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81节
毕竟之前自己父亲腌制的那次是腊月里腌,初春收工,是能赶上季节的,而自己这个开始的时间明显是有些晚了,并不是最合适的季节。
再说了,少量腌制和大量腌制还是有区别的,这就像小炒和大锅菜,肯定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用到的盐巴酱油以及各种配料,哪里稍微有个不好,可能味道出来就是不伦不类了。
如果是之前,顾舜华闷头自己苦干,哪怕是真不行了,彻底栽了,顶多就是自己的积蓄付之东流,但是现在,赌注加大了,这又关系到她写的文章了。
清酱肉做不好,怎么好意思写文章,她还盼着这文章能获奖,到时候拿一辆洋车子呢!
她越发谨慎,甚至有些忐忑起来。
那天正好周末,任竞年过来,带着她和两个孩子过去玩,路上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她心事重重,便问:“是不是为了报纸写文章的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能写自然好,写不出来,你们单位也不至于怪你。”
顾舜华:“比起报纸,我突然担心起来清酱肉了,我就是一下子患得患失起来,害怕真搞砸了,真搞砸了,那咱们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吧。”
其实之前都商量过了,也没多想,就这么干了,干的时候凭着一股子劲儿,但现在干了,反倒忐忑起来。
可能也是因为那清酱肉已经在酱油缸里腌起来了,她想干什么都不成,只能等着,人闲下来等着,就容易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任竞年听着,笑了,他握住了她的手指:“瞎想什么,我也不是那么没用啊!”
顾舜华咬唇,软软地瞪他一眼:“我还指望着你考上大学呢。”
任竞年:“你这么担心,那我还不如不考大学了,就在单位干着,我们单位待遇挺好的,时不时发东西。”
最近发了一整套毛巾浴巾,还发了一袋子小米,和四块肥皂。
这些生活物资,说多也不见得多,但除了死工资外,还时不时发东西,总是让人喜欢,以前内蒙待时间久了,什么都没有,物资匮乏,现在看到,真是把东西当成东西看。
他那些东西都拿过来大栅栏了,浴巾昨晚上已经给孩子用上了,香喷喷的新浴巾,两个孩子喜欢得很。
顾舜华一听这个,马上道:“那可不行,你得考上大学!可不能放弃考大学!”
任竞年:“舜华,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在我们单位打听过了,我们单位就有个女同志,他丈夫在毛纺厂上班,如果真要换,对方愿意和我换。虽然毛纺厂距离大栅栏也远,但我看了,二十公里,还是比在廊坊强,到时候我辛苦点来回跑,日子也能过。”
可顾舜华哪里担心的是这个啊,这些以后都不是事,她担心的是任竞年的将来前途。
任竞年是被写好了有一番成就的人,而那番成就,是建立在他上了大学,在大学得到进步的基础上,万一他干脆不上大学了,就在中石油管道局干着,或者去了什么毛纺厂,谁知道将来怎么样,没准再过十几年就直接下岗职工了!
顾舜华:“你还是上大学吧,上大学多好啊,咱们家以后就是知识分子了,我不管,我这个人虚荣,就要我的爱人考上大学当大学生,以后咱们孩子说出去也有排面不是吗?”
任竞年挑眉笑看着她:“我以为你更喜欢我多陪着孩子呢!”
顾舜华:“才不是呢!反正你得考大学。”
改变了子女的人生,她高兴,但是改变了任竞年的,她就不是滋味了,毕竟任竞年的人生也许本来是娇妻美子事业有成,把他命中注定的娇妻美子给破坏了,再把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变成下岗职工,那罪过就大了。
任竞年便收敛了笑:“舜华,如果考大学的话,那也行,到时候我也想办法勤工俭学,日子哪怕难一点,我们一起过。”
顾舜华:“嗯,行。”
这时候,满满听到了:“爸爸一定要考大学!”
多多也煞有其事地点头:“对,考大学!”
任竞年一听两个孩子说话便笑了:“满满和多多知道大学是什么吗?”
满满:“知道啊!”
多多忙道:“多多也知道!”
顾舜华有些惊讶,因为她从来没和孩子提过这种话题:“那大学是什么啊?”
多多抢答:“天天吃饺子!”
满满跟着一起喊:“考大学,吃饺子!”
