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144节
第85章 拜访溥先生
上了公交车,顾舜华自然带着一点没有平息的情绪,旁边苏映红看出来了,纳闷:“姐,你这是怎么了?”
顾舜华:“也没什么,就是抠门。”
苏映红:“啊?”
顾舜华看苏映红那样子,想着她经常过来百子湾,可别被人家蒙了去,便道:“她应该是想找我借钱,借三百。”
苏映红更加惊讶了:“三百?这说得倒轻巧,三百也太多了,干嘛?要当彩礼给她婆家?这不至于吧,哪能找你借钱给她婆家当彩礼?”
顾舜华:“她倒是没直接张口。”
说着,她把这事说了说,包括之前是假结婚的,都提了:“反正心里不痛快,我现在还真不缺这个钱,她要是干脆豁亮地开口,我看她可怜,应该也就真借了,能帮一把干嘛不帮。可现在,怎么想怎么别扭啊,那话里意思,倒像是她成二婚是我哥害的,我家欠了她家一样!”
苏映红听着震惊不已:“敢情振华哥是帮她才结婚的,又为了给她弄户口才继续瞒着大家伙!她得了户口工作倒是好,拍拍屁股跑了,跑了就跑了,还找姐你来借钱?”
旁边的李桂容听得皱眉,道:“我们厂子里有一个瘸腿的,三十多了,在厂子里看仓库,之前找了个郊区的姑娘,二十岁年轻姑娘。就这,瘸子还觉得亏了呢。那郊区姑娘图什么,就图他工人阶级城市里户口。”
这年头,城里户口值钱啊,结果就这么白帮人家,还给人家找工作,最后闹成这样。
苏映红:“别说就是假结婚,就算真结婚,也得避讳着,哪有找头一茬婆家的姑奶奶给后一茬婆家当彩礼的,这不像样啊!”
顾舜华:“咱们看着吧,看看她怎么熬过去这一关。
苏映红:“那振华哥那里怎么办,大家伙都以为他是二婚,离过婚的,可他实际没有啊!我还以为是两个人不对付才离婚的,闹了半天就是纯帮忙!振华哥没收她钱吧?”
顾舜华忍不住笑了:“收钱?人家还找我借钱呢!”
苏映红咬牙:“奶奶的,这叫什么事啊!早说啊!早说谁搭理她!”
顾舜华:“刚才我特别气,主要是心里还存着希望,想着也许不至于,也许是我把人往坏里想了,结果她还真是那意思,特特地跑来,话里话外她二婚,还说我应该有这个钱,搞得好像我欠她!不过现在我也想明白了,这人就这样,我犯不着!”
苏映红:“可这个事,总得和大家说明白吧,不然大家都以为振华哥和她是过不下去呢,那时候我妈好像还在那里和人叨叨,说瞧顾家这一家子,怎么对人家小媳妇的,小媳妇那天大杂院外头墙根底下暗地里抹泪哭呢!”
顾舜华:“这就一个糊涂账了,回去想办法和老街坊说清楚,撇清关系得了,以后远着就是了。”
苏映红:“这好办,我和我妈提提,剩下的咱就不用操心了!”
她这一说,顾舜华微怔了下,之后差点笑出声。
苏映红正色道:“我瞧我妈那人,别的不行,传这种事,保准半天给你传出去三个胡同,还得添油加醋一会!咱先把这事扯扯明白了,省得到时候她和司机的事黄了又赖上振华哥。”
顾舜华笑着:“行,那到时候可就全仗着你妈了,你控制着点,别说太过火,人家也就是想想借咱的钱,也被我给呲了一通,就这么得了,咱把事实给大家讲清楚就行,也不能败坏人家名声。”
苏映红:“放心好了,我知道分寸!”
