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生活指南 第208节
张融融来看了看,看了看小伙子们,笑着对张兴柱道:“真羡慕他们,年纪虽小,尚不知愁滋味。更有他们年轻鲜嫩的身体,此时流的汗都是香的。”
而人到了中年,就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丧丧的味道,浑身的味道也远不如年少时干净清爽了,而是整日油腻腻的。
这甚至是与爱不爱干净没有关系。
年少的时候,就是半个月不洗头,也不会太难闻,顶多油一点头。可是中年,到老年的时候,三天不洗头,那头上油多的能炒菜了。若真是半个月不洗头,那可就真是头发能结块。
身上也是,少年之时,便是有汗味,那也是不难闻的。可是到了中年,身上衣服上沾上的却是油腻味。
甚至到了老年,身上的那种油腻,滑腻的味道沾在衣服上洗都洗不掉。这是一种机体的衰退,人体也像一个机器。新的机器,总是清爽干净的,而老的机器,却总是油乎乎黑黑的,出问题是常事。哪怕不出问题的老机器,也总是没那么干净,偶尔也会散发着一股腐朽,命数将至的味道,那种味道,更不好闻。
少年人偶尔愁的是脚臭味,或是狐臭味又算得了什么呢?!真正难闻的令人哀伤而无能为力的味道,还没临到头。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明白,那点令年少自卑的脚臭味和狐臭味真的算不了什么!
苍老,不止是长皱纹那样令人难受,若只是人变得皱巴巴的,变难看也没什么。而残酷的是更多的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
张兴柱明白这种感受,道:“不知不觉间,时光就这么一年年的过去了,咱们都老了。”
“都老了……”张融融笑道:“老了就老了吧。看到小伙子们还很年轻,这心里也挺高兴。看他们笑,这心里也很高兴。”
“这些小子,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知愁呢。”张兴柱乐道。
“兴柱啊。等咱老到要散发蒸腐之气的时候,咱就单独住。”张融融笑道:“不然呐,对孩子们的呼吸不好。”
“好。”张兴柱道:“到时候我就伺候老姑。”
“相互照应,咱俩也没差几岁。”张融融道:“真到了那个地步,非得跟小辈住一起,才是难为他们了。我也不忍心。哪怕小辈们不嫌弃,也没必要让他们一直迁就咱们。兴柱呐,咱俩可不能做那那老厌物啊。”
张兴柱不住点头道:“我听老姑的。咱这辈子,再学不来那些折腾小辈们的老人喽。”
张融融哈哈笑着,跟着他回了家。
天还是很冷。小河里的冰都未化。
不过因为运河宽阔,而且水一直流动着,它是没有上冻的。
船当然能顺利的到达府城。
先送了张云帆去店铺安置了,王安平和季大牛这才忙去了府城衙门。县太爷已经在里面见知府大人去了。三人便在府城衙门外面候着听差!
季大牛扯了扯王安平的衣袖子,道:“表叔,会有事么?!”
这货虽然后知后觉,但也不是真的傻,见他们来的一路上很是忧虑,此时也是担心上了。
“不会有事的。”王安平道。
季大牛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继续守候着,除了他们在,还有师爷,以及来了另两个衙差。
约一来个时辰以后,县太爷才出来,在衙门外也不方便说话,便先回了驿馆。
师爷才问县太爷道:“大人见了知府,可拜见到了钦差?!”
县太爷摇摇头,道:“钦差过年边上已到了这里,往外放出风声说正月过了年就往江南去,人将在府城过年。其实……”
“莫非早已经去了江南?!”师爷道。
县太爷点头,道:“秘密去的。只怕此时已经到了江南了。不过他身边有人留在了府城。最近查的很严。知府大人也御下有方!过年期间并未有什么不妥之事。这才敢召诸县的县令入府城。”
师爷与王安平面面相觑。
王安平试探的道:“此事事大,莫非各县也有钦差大人的人了?!”
县太爷摇头道:“不知。”
不知是不能查,不能问。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了。
县太爷想了想,道:“挺过过年期间,沿途郡县应该问题不大了。不会涉牵太深。”
师爷松了一口气,道:“这样就好。反正朝中的震荡,与咱并不相干。现在该担心的应是知府大人才是!”
