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崽崽是个小甜宝 第327节
  第440章 坚决不认账
  “事情办妥当了?”知府问宋县令。
  宋县令躬身拱手:“回大人的话,已经办妥当了,地契都是那三人的名字,是那三人过户给赵卓氏的。”
  银票什么的不好做手脚,不过那几处地方是宋县令的,挂在其他人的名下,他这个县令动动手脚伪造几份文书跟地契简直不要太容易,把原有文书毁掉,再算上伸冤的几兄弟的名字,至于说画押……这个可太简单了,那三人因着是民告官,被收押在府衙的监狱里,给这三人药晕了,拿了印泥去抓着他们的手随便按手印儿,不要太容易!
  至于具体怎么做手脚……他这个县管的县官可是权利很大的……改改档案而已。
  “这一次决不能再出什么茬子,否则无法收场!”
  “本官倒是无妨,倒是你,这次再办砸了,别说本官护不住你,便是那边儿也容不下你!”知府语气严厉地道。
  宋县令拍着胸脯道:“放心吧大人,下官派人一直跟着他们,昨夜也是一直守在客栈,没发现他们离开房间……”
  下官敢用项上人头保证,这些东西赵卓氏一定贴身带着。”
  知府微微颔首,他觉得就是他也不会把那么大一笔钱藏在客栈中。
  “今日是公开审讯,会来很多百姓,务必要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把赵卓氏的罪名定实了。”
  幕后的人只要求将赵卓氏判定罪名并收押,至于说他们的目的倒是没说,知府也没问。
  事儿不能知道多了。
  知道多了就有被灭口的风险。
  想到这里,他就十分怜悯地看了一眼宋县令,这个傻缺跳上跳下,跟蚂蚱似的蹦跶,等这事儿完了,搞不好会被灭口。
  他知道的太多了。
  当然,这丝怜悯一闪而过,知府没让宋知县看出来。
  因着要将事情定死,以平府城中流传甚为广泛的流言,故而知府将审判地点设在城门口,头天晚上连夜让工匠们搭建的审讯台子。
  早上一大早就派人去布置妥当,并满城地敲锣打鼓宣扬,早早的就有不少老百姓聚集在南城门,等着瞧这出大戏。
  在宋县令这里得到了保证,知府就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去南城门。
  赵香柚等人也被带走了。
  “这是要公审阿奶?”赵香柚见他们被带出衙门,一路抵达南城门,而南城门外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不但是府城里的人倾巢而出,从外头赶到府城做生意,走亲戚或是从云州府路过的客商脚夫求学的学子等等……全都没进城,麻压压地围在高台外等着看热闹。
  并且对他们所知道的八卦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简直不要太热闹了。
  台下搭着几个简陋的小棚子,赵香柚等人被分开关进小棚子里,等知府等人上了高台并落座,两边儿的衙役杀威棒就‘咄咄咄……’地响了起来。
  衙役们的嘴唇张合:“恶……无……”(一说是威武,影视作品中多为威武,也有说法是悔悟……智者见智吧。)
  被告被带上,知府惊堂木一拍,啪地一声响之后便见知府开口问:“堂下所跪何人?”
  三人纷纷道:“回大人话,草民傅良榆林县东乡人士……”
  “回大人话,草民江泰榆林县城人士……”
  “会大人话,草民……”
  知府:“你三人状告何事?”
  “草民状告榆林县知县官商勾结,为虎作伥,迫害百姓包庇祝氏书坊父子四人作恶多端……”
  知府这是将之前三人告状的流程重演了一遍,只是与之前不同的是,杨御史不见了身影。
  这让还没离开等着看后续的孙县令心中犯嘀咕。
  当然,他面上并不显露出什么来。
  只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上,心里难免为赵老太太担心。
  没有了杨御史坐镇,知府又将场面搞得这么大,再看宋县令那张洋洋得意的脸……孙县令就知道这事儿玄了。
  等这三人将话说完,知府又命师爷将状纸大声念了一遍,念完之后,围观群众们就哗然了,这是一个大瓜呀。
  这还有啥说头?
  当官的能有几个好的?
  肯定是那当官的坏,再说了,不是把人逼急了,谁他娘的敢去告官?
  场面一下子就闹腾起来,知府拿起惊堂木猛拍了三下,衙役们立刻扯着嗓子吼:“肃静!”
  现场迅速安静了下来,知府就看向坐在他右下首的宋县令:“他们告你之罪你可认?”
  宋县令立刻站起来走到大唐中央,跟知府拱手道:“下官不认罪,此三人无中生有,血口喷人!”
  “且他们所呈现之罪状是一面之词,这些证词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生在祝家父子四人被害之后才拿出来,下官怀疑他们就是凶手,他们先是威逼祝家父子四人写下这些证词,再杀人灭口,这样一来,等他们拿出证词之后,祝家父子四人也无法站出来反驳……”
  宋县令一番激昂陈词,吃瓜群众们恍然,对啊,这证词出来的时机也太微妙了些。
  他说完,知府就问那三人,那三人激动地否认,说他们没杀人,说大家都看到缉捕令,缉捕令上写的凶手是赵大丫,主使是赵卓氏。
  知府惊堂木一拍:“带赵卓氏!”
