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灵泉的作用
大哥刘能更是不解道:
“雅雅,你说你要去读书?”
“对啊,大哥,你会支持我吗?”
“可你以前死活也不去读书的。
还说一读书就觉得头疼。
作业也从来不想做的。”
那是原身好吃懒做的小作精刘雅,可不是她这个穿越而来的刘雅。
因此,她是不会放弃读书这个想法的。
就在一家人因为刘雅要读书这件事情而保持沉默的时候,一个奶呼呼的声音却大声道:
“窝支持小夫(姑)。”
本来有些压抑的家庭气氛一下就轻松热闹了起来。
全桌吃饭的人都笑了。
原来是刘笑说出了这句话。
可他明明连大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说支持。
刘雅更是把刘笑从贺娟怀里抱起来,使劲儿亲亲他的小脸道:
“那小姑以后赚钱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
“好。”
两岁的刘笑生得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当天晚上,刘雅就去了空间,查看自己的药园,又把那本《医科全说》翻出来好好看了看。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的思维如此清晰明朗。
但是现在,她觉得记忆力却是超好。
她也没忘记,要给龙县长开一个治疗保心护心的方子。
只是骗对方说,自己家是祖传学医的,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
谁知第二天,刘雅在吃早饭的时候,问余红家里祖上有没有学医或是做别的营生的时候,余红眼睛亮了一下,拍着脑门儿道:
“好像还真有。”
“真的?”
“当然,我记得是你外婆家一个远房亲戚,他们家是学医的。”
刘雅默默用指头掰了掰,外婆家的远房亲戚,那真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关系呢。
“本来你舅公以前也可以去医馆做学徒的,可他不愿意学。”
余红又解释道。
总而言之,刘家世世代代住在这个村子里,就没听说跟学医有什么关系。
刘雅有些失望,不过没关系,从她这儿开始学医就好了。
“娘,你说要是我以后考上大学,去学医怎么样?”
“好啊,娘也希望咱们家能出一个大学生呢。”
余红非常支持道。
刘雅知道,不管她做什么,家人都会支持她的。
“我打算先从奶奶的眼睛着手。”
“啥?你要给你奶治眼疾?”
“对啊,她说她以前眼睛并没有坏的,我估计就是后来用眼过度,才会坏掉的。”
“啥叫用眼过度啊?雅雅,你什么时候学会给人看病,还要给你奶治眼睛了?”
显然,余红对刘雅说的话非常吃惊。
“娘,我只是想试试,我无意间得到一本书。”
“一本书?”
“对,一本医书。”
“可你并不认识很多字啊。”
这还真让刘雅为难了。
说起来,就连余红也是斗大字不识一筐的。
刘雅说她有一本医书,还认识里面的字。
这对余红来说,那都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以前是什么样的人。
“娘,你别管了,总之我想试试。”
余红仔细看了会儿刘雅,没错,是自己的女儿。
绝对没错。
她也不想纠结刘雅为什么会认识字。
试问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因此,余红便拍拍刘雅的手背道:
“你想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谢谢娘。”
刘雅便蹦跳着回到屋里,然后进入了灵泉空间。
她的想法很简单,这灵泉空间里的水,就是一剂良药。
如果用那个灵泉里的水给奶奶洗眼睛,一定会让她的眼睛里面的毒素尽快袪除,再配上一些草药。
说不定就有奇效。
当然,这个治疗的过程自然不会太短,至少也需要三个月。
不过没关系,她愿意用时间来等待奇迹的发生。
因此,刘雅用一个搪瓷缸子把灵泉里的水给舀了起来,然后走出了空间。
同时带出来的,还有那棵桃核。
刘雅将那搪瓷缸的水倒进了洗脸盆里,端到了老太太的房间,拿出一块已经旧到看不出颜色的洗脸巾,浸了那灵泉里的水,递到了老太太的手里,对她道:
“奶,我这里有一些可以治疗你眼睛的水,你把它敷在你脸眼睛上,试试效果。”
老太太对自己唯一的孙女儿的话深信不疑。
真就把那毛巾敷在了脸上。
刘雅则离开房间,找了一把小锄头,来到了院子角落里,准备种下那颗桃核。
这时,小侄子刘笑也看到了,赶紧迈着小短腿儿朝她跑来道:
“小夫(姑),你在干啥?”
