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培养体系
林哲削弱郭龙云以及江道泉两个人的实权,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继续让他们保持内阁协理大臣的职务,这更是让那些中高层官员看不清楚帝国政坛的走向了。
帝国的内阁,虽然一些称呼以及一些具体职权上和明清时代的六部以及内阁或者军机处有所不同,但也是有着极大的共同点。
那些各部大臣就是各部尚书了,而内阁协理大臣以及内阁总理大臣,那就是明朝时代阁臣或者是清朝时代的军机处了。
一个协理大臣,其权限自然是要比某部大臣高的多。
而帝国的协理大臣早年是规定为两人,但是最近两年林哲却是采取了其他方式加大了协理大臣的人数,那就是用明清时代常用,但是帝国时代还很少用的加衔方式。
此前已经有多名各部大臣被林哲赏赐过协理大臣衔,这种加衔是只享受协理大臣的待遇,不享受协理大臣的实际权力。
比如开大朝会的时候,加协理大臣衔的官员可以排在各部大臣前面,只站在实权协理大臣之后。
又比如薪资上,其拿的是协理大臣的工资。
因此帝国内阁中的协理大臣,乃是实权职务,当然了这个实权取决于他自身的政治威望以及对内阁、地方政府的影响力。
但是协理大臣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内阁总理大臣的副职或者二手,协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并没有从属关系,这个和各部大臣已经协办大臣之间的从属关系是不同的。
非要判定高低的话,总理大臣和协理大臣更像是明朝时期的首辅和次辅,又或者是后世常委们的关系,前者是一把手虽然权限高一些,但真对抗起来,那也得干过一架才知道。
现在林哲为了解决现在内阁三大佬权限过大,恩,主要是他们只见的斗争太多,让林哲有些烦了,所以干脆再让这顶尖的权力构架里再塞进去一个人。
三角形不够稳定,而且每一角都过于重要的话,那么他干脆就弄四个角,平坦他们的权势,如果这还不行,林哲少不得还要再调整的,总之林哲对内阁的理想状态就是:都给老子老老实实干活,别有事没事给老子惹麻烦。
而要维持这种状态,权力的相互平衡就是非常重要了。
而接着平衡调整内阁的时机,林哲也是把经济改革室给建立了起来。
早年建立宫务厅经济规划委员会的时候,林哲就觉得比较好用,但是后来宫务厅改革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机构裁撤了,从而让内阁领导相关经济发展研究问题,但是这几年李鸿章领导下的经济规划室成效非常有限。
这不是说李鸿章没有才华,实际上他提出的诸多计划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关键在于当年郭龙云领导的经济规划委员有着庞大的实际权限,不仅仅可以影响中央,到了地方上也能够影响那些地方政府,但是到了李鸿章这里后,由于失去了实际权力,只能是变成一个纯理论的研究,李鸿章亲自跑到地方上调查,指导经济工作的时候,很多高官都是不理他的。
既然之前的改革不成功,那么重设经济大臣这个职务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李鸿章在机构改革后,也是终于摆脱了在中央苦熬的日子,他被调任广东任布政使,由于广东暂无巡抚,所以他以布政使的职务署理巡抚工作,这是林哲对他的特殊安排。
历史上的李鸿章大名鼎鼎,而这些年来李鸿章在中央表现的也算不俗,这一次外放他到广东,则是要看看他是不是和历史上描述的那样,对洋务,或者说是工商业发展有着天赋,如果他干得好那么广东省巡抚就是他的了,未来让他进入内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干的不好,那么不过几个月中央就会另外委派一个广东巡抚下去,他这个布政使还是布政使,未来兴许还会在这个级别辗转几年,等到六十几岁致仕的时候,估计也就勉强摸到巡抚的边。
这一系列的内阁调整,如果说获得最大利益的,自然是当属齐宣浩了,而李鸿章也算是获得实际利益不小的人。
至于江道泉和郭龙云,这不能说获得或者失去了多少,从表面上来说他们都失去了不小的实际权力,但是另外一方面,林哲这样安排还是表达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朕虽然有些不高兴了,但还是打算继续用你们。
这种敲打比彻底失去自然是要好得多。
至于其他人的话,则是属于正常调动的范畴,不说惊喜但是这些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预料范畴之内,比如上海市市长李南泉。
他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前,就已经是在中央内阁任职,工商部出身的人历任司长、又是担任过一年的工商部协办大臣,而后才被调去上海担任市长,这本来就是属于正常的升迁范畴。
属于典型在中央爬到高位后,然后外放到地方继续积累主政经验,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调回内阁主持工商部工作是属于正常的。
帝国对官员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高级官员的培养过程已经是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首先是从国家雇员考试中挑选最具培养价值的年轻人,而且一般都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超过二十五岁的进入士子基本是没啥希望的,而且得在国家雇员考试里名列前茅。