说起来,现在苏映红结婚了,日子过得不错,过去当圈子的事没怎么有人提了,乔秀雅的气好像也稍微顺一些了,不像以前看顾舜华不顺眼,当然了,面子还是得撑着,见面依然不怎么搭理。
反倒是对自己女儿,多少带着一种“哄着”的意思,又想端着又想讨好的。
而苏映红果然不负重托,把这消息“不经意”间透露给她妈,又警告一番:“妈,你可不能到处乱说,更别败坏人家名声,不然回头人家还不是找我茬!”
她妈乔秀雅连连点头,不过一转身,到底是忍不住,不敢明目张胆太编,但也到处给人家说“小道消息”,说老大就是大傻子,竟然这么帮人家,这是学雷锋做好事还是怎么着呢!
很快附近几个胡同都知道了,这事传出去,大家伙都只有一句话:“这振华也太实在,可算是让那个姓苗的沾大便宜了!”
至于陈翠月和顾全福这里,开始自然也是吃惊,但是顾全福听顾舜华提了后,也只是皱了皱眉头:“也是一个可怜人,算了,反正咱们提防着,以后别打交道就是了,以前的事就甭提了,人家沾了便宜,咱也不至于吃多大亏。”
陈翠月先是震惊,之后就来气了,特别是听到苗秀梅竟然还要从顾舜华这里借三百块钱:“三百块呢,谁还是她娘家怎么着,她竟然借三百!倒是能张口!”
陈翠月工资低,一个月也就三十块,三百块差不多是她干一年,她又在意钱,听了哪里能没气。
说白了,以前再喜欢苗秀梅,那也是因为“曾经以为她是自己儿子的媳妇”,而且又那么“勤劳朴实”,可现在一听她竟然扭扭捏捏想借女儿三百块,她的喜欢顿时像肥皂泡那样破了。
本来那苗秀梅就在自己家住了那么两个月不到,能有什么很深的感情啊。
而顾舜华任竞年接下来一周都没过去百子湾,反倒是骨朵儿,和他们说起这件事了,说得绘声绘色的。
这才知道,苗秀梅哭着跪在了地上,一步一个磕头,说要还生恩,还说自己这辈子不容易,想结个婚,求后妈放过,甚至大冷天的挽起袖子来,拿刀子往自己手腕上放,说是要用血来报养恩。
当然,胳膊刚一见红,就被妇女主任给阻止了。
事情做得挺绝,但确实这么一来,问题还真解决了,厂里人对她爸妈指指点点的,后来她爸妈闹了一次,厂长还是和稀泥,但她和司机照样结婚,也没受影响。
她婆婆那里当然是不太乐意,但最后也没说什么,这事竟然就这么过去了。
顾舜华没了最初的恼火后,反而能平心静气地去思考这件事。
其实这年头,大家都在为了户口拼命,只是大家拼命是折腾自己,有的为了回城,把自己折腾出肾炎的都有,可她倒是好,倒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给自己哥哥落个二婚名头,还暗地里跑出去哭,仿佛她是小白菜。
可问题是,家里头谁欺负她了,也没人要她那么任劳任怨吧,当时自己劝她犯不着,自己爸妈也都说你歇歇,也不过是哥哥惦记别人她心里不舒服,但那还是她和哥哥假结婚之前就知道的,谁对不起她怎么着!自己非要抢着干活,让大家心里不好意思,回头又跑出去胡同外让大家看她哭。
只是这些,过去了就过去了,反正好歹让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反正以后桥归桥路归路。
反倒是陈翠月,催着顾舜华给顾振华写信:“你哥现在虽然在国外,可万一哪天有什么,你哥又被她缠上怎么办!还是得劝劝你哥,免得你哥被这些不要脸的勾搭!”
