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拨乱反正高举宋旗
实际上,大武六年,还有一件大事,大武是当做大事的。但是大明没有任何记录。因为这件大事发生得太快,消失也太快。
安徽是朱家的龙兴之地,但是浙江却不是。浙江在胡大海还在世的时候,确实是经营得比较好。胡大海死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若是大明强大,那自然无话可说,若是大明有个一星半点的不详,谢再成等人立刻就会动起来。
一个乞丐头子能够成事,他们未必不能成嘛!
当然了,现在的关键还在于,当初的开国大将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若是徐达常遇春等人都还活着,他们未必有这个胆子。如今,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们也算是出头了。
两广地区白莲教起事,而且攻占广东大部的时候。谢再成立刻举起大旗反了!他举起的大旗就是宋!号称是归复华夏正统。
谢再成的反旗一举起来,整日稳坐钓鱼台的朱棣顿时大怒。
“这等杀才!当初看他们还算老实,没有动他们,竟然也敢反叛大明?”朱棣恨声不绝。
皇后徐氏端庄的吩咐人送来一杯养心茶。“陛下,这不是当初就已经定下的计策么?就是不动,要看看还有谁跳出来。咱们关宁铁骑四十万大军在,这天就翻不了!”
朱棣怒不可遏。“朕生气的不是收复不了浙江,也不是说可惜浙江这些年的赋税。而是气那谢再成等人的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父皇在的时候,对他们也算不薄。朕动来动去,也没有动他们几个。却没有料到,这几个人却已经是自觉功高盖住了!他们不想想,朕可是和蒙古铁骑打出来的,他们算什么?不过是和一群民兵打了一阵,就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了?”
“叫朕最不舒服的是,朱权!朱权竟敢坏朕的名声!他以为朕不动他是怕了他?还是他以为先帝的眷顾还能留在现在?朕不动他,是因为朕念及他是朕的兄弟!亲兄弟!”
徐氏道:“曾听说,皇叔他去求道了。却不想,竟然是这么一个求道!”
她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也有些叹息。当初宁王之所以能够安全去往江西,是徐家在保他!可没想到,宁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依然想着当年的划江而治!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如果宁王当初没有听从京城的意思,离开他的封地,去往江西。那么或许天下还真有可能变化。毕竟当时最有实力的就是他的关宁铁骑和朱棣的燕军。
只是既然朱权放弃了关宁,按照京师的说法去了江西,就等于是放弃了天下。等于是忘了划江而治的盟约!如今再放出这个谣言,就有点食言而肥的意思。不但朱棣这么想,皇后这么想。其实很多人都这么想。
为何宁王朱权,还有他的四世孙都失败了?很明显,就是因为天下英雄没有一个看得起宁王的,为何如此?因为正统?不是的,是因为宁王的诚信出了问题。
现在,钟元给放出的谣言完美的解决的这个问题。
第一,宁王出走的缘故是担心大明天下再次落入动荡,天下百姓没有了安宁。
第二,是因为当初看在兄弟的份上,借兵给朱棣,却没有想到,人家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第三,当年的太祖确确实实是在朱允炆和朱棣中间犹豫过。而正是因为念着太祖的心思,所以勉强忍了下来。但是,宁王作为吃亏的一方可以忘了这个仇怨,这叫打落门牙肚里吞。可是作为得利的朱棣,不应该出尔反尔,将自己说的划江而治当做一句梦话就算了!
所以,真正失信的人是朱棣,而不是朱权,是燕王,而不是宁王。
最重要的是,不管朱允炆是不是真的那么蠢,他毕竟是太祖亲自点名的皇帝。你这样直接杀上去,将皇帝弄死,自己做了皇帝,人品如何,还用说么?
天下人原本就喜欢听这些天潢贵胄的八卦,如今这个包含着各种仇杀,利益的谣言出来,能不叫天下人津津乐道么?
朱棣对此很懊恼。朱权对此很开心。但是不管他们开心不开心,浙江金华的谢再成很是苦恼了。
“大王!我们是冤枉的!”
“大王!他们不是冤枉的!我们才是!”
“大王,他们都不是冤枉的,只有我们才是!”
……
谢再成面前,有大约百来个人,站在一处,互相指指点点,说着委屈,顺手将对手推进大坑。
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富贵贫穷也有。这一点,谢再成做的极为的公平。
其中有三个是金华本地的,一个是永。康的,一个是婺州的,一个是义乌的。这三个人简直演戏一般,将自家的委屈演绎得极为精彩,顺便将对手黑得结结实实。
谢再成拄着下巴看着他们表演,一时半会,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苍天啊,他哪里知道什么是白莲教什么不是了?若是他兄长谢再兴在,那自然是小菜一碟,可惜他不是。所以他不会。
“嗯哼!”谢再成见闹得不像话,清清嗓门。
方才还吵得菜市场一般的一群人立刻鸦雀无声!
