与两位大人一起送别融景帝。
朱大人现在对谢良臣的感觉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十分嫉妒对方的才干以及官运,而另一方面,他又庆幸对方被上头如此看重,甚至被融景帝当做亲近之人。
因为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不出意外,他在国子监待满三年后肯定会再次升官,而谢良臣资历尚浅,再如何他也不可能成为祭酒,也就是说两人不会成为竞争对手。
可是一想到对方还未到弱冠之年便能继续升官到从五品或者正五品,他就各种羡慕嫉妒,毕竟他光是当上现在这个司业的职位就花了十多年。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升官这种事情,就是看能力和运气的。
所以等融景帝一走,国子监正式通报全院上下,表示他们要开办第一期国子监报的时候,朱大人便铆足了劲,想要在这件事上好好露露脸,让自己的名声也传出去。
于此同时,国子监上下监生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让博士们选中自己的文章,然后再刊登在校报上。
在如此众志成城之下,国子监的第一期校报的初稿很快便完成了,主编是国子学的博士,副主编便是书学的博士,一人主要把关文章质量,另一人则负责排版以及让刊物看起来更加美观。
初稿出来后两人也交给薛制并谢良臣他们看过了,都觉得没问题,只是在初次刊发的数量上,三人意见未达成一致。
薛制以为,第一期学报多半是由国子监们的监生买去,所以最多印五千份就可以了,朱大人却表示或许有的监生不愿花这钱买报纸,不如再印少一点,三千份就行。
而谢良臣与两人恰好相反,他主张初次刊印至少要一万份,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可发放外省的官学,只留少部分在京城。
毕竟印书局用墨一次也挺麻烦的,量大成本才能减少。
“地方官学会买学报吗?”朱大人有点迟疑。
他们这学报,一份就要二十文钱,地方官学的学生们真愿意买这东西?
谢良臣却一点也不担心。
以前自己还在荣县时,最烦恼的事就是消息不通,而官府诋报又不是一般人能看的,所以他尤其希望能知道一些别省甚至京城的消息。
他们这学报虽然不是官府正式文件,上头所含信息大多也与政事无关,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京城的风向,是很难得的消息来源。
尤其是上头还有国子监几位主官的的主笔,且这次的学报上还刊登了融景帝讲经的消息,想买的人只会多不会少,毕竟全国光是举人就有十几万,更别说其他士绅了,他们根本不差这点钱。
再说,融景帝也已经知道这学报上写了他来视察国子监的消息,要是他们刊印太少,不是明着不给对方面子,以为他号召力不够吗?
而且这学报的内容因为有权威人士把关,那质量之高堪比学术周刊,绝对值得起二十文钱。
所以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第一份学报印一万份是肯定不会多的。
听他陈述完理由,薛制与朱大人也觉得有理,于是三人最后商定,先印一万五千份,其中一万份发往各省,另五千份留在京城。
印书局的小吏们加班加点的开始刊印学报,谢良臣时不时也会去看看情况,有时他见到屋内众人热火朝天忙碌的景象,以及鼻间浓郁的墨水香,还会恍然自己是否回到了现代,而这印书局就是新闻报社印刷间。
只是等看到他们手上的活字印刷模具,他又会突然清醒,自己哪里是在什么报社,他是在另一个时空的陌生封建王朝。
十天后,所有的学报终于印完,其中的一万份已经发往了地方,而剩余的五千份也开始出售。
学报出售的地点在安定大街,国子监的对面。
这处的房产也属于国子监所有,不过却不在监内。
因为国子监到底还是如今大融文人们的最高学府,而士人们又向来鄙薄商人,所以即便是办文刊,薛大人和朱大人还是坚持把学报的售卖地点放在了民居边上。
谢良臣对于他们的决定无任何异议,在国子监也好,在民房也罢,其实对他来说意义都不大,他要的本来就是温水煮青蛙。
而且他相信,等学报发到地方,精明的商人们看到商机,定会慢慢开始效仿,而朝中的大人们又各怀心思,两方人马一勾连上,恐怕整个大融朝的舆论环境也即将由此改变。
天还未亮,谢良臣便骑着毛驴赶到了国子监,而比他来得更早的则是薛大人和朱大人。
两人最后虽采纳了谢良臣的建议,不过心中难免还是担心,因此一早就来了国子监,想看看售卖情况如何。
然后等他们一到才发现,安定大街上早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竟是一眼望不到头,于是薛大人便放心的回了自己办公的屋子。
谢良臣扫一眼,发现这队伍里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国子监的监生,更多的却是各府的仆役小厮,便明白朝中各位大人对于他们这学报的内容也十分好奇。
“谢大人!”朱大人见他过来,激动朝他招手,脸泛红光。
谢良臣把毛驴交给江着,也朝他拱手,“朱大人。”
“谢大人可知如今这学报已经快卖完了!”朱大人两眼放光的看着谢良臣,似乎急于与人分享这个消息。
谢良臣再次扫一眼这长长的队伍,又看到前头那些一次买好几份的人,微笑道:“薛大人可还打算加印?”