县太爷点点头,道:“希望陛下经过过年,已无怒火。太后寿诞上,也能龙心大悦。不要牵连广大。”
王安平道:“陛下一向宽仁,此次事虽大,但应该不会有牵连无关之人之理。知府大人在此任上,做的很是开明开放。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摆脱了此事的嫌疑,依我看,问题不大。”
县令低头想了想,道:“也有道理。事关漕运诸务。倘因此事牵连太多,只怕对于朝廷推行的漕运之事不利。罢了,多想无益。还是等朝廷的公文结果吧。既来了府城,便任由调查便是。”
王安平道:“还请大人对钦差言及县里之事,还有张家之事,如实以告。”
县令笑道:“自当如此。便是钦差不问,本县也会主动如实以告。”
王安平松了一口气,笑道:“大人清明。”
县令笑道:“我知你来府城是有事,你先安排你的事去吧。钦差大人早不在了,这里也没多少事情,偶尔听知府大人来召便好。”
王安平也没拒绝,道:“是。若有要用安平之事,还请来找我!”
师爷笑道:“来这里是郑重之事,但若说要处理事情,还真没多少大事!去忙你的吧。”
王安平和季大牛依言去了。
师爷这才对县令笑道:“他倒也袒荡,家里挣了多少,不瞒着,也叫大人如实以告。来府城为有私事,是说要买宅院,也不瞒着。”
县令笑道:“我写个章程递上去,给钦差大人看吧。把张家的事如实说明白!主动说,比被动调查要好的多。钦差早已去了江南,述说与旁人,也未必说的清,不如主动写明白,递上去就完事了。我瞧着江南的事大,钦差就算回来经过这里,也没功夫见我这一个小小的县令。”
师爷点头,又问道:“莫非是知府大人主动问了张家的事?!才叫大人如此上心。”
“是。”县令笑道。
师爷一喜,道:“这是好事啊。”能主动问,就说明有主动问的理由。除了糖方发挥了效用,让人上了心,还能有什么理由?!只是京里的信还没来,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钦差人不在,却已经开始令知府上心的去问了,这只说明,朝廷也上了心,不然不会动用八百里骑的力量来问一个小小的张家。
县令笑道:“的确是喜事。”
师爷琢磨出味来,道:“我看安平也有心理准备,莫非也猜到了?!”
“他倒未必猜到,而是心中无私袒荡,想要把事情辅开了说清楚,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县令笑道:“在这个查的当口,他一个县衙里的小吏又是花钱又是发家,又是买宅院,如此张扬,他心里也是怕犯忌讳,所以才会主动陈情。这不是袒荡是什么呢?!”
师爷一想也是,道:“也对!倘若能猜到朝廷之意,这小子也就太妖孽了。所谓智多近妖者也。”
“不过就算如此,也是袒诚,不愿意给大人添麻烦,主动说要坦诚,这份心思,倒也纯粹。”师爷笑道。
县太爷点了点头,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点澎湃的期待。因为他们知道,朝廷既然已经开始查他们呈上去的方子的来源,那么,就已经上心了。
这说明,他们的事,必能成
第334章 穷疯了
这是何等的高兴之事。
“只怕大人还需向知府大人陈情清楚, ”师爷道:“刚刚人多,不好说多,大人还需另去见上峰,将此事明说方好。也好叫知府大人知道来龙去脉。否则, 事就算成, 而知府完全不知, 怕是大人要得罪他了。”
“有理!”县太爷起了身, 道:“莫慌, 等其它县令都见过上峰以后, 我再去见, 陈清此事。”
“还来得及。只要钦差未回京师,还有可操作的空间。知府大人或许也可用用此事,避免船沉案之迁怒。”师爷道, “这就得看大人递给他了。只怕他在等着大人士动递给呢。”
知府此时确实是在犯嘀咕。查案就查案,怎么就对这小县城的事这么上心,能不疑惑么?!
