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 第11节
第14章 一茬接着一茬
李茂贤瞪了四儿子一眼,李青风一头雾水,还纳闷呢,突然想起来他爹之前交代的,知道自己说漏嘴了,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李青文赶紧补救道:“爹不是跟我说过,甜的东西很多都能做成糖,我刚吃了那秸秆,挺甜的,应该也能做糖吧,爹。”
李青风也立刻道:“对对对,爹不是你告诉我们的吗,你都忘了?!”
村子里才人从来不知道也没听说秸秆能做糖,如果是别人说的,怕是都嗤之以鼻,觉得是痴人说梦,秸秆是烧火和喂牲口的,糖那么贵,这两样东西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现在村里人都知道李家会做糖了,这哥俩一唱一和,大家伙都觉得可能是真的,立刻七嘴八舌的打听起来。
“叔,那秸秆真的能做糖?怪不得你大老远的带种子回来呢,原来秸秆都有用啊……”
“大侄子,甜秸秆要是能做糖,一亩地能出多少糖啊,以后咱们可就种甜高粱了,你从前咋不说呢,早说咱们就多种点。”
李茂贤哪里知道这些,但他反应机敏,对众乡邻道:“我听人说这种高粱杆子可以做糖,拿回来种着试了一下,没成,就把这事给撂下了,就是小孩子还在这惦记着。”
村里头的人也知道李青文家只种了一年就没继续种了,所以并没有觉得李茂贤藏私,急切道:“叔,你懂的多,再想想辄,真要是能弄出糖来,以后咱们地里都种高粱,哪怕能得五斤十斤糖也行啊。”
“是啊,这事就麻烦你,要是真成了,以后咱们村每家每户都给你拉一亩地秸秆……”
李青文去过县城,知道这里的糖很贵,粗制的白糖还要三十多文一斤呢,十几斤高粱才抵一斤糖的价,所以大家伙对这事才这么上心。
只可惜,大家注定要失望了,他当时只是粗浅的看了一遍,只记得最简单的做糖浆的法子,可不知道如何做成沙塘和块糖。
这么多人开口了,李茂贤没法不回应,道:“我再试试,可不保证能成。”
“试试,快试试!”众人一脸欣喜,“要是在弄不出来就不寻思了,要是我们能帮的上什么忙,只管开口。”
好在这个时候米碾完了,李茂贤和李青木背着粮食和糠回家,留在这里的人还在说着秸秆和糖的事情。
李茂贤说没事了,李青木回去吃饭,李青风溜到屋子里,生怕被爹骂。
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李茂贤到家先把李青文叫道跟前,问他秸秆做糖的事情。
李青文把他还记得的事情说了,也讲明了,高粱秸秆没法做成像麦芽糖或者白糖那样的,只能先做成糖浆。
不等李茂贤发问,李青文道:“这也是在梦里见过的,那里有很多手段能做成像是白糖那样的,可是我不记得了。”
李茂贤盯着小儿子黑亮的眼睛看了半天,郑重道:“仔儿,你这个梦的事情,可万万不能同别人说。”
本来儿子的变化就很离奇,万一再被人知道梦的事情,怕是会引起祸事。
李青文重重点头,“爹你放心,除了咱们家的人,我不会同外人讲的。”
他莫名其妙的来到这里,本来心里就虚的厉害,瞒不过家里人才找到这样的借口,为了小命考虑,也肯定不会在外面乱说一个字。
高粱秸秆的事情暂且不提,晚上,李茂贤又把家里头的人叫到一起,逐一叮嘱,然后又出去了一趟,夜深了才回来。
第二天,李茂贤才仔细的问了秸秆做糖的事情,李青文正讲榨汁的工具,村里的里长郭大全来了,不单他,东头的韩家几个长辈也跟着一起。
一看这阵仗,李茂贤大概猜到他们的来意,赶紧把人让到屋里,一开口,果然是为了秸秆做糖的事情。
柳山县这一片大都种高粱,一家多则几十亩,少则几亩,加在一起不是个小数目,若真是秸秆能做糖,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昨天才有风声,今天就惊动这么多人。
李茂贤还是昨天的那套说辞,“我同六叔说了,等他家高粱收了,便把秸秆拉过来,我试着做,村里想看的都过来,能不能成到时候再看。”
再着急也不能现在就砍高粱吧,怎么也得等,得到了李茂贤的话,来的人也都说,不会让你白忙乎的,真要成了,村里各家各户都记你的功劳。