他是早就料到了这样的盛况的,所以一开始他就建议每人限购,一人一次最多只能买三份,为的就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薛大人说看看反响如何,要是反响不错,要就加印的人多就可以再印一点,不过也只印一次。”朱大人无不可惜的道。
之前他觉得薛大人和谢良臣太大胆,现在反而有点埋怨薛制的胆小了。
谢良臣知他心思,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再说他们这里是国子监,又不真是报刊新闻单位,所以这样的事可以做,但却不能当成主业。
只是他也没直说,而是道:“薛大人考虑得很周到,物以稀为贵,咱们若是缓着些来,每期都只刊发固定数量的学报,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学报数量有限,就会提前想着定下,而不是反正无限供应,所以都不急着买,朱大人以为呢?”
他这样一说,朱大人发热的头脑冷静了点,同时也深刻认同了谢良臣的想法。
若是学报无穷无尽,那确实没什么稀奇,要知道他们可是国子监,又不是街上卖书的书摊。
于是,想明白了的朱大人也不再看对街上排队的人,而是整了整官服,收起脸上的激动,一脸淡定的背着手进了国子监
只是再装淡定,那微昂着的头,还是暴露了他此刻骄傲的心情。
国子监的学报第一期发刊十分成功,融景帝也已经看过了,他之前去讲经的那次出巡,被登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主笔的正是祭酒薛制。
文章写得很好,学报上其他内容也很充实,甚至上头还记录了国子监监生们在监院里种菜的消息,说各院学生都种了哪些菜,哪些长得好的已经被摘来吃掉了,以及后续他们还打算种麦子等等。
这样的学报很是新鲜,融景帝觉得比看人物传记和游记还有意思,而且还十分的有意义。
比如除了记录他讲经和监生们种菜的消息之外,学报上还刊载了监生们出游以及举办文会的盛况。
这些消息能反映如今大融的文人们的生活情况,而国子监几位官员主笔写的文章,又有起到很好的教化百姓的作用。
融景帝很满意,朝廷的大臣们看到效果也开始跃跃欲试。
终于,在国子监学报出到第五期的时候,京城出现了第一家民办的刊物《育民报》,主打教育类。
该报主要介绍各地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还会定期发布各地著名书院的信息,并模仿国子监学报,也请了人主笔,对各地科举期间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并提出意见。
监生们一头扎进了即将来到的丰富的校园生活的憧憬里,可久经官场的各位朝官们却看见了另外的机遇。
既然能办校报, 自然就可再办别的报,民间逸闻,市井民生, 甚至最后的朝廷时政。
虽然最后一项还只能缓缓图之,但若等国中风气改变, 这未尝不会成为自己手中的尖刀。
于是,在薛大人把折子递上去之后,朝堂上各位官员对此都表示赞许,觉得国子监办校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毕竟校报只在国子监内部发行, 而且主要内容也都是弘扬正能量的事迹和文章。
融景帝对于国子监这段时间总能提出新鲜的法子也很感兴趣, 尤其是那黑板和粉笔,他更是大加赞赏。
文渊阁里现在也有一面黑墙, 且旁边常备着各种颜色的粉笔,融景帝现在已经十分习惯悬腕手书, 以前他做注常在书上, 现在倒是喜欢写在黑板上了, 甚至有时召侍讲学士来, 还会要求对方也把讲课内容写到黑板上。
如此一来,即便他有时注意力不集中,没听清侍讲学士刚才在说什么,但仍然能通过黑板上的字猜出刚才对方说了什么话。
至于这国子监报嘛,融景帝也觉得有趣,同时还打算亲自去看一看。
