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与众不同的西河郡守(第一更)
对于许多西河郡的官员来说,一开始他们对于吴杰的态度,大抵和对待巴宁或者其他前前任郡守的态度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是一个跑来捞政绩的家伙罢了,只要捞完政绩基本上也就离开了,要么就是后台在斗争之中倒台或者崛起了,他也就跟着倒霉或者升官了。
但很快的,他们就发现这名年轻的郡守,其实和其他的郡守都带着几分不同。
首先,是大面积的启用新人。
由于西河郡之中官员存在着大量缺口,所以吴杰一口气提拔了上百名官员,这些官员之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吴氏,一些是来自太子府,而更多的则是从当地的部门,以一种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票选而出。
如此一来,困扰西河郡的用人问题就暂时的得到了解决。
对于这一点,孙膑其实是有些疑惑的:“你这样选材,是不是有些过于随意了。”
“不随意啊。”吴杰笑道:“吴氏和太子府的都是我的自己人,就算是能力差一点,但至少用着放心。通过不记名票选投出来的人或许能力不强,但是在自己单位之中的人脉肯定是很强的,人脉强就能够很好的掌控部门,这样我的任务颁发下去的时候他也能够阻止整个部门完成,这不是很好吗?”
孙膑道:“如果产生欺上瞒下的情况怎么办?”
吴杰笑道:“这就要问问我的执法队了。”
吴杰特别成立了一个执法队,号称“代郡守巡守”,这个执法队由吴杰的家臣陈林率领一部分精明强干之人组成,专门巡守西河郡各地,没到一地必定会深入民众之中,寻找那些胆敢违背郡守和魏国法令的不法官员,一旦发现便将其法办。
作为法家制度崭露头角的地方,魏国本身其实是有着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法律制度,否则的话商鞅也不会仅仅凭借着传承自李悝的一本法经就在秦国搞出那么严密的制度了,后世秦汉之法的前身其实都出自于李悝这位逝世不到五十年的魏国相邦。
这个执法队是相当成功的,在组建的前三个月中,总计一百五十六颗人头被悬挂在了少梁城的城头之上,这个举动十分有力的震慑了整个西河郡的政坛,同时也让西河郡原本略显混乱的官僚系统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
孙膑道:“有了执法队,你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不会被欺上瞒下了。但是你又怎么保证新提拔上来的这些人一定是合格的官员呢?”
吴杰笑了起来:“上计是干什么的你忘记了?等到上计考核的时候,优秀者升官、合格者留任、平庸者训斥或者降职,这一整套的流程都放在那里呢。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好上计这个流程罢了。”
一条又一条密集的政令从郡守府之中发出,这其中既包含了农耕、也包含了军事训练、后勤准备等等许多方面,堪称事无巨细。
孙膑又来见吴杰,对着吴杰说道:“你知道不知道,郡里的很多官员们对于你这个郡守很有意见,说在你的手上总是有做不完的任务,压榨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吴杰哈哈大笑,道:“这些家伙,难道他们以为当官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吗?想要功成名就,不付出一点什么东西怎么行?况且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只是要让他们尽好自己的本能罢了。”
说到这里,吴杰哼了一声,道:“而且,他们不好好的做事情,难道什么都要我这个郡守去做吗?所谓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独忙不如众忙啊,我的伙计。”
孙膑又道:“那你也应该对他们温和一些,不要每一次召见属下的时候都面无表情,说话也是冷冰冰的,这给他们的压迫感很强烈。而且你虽然喜欢发布政令,但是在具体的方面又经常不讲述清楚,让这些官员们也有些无所适从。”
吴杰耸了耸肩膀,道:“你知道这些个官员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不是做实事,而是去揣摩上官和君候的心思!如果我对具体的事务插手太多的话,那么这些家伙很快就会搞清楚我的心思,就要做到投我所好,这样一来他们甚至有可能会通过这些反过来掌控我这个郡守。
所谓‘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就是这个意思了。”
孙膑摇了摇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西河郡可不是我们两个的一言堂。之前你杀了一大批人,里面就有不少的魏国世家子弟,现在你又这么做,想必是会得罪一大批人的。”
吴杰沉默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你啊你,想要在这官场做点事情,不得罪人怎么可能?只要你手中握有权力,你不去得罪别人,别人也会来得罪你。
所以我们思考的不应该是怎么去和同僚们搞得一团和气,而是要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极致,让它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更何况——”
吴杰说到这里,突然眨了眨眼睛,道:“安邑之中的那些贵族世家,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君候迁都,安邑之中一堆尾大不掉的家伙,你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我作为西河郡守和那些人一团和气,是君候希望看到的事情吗?”
孙膑这才恍然,道:“原来你是故意和他们对立的?”
吴杰摇了摇头,道:“也不是故意,只不过这些贵族世家们毕竟是久了,家里出几个败类和无能的家伙确实也没什么稀奇的,然后刚巧他们运气不是很好,碰到了我这么一个郡守而已。你看看,其实也有很多出身世家的人同样在我的手下干得好好的,不是吗?”
孙膑长出了一口气,道:“你所做的这一切,未免过于的……急功近利了一些。为什么要如此的急躁,是因为你之前和我说过的秦国吗?”
