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当霸霸 完结+番外_分卷阅读_355
  不过,众人都有停战的心思,所以自端午弭兵之会正式召开之后,盟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常有摩擦,但宋侯这个人圆滑机警,就是个和稀泥的,任谁说什么,他都能哈哈笑着打个圆场过去。
  对比去年那个宁亡国不肯屈从楚国的宋侯,姜羽觉得这人很有些意思。
  弭兵之会足足谈了近两个月,在临近七月之时才结束。
  这期间,姜羽每日白天和那些诸侯王们在宋国金殿上唇枪舌战,口沫横飞,将他那张嘴皮子发挥到极致。戚然明则通常是一语不发地坐在姜羽身旁,偶尔给他倒杯茶。
  年轻的齐侯看到姜羽和戚然明,脸都绿了。他是最知道这两人厉害的,尤其是戚然明。南宫绰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竟然被戚然明一剑斩下了头颅。
  戚然明带着他那一万人,杀了齐国两三万士兵。
  这等战绩,让齐侯看到戚然明就有点怵。尤其是此人冷着脸坐在一旁时。
  ——当然,此人安安静静地给姜羽斟茶,也让各国诸侯王和大臣险些惊掉了大牙。毕竟戚然明怎么看都不是那种会伺候别人的人。
  两人的闲暇时候并不多,但一有空,姜羽就会带着戚然明四处逛逛。
  其实大家看姜羽和戚然明两人的关系,大多是当个笑话看,他们不敢多说什么,却并不代表他们赞同,背地里总是要嘲讽几句的。可这两个月下来,竟有许多人都改观了。
  经过两个月的商讨,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之间,暂时达成了协议。就各诸侯国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发动战争的后果,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并汇合在一纸合约上,每个诸侯国各一份,交予周王一份,由各国互相监督。
  七月初,姜羽拿着这一纸合约,带着戚然明回了国。
  国内有小王爷坐镇,两个月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让姜羽欣慰的是,姬无愆于政事上已经越来越熟练,虽然仍有些不成熟之处,却已隐隐有帝王风范。
  七月还有一件事,即年初驾崩的惠王该入葬了。
  姜羽没有亲自去,让小王爷带着姬无愆去,也算是锻炼锻炼姬无愆。并且,姜羽离开燕国这么久,国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要他亲自来处理。
  一切都按照姜羽的预想,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休战给了刚刚改革的燕国绝佳的成长机会,至少在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内,燕国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燕国便可趁此机会,尽快壮大自己,以便在这天下下一次陷入混战之时,有足够的底气,不至于仰他人鼻息。
  荀伯文也已在姜羽的安排下,入朝为官。姜羽并没有给他安排多高的职位,而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从底层做起,先去做个地方官。
  姜羽的意思,是等他能治理好一个地方之后,再将他调回蓟城。对此,荀荣氏当然没什么意见。
  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也不敢置喙姜羽的话,只是在荀伯文离开蓟城时,含着泪给他打包了一大车行礼。里面有荀伯文爱吃的,平素爱用的,爱穿的,一应物品。
  宁家宁坚的两个孩子,姐姐宁兰已经十四岁,到了该说亲事的年纪。姜羽看荀伯文跟宁兰之间相处挺和睦,让宁氏和荀氏结这个姻亲,进一步拉近两家的关系,对于两家来说都是好事。
  荀氏没了荀书,现在就是个空架子,荀伯文要成长起来还得要几年,需要宁氏的帮衬。宁氏因为推行新政,分了家,宁二夫人带着两个孩子,也有诸多不便。
  只不过,由于这两个孩子都在服丧,姜羽便没有着急提。
  宁坚的次子宁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不爱读书,每日爱舞刀弄枪,小小年纪,长得人高马大,很有一把力气。看他那意思,似乎是想要去从军,只不过现在才十二岁,太小。
  姜羽闲来无事,掰着指头算算日子,觉得到自己退休那天,怎么也得要个十年八年的,那时候他三十好几,也不算太老。
  八月十五,中秋。
  值此良宵,虽然仍在燕侯的丧期,但中秋佳节,宫中不能没有宴会。
  姜羽让太宗拟好章程,按照礼制简单置办了中秋宫宴。
  这宫宴上当然以姬春申为首,姜羽坐在他右手下方,戚然明和姜羽坐在一起,小王爷和姬春申两位兄弟坐在他左手下方。
  姬春申是有儿子的。姬春申即位后,原太子妃,宁坚的哥哥宁毅的女儿,便升成王后。而他们的儿子,名叫姬豫,也自然而然成了公子,并且王后现在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孩子。
  不过,太子倒是还没立。
  姜羽没提过,偶有几个大臣上的折子都被姜羽按下不表,姬春申自然更不敢提了。
  毕竟如今朝野之中大致也看出来了,姜羽属意的继承人不是小公子姬豫。姬豫才四五岁,刚刚开蒙,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但姜羽对他管教虽然也严厉,却远不像姬无愆那样上心,凡事亲力亲为。
  因此在这中秋佳宴上,小公子坐在一旁,竟无人问津,反倒是小王爷那儿,一直有人在敬酒。
  姜羽和戚然明低声说着话,见这情形,有些无奈,低笑着说:“这些个朝廷命官,倒是会看我脸色。”
  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年纪小小的姬豫从席间站起来,端着两个杯子向他走过来。
  姬豫还是白白软软的一团,脸上肉乎乎的,走路倒是端端正正。他板着一张严肃的小脸,走到姜羽面前来,软软糯糯的嗓音念着祝词,祝姜羽和戚然明百年好合,祝姜羽身体康健,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