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章.阻击(七)翼侧包抄
1.
小栗鸥外大尉他们几个是在几字弯的顶端那里,这里便于观察着小土坡那里的情况,一边讨论着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而且都是蹲着的,所以警戒哨这两名队员的4颗手榴弹,对他们倒是没有产生影响,不过也把小栗鸥外大尉气得个半死,没想到在这边又遭到偷袭,四颗手榴弹炸死炸伤十来个士兵,真是雪上加霜,关键是袭击者还全身而退,跑进了树林里面,他现在也分不出来兵力去林子里面追剿,只能咽下这口气,派几个人对着树林子那边进行警戒。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几个问题悬而未决,一是还去不去黄土桥,实际上大家都听到了黄土桥方向传来的巨响,个个心知肚明黄土桥多半已经被炸掉了,那他们过去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还是要执行先前的命令赶到黄土桥去,那么是从这里强行突过去还是绕道过去?现在他们三辆卡车有两辆卡车已经被击毁了,所以完全可以脱离公路进行徒步机动,那要绕过这里赶到黄土桥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但是一个曹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偷袭我们的敌人肯定没有跑远,而是躲在某一个黑暗处盯着我们的,如果我们绕道,那么我们的行踪一定是会被他们看到的,不排除我们在路上再次与敌遭遇。
不过另外一个军曹就说:这倒很容易,敌人是躲在公路右侧的树林里的,我们就从公路左侧下去,先从支那人的田里面经过,一直插向下游岸边,再从岸边往上游走,赶到黄土桥那里去。
小栗鸥外大尉注意到,实际上大家都有意识的排除了从公路上直接插过去的可能,敌人依托预设阵地,又装备精良,配备了大量自动武器,在这样的阵地前面强行通过无异于送死。小栗鸥外大尉就定下战斗决心:还是要赶到黄土桥那里去,刚才有爆炸巨响,但并不等于黄土桥就一定被炸断了,这黄土桥很是坚固,已经遭受了支那政府军的两次袭击都没有大问题,这一次也未必就被炸断了。另外留下少部分兵力在这里牵制敌人的阻击部队,利用掷弹筒对敌人进行杀伤,然后大部分兵力由我带领从公路右侧,借着黑暗插向岸边,再从下游到黄土桥那里去。
小栗鸥外大尉是这样考虑的,万一黄土桥并没有被炸断,而那里守卫的一个小队还在,那么他可以与从河对岸来援的友军合兵一处,再调头回来扫荡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刚才遭受偷袭后,他派了人对着后方和侧方进行警戒,一个士兵就跑步过来报告:公路上出现的一大队人,跑步往这边过来了。
小栗鸥外大尉心里明白,这应该是配合他们作战的新龙镇和平军赶到了,他们可真是姗姗来迟啊,让皇军自己到前面去顶雷遭受重创。
小栗鸥外大尉就带着小队长沿着公路往回走,不过虽然断定就是和平军的人,他还是为了保险起见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但不要轻易开枪,手下的士兵全部在公路边趴下了,准备好了手榴弹,这夜战先扔手榴弹几乎是常识,因为敌人被炸了也不会知道手榴弹来自于什么地方。
小栗鸥外大尉和山下中尉贴着几字弯一溜弯腰小跑,然后在队尾那里蹲下来,不过这时候他派在后方警戒的士兵已经与公路上这队人派出的尖兵发生的接触,双方都没有开火,但是后面那一长溜队伍的那些人已经躲到公路边,只有前面尖兵那十来个人畏畏缩缩地过来了,果然双方一交涉,确实是新龙镇的一个连和平军,现在才赶到。
小栗鸥外大尉听到报告,站起来拿起自己的军刀就和山下中尉往后面大踏步过去,用军队中国语询问和平军尖兵班的班长:你们连长的干活呢?
那个和平军班长头如捣蒜:太君,已经通知我们连长马上过来。
果然从几十米外的公路边几个黑影小跑过来,其余的也都回到公路上正常行军过来。
三个黑影跑近后就放慢了脚步,那个和平军的班长就迎上前去报告,一个黑影就在这个班长的陪同下来到小栗鸥外大尉面前,那人先立正敬礼:和平军二营三连连长蒲应龙奉命前来参加作战,请太君指示。
增援行动是由小栗鸥外大尉指挥,蒲应龙和小栗鸥外大尉都是清楚的,小栗大尉知道新龙镇离黄土桥近得多,明明应该先赶到的,但现在才到,不由心头火起,一把拔出指挥刀搁在连长肩头,刀刃对着脖子:你的死啦死啦的干活,对皇军大大的不忠,你的故意慢慢行军!