虽然都是一个村子的,可能做糖就能卖钱,能卖钱的就不是小事,总归要先探探口风才好。
客套了一顿,那些人放心的离开了。
不管高粱秸秆怎么样,麦芽糖还得继续做,在县城买的麦子只泡了一半,家里的锅不够用,分两次。
昨天碾好的高粱米被去了壳,把壳子和糠扬干净了,粒子再磨成粉,这次不用糯米了,改成了高粱面。
磨粉的事是李青木抢着做的,李茂贤一直在琢磨儿子说的榨汁床。
李家的族长李本善晚些时候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孙子,他们这一支人丁向来兴旺,跟李青文同辈的有三十多个,这里面大的都当爷爷了,小的还光着屁股。
他来自然也是为了这事,对着本家的人,李茂贤也就多说了一些,李本善连连点头,“这是大家伙的事,不能让你一个人忙,我让家里头闲着的人都过来帮把手。”
李茂贤连忙说不用,“秸秆收回来才需要人手,现在要做趁手的工具,还差几块木头……”
“我们家棚子里有,你挑就行。”李本善痛快的道,“真中,这玩意都能捣鼓出来,真给咱们老李家长脸。”
一窝小的在西屋,同辈分的人嘴上跟李青宏和李青风说话,眼睛却不住的往李青文身上瞟,他们这个弟弟不傻了以后,变好看了!
其实脸还是那张脸,就是眼睛比从前有神了,所谓画龙点睛,眼睛对五官是非常重要的,李青文已经听村里人夸过很多次了。
李青风不耐烦他们偷偷看弟弟,道:“看什么看,眼珠子快掉到地上了,也不怕踩碎了!”
李青勇嘿嘿笑了一下,“咋了,从前我们多看一眼你都不让,现在还不行,你们家仔儿也不是个丫头,就算是丫头也没有护着这么严实的。”
“仔儿要是个丫头,你们这样看,我就把你们眼珠子给挖下来。”李青风哼了一声。
几个小子无话不说,又问了麦芽糖的事情,看上去馋的不行。
李青文突然开口道:“你们想吃麦芽糖的话,可以把高粱面拿过来,顺便一起做了。”
“高粱面都能做糖?!”几个小子都惊到了,那玩意不咋好吃啊,没觉得甜,怎么做出来的糖。
“不信就算了。”李青风翻了个白眼。
他这样,几个小子都觉得是真的,屁股像是着了火,一个个的往外蹿,都想回去问问爹娘。
说完话,李本善发现孙子都跑了,骂了一声“猴崽子”,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拦不住,溜的时候更快。
骂完,发现小孙子们一个个拉着爹娘又来了,嚷着说要用高粱面做糖吃。
大人一头雾水的被拉来,脾气好的还在问咋回事,脾气不好的已经上手凿了好几下了,但是为了那口吃的,被打的疼的咧嘴也没撒手。
陈氏听小儿子说了,把几个妯娌迎进来,说家里过几天做糖,谁家想要麦芽糖,可以把高粱面端来,一并做了。
来的几个女人也是头一次听说高粱面能做糖,好奇但是没有多问,毕竟是人家换口粮的本事,打听多了也不好。
都是本家人,陈氏也没有客气,直接说了,一斤高粱面出糖多少还不一定,只有出锅之后才能知道。
做东西都有损耗,这个都明白,被拉来了,要是不点头孩子不定回去怎么闹,几个女人嘴上一个劲的说着麻烦了,心里头想着,回去定然笤帚疙瘩往屁股招呼一顿。
李茂贤跟着李本善去挑木头,家里头都是一摊子活,女人们没坐一会儿也都走了。
刚送走这波人,邱货郎就跟着来了,这回没挑着担子,一看就是说说事儿的,李青宏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今天是啥日子啊,可真是热闹。”
说完,他就去二爷爷李本善家里喊人。
邱货郎看上去有点激动,进屋后屁股还没坐下,就问道:“婶子,家里头还有字糖和熊猫糖没有,我拿去县城的那些都卖光了,铺子那边托人催好几次了。”
陈氏也听说这糖卖的好,但是家里头实在是没有了,上次做的那些家里头一块没留。
“那啥时候能做出来?”邱货郎追问道。
“还得个三四天吧。”陈氏估摸着,“做好给你挑到家里去。”
说了一会儿话,李茂贤被喊回来了,进屋同邱货郎道:“昨天才去了县城,早知道往你家走一趟,省得你还跑一回。”
“没事,叔,我没啥大能耐,就是腿脚勤快。”邱货郎笑道,他上次卖糖可得了不少糖和铜板,头一次赚这么轻巧的钱,巴不得往这边多跑几趟呢。