然而这些人中最优秀的一小群人会被安排进入秘书处或者各部,这个起步是绝大部分官员都是难以触及的,因为这些年轻官员们进入官场,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军国大事,这对开阔视野足有重要意义。
在这些地方积累数年后,其中的优秀者也通常能够爬上一两个级别了,然后组织部就会把他们外调到地方,通常是担任县令这种基层的一把手职务,这对那些没有接触过基层的天之骄子来说,实际挑战会非常的庞大,他们担任县令的难度,比那些普通省考出来,然后按部就班升上来的基层官员要更大一些。
而这种难度则是组织部的第二道考试,通过者,而且是优秀者,才能够进入组织部下一轮的培养流程,而表现普通的,内阁组织部基本是放弃了他们,把他们直接抛给各省的组织厅。
接下来通过考核的年轻县令们,会以那些普通官员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转换各个部门和机构,积累各种经验和资历,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升到地方道级官员左右,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年龄一般不会超过三十五岁。
而只有在三十五岁之前进入地方道级官员的序列,才能够谈得上奢望以后进入内阁。
这个时候,他们一般会被调往内阁各部或者是秘书处任职,而最近几年,组织部更倾向于秘书处,尤其是秘书处里的那些科长职务,别看只是区区一个小科长,但这个科长的权限之大近乎于内阁大臣。
乃是中层官员梦寐以求的职务,如此也就造成了秘书处的各科科长,清一色都是帝国最优秀的中层官员,而且都是帝国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年纪基本就没有超过四十岁的。
经过秘书处的科长或者各部的司长之类的积累后,他们会再一次下方地方,而这一次下方基本就是一方大员了,通常是布政使起步,然后是巡抚。
担任巡抚的那几年,基本上就是属于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按照这套流程走下来,他们担任一省巡抚的时候,能够维持在四十五岁左右,优秀者甚至能够保持在四十岁左右。
接下来的五年是他们的重点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成绩,然后进入内阁的担任协办大臣的话,那么以后就有希望担任一部大臣,如果不能的话,随便拖几年他们的年纪就得到六十岁。
而帝国官员的省级官员的致仕年龄是六十岁,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们就得退休了,谈何入阁了。
当然了,进入内阁担任协办大臣,也只是代表着有希望成为某部大臣而已,实际上他们的竞争力依旧非常大。
和协办大臣任期普遍只有两三年甚至一两年不同,各部大臣的任务普遍要更长一些,四五年都是正常的,而一些开国大臣更是从开国时期就坐着不挪窝,因此很多五十岁就升上协办大臣的官员等了几年,最后只能是在各省巡抚或者协办大臣的位置上致仕。
帝国的内阁,虽然一些称呼以及一些具体职权上和明清时代的六部以及内阁或者军机处有所不同,但也是有着极大的共同点。
那些各部大臣就是各部尚书了,而内阁协理大臣以及内阁总理大臣,那就是明朝时代阁臣或者是清朝时代的军机处了。
一个协理大臣,其权限自然是要比某部大臣高的多。
而帝国的协理大臣早年是规定为两人,但是最近两年林哲却是采取了其他方式加大了协理大臣的人数,那就是用明清时代常用,但是帝国时代还很少用的加衔方式。
此前已经有多名各部大臣被林哲赏赐过协理大臣衔,这种加衔是只享受协理大臣的待遇,不享受协理大臣的实际权力。
比如开大朝会的时候,加协理大臣衔的官员可以排在各部大臣前面,只站在实权协理大臣之后。
又比如薪资上,其拿的是协理大臣的工资。
因此帝国内阁中的协理大臣,乃是实权职务,当然了这个实权取决于他自身的政治威望以及对内阁、地方政府的影响力。
但是协理大臣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内阁总理大臣的副职或者二手,协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并没有从属关系,这个和各部大臣已经协办大臣之间的从属关系是不同的。
非要判定高低的话,总理大臣和协理大臣更像是明朝时期的首辅和次辅,又或者是后世常委们的关系,前者是一把手虽然权限高一些,但真对抗起来,那也得干过一架才知道。
现在林哲为了解决现在内阁三大佬权限过大,恩,主要是他们只见的斗争太多,让林哲有些烦了,所以干脆再让这顶尖的权力构架里再塞进去一个人。
三角形不够稳定,而且每一角都过于重要的话,那么他干脆就弄四个角,平坦他们的权势,如果这还不行,林哲少不得还要再调整的,总之林哲对内阁的理想状态就是:都给老子老老实实干活,别有事没事给老子惹麻烦。
而要维持这种状态,权力的相互平衡就是非常重要了。
而接着平衡调整内阁的时机,林哲也是把经济改革室给建立了起来。
早年建立宫务厅经济规划委员会的时候,林哲就觉得比较好用,但是后来宫务厅改革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机构裁撤了,从而让内阁领导相关经济发展研究问题,但是这几年李鸿章领导下的经济规划室成效非常有限。
这不是说李鸿章没有才华,实际上他提出的诸多计划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关键在于当年郭龙云领导的经济规划委员有着庞大的实际权限,不仅仅可以影响中央,到了地方上也能够影响那些地方政府,但是到了李鸿章这里后,由于失去了实际权力,只能是变成一个纯理论的研究,李鸿章亲自跑到地方上调查,指导经济工作的时候,很多高官都是不理他的。