县太爷点头, 道:“若是能用此事, 将此段郡县都能摘出这案子来。也是我积了善缘了。”以后在官场上,有份善缘,那是不一样的,真出了事, 会有人上折子给自己说话,这是一种资源啊。人情的资源。
“关中人口大增,却如此缺粮,而运粮却需要白花花的银子,哪怕朝廷再省敛,这钱怎么也省不了。”县太爷道:“朝廷虽不可能再起战事只为去开商路。然而若有一本万利之法, 能利国利民,利于朝廷开支,这自是大大的好事。对这样的事,怎么查清,都不为过。这才正月,刚过完年,就如此上心的来查了。可见朝廷眼下是十分重视此事的。”
“说的是。国朝虽是以农为本,然而若无银钱,朝廷开支都难。经过战乱后,各县各府都穷疯了。咱县在我来任的时候,才几个衙役?!连薪俸都给不出来啊。朝廷也穷。早些年在军中的开支极大,现在还穷巴巴的,虽到处要人,可却也克制着不敢用太多人,若说出去也难听,谁能知道,用人用多了,却连薪水也开不出来,会有很多的贪官……”县太爷道:“圣上也难。一个国家如同一个大家。事一堆,要钱的一堆,生财之道却没有,满朝文武只知道花钱,献策赚钱的却没有……”
不能再说下去了。
县太爷闭了嘴,失笑道:“我也是失心疯,敢妄议国事了。罢了,不提了。”
师爷小声的笑道:“虽说不该妄议,然而县太爷知道的道理,陛下更深知。太后寿诞,陛下想办个好点的寿宴都开不下来。也是难办。听说,想要用烟火,结果被太后给否了,说是现在开支难,还如此浪费作甚。陛下不说,怕是心里委屈的。给亲娘办一个寿礼,身为一国之君,结果还要节省节俭……亲娘还要士动说不要浪费,那心里的滋味,便是普通富户也受不了,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太后的寿诞虽不至寒酸,但身为一国之母的寿宴,却连一个像样的烟火大贺也摆不出来,那心中的滋味,只怕只有他们母子俩才知道了。虽是深明大义,可是陛下不委屈不心酸吗?!
一国之君啊。一国之君也穷啊,穷怎么了?!一国之君就不能穷了?钱也不是大风就刮来的。只要不愿意苛勒百姓,就没有急钱进帐,没得办法。
唉。
这个事吧。挺难!
如果陛下是为一个皇后,或是贵妃办一个这样奢侈的寿宴,一定得被弹骇死,但若是为太后,是亲母,那就是孝心。然而孝心虽不改,但孝心实施起来却不断的打折扣,难道不憋屈于没钱么?!
都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其实,国库无银,也会难倒一国之君啊。
难难难!
县太爷静下心把关于衙门和张家的事情给写好,事无俱细的。然后就趁着府台无有其它县令在,这才去拜见了知府。
道明来意,陈情汇总,知府看过陈情书,便笑道:“原来如此。此书,我会呈给钦差大人!”
钦差自然会禀呈上去。
知府阖上书,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道:“没想到,庙堂之高,与草莽之远,竟在你这治下合。若能得幸,也是张家的福气,是你我的福道。”
县太爷道:“之前所献,也不曾知会不会成,因此不敢与大人知晓。如今有了信,故才一一禀知。张家实是小户人家,难登大雅之堂,若非有令,何敢以言张家之小事,叨扰大人与钦差?!”
知府大人只笑,有些话也只是场面话。他所谋,他哪里不知道,以前不告诉自己,也是因为实在犯不着。
不过他当然不生气。说实话,他因为是他上峰,若是他所谋成了,自个儿也能沾光的。
“原来如此。”知府大人笑了。留他吃了晚饭,方才送出。
等县太爷走了。
幕宾才拍着折扇笑道:“没想到免受牵连之机要竟在他的身上。若无他之前所谋,只怕现在这事,还真难以善了!”
这是挠到圣上的痒处了。竟劳钦差在查案的同时,要过问一个小小的张家。
之前知府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头雾水,经过县令这一番解释,前因后果一提,他是完全的悟了。
知府也是松了一口气,笑道:“可见福运之事,是捡来的。是他捡了这张家,也是我愿意呈上这书所捡来的。这不就是送上门的福运?!”
幕宾哈哈大笑,道:“解决了朝廷的难处,只怕大人不仅不会被牵连,还会升上一升了。”
知府大人微微一笑。道:“若是糖方之事为真,那么朝廷一定会大举发展,要赚钱了。”
“往外卖能赚不少,但仅这一项,哪怕只是在本朝范围内售卖,都已经能令朝廷有足够的进项。”幕宾道:“这是暴利啊。尤在盐项之上!”
盐铁专营,是封建控制国家的根本之一。
然而,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糖,比盐更为暴利。控制了盐是控制了民生。但控制了糖,是控制了国家的进项或者说是命脉,是金钱的血管!