“听说你们昨个去县城还特意去铺子里打听了……”邱货郎道:“那糖卖相好,招孩子稀罕,卖的特别快……眼瞅着快要秋收了,到时候肯定忙,叔,你们这次可多做点。”
李茂贤点头,“这个你放心,秋收也耽误不了做糖。”
夸完了,邱货郎又道:“掌柜的托付我问问,能不能再弄的甜点,样子是够好看了,就是味道有点寡淡。”
这个事情爷几个早就说过了,李茂贤道:“可以往里面加白糖,不过到时候价可就不一样了。”
“那是,那是。”邱货郎连连点头。
第15章
邱货郎走后,李本善家几个儿子扛着木头过来了,和李茂贤一起做木工。
秸秆做糖的事情在村子里一宣扬,那几个种了甜杆高粱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别说左邻右舍,隔了两条街的都过来说他们今年运气好。
甜高粱产量稍微低一些,但也有人种,猪爱吃这种秸秆,有人说猪吃这个长膘多,多出几斤猪肉,卖的钱就能抵少的高粱了。对于这个,有的信,有的不信,养猪的人家有的会种个一亩半亩。
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说这事,陈氏去还粮食,一路上被好多人问,回到家就同李青风道:“你嘴巴可是真快,这回要是做不出来,可就丢人了。”
“我爹也没把话说死啊。”李青风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我只是说了两句,是别人传的到处都是。”
李青文道:“娘,是我同四哥说的,也不能怪他。”
他这样说,李青风终于不用再挨陈氏的瞪了。
李青勇虽然挨了一顿揍,可他娘往李青文家拿了两斤高粱面,他这几天捂着屁股也很高兴。
除了他,另外几个孩子也都如愿以偿,有的是家里没那么紧吧,有的则是怕孩子吃不到这口,又哭又嚎的丢人。
在高粱成熟前,麦芽先长好了,这回做法略有些不同,剁碎的麦芽放到锅中的水里,然后再往里倒高粱面,不停的翻炒,灶膛一直都烧着炭火,陈氏和蒋氏时不时就摸一下锅边,微微发烫是最好的。
烧了一个多时辰,掀开锅盖看,锅上面一层白色的像是小颗粒,再烧一会儿,小颗粒就没了,糊化后成了糊状,锅里冒起一个个的热泡,很快都破裂,喷出一股股的热气。
这种热气最烫,不小心被噗上,像是火烧一般疼。
差不多了,再往锅里放麦芽,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发酵时间了。
陈氏刚说等着就行了,李青木就跑了出去,李青宏探头看了一眼,“青木哥是不是不得劲啊,这半天跑了十几趟茅厕了,要不你回去歇着吧,今天忙的过来。”
“没事,不用歇。”李青木连忙摆手,“就是屋里头有点闷,出来透口气。”
俩锅同时烧,确实热气蒸腾的,姜氏看了李青木几眼,没说话。
陈氏把干粮拿出来,准备随便对付一口,李青木则借口有事回去吃了。
看着人走了,陈氏道:“怎么没留你青木哥吃饭啊,跟着忙乎了半天。”
“我瞅见的时候他都到门口了。”李青宏咬着高粱饼子道。
“哎,这孩子可真是。”陈氏擦了擦手准备把人叫回来。
不管是亲戚还是村里人,一般过来帮忙,主人家都要管饭,干完活再自己家吃饭,没这个道理!
“别去了。”李茂贤道:“等会我跟他说。”
李青文高三奋战一年,睡眠不足,到了这里后,那股困劲好像也跟着来了,晚上早睡不说,中午还要躺一会儿,怕积食,就先垫几口,等醒了再吃。
他这样能睡,李家其他人一开始还比较担心,怕他一睡再做个十几年梦,后来看他只睡两刻钟就起来,精神头确实比不睡足,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今天李青文跟着李茂贤弄了半天甘蔗床才得空躺一会儿,半梦半醒的时候,听到西屋窗户外头有人说话。
李茂贤瞪了四儿子一眼,李青风一头雾水,还纳闷呢,突然想起来他爹之前交代的,知道自己说漏嘴了,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李青文赶紧补救道:“爹不是跟我说过,甜的东西很多都能做成糖,我刚吃了那秸秆,挺甜的,应该也能做糖吧,爹。”
李青风也立刻道:“对对对,爹不是你告诉我们的吗,你都忘了?!”