顾舜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了想道:“多多和满满说得没错,考上大学的话,咱们就给爸爸包饺子庆祝,你们想吃什么馅的?”
旁边任竞年开始也是疑惑,想着这俩孩子说什么呢,后来猛地明白过来了,笑道:“多多,满满,是不是天之骄子?”
天之骄子?
多多和满满猛点头:“对,天天吃饺子!”
顾舜华愣了下,之后真是忍不住笑起来。
要不说家里有小孩儿就欢快呢,两个小孩儿更是逗人喜欢,三岁多,上了托儿所有了好朋友,也和大杂院里的孩子接触多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话,又学不明白,最后弄了一个上大学天天吃饺子。
任竞年也是忍不住笑:“爸爸怎么着也得考上大学,考上大学让多多和满满天天吃饺子!”
顾舜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得嘞,你们俩啊,也就你爸能琢磨明白你们的话!”
***
这天过去百子湾,因为后腿肉都在大缸里腌着,上了封,也不可能揭开看,不过是围着大缸打转闻闻味儿罢了。
下午时候就回来了,回来后两个孩子过去佟奶奶那里玩儿了,任竞年被顾跃华拉着请教问题,顾舜华便拿了笔来,构思自己的清酱肉文章。
她听自己爸讲了那么些典故,又亲手制作了清酱肉,对清酱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等到一下笔,她才发现,这事并不容易。
平时自己随手记下来,那些东西其实很零散,根本组织不起来。就算一肚子掌故,也不知道从哪里讲起,一桩桩地列出来吧,也不像样,你这是写文章呢,谁要看你菜谱!
于是等任竞年回来,她还在那里咬铅笔头。
任竞年看她犯愁:“看看这方面的文章,兴许就能写出来了,抽空过去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看看?”
任竞年这一提醒,顾舜华恍然了。
她记下来她爸提过,那满汉全席的事,不是就有一位教授提过嘛,那些文化人可能也喜欢琢磨吃的,他们没准能留下一些文字呢,自己可以参考参考,看看别人怎么下笔,不然真是摸不着头绪。
顾舜华:“新华书店我去过,肯定没这方面的书,里面书都很正经,这就是闲篇,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吧。”
任竞年:“这个可以,现在咱不是在内蒙古,是在北京,北京是首都,文化资源丰富,如果有图书馆能用,那就是借力,比自己在那里干琢磨强。”
顾舜华深以为然,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送了孩子去托儿所,她就赶紧坐公交车过去图书馆了。
北京图书馆就在北海旁边,和大栅栏一样在北京中轴线上,穿过去天*门后,沿着故宫外的红墙绿树就那么一直往前,没多久就到了文津街,这是一处老建筑了,绿色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雕梁画柱古色古香的,俨然就是一座古代宫殿。
顾舜华先去打听了借书证怎么办,填表,交了押金,图书馆管理同志就给了一张“借书证”。
看着这小小的借书证,顾舜华有些激动,这就是随便能借书的意思了。
不过她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借书,于是就留心看旁边的人,旁边好些男女,都挺年轻的,估计是过来看书的大学生。
她看别人往前走,她也就跟着,走过了一处摆有古代瓦当屏风的地方后,那么一转遭儿,她都要惊到了。
这是一楼的选书区,一排排的小柜子,每个柜子上是整齐划一的小抽屉,抽屉上有许多卡片,顾舜华学着别人凑近了看,那小卡片上写着书名以及相关信息,还有内容简介。
顾舜华生在五十年代后期,她六岁上小学时候还不懂事,才上了几年那个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整体氛围上来说读书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她自己也不是多爱读书,所以从根子上,她就没读过多少书,上学上了那么八年,就这么混过来了。
现在看到这么一整排的书,她打心眼里觉得震撼,震撼之后也有些自卑,倒是莫名想起一首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的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小时候没人教过她,她爸是厨子,不懂这些,她妈更是不会教育孩子,她自己跟野草一样这么长大,二十多岁,站在图书馆中,看着这浩瀚如海的书卡,她才明白,自己想知道更多,想要长进,得埋头去里面寻找答案了。
她就那么低头找着,并不知道里面的规矩,更不知道该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她翻来好久,才找到两本饮食方面的书,暗暗记下来编号,之后学着别人上了二楼。
一楼是选书区,二楼才是借书区,要把刚才的编号告诉图书管理员,再把借书证给对方,对方就帮你把书拿过来。
图书馆的管理员那也是好职业,鼻子朝天,并不会有太多耐心,所以这个时候就得看人眼色,万一管理员说这本书借出去了没找到,那你也没法儿。
顾舜华看着前面一位并没有借到自己想要的书,就有些担心了,可别自己要的这两本没有。
不过担心倒是多余的,她交了借书证,又说了编号后,图书馆管理员交上去编号,很快,传送带就把书从书库传出来了。
后面还有人排队,她走到一边,翻阅过,然而看过后,只有失望。
这两本书,都是泛泛而谈,里面记载的也不过是一些寻常做菜的门道,这种书,别说她了,玉花台随便一个学徒都没看的必要,这就是给普通人家做菜时随便看看的。
这一下,她真是失望极了。
翻了这么久,找了两本没用的,她还得去排队还书。
她沮丧地耷拉着脑袋,认命地过去排队,谁知道这时候,就有人在她耳边问:“顾同志,你也来借书?”
