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上山
1.
老刘说过了这个路口再走不远,就到垭口村那里了,从垭口村就可以上山,进了山就可以算是安全了。
没走多久,就到了垭口村那里,鬼子上次攻击神仙洞失利后,就在垭口村这里开始修筑岗楼。
这岗楼南方的鬼子修建并不多,主要在华北平原修建得较多,一则在平原这种两三层的建筑居高临下可以起瞭望塔的作用,二则八路没有或缺乏直射炮,可以当碉堡使用,北方都称作炮楼。
这次岩崎大队也是被这背崴队逼得无计可施才动念头修建岗楼的。
远远看去两个岗楼已经修筑完成,修岗楼的建材是砖头、三合土(即掺泥的水泥砂浆)和木料,砖头、砂和木材是就地取材,水泥是鬼子从县城运过来的。
两个岗楼互为犄角,与云雾山下来的山口形成一个三角形,从山口下来的大路就从两个岗楼中间经过,前面还布设了铁丝网,岗楼的开口在背后,门口堆着沙袋。
右侧大的岗楼驻扎着鬼子一个分队,左侧小些的岗楼是伪军一个班,岗楼修筑完成也没多久,像电线都还没有拉过来,但是两个岗楼之间的电话线倒是连上了。
看来鬼子和伪军也是得到了命令,他们也很狡猾,就在上山路口那里点了好几枝火把插在路边,把路口照的通亮,鬼子曹长是这样想的,只要敌人是走垭口村,不论从哪边摸过来,最终都必须从路口进山,守住路口就行了。
小三他们躲在一片林子里,就想再摸近一点仔细观察一下,没想到那伪军所在的小岗楼传出了狗叫声,原来这个伪军班长在村里要了一条撵山狗,还别说这条小土狗很尽责,一有风吹草动就叫起来。
这条小土狗没有吃过亏,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仗着岗楼里人多,平日里见伪军士兵对人也是气势汹汹,就狗仗人势跑出去冲着小三他们的方向大叫着,班长和小三他们都皱眉,有这样一条狗守在这里,想悄悄摸过去恐怕很难,小三看见那只撵山狗从岗楼里跑了出来,就拍拍身边的牛牛,示意牛牛去咬死它,牛牛得到主人的命令,嗖的一下就从林子里窜了出去。
那撵山狗发现对面跑来了一个同类,就不知死活的继续往前面跑了一截,等牛牛蹿到跟前,倒把它吓了一跳,这牛牛也太可怕了,浑身的肌肉充满着压迫感,几个伪军也借着月光看见了跑过来的是一只大狗,就议论纷纷:这是一条狼吧?怎么这么大?
“狼都是土黄色和灰色多,哪有这全黑的?”
“也不是全黑吧,是黑中带灰”。
伪军养的这条撵山狗,属于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看到牛牛居然没有掉头逃跑,跃跃欲试想向牛牛发起攻击,要是尖山村的狗见牛牛杀气腾腾冲过来早夹着尾巴逃了。
牛牛从跑出来就没有叫一声,就盯着这只撵山狗,看着这撵山狗不知死活的还往前面冲,牛牛猛扑过去,一下子就把它掀翻,张开血盆大口就咬住它的喉咙,那撵山狗半个回合就被咬住,再没能起身,四脚朝天徒劳的乱蹬着,牛牛叼住它,一边摆动脖子把它在地下摩擦甩动,一边往后面退,牛牛已经习惯成自然的把口中的撵山狗当成了自己在山上捕获的猎物了。
几个伪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养的撵山狗就这样被一只体型奇大的狼给叼走了?!
2.
小三和班长也没管牛牛在吃自己的猎物,低声商议着,伪军养的狗虽然被牛牛咬死了,但是这两个岗楼扼守住山口,又点了好几根火把在路口那里,冲过去一旦被鬼子和伪军发现,鬼子和伪军都是躲在岗楼里的,交上火,背嵬队半分胜算都没有,非交待在这里不可,看来从两座岗楼把守的山口这里上山没可能了。
小三恨恨的说:一定要找机会把这两个岗楼给干掉!