村子里才人从来不知道也没听说秸秆能做糖,如果是别人说的,怕是都嗤之以鼻,觉得是痴人说梦,秸秆是烧火和喂牲口的,糖那么贵,这两样东西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现在村里人都知道李家会做糖了,这哥俩一唱一和,大家伙都觉得可能是真的,立刻七嘴八舌的打听起来。
“叔,那秸秆真的能做糖?怪不得你大老远的带种子回来呢,原来秸秆都有用啊……”
“大侄子,甜秸秆要是能做糖,一亩地能出多少糖啊,以后咱们可就种甜高粱了,你从前咋不说呢,早说咱们就多种点。”
李茂贤哪里知道这些,但他反应机敏,对众乡邻道:“我听人说这种高粱杆子可以做糖,拿回来种着试了一下,没成,就把这事给撂下了,就是小孩子还在这惦记着。”
村里头的人也知道李青文家只种了一年就没继续种了,所以并没有觉得李茂贤藏私,急切道:“叔,你懂的多,再想想辄,真要是能弄出糖来,以后咱们地里都种高粱,哪怕能得五斤十斤糖也行啊。”
“是啊,这事就麻烦你,要是真成了,以后咱们村每家每户都给你拉一亩地秸秆……”
李青文去过县城,知道这里的糖很贵,粗制的白糖还要三十多文一斤呢,十几斤高粱才抵一斤糖的价,所以大家伙对这事才这么上心。
只可惜,大家注定要失望了,他当时只是粗浅的看了一遍,只记得最简单的做糖浆的法子,可不知道如何做成沙塘和块糖。
这么多人开口了,李茂贤没法不回应,道:“我再试试,可不保证能成。”
“试试,快试试!”众人一脸欣喜,“要是在弄不出来就不寻思了,要是我们能帮的上什么忙,只管开口。”
好在这个时候米碾完了,李茂贤和李青木背着粮食和糠回家,留在这里的人还在说着秸秆和糖的事情。
李茂贤说没事了,李青木回去吃饭,李青风溜到屋子里,生怕被爹骂。
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李茂贤到家先把李青文叫道跟前,问他秸秆做糖的事情。
李青文把他还记得的事情说了,也讲明了,高粱秸秆没法做成像麦芽糖或者白糖那样的,只能先做成糖浆。
不等李茂贤发问,李青文道:“这也是在梦里见过的,那里有很多手段能做成像是白糖那样的,可是我不记得了。”
李茂贤盯着小儿子黑亮的眼睛看了半天,郑重道:“仔儿,你这个梦的事情,可万万不能同别人说。”
本来儿子的变化就很离奇,万一再被人知道梦的事情,怕是会引起祸事。
李青文重重点头,“爹你放心,除了咱们家的人,我不会同外人讲的。”
他莫名其妙的来到这里,本来心里就虚的厉害,瞒不过家里人才找到这样的借口,为了小命考虑,也肯定不会在外面乱说一个字。
高粱秸秆的事情暂且不提,晚上,李茂贤又把家里头的人叫到一起,逐一叮嘱,然后又出去了一趟,夜深了才回来。
第二天,李茂贤才仔细的问了秸秆做糖的事情,李青文正讲榨汁的工具,村里的里长郭大全来了,不单他,东头的韩家几个长辈也跟着一起。
一看这阵仗,李茂贤大概猜到他们的来意,赶紧把人让到屋里,一开口,果然是为了秸秆做糖的事情。
柳山县这一片大都种高粱,一家多则几十亩,少则几亩,加在一起不是个小数目,若真是秸秆能做糖,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昨天才有风声,今天就惊动这么多人。
李茂贤还是昨天的那套说辞,“我同六叔说了,等他家高粱收了,便把秸秆拉过来,我试着做,村里想看的都过来,能不能成到时候再看。”
再着急也不能现在就砍高粱吧,怎么也得等,得到了李茂贤的话,来的人也都说,不会让你白忙乎的,真要成了,村里各家各户都记你的功劳。
虽然都是一个村子的,可能做糖就能卖钱,能卖钱的就不是小事,总归要先探探口风才好。
客套了一顿,那些人放心的离开了。
不管高粱秸秆怎么样,麦芽糖还得继续做,在县城买的麦子只泡了一半,家里的锅不够用,分两次。