顾舜华看过去,竟然是严崇礼。
她忙对严崇礼笑了笑:“严教授,你也在啊,吃了吗?”
说完后,她才意识到不对,说什么吃了吗,你当这是大杂院里吗,她怎么就不知道来一个有档次的打招呼?
严崇礼却不以为意:“吃了,你呢?”
顾舜华点头:“嗯,也吃了。”
这可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话题,把这满室书香都熏出火锅味儿来了吧。
严崇礼看向顾舜华手里的书:“顾同志,你借了什么书?”
顾舜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地道:“我又不是什么文化人,平时不怎么看书,只是这次我们单位要举办一个内部报纸刊物,说是让我们厨师踊跃报名写一篇关于吃的文章,我们单位根本没人肯写。你也知道,当厨子的,哪有什么学问,让他们写字这是逼死人,最后把我推出来了,我其实也不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严崇礼明白了:“顾同志是想找一些饮食方面的书来做参考学习下?”
顾舜华:“是,不过这两本都不行,里面根本没讲多少东西。”
严崇礼:“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我经常来这个图书馆,很熟悉,我帮您参谋参谋。”
顾舜华便笑了:“那敢情好,严同志,我想要一本关于清酱肉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历史文化起源之类的介绍。”
严崇礼:“清酱肉?”
顾舜华便描述道:“对,就是解放前老北京的一种腌肉,当时还挺有名的,不过日伪时候,就没怎么见过,到了解放后,就绝了,市面上也看不到了。”
严崇礼想了想:“故都肉味比江南,清酱腌成亦美甘;火腿金华广东腊,堪为鼎足共称三,这首诗,说的应该就是你口中的清酱肉了。”
顾舜华听了这首诗,喜出望外:“对对对对,就是说的这个,严教授,你在哪儿看到这首诗的,这首诗写得真好!”
她已经琢磨明白这件事了,她的文章,就得冲着这个味儿来,要把清酱肉提到解放前老北京传统上去,要往文化上面靠,那才能让大家认这个东西,才能有更多人捧场,也就能把这绝了的清酱肉传承下去,不然,就那么麻烦的制作过程,早晚得绝了。
她最需要这么一首诗了!
严崇礼看顾舜华那眉飞色舞的劲儿,笑了:“顾同志,这首诗,我应该是很早前看过,那本书应该是叫《古都美食百咏》,不过图书馆中应该很难找到了,是以前的书了。”
顾舜华听了,有些失望:“这样啊。”
说着,她下意识看向一楼选书区,还是希望过去找找,没准儿就有呢。
严崇礼:“这种解放前的北平名吃,不一定只这本书记载过,其它文人墨客应该也有写过,我们可以多翻翻,我过去帮你一起找吧。”
顾舜华:“那怎么好意思,严教授,你忙,我自己过去找就行。”
严崇礼却不由分说,陪着她下楼了,到了楼下,两个人重新排队,找了一番,不过显然并没有这本书。
顾舜华:“没找到这本书,不过有严教授这首诗,我觉得也不错,我可以用上。”
严崇礼却道:“我想起来了,顾同志,你可以看看梁先生的书,那是民国的大学问家,我记得他的一些笔记中好像有相关的记载,兴许能写有这个。”
顾舜华眼睛顿时亮了。
再说了,少量腌制和大量腌制还是有区别的,这就像小炒和大锅菜,肯定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用到的盐巴酱油以及各种配料,哪里稍微有个不好,可能味道出来就是不伦不类了。
如果是之前,顾舜华闷头自己苦干,哪怕是真不行了,彻底栽了,顶多就是自己的积蓄付之东流,但是现在,赌注加大了,这又关系到她写的文章了。
清酱肉做不好,怎么好意思写文章,她还盼着这文章能获奖,到时候拿一辆洋车子呢!