班长就说:现在天都要亮了,也没有时间绕远路了,小三,你背着绳子,沿着山坡去看一下,有没有机会爬上去。
原来这鬼子为什么在垭口村这里修岗楼,就是因为除了山口那里,这两边的山坡都很陡峭。
小三就端着马匣子,背上那一大圈绳子,远远绕过左边伪军那个小岗楼往左边山坡摸过去,蛮牛和铁师傅他们就找好射击位置,准备一旦在小三被伪军发现后掩护他撤回来。伪军的撵山狗被咬死了,也就没有听见他们的动静。
小三就在离岗楼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顺着那陡峭的坡壁,往上面看着,实际上坡壁也不是很高,不过八九米的样子,就是光秃秃的没处下手。
小三又往山口那里走了一截,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坡壁离地面五米多高的半腰处,长了一颗歪脖小松树,而不远处的坡顶更是长着好几棵小树,他大喜过望,把绳子的一头拴了一块石头,就冲着那小松树扔过去,第一次还没有成功,绳头没有挂上松树就掉下来了,他急忙往前面赶了两步,把绳子接住了,避免发出过大的声响。
小三第二次扔绳头,就把带着石块的绳头扔过了那小松树,掉了下来,小三就冲着后面班长他们那里招手,班长就弯腰小步跑过来,抓住了绳子这一头,小三用力拽了拽,试试这歪脖小松树能不能承受自己的重量,那小松树虽然被小三用力拉得弯过来,但还是牢牢扎根在坡壁上。
小三就脚蹬着坡壁,用手抓着绳子爬到那小松树上面,然后骑在树干上,把拴着石块的绳头拉上来,冲着三米高的坡上的一棵树扔过去,骑在树干上不好使力,他扔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他干脆站在那细小的树干上,左手撑着坡壁,右手挥舞着绳头,这次绳头顺利的绕过坡上的小树掉下来,班长在下面忙拉住绳子,小三抓住绳子就蹭蹭蹭爬上坡顶了。
他上去后,把绳子一头拉上来重新系好,蛮牛和铁师傅就抓着那一头先后爬了上去,他们上去后,小三就拿着马匣子往山口那边找个位置据枪警戒,提防鬼子和伪军从山口那里上来后过来。
老刘爬这七八米有难度,就把绳子拴在他腰上,让他自己蹬着坡壁助力,上面蛮牛和铁师傅就把他直接拉上去了。
把老刘拉上去后,就把绳子解下来重新放下去,又拴在了袁圆的腰上,也是直接给拉了上去,接下来的多多诺夫体能还不错,自己抓着绳子爬上去的。
班长就把牛牛拴好让上面拉上去,最后绳子换下来之后,班长就抓住绳子爬上去了。等班长上来后,收好绳子,大家就横着穿过去摸到山口那条大路上,往山上走去,这时候就是小三带着牛牛殿后,因为主要威胁方向来自于山下,凭牛牛的嗅觉、听力和夜间视力可以提前发现敌人。
3.
太阳出来后,小三他们已经离垭口村五六里远了,一晚上连打带跑的,都累得够呛,现在总算可以歇息一下了,大家都坐下休息吃点东西。
这里已经是山上,在半山坡能看见下面很远,现在就是鬼子进山追击,小三他们也不怕了。
大家都拿出鬼子的森永军用饼干,就着水壶里的水吃着,牛肉罐头是早已经吃完了,昨夜里一夜急行军,中间不吃点东西补充体力肯定不行,而且这多多诺夫的胃口也很大,所以半夜里,牛肉罐头就吃光了。
这鬼子的森永饼干,不喝水很难咽下去,小三昨天夜里,一个人跑路的时候,水壶里的水就被喝得差不多了,一直没有机会把水壶装满,小三看了一下四周,右边几十米远,有一个小溪流,就下去打水,牛牛正蹲在袁圆旁边,温驯得像只哈巴狗一样,这杜宾曼犬,据说有个特点,就是主人的优点、缺点它都全部照搬,它鬼得很,感受到小三对袁圆特别上心,所以它在袁圆面前也是附首贴耳的。
小三下到溪边,把水壶装个半满后喝了一大口,然后才把水壶装满,他起身准备回去,突然看见小溪上面拐角处似乎有点不对,好像是一只鬼子的军靴。
他就沿着小溪边上往上面走,拐过一个小弯就看见两个鬼子尸体被藏在溪边,从上面的山路看下来是看不见的,要不是鬼子的一只靴子被溪流冲到了溪水中间卡在石头上,小三也不会发现。