不要以为是这些人聪明,或者没有节操。老百姓可不管节操是什么东西,他们要的是活着,若是能够活得更好就再好不过了。如今边上就站着三百威武大汉,谁特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呢?
不知道的人,一定不是人,而是一只蠢猪。
“啊,方才,本将军说了。你们这里,一定是有白莲教的。本将军很清楚。但是,本将军没有说清楚的是,本将军现在找白莲教,是合作,而不是抓他们!你们呢,都是在乡里略有名望的,本将军要求不高,将你们知道的白莲教教徒请过来,本将军,有话要说。”
谢再成一脸诚恳他甚至想好了,若是这些人还不信,那他还愿意发誓给他们看看。
可惜他完全不清楚,老百姓的记性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差!
谢再成刚到婺州的时候,那个心狠手辣!他当时为了拍马屁,就连良民,都被杀了不少,硬生生说他们就是白莲教啊!
半个浙江,谁人不知道杀人狂魔谢再成?听到他的名字就可以叫已经疯了的人立刻清醒过来。保证毫无后遗症的说。
谢再成等了一会,始终没有人说话,不由自主问道:“怎么,你们不信么?”
原本呆住的众人立刻反应过来。“信!将军您一言九鼎!您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唾沫,那就是一个钉!”
“不错不错!将军驷马难追的名声,我等也是听过的,如何不会相信将军您呢?”
人人夸赞谢再成,人人都是一嘴脸的信任。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告诉谢再成,谁是白莲教,白莲教在何处。
谢再成觉得心累,觉得自己太难了。打仗多好,什么都不用想。除了怎么打赢以外,什么都不用想。
所以他现在特别羡慕的是什么?是朱元璋当年竟然有李善长等人来辅佐,而他没有!他竟然没有!这怎么可以?这简直不可相信啊!我谢再成是为民请命。为你们伸冤,怎么就没有人来帮助自己呢?
他觉得不可思议。就悄悄问身边的亲兵。“你们说,本将军是不是做错了?起兵一个月了,连一个文人都没有来帮我的?”
众亲兵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能够想到这种问题?齐齐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安徽是朱家的龙兴之地,但是浙江却不是。浙江在胡大海还在世的时候,确实是经营得比较好。胡大海死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若是大明强大,那自然无话可说,若是大明有个一星半点的不详,谢再成等人立刻就会动起来。
一个乞丐头子能够成事,他们未必不能成嘛!
当然了,现在的关键还在于,当初的开国大将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若是徐达常遇春等人都还活着,他们未必有这个胆子。如今,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们也算是出头了。
两广地区白莲教起事,而且攻占广东大部的时候。谢再成立刻举起大旗反了!他举起的大旗就是宋!号称是归复华夏正统。
谢再成的反旗一举起来,整日稳坐钓鱼台的朱棣顿时大怒。
“这等杀才!当初看他们还算老实,没有动他们,竟然也敢反叛大明?”朱棣恨声不绝。
皇后徐氏端庄的吩咐人送来一杯养心茶。“陛下,这不是当初就已经定下的计策么?就是不动,要看看还有谁跳出来。咱们关宁铁骑四十万大军在,这天就翻不了!”
朱棣怒不可遏。“朕生气的不是收复不了浙江,也不是说可惜浙江这些年的赋税。而是气那谢再成等人的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父皇在的时候,对他们也算不薄。朕动来动去,也没有动他们几个。却没有料到,这几个人却已经是自觉功高盖住了!他们不想想,朕可是和蒙古铁骑打出来的,他们算什么?不过是和一群民兵打了一阵,就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了?”
“叫朕最不舒服的是,朱权!朱权竟敢坏朕的名声!他以为朕不动他是怕了他?还是他以为先帝的眷顾还能留在现在?朕不动他,是因为朕念及他是朕的兄弟!亲兄弟!”
徐氏道:“曾听说,皇叔他去求道了。却不想,竟然是这么一个求道!”