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乱世的盐,治世的糖。
盐是乱世保命的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治世的糖,绝对比治世的盐还要更赚钱!那是吸血的机器。
知府捻着须笑道:“应该是真的方子。如此,只怕朝上的那些人已经争的你死我活了……”
而人到了中年,就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丧丧的味道,浑身的味道也远不如年少时干净清爽了,而是整日油腻腻的。
这甚至是与爱不爱干净没有关系。
年少的时候,就是半个月不洗头,也不会太难闻,顶多油一点头。可是中年,到老年的时候,三天不洗头,那头上油多的能炒菜了。若真是半个月不洗头,那可就真是头发能结块。
身上也是,少年之时,便是有汗味,那也是不难闻的。可是到了中年,身上衣服上沾上的却是油腻味。
甚至到了老年,身上的那种油腻,滑腻的味道沾在衣服上洗都洗不掉。这是一种机体的衰退,人体也像一个机器。新的机器,总是清爽干净的,而老的机器,却总是油乎乎黑黑的,出问题是常事。哪怕不出问题的老机器,也总是没那么干净,偶尔也会散发着一股腐朽,命数将至的味道,那种味道,更不好闻。
少年人偶尔愁的是脚臭味,或是狐臭味又算得了什么呢?!真正难闻的令人哀伤而无能为力的味道,还没临到头。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明白,那点令年少自卑的脚臭味和狐臭味真的算不了什么!
苍老,不止是长皱纹那样令人难受,若只是人变得皱巴巴的,变难看也没什么。而残酷的是更多的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
张兴柱明白这种感受,道:“不知不觉间,时光就这么一年年的过去了,咱们都老了。”
“都老了……”张融融笑道:“老了就老了吧。看到小伙子们还很年轻,这心里也挺高兴。看他们笑,这心里也很高兴。”
“这些小子,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知愁呢。”张兴柱乐道。
“兴柱啊。等咱老到要散发蒸腐之气的时候,咱就单独住。”张融融笑道:“不然呐,对孩子们的呼吸不好。”
“好。”张兴柱道:“到时候我就伺候老姑。”
“相互照应,咱俩也没差几岁。”张融融道:“真到了那个地步,非得跟小辈住一起,才是难为他们了。我也不忍心。哪怕小辈们不嫌弃,也没必要让他们一直迁就咱们。兴柱呐,咱俩可不能做那那老厌物啊。”
张兴柱不住点头道:“我听老姑的。咱这辈子,再学不来那些折腾小辈们的老人喽。”
张融融哈哈笑着,跟着他回了家。
天还是很冷。小河里的冰都未化。
不过因为运河宽阔,而且水一直流动着,它是没有上冻的。
船当然能顺利的到达府城。
先送了张云帆去店铺安置了,王安平和季大牛这才忙去了府城衙门。县太爷已经在里面见知府大人去了。三人便在府城衙门外面候着听差!
季大牛扯了扯王安平的衣袖子,道:“表叔,会有事么?!”
这货虽然后知后觉,但也不是真的傻,见他们来的一路上很是忧虑,此时也是担心上了。
“不会有事的。”王安平道。
季大牛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继续守候着,除了他们在,还有师爷,以及来了另两个衙差。
约一来个时辰以后,县太爷才出来,在衙门外也不方便说话,便先回了驿馆。
师爷才问县太爷道:“大人见了知府,可拜见到了钦差?!”
县太爷摇摇头,道:“钦差过年边上已到了这里,往外放出风声说正月过了年就往江南去,人将在府城过年。其实……”
“莫非早已经去了江南?!”师爷道。
县太爷点头,道:“秘密去的。只怕此时已经到了江南了。不过他身边有人留在了府城。最近查的很严。知府大人也御下有方!过年期间并未有什么不妥之事。这才敢召诸县的县令入府城。”
师爷与王安平面面相觑。
王安平试探的道:“此事事大,莫非各县也有钦差大人的人了?!”
县太爷摇头道:“不知。”
不知是不能查,不能问。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了。
县太爷想了想,道:“挺过过年期间,沿途郡县应该问题不大了。不会涉牵太深。”
师爷松了一口气,道:“这样就好。反正朝中的震荡,与咱并不相干。现在该担心的应是知府大人才是!”