于是又五天后,陛下打算亲自到国子监讲经的消息从朝上传出。
集贤门此刻已然大开,辟雍殿洒扫除尘完毕,就连殿外的栏杆都擦拭一新,薛制领着朱大人和谢良臣在门外迎接他。
融景帝从御辇上走下,见着跪在集贤门口的众人,手一抬,让他们平身。
身着官服的三人在最前头,自然也最显眼,不过融景帝却没看身着浅绯色官服的薛制,而是看向谢良臣道:“朕还记得你,建业十五年的头名,去年还帮朕写过嵩山封禅的祭文。”
谢良臣在三人中不仅最年轻而且身高也最高,所以即便排在最后,仍然十分的醒目。
此刻自己被点了名,他便上前一步,而后躬身一揖道:“陛下还能记得臣是臣的福气,臣也时时记挂着陛下的身体,愿陛下长乐无极,永享安康。”
如此肉麻的话谢良臣却说得无比的真诚且丝毫不惹人反感,融景帝看了看面前的年轻人,点点头,“朕身体近来已是好多了,所以这才想着来见见国子监的监生,问问他们的学问,毕竟大融的将来就靠他们了。”
三月前,融景帝曾生了场病,且一反常态的病情来得又急又猛,让朝臣们一度十分慌乱,因为融景帝到现在都还没立太子。
可此刻谁去提立太子,无异于就是在诅咒融景帝死,所以大家都十分的犹豫,就在终于有人要忍不住去死谏的时候,融景帝却又好了。
只是他这一病之后身体愈发的虚了,表面虽是看还不出什么来,但实际精力却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对于此次他要来国子监讲经,其实有不少大臣是反对的,可惜别人越是说他老他越不服老,所以才坚持出行。
因为他总觉得朝上大臣们盯着他的身体,全都是假惺惺,若是他真就一病不起,那些说着愿吾皇万岁的大臣们不知有多少会趁此机会夺权,又有几个会真心关心他能活多久?
现在他见谢良臣眉头皱起,一脸的忧虑严肃,而不像其他人那样只会劝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倒真有点感动。
薛制在前头领路,国子监的学生们便整齐的站在了两旁,一眼扫过去不仅秩序井然而且精神面貌看着十分不错,让融景帝也觉得自己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监生们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如此的好,盖因过去的这几个月时间,他们的校园生活尤其丰富多彩,比之以往那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
人一开心,心情自然就好,看着也就更精神。
过了太学门,融景帝便看见到书学学生们画的板报。
自从国子监有了黑板之后,原来纸质版的“黑板报”就成了真正的黑板报。
谢良臣在靠近书学的围墙边上特地选了块地方出来,让书学的学生们每周一次,办真正的黑板报。
融景帝还是第一次看到画了插图的板报,尤其是书学的监生们还用了各种各种的颜色来绘画,让整个板报看上去就像一幅真正的图画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他在板报前驻足流连了许久,期间连夸了多个好字,且脸上笑容几乎就没停过。
薛制瞧着,心中对国子监办校报的事会如何已然心中有数,并且敏感的发现,这第一期的素材也是现成的,就是融景帝来给监生们讲经。
所以在课堂上他听得尤其的认真,打算等校报办起来后,自己亲自来写这篇文章。
讲经活动最后圆满结束,而上课上得很开心的融景帝也在离开前下了口谕,同意了国子监办校报的请求。
刊印的报纸国子监并不免费发放,而会收取略高于成本的费用,并把这笔钱投入国子监建设,从而减少朝廷负担,这是谢良臣提出的建议,薛制也跟融景帝说了。
然后融景帝再一次龙心大悦。
朝廷如今国库空虚,其他各部门只知推诿责任,哪像国子监,不仅工作做得越发的好,而且甚至能自给自足,不用再劳烦朝廷费心。