陈翠月是怕了,因为之前冯书园的事,她彻底怕了。
顾舜华一想也是,便写了一封信,当然也不好再说苗秀梅的不是,怕她哥反感,只是委婉地提了这个事,把苗秀梅和自己说的话大致讲了讲,说她觉得苗秀梅是想找自己借钱,但她不太想借,所以就没搭理这一茬。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她哥回信了,是一封挺长的信,墨迹前后颜色不太一样,看得出来,是分好几次写的,这其中应该也有一些挣扎。
也许是写信这种形式比起对面交谈更能让人放得开,一向寡言的哥哥竟然写了很长,写了最初苗秀梅是怎么找上他求他,说他其实并不想,毕竟登记结婚这种事对人影响挺大的,但她很可怜,跪在他面前抱住他的腿,他不忍心,就答应了。
写了乡下八年的种种,从最开始的“纯帮忙”到相处出一些感情来。
他解释了两个人离婚登记后的那一百多块钱,顾舜华以为苗秀梅没拿,其实确实是拿走了,后来见到,她要还给他,但他当然没要。
也解释了一些其它的,平时他不会张口的话。
最后他道:“出国前的那一晚,我想了想,骑车子去了百子湾,我没想到那么晚了那个男人就在她屋里,我听到她对那个司机同志说的那番话,就转身回来了。”
顾振华并没有说那一番话是什么,顾舜华捏着信纸,却鼻子发酸。
成长都是有代价的,那个善良到爱给自己揽事的哥哥也是,他接连遭受了两次打击,被人家把赤果果的真相残忍地摆在自己面前,去看那些曾经以为的美好就那么残忍地被打碎。
她继续往下看,信的最后,她哥哥依然用很平和的语气说道:“不过舜华,无论是冯书园还是她,我现在都没什么好生气的,冯书园当年遇到了不好的事,那时候她很年轻,我虽然不太懂,但我知道很多女人遇到这种事就是被毁了一辈子,我希望尽可能让她好受一些。而她,她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我帮她度过了,这世上就少了一桩悲剧,至少她没成为那个跳河的女人,而我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反而从她身上吃到了更多教训。”
“我最近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我反思了之前的一些事,人生的路那么长,我还有许多事要做,而她们两个在我这里已经过去了。”
顾舜华捏着那封信看了很久。
哥哥是一个沉默的人,并不擅长表达自己。
这也许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这么吐露自己的心里话吧。
*
最近天更冷了,偏偏又下了一场雪,过去北京图书馆学习也是一种痛苦,可是电视大学的教室更是冰冷,冻得手都是僵的。
没办法,顾舜华只能在上完电视大学的课后,回到家里学,这样学到大概下午四点多就出发过去玉花台上班。
不过这么一来,家里的煤球就显得紧张了。
过去那会儿盖的房子,墙厚得能有半米,但是自己盖的肯定不舍得那样厚实,所以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屋子里冷得就像冰窖一样。
顾舜华都是缩在被窝里学习,即使这样,也有些受不了。
只是煤球实在是紧缺,哪舍得用呢。
任竞年之前找过矿上,现在又给矿上打了一通电话,倒不是矿上不给积极办这事,实在是要想运过来,也得恰好有机会,得是顺道的,矿上的就算再着急给他运,也不可能单独开一个车厢。
好在这一次,总算有消息了,说已经协调过了,这两天就能运过来,而且不是两吨,竟然是三吨,三吨煤。
这下子喜出望外了,任竞年把这消息告诉顾舜华,顾舜华都高兴死了:“我中午在家学习,手都不听使唤了!”
任竞年:“我知道,所以我一直在协调这件事,今年北京的煤没用内蒙古的,他们没往这边运的路线,这次也是找人协调的铁路车厢。”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
去年的那一吨煤是顾舜华自己操心,费力不少,这次自然是不用了,任竞年找了潘爷,一起联系了板车人手,直接把三吨煤给接到了百子湾他们院子那里,然后在百子湾的院子做煤球,做好了后,陆续往这边运。
因为量大,这次各家能得一百块呢,就这样,还能剩下一些,任竞年送给老师一些,也送给百子湾村里一些,大家都感激得要命。
煤在冬天多稀罕啊,没这个就是挨冻!
这次因为量大,大家也不好意思真得那么便宜价格要,毕竟不要钱的煤啊,但任竞年在这个事上很坚持,并没有多收一点钱的意思,这让大家全都过意不去,心里感激得要命:“竞年和舜华做事都敞亮痛快,帮了咱多大的忙!”