她越发谨慎,甚至有些忐忑起来。
那天正好周末,任竞年过来,带着她和两个孩子过去玩,路上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她心事重重,便问:“是不是为了报纸写文章的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能写自然好,写不出来,你们单位也不至于怪你。”
顾舜华:“比起报纸,我突然担心起来清酱肉了,我就是一下子患得患失起来,害怕真搞砸了,真搞砸了,那咱们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吧。”
其实之前都商量过了,也没多想,就这么干了,干的时候凭着一股子劲儿,但现在干了,反倒忐忑起来。
可能也是因为那清酱肉已经在酱油缸里腌起来了,她想干什么都不成,只能等着,人闲下来等着,就容易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任竞年听着,笑了,他握住了她的手指:“瞎想什么,我也不是那么没用啊!”
顾舜华咬唇,软软地瞪他一眼:“我还指望着你考上大学呢。”
任竞年:“你这么担心,那我还不如不考大学了,就在单位干着,我们单位待遇挺好的,时不时发东西。”
最近发了一整套毛巾浴巾,还发了一袋子小米,和四块肥皂。
这些生活物资,说多也不见得多,但除了死工资外,还时不时发东西,总是让人喜欢,以前内蒙待时间久了,什么都没有,物资匮乏,现在看到,真是把东西当成东西看。
他那些东西都拿过来大栅栏了,浴巾昨晚上已经给孩子用上了,香喷喷的新浴巾,两个孩子喜欢得很。
顾舜华一听这个,马上道:“那可不行,你得考上大学!可不能放弃考大学!”
任竞年:“舜华,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在我们单位打听过了,我们单位就有个女同志,他丈夫在毛纺厂上班,如果真要换,对方愿意和我换。虽然毛纺厂距离大栅栏也远,但我看了,二十公里,还是比在廊坊强,到时候我辛苦点来回跑,日子也能过。”
可顾舜华哪里担心的是这个啊,这些以后都不是事,她担心的是任竞年的将来前途。
任竞年是被写好了有一番成就的人,而那番成就,是建立在他上了大学,在大学得到进步的基础上,万一他干脆不上大学了,就在中石油管道局干着,或者去了什么毛纺厂,谁知道将来怎么样,没准再过十几年就直接下岗职工了!
顾舜华:“你还是上大学吧,上大学多好啊,咱们家以后就是知识分子了,我不管,我这个人虚荣,就要我的爱人考上大学当大学生,以后咱们孩子说出去也有排面不是吗?”
任竞年挑眉笑看着她:“我以为你更喜欢我多陪着孩子呢!”
顾舜华:“才不是呢!反正你得考大学。”
改变了子女的人生,她高兴,但是改变了任竞年的,她就不是滋味了,毕竟任竞年的人生也许本来是娇妻美子事业有成,把他命中注定的娇妻美子给破坏了,再把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变成下岗职工,那罪过就大了。
任竞年便收敛了笑:“舜华,如果考大学的话,那也行,到时候我也想办法勤工俭学,日子哪怕难一点,我们一起过。”
顾舜华:“嗯,行。”
这时候,满满听到了:“爸爸一定要考大学!”
多多也煞有其事地点头:“对,考大学!”
任竞年一听两个孩子说话便笑了:“满满和多多知道大学是什么吗?”
满满:“知道啊!”
多多忙道:“多多也知道!”
顾舜华有些惊讶,因为她从来没和孩子提过这种话题:“那大学是什么啊?”
多多抢答:“天天吃饺子!”
满满跟着一起喊:“考大学,吃饺子!”
顾舜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了想道:“多多和满满说得没错,考上大学的话,咱们就给爸爸包饺子庆祝,你们想吃什么馅的?”
