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吞并
派往高州报信的人叫张安,因个子不高,山上的人都叫他“矮脚安”。别看张安个矮,早年却是上过两年私塾的,算得上是大樵山除了宋襄公以外的唯一一个非文盲。而且他不仅识字,还能说会道,嘴巴巧得很,正因如此,当初周士相向胡老大提议派人到高州报信时,胡老大想都没想就派了矮脚安去。
张安是提前回来的,他进城时,雷先楚等人尚在二十里外。之所以他要先回来,一来是为了提前给罗定报信,二来则是官场上的规矩使然。
雷先楚是从三品的游击,正儿八经的明军将领,这次来又是代表四府巡抚而来,故而无论如何罗定这边都要备下排场,相关首领要亲自出城相迎,唯如此,才算合了规矩。
张安进城后看到的一切,让他很是恍惚,宛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待确认眼前这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就是太平营后,精神不由为之一陡。看到周士相和宋襄公后,顾不得沉浸于胡老大逝世的悲痛,当下就将他在高州的所见所闻一一说了。
据张安说,他到了高州后根本没有见到程邦俊,也没有见到李定国的人,而是被直接带到了暂设于高州的四府巡抚衙门,其后接连六天都被关在一间屋中,根本没有人来见他。几天后,一个身着青袍,品级很低的官员突然来见他,也没说他是谁,只叫他将罗定的情况说了后便一声不吭的走了。
青袍官员来后的第二天,突然又有一个巡抚衙门的师爷过来告诉张安,说是巡抚大人已然清楚罗定的事情,对大樵山众人的义勇之举很是赞赏,特派游击雷先楚大人前往罗定与参将胡全商洽。
那师爷说得斩钉截铁,压根就没有询问张安的意思,张安察言观色,似乎这师爷不愿提及兵部职方司郎中程邦俊,只要他立即出发随同雷游击返回罗定。对方这种态度,张安虽然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从巡抚衙门放了出来,然后便有兵将他带到了那游击雷大人面前。那雷大人也不和他这报信的罗索,鞭子一扬就要他前头带路,直至离罗定还有二十里时,雷先楚的随从人员才叫张安先行回城禀报。
这葫芦卖得什么药?
听了张安所说,周士相和宋襄公都是奇怪,程邦俊去哪了,张孝起派个武官过来又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承不承认太平营是明军了?
宋襄公微一沉吟,问张安:“他们可曾提起胡大哥的罗定参将?”
“没有。”张安竭力想了想后用力摇了摇头,“在高州时那巡抚衙门的人就不大瞧上得我,路上那姓雷的和手下人又根本不理会我,照我看,这帮人似乎并不待见我们,反而...”
“反而什么?”张安的吞吞吐吐让宋襄公有些不快,瞪了他一眼。
张安忙道:“看那雷先楚的架势,倒像是要吞并咱们的意思。”
闻言,周士相笑了起来:“一个游击也敢吞并参将?真若如此,这雷大人胃口倒是不小!”
“看样子高州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不然程邦俊不可能不露面的。”
宋襄公有些担心高州那边确是出了事,正犹豫是不是接那雷先楚进城,周士相已然踏步往外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姓雷的真要是来吞并咱们的,那就让他有来无回好了。”
............
雷先楚,祖籍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祖父雷林于万历征朝之役战没,朝廷恩典其父雷庆为汀州卫百户官,崇祯十四年,雷庆病死,雷先楚遂袭汀州卫百户官。
崇祯十七年,甲申国难,满清入关,大举南下,弘光政权不思进取,用人失着,战守无方,南都覆没。伪清顺治二年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
隆武政权成立后,雷先楚由汀州卫百户晋为千户官,率所部卫所官兵六百余人奉调首辅、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黄道周麾下以备北伐。
岂料黄道周一介大儒,不通武事,南安伯郑芝龙又拥兵自重,不发一兵于道周,道周只得返乡自募钱粮兵马,得众数千人,马十余匹。兵行广信,又募得三个月兵粮,道周遂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结果三路皆败。
数日后,黄道周遇清军埋伏,参将高万容逃队,雷先楚救援不及,于是全军崩溃。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洪承畴见其对联,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道周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三月五日,道周于南京就义。
黄道周死后,受制于郑氏兄弟的隆武帝决定脱离郑氏控制,亲自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却为郑芝龙所阻留,后于汀州遇难以身殉国。
隆武政权灭亡以后,从江西逃回来的雷先楚不愿剃发降清,遂率手下残兵三十余人南投广州绍武帝(隆武弟),在绍武内阁大学士苏观生门下听用。岂料绍武政权立国之初就没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为了争夺帝统,和刚刚建立的永历政权互相火并,兵戎相见。结果被清军渔翁得利,十一月,清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攻破惠州、潮州,直向广州进发。十二月十四日,清军以十四骑伪称援兵赚开城门,大队蜂拥而入。苏观生急召雷先楚等人抵敌,不敌,城陷,绍武帝及苏观生等皆自缢殉国。