顾舜华知道任竞年有自己的考量,现在自己有些名气了,任竞年是二等功的军人退役,当过抗洪英雄,现在又是大学生,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这种情况下,任竞年做事就更加小心谨慎,免得污了这名声。
再说,大家伙大冬天受冻也不容易,现在能帮大家,自己心里也好受。而这次弄了这么多煤球,当然就属自己家最多了,那真是随心用,再也不怕冷了。
现在的顾舜华放学回到家,先打开白炉子的封口,让火烧得旺起来,然后给自己下点羊肉汤面或者什么的,再把馒头片和白薯烤上,这样等孩子放学就能吃了。为了烤馒头烤白薯,她还实践了书上记着的一招。
把一个铁罐头的底儿和盖都抠去了,做成一个铁皮筒,再清洗干净了每天用。
将炉子用炉盖子半封住,只露出一点小缝冒热气,把铁皮筒罩在那条炉缝上,取馒头片悬空放在铁皮筒上,再拿一个小铁锅罩住铁皮筒。
这铁锅
这么摆布下来,炉子里的热气冒出,从铁皮筒里往上,透过馒头片,聚拢在铁锅上方,在罩住的铁锅里形成一个高温区,馒头片在正中间,自然烤得外面嘎嘣脆,里面暄软,而且上下均匀。
不像一般的烤馒头片,靠里的糊了,靠外面的还没好。
这么烤出来,孩子爱吃,她自己也爱吃,再拿筷子头蘸一点豆腐乳往上稍微一抹,简直是没得挑。
吃饱喝足了,暖烘烘地坐在床上,拿着书本学习,偶尔间听到外面的麻雀声,看看窗外,枯枝上栖息着觅食的雀儿,正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叫,她便觉得,这日子太舒坦了。
这天,四点多,她换了衣服,穿上了棉猴儿,准备过去玉花台上班。最近她爸中午下了班干脆不回家了,太冷,路上挨冻不够折腾的,便在玉花台觅一个地儿睡一会,倒是也自在,所以她最近都是每天自己去上班。
谁知道刚到单位,就听好几个大厨正讨论她呢,一看到她,乐了:“舜华,瞧,你又上报纸了!”
顾舜华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报纸采访溥先生关于当代饮食的看法,其中溥先生特意提到了自己的桃花泛,并且加以褒奖。
“舜华,人家这真是正儿八经的皇族,过去皇帝的弟弟,人家这么说,你这算是盖了帽儿了,正宗!”
顾舜华仔细地看了报纸,想起之前大会上溥先生说的话,当时人声嘈杂,也不方便说太多,但当时他明显想和自己多说说,还邀请自己过去拜访他。
现在老先生又在采访中提起自己,大加褒奖,按理自己知道了也不好装傻,最好是上门拜访一下,表达感激之情。
但人家到底档次不一样,现在也是国家的干部官员,又有那样的身份,自己贸然拜访,又觉得有攀附的意思。
当天回去后,顾舜华和任竞年提了这事,任竞年却是觉得:“这位老先生既然在采访中公开提起来,那就是对你有欣赏的意思,如果你想拜访表达感激,这也正常,咱们装傻当不知道,反倒是失理了,显得眼里没人。”
这么商量过后,又问了下顾全福,顾全福也觉得可以,顾舜华当下便取了一块清酱肉,称了下,大概有三斤重,又准备了一些别的小吃食,都是一些之前御膳里会有的小吃食。
到了周日,便由任竞年陪着,过去了这位溥老先生的院子。
溥先生的住宅位于护国寺附近,临街的门楼饱经沧桑,红漆大门已经有些斑驳了,和对面几家铺子的热闹相比,这边实在是冷清得厉害。
来之前顾舜华也稍微做了一些功课了解,知道这是清醇亲王载沣先生的产业,后来有周总理做主,作为遗产给了这位溥老先生,当做他的住处。
上了公交车,顾舜华自然带着一点没有平息的情绪,旁边苏映红看出来了,纳闷:“姐,你这是怎么了?”