昨天碾好的高粱米被去了壳,把壳子和糠扬干净了,粒子再磨成粉,这次不用糯米了,改成了高粱面。
磨粉的事是李青木抢着做的,李茂贤一直在琢磨儿子说的榨汁床。
李家的族长李本善晚些时候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孙子,他们这一支人丁向来兴旺,跟李青文同辈的有三十多个,这里面大的都当爷爷了,小的还光着屁股。
他来自然也是为了这事,对着本家的人,李茂贤也就多说了一些,李本善连连点头,“这是大家伙的事,不能让你一个人忙,我让家里头闲着的人都过来帮把手。”
李茂贤连忙说不用,“秸秆收回来才需要人手,现在要做趁手的工具,还差几块木头……”
“我们家棚子里有,你挑就行。”李本善痛快的道,“真中,这玩意都能捣鼓出来,真给咱们老李家长脸。”
一窝小的在西屋,同辈分的人嘴上跟李青宏和李青风说话,眼睛却不住的往李青文身上瞟,他们这个弟弟不傻了以后,变好看了!
其实脸还是那张脸,就是眼睛比从前有神了,所谓画龙点睛,眼睛对五官是非常重要的,李青文已经听村里人夸过很多次了。
李青风不耐烦他们偷偷看弟弟,道:“看什么看,眼珠子快掉到地上了,也不怕踩碎了!”
李青勇嘿嘿笑了一下,“咋了,从前我们多看一眼你都不让,现在还不行,你们家仔儿也不是个丫头,就算是丫头也没有护着这么严实的。”
“仔儿要是个丫头,你们这样看,我就把你们眼珠子给挖下来。”李青风哼了一声。
几个小子无话不说,又问了麦芽糖的事情,看上去馋的不行。
李青文突然开口道:“你们想吃麦芽糖的话,可以把高粱面拿过来,顺便一起做了。”
“高粱面都能做糖?!”几个小子都惊到了,那玩意不咋好吃啊,没觉得甜,怎么做出来的糖。
“不信就算了。”李青风翻了个白眼。
他这样,几个小子都觉得是真的,屁股像是着了火,一个个的往外蹿,都想回去问问爹娘。
说完话,李本善发现孙子都跑了,骂了一声“猴崽子”,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拦不住,溜的时候更快。
骂完,发现小孙子们一个个拉着爹娘又来了,嚷着说要用高粱面做糖吃。
大人一头雾水的被拉来,脾气好的还在问咋回事,脾气不好的已经上手凿了好几下了,但是为了那口吃的,被打的疼的咧嘴也没撒手。
陈氏听小儿子说了,把几个妯娌迎进来,说家里过几天做糖,谁家想要麦芽糖,可以把高粱面端来,一并做了。
来的几个女人也是头一次听说高粱面能做糖,好奇但是没有多问,毕竟是人家换口粮的本事,打听多了也不好。
都是本家人,陈氏也没有客气,直接说了,一斤高粱面出糖多少还不一定,只有出锅之后才能知道。
做东西都有损耗,这个都明白,被拉来了,要是不点头孩子不定回去怎么闹,几个女人嘴上一个劲的说着麻烦了,心里头想着,回去定然笤帚疙瘩往屁股招呼一顿。
李茂贤跟着李本善去挑木头,家里头都是一摊子活,女人们没坐一会儿也都走了。
刚送走这波人,邱货郎就跟着来了,这回没挑着担子,一看就是说说事儿的,李青宏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今天是啥日子啊,可真是热闹。”
说完,他就去二爷爷李本善家里喊人。
邱货郎看上去有点激动,进屋后屁股还没坐下,就问道:“婶子,家里头还有字糖和熊猫糖没有,我拿去县城的那些都卖光了,铺子那边托人催好几次了。”
陈氏也听说这糖卖的好,但是家里头实在是没有了,上次做的那些家里头一块没留。
“那啥时候能做出来?”邱货郎追问道。
“还得个三四天吧。”陈氏估摸着,“做好给你挑到家里去。”
说了一会儿话,李茂贤被喊回来了,进屋同邱货郎道:“昨天才去了县城,早知道往你家走一趟,省得你还跑一回。”
“没事,叔,我没啥大能耐,就是腿脚勤快。”邱货郎笑道,他上次卖糖可得了不少糖和铜板,头一次赚这么轻巧的钱,巴不得往这边多跑几趟呢。