蒲应龙大惊失色,虽说和平军与完全配属于日军的皇协军不一样,只有作战配合,并没有隶属关系,但如果皇军战败恼羞成怒迁怒于人,真的把他劈了也不是不可能,他们发起疯来谁说的准。
他赶紧解释:太君,我们一直是跑步过来的,只是路上遇上了敌人的袭扰耽搁了时间。
蒲应龙这一急,语速就很快,小栗大尉大部分没有听明白,幸好和平军事先想到了这一层,带了一个翻译的,翻译赶紧凑上前叽哩哇啦说了一通,小栗大尉才慢慢把指挥刀收了起来插回刀鞘。倒把蒲应龙吓出了一层毛毛汗。
蒲应龙的父亲是营长,临行之前给自己儿子面授机宜,这夜里赶去增援分寸要拿捏得好,行军速度既不能太快,这样迎头撞见抗日武装,不管是与国军忠义救国军还是新四军打起来都不好,打赢了结仇太深,打输了就折损自己的本钱不划算,但也不能太慢,这样皇军抓到把柄也不好解释。
蒲应龙也不知道该如何拿捏分寸,催赶紧出发又不好多问,带着一脑门的官司上路,路上就问一个行伍最久的老油子班长,老油子说:简单得很,连座,县城皇军让我们急行军强行军尽快赶到黄土桥,但是这夜里我们还是得加强戒备,所以按照平时行军速度就行了。
然后悄悄附耳说到:连座,到时候遇上住的人户多的地方,我带几个人冲着我们头上放几枪,到时候就好交差了,就给皇军说一路上遇上抗日武装的袭扰,所以才耽搁了一些时间的。这黄土桥不管国军炸没炸掉,到时候都会撤退的,我们稍稍晚几步赶到,肯定就撤退了。
翻译与小栗大尉交谈几句后再告诉蒲应龙,原来皇军百多号人乘三辆卡车过来,结果就在前面遇袭了,折损了六十号人,难怪皇军大尉如此气急败坏,蒲应龙心想,幸好没有跑前面打头阵,皇军都吃这么大的亏,要是换他们和平军上,估计已经完了。
2.
小栗鸥外大尉,一开始的打算是留少量兵力在这里牵制敌人,自己率领残余的大部分兵力向右斜插向下游河岸边,再往上游行军转到黄土桥那里去,这样一来,他也算是完成了大队部交代的给他的任务赶到了黄土桥增援,二来他可真没有把握强行从敌人的阵地这里冲过去,敌人的火力太猛了,他的兵力已经折损了一多半。但是见到和平军这个连赶到了之后,他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就算是赶到了黄土桥那里去,那边肯定也不会爆发战斗了,那到时候回到大队部,他就没办法交差,他怎么来解释遭受这么大的伤亡,而让敌人全身而退,但是如果有了和平军这个连配合,把这股阻击他们的敌人打掉,他也说得上是将功补过了。
所以他就把和平军这个蒲连长,带到几字型弯道那里,指着那条直道告诉他,敌人就在公路边的小土坡上面,蒲连长就带着自己这一个连,从公路左侧插到与公路平行的原有的大路上,绕到小土坡后面去进行迂回攻击,只要他们那里一打响,皇军就从公路上强攻过去,而且皇军会一直给这股敌人施加压力,让敌人把注意力放在这边,便于和平军从后面偷袭。
翻译把小栗大尉的话告诉蒲连长后,蒲连长也不敢多说什么,这时候抗命不遵搞不好真要挨劈,就连声说:好好好,太君下令我们执行。
小队长山下中尉这时候对小栗大尉轻声说了几句,小栗大尉又对蒲连长说:你留下一个排交由我们指挥,你带两个排迂回过去侧翼包抄。
蒲连长听翻译过要留下一个排配属给皇军,也是一愣,但是马上满脸堆笑:好好,一切听太君吩咐。
小栗鸥外大尉担心他们的迂回包抄动作被刚才偷袭他们的敌人发现,就告诉这附近藏着几个敌人的散兵试图骚扰,他们要先在公路上掉头往回走一段,离开这里一段距离后再往左侧插过去。
蒲应龙就是新龙镇的人,当然知道那条大路,就答应了之后带着自己两个排,沿着公路掉头往回走了两三百米,在一个这里看不见的小弯,离开公路插向了左侧那条大路。