“我要种桃树。”
“桃?好欺(吃)吗?”
“好吃啊。”
“到时候种好了,就请你来吃?”
“好哦,好哦。”
贺娟听到刘雅说要种桃树,也忍不住笑了:
“雅,你哪儿来的桃核啊?”
“就是上次二哥在外面给我摘的啊。”
说实话,那野山桃的味道真不怎么样。
但刘雅相信,在灵泉里泡过的种子,一定可以种出一棵好桃树。
但是贺娟不知道啊,只以为自家妹子是不是在异想天开?
“雅雅,你这样能种出桃树来吗?”
“能。”
刘雅十分自信道。
看看时间,老太太的眼睛应该也敷得差不多了。
刘雅打算把那敷过眼睛的水也不浪费,一会儿拿来浇这桃树,说不定能早点儿发芽,长出小树苗来。
这么一想,她就朝老太太的房间走去。
如今这农村真是又穷又落后,连时间都没办法掌握。
也不知道几点了。
全凭感觉在记录时间。
像手表之类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稀罕物,跟自行车一样精贵,还是限量销售的。
一块表卖到七八十块,上百,绝对是正常价。
以前就在网上查过资料,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家里只要有三转,那就是富裕得不得了的了。
哪三转呢?一是自行车轱辘转,二是缝纫机踏板转,三就是手表表盘在转。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就连黑白的都要等到八十年代才会有。
一般人家要是有一个收音机,能听个广播电台也非常满足了。
而收音机还有一个作用,可以报时,也能掌握时间。
不过刘雅觉得,虽然时间掌握是很重要,但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自行车重要。
她会一点一点把这些东西都置备齐的。
就在刘雅种桃核的时候,就听到院门响起来,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刘雅,刘雅,你在吗?”
“雅雅,你说你要去读书?”
“对啊,大哥,你会支持我吗?”
“可你以前死活也不去读书的。
还说一读书就觉得头疼。
作业也从来不想做的。”
那是原身好吃懒做的小作精刘雅,可不是她这个穿越而来的刘雅。
因此,她是不会放弃读书这个想法的。
就在一家人因为刘雅要读书这件事情而保持沉默的时候,一个奶呼呼的声音却大声道:
“窝支持小夫(姑)。”
本来有些压抑的家庭气氛一下就轻松热闹了起来。
全桌吃饭的人都笑了。
原来是刘笑说出了这句话。
可他明明连大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说支持。
刘雅更是把刘笑从贺娟怀里抱起来,使劲儿亲亲他的小脸道:
“那小姑以后赚钱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
“好。”
两岁的刘笑生得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当天晚上,刘雅就去了空间,查看自己的药园,又把那本《医科全说》翻出来好好看了看。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的思维如此清晰明朗。
但是现在,她觉得记忆力却是超好。
她也没忘记,要给龙县长开一个治疗保心护心的方子。
只是骗对方说,自己家是祖传学医的,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
谁知第二天,刘雅在吃早饭的时候,问余红家里祖上有没有学医或是做别的营生的时候,余红眼睛亮了一下,拍着脑门儿道:
“好像还真有。”
“真的?”
“当然,我记得是你外婆家一个远房亲戚,他们家是学医的。”
刘雅默默用指头掰了掰,外婆家的远房亲戚,那真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关系呢。
“本来你舅公以前也可以去医馆做学徒的,可他不愿意学。”
余红又解释道。
总而言之,刘家世世代代住在这个村子里,就没听说跟学医有什么关系。
刘雅有些失望,不过没关系,从她这儿开始学医就好了。
“娘,你说要是我以后考上大学,去学医怎么样?”