顾舜华:“也没什么,就是抠门。”
苏映红:“啊?”
顾舜华看苏映红那样子,想着她经常过来百子湾,可别被人家蒙了去,便道:“她应该是想找我借钱,借三百。”
苏映红更加惊讶了:“三百?这说得倒轻巧,三百也太多了,干嘛?要当彩礼给她婆家?这不至于吧,哪能找你借钱给她婆家当彩礼?”
顾舜华:“她倒是没直接张口。”
说着,她把这事说了说,包括之前是假结婚的,都提了:“反正心里不痛快,我现在还真不缺这个钱,她要是干脆豁亮地开口,我看她可怜,应该也就真借了,能帮一把干嘛不帮。可现在,怎么想怎么别扭啊,那话里意思,倒像是她成二婚是我哥害的,我家欠了她家一样!”
苏映红听着震惊不已:“敢情振华哥是帮她才结婚的,又为了给她弄户口才继续瞒着大家伙!她得了户口工作倒是好,拍拍屁股跑了,跑了就跑了,还找姐你来借钱?”
旁边的李桂容听得皱眉,道:“我们厂子里有一个瘸腿的,三十多了,在厂子里看仓库,之前找了个郊区的姑娘,二十岁年轻姑娘。就这,瘸子还觉得亏了呢。那郊区姑娘图什么,就图他工人阶级城市里户口。”
这年头,城里户口值钱啊,结果就这么白帮人家,还给人家找工作,最后闹成这样。
苏映红:“别说就是假结婚,就算真结婚,也得避讳着,哪有找头一茬婆家的姑奶奶给后一茬婆家当彩礼的,这不像样啊!”
顾舜华:“咱们看着吧,看看她怎么熬过去这一关。
苏映红:“那振华哥那里怎么办,大家伙都以为他是二婚,离过婚的,可他实际没有啊!我还以为是两个人不对付才离婚的,闹了半天就是纯帮忙!振华哥没收她钱吧?”
顾舜华忍不住笑了:“收钱?人家还找我借钱呢!”
苏映红咬牙:“奶奶的,这叫什么事啊!早说啊!早说谁搭理她!”
顾舜华:“刚才我特别气,主要是心里还存着希望,想着也许不至于,也许是我把人往坏里想了,结果她还真是那意思,特特地跑来,话里话外她二婚,还说我应该有这个钱,搞得好像我欠她!不过现在我也想明白了,这人就这样,我犯不着!”
苏映红:“可这个事,总得和大家说明白吧,不然大家都以为振华哥和她是过不下去呢,那时候我妈好像还在那里和人叨叨,说瞧顾家这一家子,怎么对人家小媳妇的,小媳妇那天大杂院外头墙根底下暗地里抹泪哭呢!”
顾舜华:“这就一个糊涂账了,回去想办法和老街坊说清楚,撇清关系得了,以后远着就是了。”
苏映红:“这好办,我和我妈提提,剩下的咱就不用操心了!”
她这一说,顾舜华微怔了下,之后差点笑出声。
苏映红正色道:“我瞧我妈那人,别的不行,传这种事,保准半天给你传出去三个胡同,还得添油加醋一会!咱先把这事扯扯明白了,省得到时候她和司机的事黄了又赖上振华哥。”
顾舜华笑着:“行,那到时候可就全仗着你妈了,你控制着点,别说太过火,人家也就是想想借咱的钱,也被我给呲了一通,就这么得了,咱把事实给大家讲清楚就行,也不能败坏人家名声。”
苏映红:“放心好了,我知道分寸!”