再次大难不死的雷先楚从广州逃出后,打着死也不降清的主意又西投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时张孝起正苦于手下没有将材,见雷先楚是正经大明卫所军官出身,又屡次兴勤王之事,便委之为雷州游击。
张安是提前回来的,他进城时,雷先楚等人尚在二十里外。之所以他要先回来,一来是为了提前给罗定报信,二来则是官场上的规矩使然。
雷先楚是从三品的游击,正儿八经的明军将领,这次来又是代表四府巡抚而来,故而无论如何罗定这边都要备下排场,相关首领要亲自出城相迎,唯如此,才算合了规矩。
张安进城后看到的一切,让他很是恍惚,宛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待确认眼前这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就是太平营后,精神不由为之一陡。看到周士相和宋襄公后,顾不得沉浸于胡老大逝世的悲痛,当下就将他在高州的所见所闻一一说了。
据张安说,他到了高州后根本没有见到程邦俊,也没有见到李定国的人,而是被直接带到了暂设于高州的四府巡抚衙门,其后接连六天都被关在一间屋中,根本没有人来见他。几天后,一个身着青袍,品级很低的官员突然来见他,也没说他是谁,只叫他将罗定的情况说了后便一声不吭的走了。
青袍官员来后的第二天,突然又有一个巡抚衙门的师爷过来告诉张安,说是巡抚大人已然清楚罗定的事情,对大樵山众人的义勇之举很是赞赏,特派游击雷先楚大人前往罗定与参将胡全商洽。
那师爷说得斩钉截铁,压根就没有询问张安的意思,张安察言观色,似乎这师爷不愿提及兵部职方司郎中程邦俊,只要他立即出发随同雷游击返回罗定。对方这种态度,张安虽然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从巡抚衙门放了出来,然后便有兵将他带到了那游击雷大人面前。那雷大人也不和他这报信的罗索,鞭子一扬就要他前头带路,直至离罗定还有二十里时,雷先楚的随从人员才叫张安先行回城禀报。
这葫芦卖得什么药?
听了张安所说,周士相和宋襄公都是奇怪,程邦俊去哪了,张孝起派个武官过来又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承不承认太平营是明军了?
宋襄公微一沉吟,问张安:“他们可曾提起胡大哥的罗定参将?”
“没有。”张安竭力想了想后用力摇了摇头,“在高州时那巡抚衙门的人就不大瞧上得我,路上那姓雷的和手下人又根本不理会我,照我看,这帮人似乎并不待见我们,反而...”
“反而什么?”张安的吞吞吐吐让宋襄公有些不快,瞪了他一眼。
张安忙道:“看那雷先楚的架势,倒像是要吞并咱们的意思。”
闻言,周士相笑了起来:“一个游击也敢吞并参将?真若如此,这雷大人胃口倒是不小!”
“看样子高州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不然程邦俊不可能不露面的。”
宋襄公有些担心高州那边确是出了事,正犹豫是不是接那雷先楚进城,周士相已然踏步往外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姓雷的真要是来吞并咱们的,那就让他有来无回好了。”
............
雷先楚,祖籍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祖父雷林于万历征朝之役战没,朝廷恩典其父雷庆为汀州卫百户官,崇祯十四年,雷庆病死,雷先楚遂袭汀州卫百户官。
崇祯十七年,甲申国难,满清入关,大举南下,弘光政权不思进取,用人失着,战守无方,南都覆没。伪清顺治二年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
隆武政权成立后,雷先楚由汀州卫百户晋为千户官,率所部卫所官兵六百余人奉调首辅、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黄道周麾下以备北伐。
岂料黄道周一介大儒,不通武事,南安伯郑芝龙又拥兵自重,不发一兵于道周,道周只得返乡自募钱粮兵马,得众数千人,马十余匹。兵行广信,又募得三个月兵粮,道周遂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结果三路皆败。
数日后,黄道周遇清军埋伏,参将高万容逃队,雷先楚救援不及,于是全军崩溃。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洪承畴见其对联,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道周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三月五日,道周于南京就义。
黄道周死后,受制于郑氏兄弟的隆武帝决定脱离郑氏控制,亲自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却为郑芝龙所阻留,后于汀州遇难以身殉国。
隆武政权灭亡以后,从江西逃回来的雷先楚不愿剃发降清,遂率手下残兵三十余人南投广州绍武帝(隆武弟),在绍武内阁大学士苏观生门下听用。岂料绍武政权立国之初就没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为了争夺帝统,和刚刚建立的永历政权互相火并,兵戎相见。结果被清军渔翁得利,十一月,清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攻破惠州、潮州,直向广州进发。十二月十四日,清军以十四骑伪称援兵赚开城门,大队蜂拥而入。苏观生急召雷先楚等人抵敌,不敌,城陷,绍武帝及苏观生等皆自缢殉国。
再次大难不死的雷先楚从广州逃出后,打着死也不降清的主意又西投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时张孝起正苦于手下没有将材,见雷先楚是正经大明卫所军官出身,又屡次兴勤王之事,便委之为雷州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