县太爷点点头,道:“希望陛下经过过年,已无怒火。太后寿诞上,也能龙心大悦。不要牵连广大。”
王安平道:“陛下一向宽仁,此次事虽大,但应该不会有牵连无关之人之理。知府大人在此任上,做的很是开明开放。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摆脱了此事的嫌疑,依我看,问题不大。”
县令低头想了想,道:“也有道理。事关漕运诸务。倘因此事牵连太多,只怕对于朝廷推行的漕运之事不利。罢了,多想无益。还是等朝廷的公文结果吧。既来了府城,便任由调查便是。”
王安平道:“还请大人对钦差言及县里之事,还有张家之事,如实以告。”
县令笑道:“自当如此。便是钦差不问,本县也会主动如实以告。”
王安平松了一口气,笑道:“大人清明。”
县令笑道:“我知你来府城是有事,你先安排你的事去吧。钦差大人早不在了,这里也没多少事情,偶尔听知府大人来召便好。”
王安平也没拒绝,道:“是。若有要用安平之事,还请来找我!”
师爷笑道:“来这里是郑重之事,但若说要处理事情,还真没多少大事!去忙你的吧。”
王安平和季大牛依言去了。
师爷这才对县令笑道:“他倒也袒荡,家里挣了多少,不瞒着,也叫大人如实以告。来府城为有私事,是说要买宅院,也不瞒着。”
县令笑道:“我写个章程递上去,给钦差大人看吧。把张家的事如实说明白!主动说,比被动调查要好的多。钦差早已去了江南,述说与旁人,也未必说的清,不如主动写明白,递上去就完事了。我瞧着江南的事大,钦差就算回来经过这里,也没功夫见我这一个小小的县令。”
师爷点头,又问道:“莫非是知府大人主动问了张家的事?!才叫大人如此上心。”
“是。”县令笑道。
师爷一喜,道:“这是好事啊。”能主动问,就说明有主动问的理由。除了糖方发挥了效用,让人上了心,还能有什么理由?!只是京里的信还没来,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钦差人不在,却已经开始令知府上心的去问了,这只说明,朝廷也上了心,不然不会动用八百里骑的力量来问一个小小的张家。
县令笑道:“的确是喜事。”
师爷琢磨出味来,道:“我看安平也有心理准备,莫非也猜到了?!”
“他倒未必猜到,而是心中无私袒荡,想要把事情辅开了说清楚,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县令笑道:“在这个查的当口,他一个县衙里的小吏又是花钱又是发家,又是买宅院,如此张扬,他心里也是怕犯忌讳,所以才会主动陈情。这不是袒荡是什么呢?!”
师爷一想也是,道:“也对!倘若能猜到朝廷之意,这小子也就太妖孽了。所谓智多近妖者也。”
“不过就算如此,也是袒诚,不愿意给大人添麻烦,主动说要坦诚,这份心思,倒也纯粹。”师爷笑道。
县太爷点了点头,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点澎湃的期待。因为他们知道,朝廷既然已经开始查他们呈上去的方子的来源,那么,就已经上心了。
这说明,他们的事,必能成
第334章 穷疯了
这是何等的高兴之事。
“只怕大人还需向知府大人陈情清楚, ”师爷道:“刚刚人多,不好说多,大人还需另去见上峰,将此事明说方好。也好叫知府大人知道来龙去脉。否则, 事就算成, 而知府完全不知, 怕是大人要得罪他了。”
“有理!”县太爷起了身, 道:“莫慌, 等其它县令都见过上峰以后, 我再去见, 陈清此事。”
“还来得及。只要钦差未回京师,还有可操作的空间。知府大人或许也可用用此事,避免船沉案之迁怒。”师爷道, “这就得看大人递给他了。只怕他在等着大人士动递给呢。”
知府此时确实是在犯嘀咕。查案就查案,怎么就对这小县城的事这么上心,能不疑惑么?!