旁边任竞年开始也是疑惑,想着这俩孩子说什么呢,后来猛地明白过来了,笑道:“多多,满满,是不是天之骄子?”
天之骄子?
多多和满满猛点头:“对,天天吃饺子!”
顾舜华愣了下,之后真是忍不住笑起来。
要不说家里有小孩儿就欢快呢,两个小孩儿更是逗人喜欢,三岁多,上了托儿所有了好朋友,也和大杂院里的孩子接触多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话,又学不明白,最后弄了一个上大学天天吃饺子。
任竞年也是忍不住笑:“爸爸怎么着也得考上大学,考上大学让多多和满满天天吃饺子!”
顾舜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得嘞,你们俩啊,也就你爸能琢磨明白你们的话!”
***
这天过去百子湾,因为后腿肉都在大缸里腌着,上了封,也不可能揭开看,不过是围着大缸打转闻闻味儿罢了。
下午时候就回来了,回来后两个孩子过去佟奶奶那里玩儿了,任竞年被顾跃华拉着请教问题,顾舜华便拿了笔来,构思自己的清酱肉文章。
她听自己爸讲了那么些典故,又亲手制作了清酱肉,对清酱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等到一下笔,她才发现,这事并不容易。
平时自己随手记下来,那些东西其实很零散,根本组织不起来。就算一肚子掌故,也不知道从哪里讲起,一桩桩地列出来吧,也不像样,你这是写文章呢,谁要看你菜谱!
于是等任竞年回来,她还在那里咬铅笔头。
任竞年看她犯愁:“看看这方面的文章,兴许就能写出来了,抽空过去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看看?”
任竞年这一提醒,顾舜华恍然了。
她记下来她爸提过,那满汉全席的事,不是就有一位教授提过嘛,那些文化人可能也喜欢琢磨吃的,他们没准能留下一些文字呢,自己可以参考参考,看看别人怎么下笔,不然真是摸不着头绪。
顾舜华:“新华书店我去过,肯定没这方面的书,里面书都很正经,这就是闲篇,我回头去图书馆找找吧。”
任竞年:“这个可以,现在咱不是在内蒙古,是在北京,北京是首都,文化资源丰富,如果有图书馆能用,那就是借力,比自己在那里干琢磨强。”
顾舜华深以为然,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送了孩子去托儿所,她就赶紧坐公交车过去图书馆了。
北京图书馆就在北海旁边,和大栅栏一样在北京中轴线上,穿过去天*门后,沿着故宫外的红墙绿树就那么一直往前,没多久就到了文津街,这是一处老建筑了,绿色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雕梁画柱古色古香的,俨然就是一座古代宫殿。
顾舜华先去打听了借书证怎么办,填表,交了押金,图书馆管理同志就给了一张“借书证”。
看着这小小的借书证,顾舜华有些激动,这就是随便能借书的意思了。
不过她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借书,于是就留心看旁边的人,旁边好些男女,都挺年轻的,估计是过来看书的大学生。
她看别人往前走,她也就跟着,走过了一处摆有古代瓦当屏风的地方后,那么一转遭儿,她都要惊到了。
这是一楼的选书区,一排排的小柜子,每个柜子上是整齐划一的小抽屉,抽屉上有许多卡片,顾舜华学着别人凑近了看,那小卡片上写着书名以及相关信息,还有内容简介。
顾舜华生在五十年代后期,她六岁上小学时候还不懂事,才上了几年那个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整体氛围上来说读书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她自己也不是多爱读书,所以从根子上,她就没读过多少书,上学上了那么八年,就这么混过来了。
现在看到这么一整排的书,她打心眼里觉得震撼,震撼之后也有些自卑,倒是莫名想起一首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的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小时候没人教过她,她爸是厨子,不懂这些,她妈更是不会教育孩子,她自己跟野草一样这么长大,二十多岁,站在图书馆中,看着这浩瀚如海的书卡,她才明白,自己想知道更多,想要长进,得埋头去里面寻找答案了。
她就那么低头找着,并不知道里面的规矩,更不知道该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她翻来好久,才找到两本饮食方面的书,暗暗记下来编号,之后学着别人上了二楼。
一楼是选书区,二楼才是借书区,要把刚才的编号告诉图书管理员,再把借书证给对方,对方就帮你把书拿过来。
图书馆的管理员那也是好职业,鼻子朝天,并不会有太多耐心,所以这个时候就得看人眼色,万一管理员说这本书借出去了没找到,那你也没法儿。
顾舜华看着前面一位并没有借到自己想要的书,就有些担心了,可别自己要的这两本没有。
不过担心倒是多余的,她交了借书证,又说了编号后,图书馆管理员交上去编号,很快,传送带就把书从书库传出来了。
后面还有人排队,她走到一边,翻阅过,然而看过后,只有失望。
这两本书,都是泛泛而谈,里面记载的也不过是一些寻常做菜的门道,这种书,别说她了,玉花台随便一个学徒都没看的必要,这就是给普通人家做菜时随便看看的。
这一下,她真是失望极了。
翻了这么久,找了两本没用的,她还得去排队还书。
她沮丧地耷拉着脑袋,认命地过去排队,谁知道这时候,就有人在她耳边问:“顾同志,你也来借书?”