小三就弯腰察看,一个鬼子头戴钢盔,似乎没有脖子了,头就直接安在肩膀上一样,原来是颈椎被砸进胸腔了,那钢盔上也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另外一个鬼子的脖子被砍断只剩一层皮连着,不知道是什么兵刃所致,创口显得很宽大,像是斧子之类的东西砍的一样。
小三没有穿回便服,还是一身日军装束,头上戴着鬼子钢盔,背上还背着一支三八大盖,他没有发现不远处灌木丛里一双仇恨的目光一直死死盯着他。
老刘说过了这个路口再走不远,就到垭口村那里了,从垭口村就可以上山,进了山就可以算是安全了。
没走多久,就到了垭口村那里,鬼子上次攻击神仙洞失利后,就在垭口村这里开始修筑岗楼。
这岗楼南方的鬼子修建并不多,主要在华北平原修建得较多,一则在平原这种两三层的建筑居高临下可以起瞭望塔的作用,二则八路没有或缺乏直射炮,可以当碉堡使用,北方都称作炮楼。
这次岩崎大队也是被这背崴队逼得无计可施才动念头修建岗楼的。
远远看去两个岗楼已经修筑完成,修岗楼的建材是砖头、三合土(即掺泥的水泥砂浆)和木料,砖头、砂和木材是就地取材,水泥是鬼子从县城运过来的。
两个岗楼互为犄角,与云雾山下来的山口形成一个三角形,从山口下来的大路就从两个岗楼中间经过,前面还布设了铁丝网,岗楼的开口在背后,门口堆着沙袋。
右侧大的岗楼驻扎着鬼子一个分队,左侧小些的岗楼是伪军一个班,岗楼修筑完成也没多久,像电线都还没有拉过来,但是两个岗楼之间的电话线倒是连上了。
看来鬼子和伪军也是得到了命令,他们也很狡猾,就在上山路口那里点了好几枝火把插在路边,把路口照的通亮,鬼子曹长是这样想的,只要敌人是走垭口村,不论从哪边摸过来,最终都必须从路口进山,守住路口就行了。
小三他们躲在一片林子里,就想再摸近一点仔细观察一下,没想到那伪军所在的小岗楼传出了狗叫声,原来这个伪军班长在村里要了一条撵山狗,还别说这条小土狗很尽责,一有风吹草动就叫起来。
这条小土狗没有吃过亏,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仗着岗楼里人多,平日里见伪军士兵对人也是气势汹汹,就狗仗人势跑出去冲着小三他们的方向大叫着,班长和小三他们都皱眉,有这样一条狗守在这里,想悄悄摸过去恐怕很难,小三看见那只撵山狗从岗楼里跑了出来,就拍拍身边的牛牛,示意牛牛去咬死它,牛牛得到主人的命令,嗖的一下就从林子里窜了出去。
那撵山狗发现对面跑来了一个同类,就不知死活的继续往前面跑了一截,等牛牛蹿到跟前,倒把它吓了一跳,这牛牛也太可怕了,浑身的肌肉充满着压迫感,几个伪军也借着月光看见了跑过来的是一只大狗,就议论纷纷:这是一条狼吧?怎么这么大?
“狼都是土黄色和灰色多,哪有这全黑的?”
“也不是全黑吧,是黑中带灰”。
伪军养的这条撵山狗,属于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看到牛牛居然没有掉头逃跑,跃跃欲试想向牛牛发起攻击,要是尖山村的狗见牛牛杀气腾腾冲过来早夹着尾巴逃了。
牛牛从跑出来就没有叫一声,就盯着这只撵山狗,看着这撵山狗不知死活的还往前面冲,牛牛猛扑过去,一下子就把它掀翻,张开血盆大口就咬住它的喉咙,那撵山狗半个回合就被咬住,再没能起身,四脚朝天徒劳的乱蹬着,牛牛叼住它,一边摆动脖子把它在地下摩擦甩动,一边往后面退,牛牛已经习惯成自然的把口中的撵山狗当成了自己在山上捕获的猎物了。
几个伪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养的撵山狗就这样被一只体型奇大的狼给叼走了?!
2.
小三和班长也没管牛牛在吃自己的猎物,低声商议着,伪军养的狗虽然被牛牛咬死了,但是这两个岗楼扼守住山口,又点了好几根火把在路口那里,冲过去一旦被鬼子和伪军发现,鬼子和伪军都是躲在岗楼里的,交上火,背嵬队半分胜算都没有,非交待在这里不可,看来从两座岗楼把守的山口这里上山没可能了。
小三恨恨的说:一定要找机会把这两个岗楼给干掉!