若是六部官员皆如此,他也不必担心完西北的旱灾又要安抚河南的百姓,可见都是庸官们无能。
至于国子监如此变化从何而来,便是薛制没说,融景帝自己心里也有数。
以往数十年来国子监都一成不变,此番谢良臣入国子监才几月,便有如此变化,显然对方才是真正干实事的人。
于是临走前,融景帝还特意赏了他们三人东西,赏给薛制是宫中御膳房的点心,给朱大人的是一把戒尺,而给谢良臣的就是他自己用剩的一块残墨。
从东西的好坏来看,自然是薛大人的看着最体面,不过从感情上来看,却是谢良臣最得圣心。
像什么皇帝用过的手串,亲自写的字画,或者如现在一样用了一点的残墨,这种东西非是亲近大臣一般都不会下赐。
如今谢良臣得了,便说明融景帝把他记在了心里。
能被皇帝记在心中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是恨得咬牙的奸臣,二是就是自己十分信任的忠臣,显然目前融景帝把他当做了后者。
谢良臣将墨锭收好,与两位大人一起送别融景帝。
朱大人现在对谢良臣的感觉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十分嫉妒对方的才干以及官运,而另一方面,他又庆幸对方被上头如此看重,甚至被融景帝当做亲近之人。
因为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不出意外,他在国子监待满三年后肯定会再次升官,而谢良臣资历尚浅,再如何他也不可能成为祭酒,也就是说两人不会成为竞争对手。
可是一想到对方还未到弱冠之年便能继续升官到从五品或者正五品,他就各种羡慕嫉妒,毕竟他光是当上现在这个司业的职位就花了十多年。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升官这种事情,就是看能力和运气的。
所以等融景帝一走,国子监正式通报全院上下,表示他们要开办第一期国子监报的时候,朱大人便铆足了劲,想要在这件事上好好露露脸,让自己的名声也传出去。
于此同时,国子监上下监生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让博士们选中自己的文章,然后再刊登在校报上。
在如此众志成城之下,国子监的第一期校报的初稿很快便完成了,主编是国子学的博士,副主编便是书学的博士,一人主要把关文章质量,另一人则负责排版以及让刊物看起来更加美观。
初稿出来后两人也交给薛制并谢良臣他们看过了,都觉得没问题,只是在初次刊发的数量上,三人意见未达成一致。
薛制以为,第一期学报多半是由国子监们的监生买去,所以最多印五千份就可以了,朱大人却表示或许有的监生不愿花这钱买报纸,不如再印少一点,三千份就行。
而谢良臣与两人恰好相反,他主张初次刊印至少要一万份,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可发放外省的官学,只留少部分在京城。
毕竟印书局用墨一次也挺麻烦的,量大成本才能减少。
“地方官学会买学报吗?”朱大人有点迟疑。
他们这学报,一份就要二十文钱,地方官学的学生们真愿意买这东西?
谢良臣却一点也不担心。
以前自己还在荣县时,最烦恼的事就是消息不通,而官府诋报又不是一般人能看的,所以他尤其希望能知道一些别省甚至京城的消息。
他们这学报虽然不是官府正式文件,上头所含信息大多也与政事无关,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京城的风向,是很难得的消息来源。
尤其是上头还有国子监几位主官的的主笔,且这次的学报上还刊登了融景帝讲经的消息,想买的人只会多不会少,毕竟全国光是举人就有十几万,更别说其他士绅了,他们根本不差这点钱。
再说,融景帝也已经知道这学报上写了他来视察国子监的消息,要是他们刊印太少,不是明着不给对方面子,以为他号召力不够吗?