既然之前的改革不成功,那么重设经济大臣这个职务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李鸿章在机构改革后,也是终于摆脱了在中央苦熬的日子,他被调任广东任布政使,由于广东暂无巡抚,所以他以布政使的职务署理巡抚工作,这是林哲对他的特殊安排。
历史上的李鸿章大名鼎鼎,而这些年来李鸿章在中央表现的也算不俗,这一次外放他到广东,则是要看看他是不是和历史上描述的那样,对洋务,或者说是工商业发展有着天赋,如果他干得好那么广东省巡抚就是他的了,未来让他进入内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干的不好,那么不过几个月中央就会另外委派一个广东巡抚下去,他这个布政使还是布政使,未来兴许还会在这个级别辗转几年,等到六十几岁致仕的时候,估计也就勉强摸到巡抚的边。
这一系列的内阁调整,如果说获得最大利益的,自然是当属齐宣浩了,而李鸿章也算是获得实际利益不小的人。
至于江道泉和郭龙云,这不能说获得或者失去了多少,从表面上来说他们都失去了不小的实际权力,但是另外一方面,林哲这样安排还是表达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朕虽然有些不高兴了,但还是打算继续用你们。
这种敲打比彻底失去自然是要好得多。
至于其他人的话,则是属于正常调动的范畴,不说惊喜但是这些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预料范畴之内,比如上海市市长李南泉。
他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前,就已经是在中央内阁任职,工商部出身的人历任司长、又是担任过一年的工商部协办大臣,而后才被调去上海担任市长,这本来就是属于正常的升迁范畴。
属于典型在中央爬到高位后,然后外放到地方继续积累主政经验,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调回内阁主持工商部工作是属于正常的。
帝国对官员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高级官员的培养过程已经是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首先是从国家雇员考试中挑选最具培养价值的年轻人,而且一般都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超过二十五岁的进入士子基本是没啥希望的,而且得在国家雇员考试里名列前茅。
然而这些人中最优秀的一小群人会被安排进入秘书处或者各部,这个起步是绝大部分官员都是难以触及的,因为这些年轻官员们进入官场,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军国大事,这对开阔视野足有重要意义。
在这些地方积累数年后,其中的优秀者也通常能够爬上一两个级别了,然后组织部就会把他们外调到地方,通常是担任县令这种基层的一把手职务,这对那些没有接触过基层的天之骄子来说,实际挑战会非常的庞大,他们担任县令的难度,比那些普通省考出来,然后按部就班升上来的基层官员要更大一些。
而这种难度则是组织部的第二道考试,通过者,而且是优秀者,才能够进入组织部下一轮的培养流程,而表现普通的,内阁组织部基本是放弃了他们,把他们直接抛给各省的组织厅。
接下来通过考核的年轻县令们,会以那些普通官员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转换各个部门和机构,积累各种经验和资历,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升到地方道级官员左右,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年龄一般不会超过三十五岁。
而只有在三十五岁之前进入地方道级官员的序列,才能够谈得上奢望以后进入内阁。
这个时候,他们一般会被调往内阁各部或者是秘书处任职,而最近几年,组织部更倾向于秘书处,尤其是秘书处里的那些科长职务,别看只是区区一个小科长,但这个科长的权限之大近乎于内阁大臣。
乃是中层官员梦寐以求的职务,如此也就造成了秘书处的各科科长,清一色都是帝国最优秀的中层官员,而且都是帝国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年纪基本就没有超过四十岁的。
经过秘书处的科长或者各部的司长之类的积累后,他们会再一次下方地方,而这一次下方基本就是一方大员了,通常是布政使起步,然后是巡抚。
担任巡抚的那几年,基本上就是属于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按照这套流程走下来,他们担任一省巡抚的时候,能够维持在四十五岁左右,优秀者甚至能够保持在四十岁左右。
接下来的五年是他们的重点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成绩,然后进入内阁的担任协办大臣的话,那么以后就有希望担任一部大臣,如果不能的话,随便拖几年他们的年纪就得到六十岁。
而帝国官员的省级官员的致仕年龄是六十岁,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们就得退休了,谈何入阁了。
当然了,进入内阁担任协办大臣,也只是代表着有希望成为某部大臣而已,实际上他们的竞争力依旧非常大。
和协办大臣任期普遍只有两三年甚至一两年不同,各部大臣的任务普遍要更长一些,四五年都是正常的,而一些开国大臣更是从开国时期就坐着不挪窝,因此很多五十岁就升上协办大臣的官员等了几年,最后只能是在各省巡抚或者协办大臣的位置上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