  赵老太太被带上了公堂。
  宋县令看了赵卓氏一眼,老太太没搭理他,恭恭敬敬地跪在公堂之上。
  心说还是她的乖乖周到,提前准备了护膝,不然她这个老膝盖可受不了。
  “堂下所跪何人?”
  “回大人话,民妇安陆县红松镇下山村赵卓氏。”
  “你与榆林县祝氏书坊东家太太赵大丫是何关系?”
  “回大人的话,赵大丫是民妇的大孙女儿。”
  “可是你主使赵大丫杀人的?”
  “民妇冤枉,民妇不敢,祝家遭难,民妇的孙女婿父子四人被杀,民妇的孙女儿不知所踪,还请青天大老爷为民妇做主,抓住真凶,找回民妇的孙女儿!”
  宋县令见赵老太太这般说,心中暗道‘算你识相’,便拱手接着道:“回大人的话,缉拿令只是障眼法,是下官跟赵卓氏商量好的障眼法。想以此来引出真凶,岂知……”前头的话是按照原计划,后头有所变化,可是赵老太太完全没给他机会说出岂知之后的话,而是十分惊讶地打断了他。
  “宋大人你说啥?民妇咋听不明白呢?你啥时候跟民妇商量过?民妇上府城来找孙女儿,已经府城就被抓了……”赵老太太十分坚决地否认!
  第441章 搜身
  宋县令:……
  这个老婆子咋就这么不要脸?
  他那句话岂知之后是这么说的:‘岂知下官跟她商量好之后,她转身就去告知了这三人……下官的人还探查到这三人给了她两万两银票,宅院两间,田庄两座还有百年野山参三根……
  下官当即便怀疑赵卓氏跟着三人勾结一气,正好将计就计……’
  可这老太婆却咬死了不承认,她娘的她是收了钱不办事!
  知府也隐晦地瞪了一眼宋县令,他不是说事情万无一失的么,这老太婆是咋回事儿?
  幸好宋县令的脑子转得快,他拱手对知府道:“大人,此刁妇早已跟他们三人勾结在一起,所以才会矢口否认。
  此三人用巨款贿赂赵卓氏,让赵卓氏堂上翻供……下官还怀疑此三人收买赵卓氏,让赵大丫为内应,帮他们杀害祝家父子四人!”
  他真是聪明,三言两语就圆过来了!
  赵老太太:“冤枉啊知府大人,宋大人说的事儿民妇都没干过,宋大人都是瞎说八道的。
  我孙女儿又不蠢,她都要临盆了还去帮着外人去害她的男人。
  先不说她会变成见不得光的犯人,她的孩子又咋整?
  有一个杀了自己父亲的母亲,他们将来长大了咋做人?
  再有,抓奸拿双,抓贼拿赃,宋大人左一个怀疑,又一个怀疑,您倒是拿出证据来啊!”
  知府也问宋县令:“你可有证据?”
  宋县令斩钉截铁:“回大人的话,下官有证据,下官一直派人跟踪赵卓氏,就在此三人进府城来告状前,亲眼见他们将两万两银票,两处宅子的地契,以及两处田庄的地契交给赵卓氏。”
  “并且下官的人一直跟着赵卓氏,赵卓氏收钱之后就没再见别人,并且进城就被抓了,故而那些财物还在她的身上,大人一搜便知!”
  他的话音一落,公堂之外顿时一片哗然。
  收了这么多银子,两万两啊!
  一下子就家缠万贯了!
  一下子就暴富了呀!
  难怪要指使孙女儿杀人呢!
  公堂上,赵老太太见宋县令拿那些个财物说事儿,三角眼就眯瞪成了一条缝。
  难怪这个狗官给钱给得那么利索,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呀!
  臭不要脸的玩意儿。
  “大人冤枉啊,宋大人他胡说八道,两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几个人能拿得出来,这三人我是不认识的,他们三家这么有钱的吗?
  一出手就是两万两银子!”
  那三人连忙附和:“是呀大人,我们都是普通百姓,家里根本就没啥钱,若是家里有钱,能买得起大屋与奴仆,家里的女人就不用抛头露面去街上买菜卖花儿,也不会被祝家父子四人看上并糟践……
  还请大人明鉴!”
  知府:……
  “大人,是不是事实还请大人派人搜一搜赵卓氏,这钱到底是哪儿来的,等从赵卓氏身上搜出来再审问此三人。
  他们是拿不出来钱,但不代表别人拿不出来钱。
  或许是下官惩治过的犯人借用他们三人的手来陷害下官也未可知!”
  操蛋的,这来头的乡下婆子都这么聪明的么?
  思路竟然这么清晰,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