“听说你们昨个去县城还特意去铺子里打听了……”邱货郎道:“那糖卖相好,招孩子稀罕,卖的特别快……眼瞅着快要秋收了,到时候肯定忙,叔,你们这次可多做点。”
李茂贤点头,“这个你放心,秋收也耽误不了做糖。”
夸完了,邱货郎又道:“掌柜的托付我问问,能不能再弄的甜点,样子是够好看了,就是味道有点寡淡。”
这个事情爷几个早就说过了,李茂贤道:“可以往里面加白糖,不过到时候价可就不一样了。”
“那是,那是。”邱货郎连连点头。
第15章
邱货郎走后,李本善家几个儿子扛着木头过来了,和李茂贤一起做木工。
秸秆做糖的事情在村子里一宣扬,那几个种了甜杆高粱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别说左邻右舍,隔了两条街的都过来说他们今年运气好。
甜高粱产量稍微低一些,但也有人种,猪爱吃这种秸秆,有人说猪吃这个长膘多,多出几斤猪肉,卖的钱就能抵少的高粱了。对于这个,有的信,有的不信,养猪的人家有的会种个一亩半亩。
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说这事,陈氏去还粮食,一路上被好多人问,回到家就同李青风道:“你嘴巴可是真快,这回要是做不出来,可就丢人了。”
“我爹也没把话说死啊。”李青风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我只是说了两句,是别人传的到处都是。”
李青文道:“娘,是我同四哥说的,也不能怪他。”
他这样说,李青风终于不用再挨陈氏的瞪了。
李青勇虽然挨了一顿揍,可他娘往李青文家拿了两斤高粱面,他这几天捂着屁股也很高兴。
除了他,另外几个孩子也都如愿以偿,有的是家里没那么紧吧,有的则是怕孩子吃不到这口,又哭又嚎的丢人。
在高粱成熟前,麦芽先长好了,这回做法略有些不同,剁碎的麦芽放到锅中的水里,然后再往里倒高粱面,不停的翻炒,灶膛一直都烧着炭火,陈氏和蒋氏时不时就摸一下锅边,微微发烫是最好的。
烧了一个多时辰,掀开锅盖看,锅上面一层白色的像是小颗粒,再烧一会儿,小颗粒就没了,糊化后成了糊状,锅里冒起一个个的热泡,很快都破裂,喷出一股股的热气。
这种热气最烫,不小心被噗上,像是火烧一般疼。
差不多了,再往锅里放麦芽,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发酵时间了。
陈氏刚说等着就行了,李青木就跑了出去,李青宏探头看了一眼,“青木哥是不是不得劲啊,这半天跑了十几趟茅厕了,要不你回去歇着吧,今天忙的过来。”
“没事,不用歇。”李青木连忙摆手,“就是屋里头有点闷,出来透口气。”
俩锅同时烧,确实热气蒸腾的,姜氏看了李青木几眼,没说话。
陈氏把干粮拿出来,准备随便对付一口,李青木则借口有事回去吃了。
看着人走了,陈氏道:“怎么没留你青木哥吃饭啊,跟着忙乎了半天。”
“我瞅见的时候他都到门口了。”李青宏咬着高粱饼子道。
“哎,这孩子可真是。”陈氏擦了擦手准备把人叫回来。
不管是亲戚还是村里人,一般过来帮忙,主人家都要管饭,干完活再自己家吃饭,没这个道理!
“别去了。”李茂贤道:“等会我跟他说。”
李青文高三奋战一年,睡眠不足,到了这里后,那股困劲好像也跟着来了,晚上早睡不说,中午还要躺一会儿,怕积食,就先垫几口,等醒了再吃。
他这样能睡,李家其他人一开始还比较担心,怕他一睡再做个十几年梦,后来看他只睡两刻钟就起来,精神头确实比不睡足,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今天李青文跟着李茂贤弄了半天甘蔗床才得空躺一会儿,半梦半醒的时候,听到西屋窗户外头有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