她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也有些叹息。当初宁王之所以能够安全去往江西,是徐家在保他!可没想到,宁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依然想着当年的划江而治!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如果宁王当初没有听从京城的意思,离开他的封地,去往江西。那么或许天下还真有可能变化。毕竟当时最有实力的就是他的关宁铁骑和朱棣的燕军。
只是既然朱权放弃了关宁,按照京师的说法去了江西,就等于是放弃了天下。等于是忘了划江而治的盟约!如今再放出这个谣言,就有点食言而肥的意思。不但朱棣这么想,皇后这么想。其实很多人都这么想。
为何宁王朱权,还有他的四世孙都失败了?很明显,就是因为天下英雄没有一个看得起宁王的,为何如此?因为正统?不是的,是因为宁王的诚信出了问题。
现在,钟元给放出的谣言完美的解决的这个问题。
第一,宁王出走的缘故是担心大明天下再次落入动荡,天下百姓没有了安宁。
第二,是因为当初看在兄弟的份上,借兵给朱棣,却没有想到,人家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第三,当年的太祖确确实实是在朱允炆和朱棣中间犹豫过。而正是因为念着太祖的心思,所以勉强忍了下来。但是,宁王作为吃亏的一方可以忘了这个仇怨,这叫打落门牙肚里吞。可是作为得利的朱棣,不应该出尔反尔,将自己说的划江而治当做一句梦话就算了!
所以,真正失信的人是朱棣,而不是朱权,是燕王,而不是宁王。
最重要的是,不管朱允炆是不是真的那么蠢,他毕竟是太祖亲自点名的皇帝。你这样直接杀上去,将皇帝弄死,自己做了皇帝,人品如何,还用说么?
天下人原本就喜欢听这些天潢贵胄的八卦,如今这个包含着各种仇杀,利益的谣言出来,能不叫天下人津津乐道么?
朱棣对此很懊恼。朱权对此很开心。但是不管他们开心不开心,浙江金华的谢再成很是苦恼了。
“大王!我们是冤枉的!”
“大王!他们不是冤枉的!我们才是!”
“大王,他们都不是冤枉的,只有我们才是!”
……
谢再成面前,有大约百来个人,站在一处,互相指指点点,说着委屈,顺手将对手推进大坑。
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富贵贫穷也有。这一点,谢再成做的极为的公平。
其中有三个是金华本地的,一个是永。康的,一个是婺州的,一个是义乌的。这三个人简直演戏一般,将自家的委屈演绎得极为精彩,顺便将对手黑得结结实实。
谢再成拄着下巴看着他们表演,一时半会,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苍天啊,他哪里知道什么是白莲教什么不是了?若是他兄长谢再兴在,那自然是小菜一碟,可惜他不是。所以他不会。
“嗯哼!”谢再成见闹得不像话,清清嗓门。
方才还吵得菜市场一般的一群人立刻鸦雀无声!
不要以为是这些人聪明,或者没有节操。老百姓可不管节操是什么东西,他们要的是活着,若是能够活得更好就再好不过了。如今边上就站着三百威武大汉,谁特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呢?
不知道的人,一定不是人,而是一只蠢猪。
“啊,方才,本将军说了。你们这里,一定是有白莲教的。本将军很清楚。但是,本将军没有说清楚的是,本将军现在找白莲教,是合作,而不是抓他们!你们呢,都是在乡里略有名望的,本将军要求不高,将你们知道的白莲教教徒请过来,本将军,有话要说。”
谢再成一脸诚恳他甚至想好了,若是这些人还不信,那他还愿意发誓给他们看看。
可惜他完全不清楚,老百姓的记性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差!
谢再成刚到婺州的时候,那个心狠手辣!他当时为了拍马屁,就连良民,都被杀了不少,硬生生说他们就是白莲教啊!
半个浙江,谁人不知道杀人狂魔谢再成?听到他的名字就可以叫已经疯了的人立刻清醒过来。保证毫无后遗症的说。
谢再成等了一会,始终没有人说话,不由自主问道:“怎么,你们不信么?”
原本呆住的众人立刻反应过来。“信!将军您一言九鼎!您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唾沫,那就是一个钉!”
“不错不错!将军驷马难追的名声,我等也是听过的,如何不会相信将军您呢?”
人人夸赞谢再成,人人都是一嘴脸的信任。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告诉谢再成,谁是白莲教,白莲教在何处。
谢再成觉得心累,觉得自己太难了。打仗多好,什么都不用想。除了怎么打赢以外,什么都不用想。
所以他现在特别羡慕的是什么?是朱元璋当年竟然有李善长等人来辅佐,而他没有!他竟然没有!这怎么可以?这简直不可相信啊!我谢再成是为民请命。为你们伸冤,怎么就没有人来帮助自己呢?
他觉得不可思议。就悄悄问身边的亲兵。“你们说,本将军是不是做错了?起兵一个月了,连一个文人都没有来帮我的?”
众亲兵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能够想到这种问题?齐齐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