而且这学报的内容因为有权威人士把关,那质量之高堪比学术周刊,绝对值得起二十文钱。
所以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第一份学报印一万份是肯定不会多的。
听他陈述完理由,薛制与朱大人也觉得有理,于是三人最后商定,先印一万五千份,其中一万份发往各省,另五千份留在京城。
印书局的小吏们加班加点的开始刊印学报,谢良臣时不时也会去看看情况,有时他见到屋内众人热火朝天忙碌的景象,以及鼻间浓郁的墨水香,还会恍然自己是否回到了现代,而这印书局就是新闻报社印刷间。
只是等看到他们手上的活字印刷模具,他又会突然清醒,自己哪里是在什么报社,他是在另一个时空的陌生封建王朝。
十天后,所有的学报终于印完,其中的一万份已经发往了地方,而剩余的五千份也开始出售。
学报出售的地点在安定大街,国子监的对面。
这处的房产也属于国子监所有,不过却不在监内。
因为国子监到底还是如今大融文人们的最高学府,而士人们又向来鄙薄商人,所以即便是办文刊,薛大人和朱大人还是坚持把学报的售卖地点放在了民居边上。
谢良臣对于他们的决定无任何异议,在国子监也好,在民房也罢,其实对他来说意义都不大,他要的本来就是温水煮青蛙。
而且他相信,等学报发到地方,精明的商人们看到商机,定会慢慢开始效仿,而朝中的大人们又各怀心思,两方人马一勾连上,恐怕整个大融朝的舆论环境也即将由此改变。
天还未亮,谢良臣便骑着毛驴赶到了国子监,而比他来得更早的则是薛大人和朱大人。
两人最后虽采纳了谢良臣的建议,不过心中难免还是担心,因此一早就来了国子监,想看看售卖情况如何。
然后等他们一到才发现,安定大街上早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竟是一眼望不到头,于是薛大人便放心的回了自己办公的屋子。
谢良臣扫一眼,发现这队伍里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国子监的监生,更多的却是各府的仆役小厮,便明白朝中各位大人对于他们这学报的内容也十分好奇。
“谢大人!”朱大人见他过来,激动朝他招手,脸泛红光。
谢良臣把毛驴交给江着,也朝他拱手,“朱大人。”
“谢大人可知如今这学报已经快卖完了!”朱大人两眼放光的看着谢良臣,似乎急于与人分享这个消息。
谢良臣再次扫一眼这长长的队伍,又看到前头那些一次买好几份的人,微笑道:“薛大人可还打算加印?”
他是早就料到了这样的盛况的,所以一开始他就建议每人限购,一人一次最多只能买三份,为的就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薛大人说看看反响如何,要是反响不错,要就加印的人多就可以再印一点,不过也只印一次。”朱大人无不可惜的道。
之前他觉得薛大人和谢良臣太大胆,现在反而有点埋怨薛制的胆小了。
谢良臣知他心思,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再说他们这里是国子监,又不真是报刊新闻单位,所以这样的事可以做,但却不能当成主业。
只是他也没直说,而是道:“薛大人考虑得很周到,物以稀为贵,咱们若是缓着些来,每期都只刊发固定数量的学报,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学报数量有限,就会提前想着定下,而不是反正无限供应,所以都不急着买,朱大人以为呢?”
他这样一说,朱大人发热的头脑冷静了点,同时也深刻认同了谢良臣的想法。
若是学报无穷无尽,那确实没什么稀奇,要知道他们可是国子监,又不是街上卖书的书摊。
于是,想明白了的朱大人也不再看对街上排队的人,而是整了整官服,收起脸上的激动,一脸淡定的背着手进了国子监
只是再装淡定,那微昂着的头,还是暴露了他此刻骄傲的心情。
国子监的学报第一期发刊十分成功,融景帝也已经看过了,他之前去讲经的那次出巡,被登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主笔的正是祭酒薛制。
文章写得很好,学报上其他内容也很充实,甚至上头还记录了国子监监生们在监院里种菜的消息,说各院学生都种了哪些菜,哪些长得好的已经被摘来吃掉了,以及后续他们还打算种麦子等等。
这样的学报很是新鲜,融景帝觉得比看人物传记和游记还有意思,而且还十分的有意义。
比如除了记录他讲经和监生们种菜的消息之外,学报上还刊载了监生们出游以及举办文会的盛况。
这些消息能反映如今大融的文人们的生活情况,而国子监几位官员主笔写的文章,又有起到很好的教化百姓的作用。
融景帝很满意,朝廷的大臣们看到效果也开始跃跃欲试。
终于,在国子监学报出到第五期的时候,京城出现了第一家民办的刊物《育民报》,主打教育类。
该报主要介绍各地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还会定期发布各地著名书院的信息,并模仿国子监学报,也请了人主笔,对各地科举期间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并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