说起来,现在苏映红结婚了,日子过得不错,过去当圈子的事没怎么有人提了,乔秀雅的气好像也稍微顺一些了,不像以前看顾舜华不顺眼,当然了,面子还是得撑着,见面依然不怎么搭理。
反倒是对自己女儿,多少带着一种“哄着”的意思,又想端着又想讨好的。
而苏映红果然不负重托,把这消息“不经意”间透露给她妈,又警告一番:“妈,你可不能到处乱说,更别败坏人家名声,不然回头人家还不是找我茬!”
她妈乔秀雅连连点头,不过一转身,到底是忍不住,不敢明目张胆太编,但也到处给人家说“小道消息”,说老大就是大傻子,竟然这么帮人家,这是学雷锋做好事还是怎么着呢!
很快附近几个胡同都知道了,这事传出去,大家伙都只有一句话:“这振华也太实在,可算是让那个姓苗的沾大便宜了!”
至于陈翠月和顾全福这里,开始自然也是吃惊,但是顾全福听顾舜华提了后,也只是皱了皱眉头:“也是一个可怜人,算了,反正咱们提防着,以后别打交道就是了,以前的事就甭提了,人家沾了便宜,咱也不至于吃多大亏。”
陈翠月先是震惊,之后就来气了,特别是听到苗秀梅竟然还要从顾舜华这里借三百块钱:“三百块呢,谁还是她娘家怎么着,她竟然借三百!倒是能张口!”
陈翠月工资低,一个月也就三十块,三百块差不多是她干一年,她又在意钱,听了哪里能没气。
说白了,以前再喜欢苗秀梅,那也是因为“曾经以为她是自己儿子的媳妇”,而且又那么“勤劳朴实”,可现在一听她竟然扭扭捏捏想借女儿三百块,她的喜欢顿时像肥皂泡那样破了。
本来那苗秀梅就在自己家住了那么两个月不到,能有什么很深的感情啊。
而顾舜华任竞年接下来一周都没过去百子湾,反倒是骨朵儿,和他们说起这件事了,说得绘声绘色的。
这才知道,苗秀梅哭着跪在了地上,一步一个磕头,说要还生恩,还说自己这辈子不容易,想结个婚,求后妈放过,甚至大冷天的挽起袖子来,拿刀子往自己手腕上放,说是要用血来报养恩。
当然,胳膊刚一见红,就被妇女主任给阻止了。
事情做得挺绝,但确实这么一来,问题还真解决了,厂里人对她爸妈指指点点的,后来她爸妈闹了一次,厂长还是和稀泥,但她和司机照样结婚,也没受影响。
她婆婆那里当然是不太乐意,但最后也没说什么,这事竟然就这么过去了。
顾舜华没了最初的恼火后,反而能平心静气地去思考这件事。
其实这年头,大家都在为了户口拼命,只是大家拼命是折腾自己,有的为了回城,把自己折腾出肾炎的都有,可她倒是好,倒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给自己哥哥落个二婚名头,还暗地里跑出去哭,仿佛她是小白菜。
可问题是,家里头谁欺负她了,也没人要她那么任劳任怨吧,当时自己劝她犯不着,自己爸妈也都说你歇歇,也不过是哥哥惦记别人她心里不舒服,但那还是她和哥哥假结婚之前就知道的,谁对不起她怎么着!自己非要抢着干活,让大家心里不好意思,回头又跑出去胡同外让大家看她哭。
只是这些,过去了就过去了,反正好歹让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反正以后桥归桥路归路。
反倒是陈翠月,催着顾舜华给顾振华写信:“你哥现在虽然在国外,可万一哪天有什么,你哥又被她缠上怎么办!还是得劝劝你哥,免得你哥被这些不要脸的勾搭!”