小栗鸥外大尉他们几个是在几字弯的顶端那里,这里便于观察着小土坡那里的情况,一边讨论着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而且都是蹲着的,所以警戒哨这两名队员的4颗手榴弹,对他们倒是没有产生影响,不过也把小栗鸥外大尉气得个半死,没想到在这边又遭到偷袭,四颗手榴弹炸死炸伤十来个士兵,真是雪上加霜,关键是袭击者还全身而退,跑进了树林里面,他现在也分不出来兵力去林子里面追剿,只能咽下这口气,派几个人对着树林子那边进行警戒。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几个问题悬而未决,一是还去不去黄土桥,实际上大家都听到了黄土桥方向传来的巨响,个个心知肚明黄土桥多半已经被炸掉了,那他们过去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还是要执行先前的命令赶到黄土桥去,那么是从这里强行突过去还是绕道过去?现在他们三辆卡车有两辆卡车已经被击毁了,所以完全可以脱离公路进行徒步机动,那要绕过这里赶到黄土桥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但是一个曹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偷袭我们的敌人肯定没有跑远,而是躲在某一个黑暗处盯着我们的,如果我们绕道,那么我们的行踪一定是会被他们看到的,不排除我们在路上再次与敌遭遇。
不过另外一个军曹就说:这倒很容易,敌人是躲在公路右侧的树林里的,我们就从公路左侧下去,先从支那人的田里面经过,一直插向下游岸边,再从岸边往上游走,赶到黄土桥那里去。
小栗鸥外大尉注意到,实际上大家都有意识的排除了从公路上直接插过去的可能,敌人依托预设阵地,又装备精良,配备了大量自动武器,在这样的阵地前面强行通过无异于送死。小栗鸥外大尉就定下战斗决心:还是要赶到黄土桥那里去,刚才有爆炸巨响,但并不等于黄土桥就一定被炸断了,这黄土桥很是坚固,已经遭受了支那政府军的两次袭击都没有大问题,这一次也未必就被炸断了。另外留下少部分兵力在这里牵制敌人的阻击部队,利用掷弹筒对敌人进行杀伤,然后大部分兵力由我带领从公路右侧,借着黑暗插向岸边,再从下游到黄土桥那里去。
小栗鸥外大尉是这样考虑的,万一黄土桥并没有被炸断,而那里守卫的一个小队还在,那么他可以与从河对岸来援的友军合兵一处,再调头回来扫荡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刚才遭受偷袭后,他派了人对着后方和侧方进行警戒,一个士兵就跑步过来报告:公路上出现的一大队人,跑步往这边过来了。
小栗鸥外大尉心里明白,这应该是配合他们作战的新龙镇和平军赶到了,他们可真是姗姗来迟啊,让皇军自己到前面去顶雷遭受重创。
小栗鸥外大尉就带着小队长沿着公路往回走,不过虽然断定就是和平军的人,他还是为了保险起见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但不要轻易开枪,手下的士兵全部在公路边趴下了,准备好了手榴弹,这夜战先扔手榴弹几乎是常识,因为敌人被炸了也不会知道手榴弹来自于什么地方。
小栗鸥外大尉和山下中尉贴着几字弯一溜弯腰小跑,然后在队尾那里蹲下来,不过这时候他派在后方警戒的士兵已经与公路上这队人派出的尖兵发生的接触,双方都没有开火,但是后面那一长溜队伍的那些人已经躲到公路边,只有前面尖兵那十来个人畏畏缩缩地过来了,果然双方一交涉,确实是新龙镇的一个连和平军,现在才赶到。
小栗鸥外大尉听到报告,站起来拿起自己的军刀就和山下中尉往后面大踏步过去,用军队中国语询问和平军尖兵班的班长:你们连长的干活呢?
那个和平军班长头如捣蒜:太君,已经通知我们连长马上过来。
果然从几十米外的公路边几个黑影小跑过来,其余的也都回到公路上正常行军过来。
三个黑影跑近后就放慢了脚步,那个和平军的班长就迎上前去报告,一个黑影就在这个班长的陪同下来到小栗鸥外大尉面前,那人先立正敬礼:和平军二营三连连长蒲应龙奉命前来参加作战,请太君指示。
增援行动是由小栗鸥外大尉指挥,蒲应龙和小栗鸥外大尉都是清楚的,小栗大尉知道新龙镇离黄土桥近得多,明明应该先赶到的,但现在才到,不由心头火起,一把拔出指挥刀搁在连长肩头,刀刃对着脖子:你的死啦死啦的干活,对皇军大大的不忠,你的故意慢慢行军!