吴杰沉默了一下,然后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因为秦国。”
只不过是一个跑来捞政绩的家伙罢了,只要捞完政绩基本上也就离开了,要么就是后台在斗争之中倒台或者崛起了,他也就跟着倒霉或者升官了。
但很快的,他们就发现这名年轻的郡守,其实和其他的郡守都带着几分不同。
首先,是大面积的启用新人。
由于西河郡之中官员存在着大量缺口,所以吴杰一口气提拔了上百名官员,这些官员之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吴氏,一些是来自太子府,而更多的则是从当地的部门,以一种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票选而出。
如此一来,困扰西河郡的用人问题就暂时的得到了解决。
对于这一点,孙膑其实是有些疑惑的:“你这样选材,是不是有些过于随意了。”
“不随意啊。”吴杰笑道:“吴氏和太子府的都是我的自己人,就算是能力差一点,但至少用着放心。通过不记名票选投出来的人或许能力不强,但是在自己单位之中的人脉肯定是很强的,人脉强就能够很好的掌控部门,这样我的任务颁发下去的时候他也能够阻止整个部门完成,这不是很好吗?”
孙膑道:“如果产生欺上瞒下的情况怎么办?”
吴杰笑道:“这就要问问我的执法队了。”
吴杰特别成立了一个执法队,号称“代郡守巡守”,这个执法队由吴杰的家臣陈林率领一部分精明强干之人组成,专门巡守西河郡各地,没到一地必定会深入民众之中,寻找那些胆敢违背郡守和魏国法令的不法官员,一旦发现便将其法办。
作为法家制度崭露头角的地方,魏国本身其实是有着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法律制度,否则的话商鞅也不会仅仅凭借着传承自李悝的一本法经就在秦国搞出那么严密的制度了,后世秦汉之法的前身其实都出自于李悝这位逝世不到五十年的魏国相邦。
这个执法队是相当成功的,在组建的前三个月中,总计一百五十六颗人头被悬挂在了少梁城的城头之上,这个举动十分有力的震慑了整个西河郡的政坛,同时也让西河郡原本略显混乱的官僚系统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
孙膑道:“有了执法队,你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不会被欺上瞒下了。但是你又怎么保证新提拔上来的这些人一定是合格的官员呢?”
吴杰笑了起来:“上计是干什么的你忘记了?等到上计考核的时候,优秀者升官、合格者留任、平庸者训斥或者降职,这一整套的流程都放在那里呢。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好上计这个流程罢了。”
一条又一条密集的政令从郡守府之中发出,这其中既包含了农耕、也包含了军事训练、后勤准备等等许多方面,堪称事无巨细。
孙膑又来见吴杰,对着吴杰说道:“你知道不知道,郡里的很多官员们对于你这个郡守很有意见,说在你的手上总是有做不完的任务,压榨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吴杰哈哈大笑,道:“这些家伙,难道他们以为当官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吗?想要功成名就,不付出一点什么东西怎么行?况且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只是要让他们尽好自己的本能罢了。”
说到这里,吴杰哼了一声,道:“而且,他们不好好的做事情,难道什么都要我这个郡守去做吗?所谓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独忙不如众忙啊,我的伙计。”
孙膑又道:“那你也应该对他们温和一些,不要每一次召见属下的时候都面无表情,说话也是冷冰冰的,这给他们的压迫感很强烈。而且你虽然喜欢发布政令,但是在具体的方面又经常不讲述清楚,让这些官员们也有些无所适从。”
吴杰耸了耸肩膀,道:“你知道这些个官员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不是做实事,而是去揣摩上官和君候的心思!如果我对具体的事务插手太多的话,那么这些家伙很快就会搞清楚我的心思,就要做到投我所好,这样一来他们甚至有可能会通过这些反过来掌控我这个郡守。
所谓‘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就是这个意思了。”
孙膑摇了摇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西河郡可不是我们两个的一言堂。之前你杀了一大批人,里面就有不少的魏国世家子弟,现在你又这么做,想必是会得罪一大批人的。”
吴杰沉默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你啊你,想要在这官场做点事情,不得罪人怎么可能?只要你手中握有权力,你不去得罪别人,别人也会来得罪你。
所以我们思考的不应该是怎么去和同僚们搞得一团和气,而是要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极致,让它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更何况——”
吴杰说到这里,突然眨了眨眼睛,道:“安邑之中的那些贵族世家,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君候迁都,安邑之中一堆尾大不掉的家伙,你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我作为西河郡守和那些人一团和气,是君候希望看到的事情吗?”
孙膑这才恍然,道:“原来你是故意和他们对立的?”
吴杰摇了摇头,道:“也不是故意,只不过这些贵族世家们毕竟是久了,家里出几个败类和无能的家伙确实也没什么稀奇的,然后刚巧他们运气不是很好,碰到了我这么一个郡守而已。你看看,其实也有很多出身世家的人同样在我的手下干得好好的,不是吗?”
孙膑长出了一口气,道:“你所做的这一切,未免过于的……急功近利了一些。为什么要如此的急躁,是因为你之前和我说过的秦国吗?”
吴杰沉默了一下,然后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因为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