“好啊,娘也希望咱们家能出一个大学生呢。”
余红非常支持道。
刘雅知道,不管她做什么,家人都会支持她的。
“我打算先从奶奶的眼睛着手。”
“啥?你要给你奶治眼疾?”
“对啊,她说她以前眼睛并没有坏的,我估计就是后来用眼过度,才会坏掉的。”
“啥叫用眼过度啊?雅雅,你什么时候学会给人看病,还要给你奶治眼睛了?”
显然,余红对刘雅说的话非常吃惊。
“娘,我只是想试试,我无意间得到一本书。”
“一本书?”
“对,一本医书。”
“可你并不认识很多字啊。”
这还真让刘雅为难了。
说起来,就连余红也是斗大字不识一筐的。
刘雅说她有一本医书,还认识里面的字。
这对余红来说,那都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以前是什么样的人。
“娘,你别管了,总之我想试试。”
余红仔细看了会儿刘雅,没错,是自己的女儿。
绝对没错。
她也不想纠结刘雅为什么会认识字。
试问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因此,余红便拍拍刘雅的手背道:
“你想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谢谢娘。”
刘雅便蹦跳着回到屋里,然后进入了灵泉空间。
她的想法很简单,这灵泉空间里的水,就是一剂良药。
如果用那个灵泉里的水给奶奶洗眼睛,一定会让她的眼睛里面的毒素尽快袪除,再配上一些草药。
说不定就有奇效。
当然,这个治疗的过程自然不会太短,至少也需要三个月。
不过没关系,她愿意用时间来等待奇迹的发生。
因此,刘雅用一个搪瓷缸子把灵泉里的水给舀了起来,然后走出了空间。
同时带出来的,还有那棵桃核。
刘雅将那搪瓷缸的水倒进了洗脸盆里,端到了老太太的房间,拿出一块已经旧到看不出颜色的洗脸巾,浸了那灵泉里的水,递到了老太太的手里,对她道:
“奶,我这里有一些可以治疗你眼睛的水,你把它敷在你脸眼睛上,试试效果。”
老太太对自己唯一的孙女儿的话深信不疑。
真就把那毛巾敷在了脸上。
刘雅则离开房间,找了一把小锄头,来到了院子角落里,准备种下那颗桃核。
这时,小侄子刘笑也看到了,赶紧迈着小短腿儿朝她跑来道:
“小夫(姑),你在干啥?”
“我要种桃树。”
“桃?好欺(吃)吗?”
“好吃啊。”
“到时候种好了,就请你来吃?”
“好哦,好哦。”
贺娟听到刘雅说要种桃树,也忍不住笑了:
“雅,你哪儿来的桃核啊?”
“就是上次二哥在外面给我摘的啊。”
说实话,那野山桃的味道真不怎么样。
但刘雅相信,在灵泉里泡过的种子,一定可以种出一棵好桃树。
但是贺娟不知道啊,只以为自家妹子是不是在异想天开?
“雅雅,你这样能种出桃树来吗?”
“能。”
刘雅十分自信道。
看看时间,老太太的眼睛应该也敷得差不多了。
刘雅打算把那敷过眼睛的水也不浪费,一会儿拿来浇这桃树,说不定能早点儿发芽,长出小树苗来。
这么一想,她就朝老太太的房间走去。
如今这农村真是又穷又落后,连时间都没办法掌握。
也不知道几点了。
全凭感觉在记录时间。
像手表之类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稀罕物,跟自行车一样精贵,还是限量销售的。
一块表卖到七八十块,上百,绝对是正常价。
以前就在网上查过资料,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家里只要有三转,那就是富裕得不得了的了。
哪三转呢?一是自行车轱辘转,二是缝纫机踏板转,三就是手表表盘在转。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就连黑白的都要等到八十年代才会有。
一般人家要是有一个收音机,能听个广播电台也非常满足了。
而收音机还有一个作用,可以报时,也能掌握时间。
不过刘雅觉得,虽然时间掌握是很重要,但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自行车重要。
她会一点一点把这些东西都置备齐的。
就在刘雅种桃核的时候,就听到院门响起来,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刘雅,刘雅,你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