蒲应龙大惊失色,虽说和平军与完全配属于日军的皇协军不一样,只有作战配合,并没有隶属关系,但如果皇军战败恼羞成怒迁怒于人,真的把他劈了也不是不可能,他们发起疯来谁说的准。
他赶紧解释:太君,我们一直是跑步过来的,只是路上遇上了敌人的袭扰耽搁了时间。
蒲应龙这一急,语速就很快,小栗大尉大部分没有听明白,幸好和平军事先想到了这一层,带了一个翻译的,翻译赶紧凑上前叽哩哇啦说了一通,小栗大尉才慢慢把指挥刀收了起来插回刀鞘。倒把蒲应龙吓出了一层毛毛汗。
蒲应龙的父亲是营长,临行之前给自己儿子面授机宜,这夜里赶去增援分寸要拿捏得好,行军速度既不能太快,这样迎头撞见抗日武装,不管是与国军忠义救国军还是新四军打起来都不好,打赢了结仇太深,打输了就折损自己的本钱不划算,但也不能太慢,这样皇军抓到把柄也不好解释。
蒲应龙也不知道该如何拿捏分寸,催赶紧出发又不好多问,带着一脑门的官司上路,路上就问一个行伍最久的老油子班长,老油子说:简单得很,连座,县城皇军让我们急行军强行军尽快赶到黄土桥,但是这夜里我们还是得加强戒备,所以按照平时行军速度就行了。
然后悄悄附耳说到:连座,到时候遇上住的人户多的地方,我带几个人冲着我们头上放几枪,到时候就好交差了,就给皇军说一路上遇上抗日武装的袭扰,所以才耽搁了一些时间的。这黄土桥不管国军炸没炸掉,到时候都会撤退的,我们稍稍晚几步赶到,肯定就撤退了。
翻译与小栗大尉交谈几句后再告诉蒲应龙,原来皇军百多号人乘三辆卡车过来,结果就在前面遇袭了,折损了六十号人,难怪皇军大尉如此气急败坏,蒲应龙心想,幸好没有跑前面打头阵,皇军都吃这么大的亏,要是换他们和平军上,估计已经完了。
2.
小栗鸥外大尉,一开始的打算是留少量兵力在这里牵制敌人,自己率领残余的大部分兵力向右斜插向下游河岸边,再往上游行军转到黄土桥那里去,这样一来,他也算是完成了大队部交代的给他的任务赶到了黄土桥增援,二来他可真没有把握强行从敌人的阵地这里冲过去,敌人的火力太猛了,他的兵力已经折损了一多半。但是见到和平军这个连赶到了之后,他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就算是赶到了黄土桥那里去,那边肯定也不会爆发战斗了,那到时候回到大队部,他就没办法交差,他怎么来解释遭受这么大的伤亡,而让敌人全身而退,但是如果有了和平军这个连配合,把这股阻击他们的敌人打掉,他也说得上是将功补过了。
所以他就把和平军这个蒲连长,带到几字型弯道那里,指着那条直道告诉他,敌人就在公路边的小土坡上面,蒲连长就带着自己这一个连,从公路左侧插到与公路平行的原有的大路上,绕到小土坡后面去进行迂回攻击,只要他们那里一打响,皇军就从公路上强攻过去,而且皇军会一直给这股敌人施加压力,让敌人把注意力放在这边,便于和平军从后面偷袭。
翻译把小栗大尉的话告诉蒲连长后,蒲连长也不敢多说什么,这时候抗命不遵搞不好真要挨劈,就连声说:好好好,太君下令我们执行。
小队长山下中尉这时候对小栗大尉轻声说了几句,小栗大尉又对蒲连长说:你留下一个排交由我们指挥,你带两个排迂回过去侧翼包抄。
蒲连长听翻译过要留下一个排配属给皇军,也是一愣,但是马上满脸堆笑:好好,一切听太君吩咐。
小栗鸥外大尉担心他们的迂回包抄动作被刚才偷袭他们的敌人发现,就告诉这附近藏着几个敌人的散兵试图骚扰,他们要先在公路上掉头往回走一段,离开这里一段距离后再往左侧插过去。
蒲应龙就是新龙镇的人,当然知道那条大路,就答应了之后带着自己两个排,沿着公路掉头往回走了两三百米,在一个这里看不见的小弯,离开公路插向了左侧那条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