班长就说:现在天都要亮了,也没有时间绕远路了,小三,你背着绳子,沿着山坡去看一下,有没有机会爬上去。
原来这鬼子为什么在垭口村这里修岗楼,就是因为除了山口那里,这两边的山坡都很陡峭。
小三就端着马匣子,背上那一大圈绳子,远远绕过左边伪军那个小岗楼往左边山坡摸过去,蛮牛和铁师傅他们就找好射击位置,准备一旦在小三被伪军发现后掩护他撤回来。伪军的撵山狗被咬死了,也就没有听见他们的动静。
小三就在离岗楼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顺着那陡峭的坡壁,往上面看着,实际上坡壁也不是很高,不过八九米的样子,就是光秃秃的没处下手。
小三又往山口那里走了一截,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坡壁离地面五米多高的半腰处,长了一颗歪脖小松树,而不远处的坡顶更是长着好几棵小树,他大喜过望,把绳子的一头拴了一块石头,就冲着那小松树扔过去,第一次还没有成功,绳头没有挂上松树就掉下来了,他急忙往前面赶了两步,把绳子接住了,避免发出过大的声响。
小三第二次扔绳头,就把带着石块的绳头扔过了那小松树,掉了下来,小三就冲着后面班长他们那里招手,班长就弯腰小步跑过来,抓住了绳子这一头,小三用力拽了拽,试试这歪脖小松树能不能承受自己的重量,那小松树虽然被小三用力拉得弯过来,但还是牢牢扎根在坡壁上。
小三就脚蹬着坡壁,用手抓着绳子爬到那小松树上面,然后骑在树干上,把拴着石块的绳头拉上来,冲着三米高的坡上的一棵树扔过去,骑在树干上不好使力,他扔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他干脆站在那细小的树干上,左手撑着坡壁,右手挥舞着绳头,这次绳头顺利的绕过坡上的小树掉下来,班长在下面忙拉住绳子,小三抓住绳子就蹭蹭蹭爬上坡顶了。
他上去后,把绳子一头拉上来重新系好,蛮牛和铁师傅就抓着那一头先后爬了上去,他们上去后,小三就拿着马匣子往山口那边找个位置据枪警戒,提防鬼子和伪军从山口那里上来后过来。
老刘爬这七八米有难度,就把绳子拴在他腰上,让他自己蹬着坡壁助力,上面蛮牛和铁师傅就把他直接拉上去了。
把老刘拉上去后,就把绳子解下来重新放下去,又拴在了袁圆的腰上,也是直接给拉了上去,接下来的多多诺夫体能还不错,自己抓着绳子爬上去的。
班长就把牛牛拴好让上面拉上去,最后绳子换下来之后,班长就抓住绳子爬上去了。等班长上来后,收好绳子,大家就横着穿过去摸到山口那条大路上,往山上走去,这时候就是小三带着牛牛殿后,因为主要威胁方向来自于山下,凭牛牛的嗅觉、听力和夜间视力可以提前发现敌人。
3.
太阳出来后,小三他们已经离垭口村五六里远了,一晚上连打带跑的,都累得够呛,现在总算可以歇息一下了,大家都坐下休息吃点东西。
这里已经是山上,在半山坡能看见下面很远,现在就是鬼子进山追击,小三他们也不怕了。
大家都拿出鬼子的森永军用饼干,就着水壶里的水吃着,牛肉罐头是早已经吃完了,昨夜里一夜急行军,中间不吃点东西补充体力肯定不行,而且这多多诺夫的胃口也很大,所以半夜里,牛肉罐头就吃光了。
这鬼子的森永饼干,不喝水很难咽下去,小三昨天夜里,一个人跑路的时候,水壶里的水就被喝得差不多了,一直没有机会把水壶装满,小三看了一下四周,右边几十米远,有一个小溪流,就下去打水,牛牛正蹲在袁圆旁边,温驯得像只哈巴狗一样,这杜宾曼犬,据说有个特点,就是主人的优点、缺点它都全部照搬,它鬼得很,感受到小三对袁圆特别上心,所以它在袁圆面前也是附首贴耳的。
小三下到溪边,把水壶装个半满后喝了一大口,然后才把水壶装满,他起身准备回去,突然看见小溪上面拐角处似乎有点不对,好像是一只鬼子的军靴。
他就沿着小溪边上往上面走,拐过一个小弯就看见两个鬼子尸体被藏在溪边,从上面的山路看下来是看不见的,要不是鬼子的一只靴子被溪流冲到了溪水中间卡在石头上,小三也不会发现。
小三就弯腰察看,一个鬼子头戴钢盔,似乎没有脖子了,头就直接安在肩膀上一样,原来是颈椎被砸进胸腔了,那钢盔上也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另外一个鬼子的脖子被砍断只剩一层皮连着,不知道是什么兵刃所致,创口显得很宽大,像是斧子之类的东西砍的一样。
小三没有穿回便服,还是一身日军装束,头上戴着鬼子钢盔,背上还背着一支三八大盖,他没有发现不远处灌木丛里一双仇恨的目光一直死死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