陈翠月是怕了,因为之前冯书园的事,她彻底怕了。
顾舜华一想也是,便写了一封信,当然也不好再说苗秀梅的不是,怕她哥反感,只是委婉地提了这个事,把苗秀梅和自己说的话大致讲了讲,说她觉得苗秀梅是想找自己借钱,但她不太想借,所以就没搭理这一茬。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她哥回信了,是一封挺长的信,墨迹前后颜色不太一样,看得出来,是分好几次写的,这其中应该也有一些挣扎。
也许是写信这种形式比起对面交谈更能让人放得开,一向寡言的哥哥竟然写了很长,写了最初苗秀梅是怎么找上他求他,说他其实并不想,毕竟登记结婚这种事对人影响挺大的,但她很可怜,跪在他面前抱住他的腿,他不忍心,就答应了。
写了乡下八年的种种,从最开始的“纯帮忙”到相处出一些感情来。
他解释了两个人离婚登记后的那一百多块钱,顾舜华以为苗秀梅没拿,其实确实是拿走了,后来见到,她要还给他,但他当然没要。
也解释了一些其它的,平时他不会张口的话。
最后他道:“出国前的那一晚,我想了想,骑车子去了百子湾,我没想到那么晚了那个男人就在她屋里,我听到她对那个司机同志说的那番话,就转身回来了。”
顾振华并没有说那一番话是什么,顾舜华捏着信纸,却鼻子发酸。
成长都是有代价的,那个善良到爱给自己揽事的哥哥也是,他接连遭受了两次打击,被人家把赤果果的真相残忍地摆在自己面前,去看那些曾经以为的美好就那么残忍地被打碎。
她继续往下看,信的最后,她哥哥依然用很平和的语气说道:“不过舜华,无论是冯书园还是她,我现在都没什么好生气的,冯书园当年遇到了不好的事,那时候她很年轻,我虽然不太懂,但我知道很多女人遇到这种事就是被毁了一辈子,我希望尽可能让她好受一些。而她,她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我帮她度过了,这世上就少了一桩悲剧,至少她没成为那个跳河的女人,而我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反而从她身上吃到了更多教训。”
“我最近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我反思了之前的一些事,人生的路那么长,我还有许多事要做,而她们两个在我这里已经过去了。”
顾舜华捏着那封信看了很久。
哥哥是一个沉默的人,并不擅长表达自己。
这也许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这么吐露自己的心里话吧。
*
最近天更冷了,偏偏又下了一场雪,过去北京图书馆学习也是一种痛苦,可是电视大学的教室更是冰冷,冻得手都是僵的。
没办法,顾舜华只能在上完电视大学的课后,回到家里学,这样学到大概下午四点多就出发过去玉花台上班。
不过这么一来,家里的煤球就显得紧张了。
过去那会儿盖的房子,墙厚得能有半米,但是自己盖的肯定不舍得那样厚实,所以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屋子里冷得就像冰窖一样。
顾舜华都是缩在被窝里学习,即使这样,也有些受不了。
只是煤球实在是紧缺,哪舍得用呢。
任竞年之前找过矿上,现在又给矿上打了一通电话,倒不是矿上不给积极办这事,实在是要想运过来,也得恰好有机会,得是顺道的,矿上的就算再着急给他运,也不可能单独开一个车厢。
好在这一次,总算有消息了,说已经协调过了,这两天就能运过来,而且不是两吨,竟然是三吨,三吨煤。
这下子喜出望外了,任竞年把这消息告诉顾舜华,顾舜华都高兴死了:“我中午在家学习,手都不听使唤了!”
任竞年:“我知道,所以我一直在协调这件事,今年北京的煤没用内蒙古的,他们没往这边运的路线,这次也是找人协调的铁路车厢。”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
去年的那一吨煤是顾舜华自己操心,费力不少,这次自然是不用了,任竞年找了潘爷,一起联系了板车人手,直接把三吨煤给接到了百子湾他们院子那里,然后在百子湾的院子做煤球,做好了后,陆续往这边运。
因为量大,这次各家能得一百块呢,就这样,还能剩下一些,任竞年送给老师一些,也送给百子湾村里一些,大家都感激得要命。
煤在冬天多稀罕啊,没这个就是挨冻!
这次因为量大,大家也不好意思真得那么便宜价格要,毕竟不要钱的煤啊,但任竞年在这个事上很坚持,并没有多收一点钱的意思,这让大家全都过意不去,心里感激得要命:“竞年和舜华做事都敞亮痛快,帮了咱多大的忙!”