顾舜华看过去,竟然是严崇礼。
她忙对严崇礼笑了笑:“严教授,你也在啊,吃了吗?”
说完后,她才意识到不对,说什么吃了吗,你当这是大杂院里吗,她怎么就不知道来一个有档次的打招呼?
严崇礼却不以为意:“吃了,你呢?”
顾舜华点头:“嗯,也吃了。”
这可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话题,把这满室书香都熏出火锅味儿来了吧。
严崇礼看向顾舜华手里的书:“顾同志,你借了什么书?”
顾舜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地道:“我又不是什么文化人,平时不怎么看书,只是这次我们单位要举办一个内部报纸刊物,说是让我们厨师踊跃报名写一篇关于吃的文章,我们单位根本没人肯写。你也知道,当厨子的,哪有什么学问,让他们写字这是逼死人,最后把我推出来了,我其实也不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严崇礼明白了:“顾同志是想找一些饮食方面的书来做参考学习下?”
顾舜华:“是,不过这两本都不行,里面根本没讲多少东西。”
严崇礼:“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我经常来这个图书馆,很熟悉,我帮您参谋参谋。”
顾舜华便笑了:“那敢情好,严同志,我想要一本关于清酱肉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历史文化起源之类的介绍。”
严崇礼:“清酱肉?”
顾舜华便描述道:“对,就是解放前老北京的一种腌肉,当时还挺有名的,不过日伪时候,就没怎么见过,到了解放后,就绝了,市面上也看不到了。”
严崇礼想了想:“故都肉味比江南,清酱腌成亦美甘;火腿金华广东腊,堪为鼎足共称三,这首诗,说的应该就是你口中的清酱肉了。”
顾舜华听了这首诗,喜出望外:“对对对对,就是说的这个,严教授,你在哪儿看到这首诗的,这首诗写得真好!”
她已经琢磨明白这件事了,她的文章,就得冲着这个味儿来,要把清酱肉提到解放前老北京传统上去,要往文化上面靠,那才能让大家认这个东西,才能有更多人捧场,也就能把这绝了的清酱肉传承下去,不然,就那么麻烦的制作过程,早晚得绝了。
她最需要这么一首诗了!
严崇礼看顾舜华那眉飞色舞的劲儿,笑了:“顾同志,这首诗,我应该是很早前看过,那本书应该是叫《古都美食百咏》,不过图书馆中应该很难找到了,是以前的书了。”
顾舜华听了,有些失望:“这样啊。”
说着,她下意识看向一楼选书区,还是希望过去找找,没准儿就有呢。
严崇礼:“这种解放前的北平名吃,不一定只这本书记载过,其它文人墨客应该也有写过,我们可以多翻翻,我过去帮你一起找吧。”
顾舜华:“那怎么好意思,严教授,你忙,我自己过去找就行。”
严崇礼却不由分说,陪着她下楼了,到了楼下,两个人重新排队,找了一番,不过显然并没有这本书。
顾舜华:“没找到这本书,不过有严教授这首诗,我觉得也不错,我可以用上。”
严崇礼却道:“我想起来了,顾同志,你可以看看梁先生的书,那是民国的大学问家,我记得他的一些笔记中好像有相关的记载,兴许能写有这个。”
顾舜华眼睛顿时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