县太爷点头, 道:“若是能用此事, 将此段郡县都能摘出这案子来。也是我积了善缘了。”以后在官场上,有份善缘,那是不一样的,真出了事, 会有人上折子给自己说话,这是一种资源啊。人情的资源。
“关中人口大增,却如此缺粮,而运粮却需要白花花的银子,哪怕朝廷再省敛,这钱怎么也省不了。”县太爷道:“朝廷虽不可能再起战事只为去开商路。然而若有一本万利之法, 能利国利民,利于朝廷开支,这自是大大的好事。对这样的事,怎么查清,都不为过。这才正月,刚过完年,就如此上心的来查了。可见朝廷眼下是十分重视此事的。”
“说的是。国朝虽是以农为本,然而若无银钱,朝廷开支都难。经过战乱后,各县各府都穷疯了。咱县在我来任的时候,才几个衙役?!连薪俸都给不出来啊。朝廷也穷。早些年在军中的开支极大,现在还穷巴巴的,虽到处要人,可却也克制着不敢用太多人,若说出去也难听,谁能知道,用人用多了,却连薪水也开不出来,会有很多的贪官……”县太爷道:“圣上也难。一个国家如同一个大家。事一堆,要钱的一堆,生财之道却没有,满朝文武只知道花钱,献策赚钱的却没有……”
不能再说下去了。
县太爷闭了嘴,失笑道:“我也是失心疯,敢妄议国事了。罢了,不提了。”
师爷小声的笑道:“虽说不该妄议,然而县太爷知道的道理,陛下更深知。太后寿诞,陛下想办个好点的寿宴都开不下来。也是难办。听说,想要用烟火,结果被太后给否了,说是现在开支难,还如此浪费作甚。陛下不说,怕是心里委屈的。给亲娘办一个寿礼,身为一国之君,结果还要节省节俭……亲娘还要士动说不要浪费,那心里的滋味,便是普通富户也受不了,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太后的寿诞虽不至寒酸,但身为一国之母的寿宴,却连一个像样的烟火大贺也摆不出来,那心中的滋味,只怕只有他们母子俩才知道了。虽是深明大义,可是陛下不委屈不心酸吗?!
一国之君啊。一国之君也穷啊,穷怎么了?!一国之君就不能穷了?钱也不是大风就刮来的。只要不愿意苛勒百姓,就没有急钱进帐,没得办法。
唉。
这个事吧。挺难!
如果陛下是为一个皇后,或是贵妃办一个这样奢侈的寿宴,一定得被弹骇死,但若是为太后,是亲母,那就是孝心。然而孝心虽不改,但孝心实施起来却不断的打折扣,难道不憋屈于没钱么?!
都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其实,国库无银,也会难倒一国之君啊。
难难难!
县太爷静下心把关于衙门和张家的事情给写好,事无俱细的。然后就趁着府台无有其它县令在,这才去拜见了知府。
道明来意,陈情汇总,知府看过陈情书,便笑道:“原来如此。此书,我会呈给钦差大人!”
钦差自然会禀呈上去。
知府阖上书,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道:“没想到,庙堂之高,与草莽之远,竟在你这治下合。若能得幸,也是张家的福气,是你我的福道。”
县太爷道:“之前所献,也不曾知会不会成,因此不敢与大人知晓。如今有了信,故才一一禀知。张家实是小户人家,难登大雅之堂,若非有令,何敢以言张家之小事,叨扰大人与钦差?!”
知府大人只笑,有些话也只是场面话。他所谋,他哪里不知道,以前不告诉自己,也是因为实在犯不着。
不过他当然不生气。说实话,他因为是他上峰,若是他所谋成了,自个儿也能沾光的。
“原来如此。”知府大人笑了。留他吃了晚饭,方才送出。
等县太爷走了。
幕宾才拍着折扇笑道:“没想到免受牵连之机要竟在他的身上。若无他之前所谋,只怕现在这事,还真难以善了!”
这是挠到圣上的痒处了。竟劳钦差在查案的同时,要过问一个小小的张家。
之前知府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头雾水,经过县令这一番解释,前因后果一提,他是完全的悟了。
知府也是松了一口气,笑道:“可见福运之事,是捡来的。是他捡了这张家,也是我愿意呈上这书所捡来的。这不就是送上门的福运?!”
幕宾哈哈大笑,道:“解决了朝廷的难处,只怕大人不仅不会被牵连,还会升上一升了。”
知府大人微微一笑。道:“若是糖方之事为真,那么朝廷一定会大举发展,要赚钱了。”
“往外卖能赚不少,但仅这一项,哪怕只是在本朝范围内售卖,都已经能令朝廷有足够的进项。”幕宾道:“这是暴利啊。尤在盐项之上!”
盐铁专营,是封建控制国家的根本之一。
然而,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糖,比盐更为暴利。控制了盐是控制了民生。但控制了糖,是控制了国家的进项或者说是命脉,是金钱的血管!
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乱世的盐,治世的糖。
盐是乱世保命的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治世的糖,绝对比治世的盐还要更赚钱!那是吸血的机器。
知府捻着须笑道:“应该是真的方子。如此,只怕朝上的那些人已经争的你死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