顾舜华知道任竞年有自己的考量,现在自己有些名气了,任竞年是二等功的军人退役,当过抗洪英雄,现在又是大学生,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这种情况下,任竞年做事就更加小心谨慎,免得污了这名声。
再说,大家伙大冬天受冻也不容易,现在能帮大家,自己心里也好受。而这次弄了这么多煤球,当然就属自己家最多了,那真是随心用,再也不怕冷了。
现在的顾舜华放学回到家,先打开白炉子的封口,让火烧得旺起来,然后给自己下点羊肉汤面或者什么的,再把馒头片和白薯烤上,这样等孩子放学就能吃了。为了烤馒头烤白薯,她还实践了书上记着的一招。
把一个铁罐头的底儿和盖都抠去了,做成一个铁皮筒,再清洗干净了每天用。
将炉子用炉盖子半封住,只露出一点小缝冒热气,把铁皮筒罩在那条炉缝上,取馒头片悬空放在铁皮筒上,再拿一个小铁锅罩住铁皮筒。
这铁锅
这么摆布下来,炉子里的热气冒出,从铁皮筒里往上,透过馒头片,聚拢在铁锅上方,在罩住的铁锅里形成一个高温区,馒头片在正中间,自然烤得外面嘎嘣脆,里面暄软,而且上下均匀。
不像一般的烤馒头片,靠里的糊了,靠外面的还没好。
这么烤出来,孩子爱吃,她自己也爱吃,再拿筷子头蘸一点豆腐乳往上稍微一抹,简直是没得挑。
吃饱喝足了,暖烘烘地坐在床上,拿着书本学习,偶尔间听到外面的麻雀声,看看窗外,枯枝上栖息着觅食的雀儿,正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叫,她便觉得,这日子太舒坦了。
这天,四点多,她换了衣服,穿上了棉猴儿,准备过去玉花台上班。最近她爸中午下了班干脆不回家了,太冷,路上挨冻不够折腾的,便在玉花台觅一个地儿睡一会,倒是也自在,所以她最近都是每天自己去上班。
谁知道刚到单位,就听好几个大厨正讨论她呢,一看到她,乐了:“舜华,瞧,你又上报纸了!”
顾舜华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报纸采访溥先生关于当代饮食的看法,其中溥先生特意提到了自己的桃花泛,并且加以褒奖。
“舜华,人家这真是正儿八经的皇族,过去皇帝的弟弟,人家这么说,你这算是盖了帽儿了,正宗!”
顾舜华仔细地看了报纸,想起之前大会上溥先生说的话,当时人声嘈杂,也不方便说太多,但当时他明显想和自己多说说,还邀请自己过去拜访他。
现在老先生又在采访中提起自己,大加褒奖,按理自己知道了也不好装傻,最好是上门拜访一下,表达感激之情。
但人家到底档次不一样,现在也是国家的干部官员,又有那样的身份,自己贸然拜访,又觉得有攀附的意思。
当天回去后,顾舜华和任竞年提了这事,任竞年却是觉得:“这位老先生既然在采访中公开提起来,那就是对你有欣赏的意思,如果你想拜访表达感激,这也正常,咱们装傻当不知道,反倒是失理了,显得眼里没人。”
这么商量过后,又问了下顾全福,顾全福也觉得可以,顾舜华当下便取了一块清酱肉,称了下,大概有三斤重,又准备了一些别的小吃食,都是一些之前御膳里会有的小吃食。
到了周日,便由任竞年陪着,过去了这位溥老先生的院子。
溥先生的住宅位于护国寺附近,临街的门楼饱经沧桑,红漆大门已经有些斑驳了,和对面几家铺子的热闹相比,这边实在是冷清得厉害。
来之前顾舜华也稍微做了一些功课了解,知道这是清醇亲王载沣先生的产业,后来有周总理做主,作为遗产给了这位溥老先生,当做他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