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烟袋锅子抽贼筯
  小俩口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却看到岳父正在发愁。
  他打听回来的消息十分不妙。
  先是火车站里到,处都是女儿女婿的通缉令。这倒罢了,全家人都知道会是这个情况。
  再就是一路上到处都是明抢暗夺。
  这时往关外走的人,身上都带着东北攒的积蓄。
  日军把各种过路费过卡费过关费抬的极高,汉奸们大肆吃拿卡要。武器弹药、黄金白银都做为军用品,不得大量携带。火车站要检查,上了火车更是随时检查,检查之后少了些东西也无处说理。
  日军不管的地方,就是坑蒙拐骗偷这些下三滥和胡子的天下。
  每个回到关内的人都说:这一路没有不掉钱的人。
  小俩口一听,就知道又得另想办法去大连了。
  岳父决定,先住下几天,去美国花旗、法国汇理、英国汇丰这些银行,想办法把黄金兑换成上海认可的英磅美元之类洋钞。这样坐火车的时候,就不怕明面的检查了。
  外国的银行也遵从中国的习俗,在初五后才开门。
  这两天就闲了下来。
  能逛街容易招风,小俩口便跟着奶奶学化妆。奶奶说,这还是她当姑娘时,除了在家里学做女红,唯一没人管的事儿,就几个女孩学化妆,后来,家里还请了外面的女先生专门教。她们经常玩这种小把戏,用粉影处理几下,人就象变了模样。
  本是少女闺中游戏,可到老了,孙辈身上倒有了大用。
  赵婧之拿王洪试手,画好了,大家照着镜子看了下,手艺差了些,却也变了另一个人。
  王洪就准备用这套妆去火车站里看一下。赵婧之看他的头发太长,就让他先去理个发。可过来看热闹的二哥笑着告诉她,东北人正月里不理发,要过了二月二再理。
  脸跟衣服都收拾好了,再就是随着得带点什么。王洪看着两人的武器,突然觉得不对劲,那把匕首,应该是几个江湖人特有的,能不用就不用。
  赵婧之见他没拿什么,问了下为什么,就把她的小手枪塞了过来。
  王洪摇摇头,一开枪,两人又得跑路,连赵家人都待不住了。
  突然他想到就在这背街出去的路上有个卖烟袋锅小店,里面有几个红铜的做的镇店烟袋锅,出门就在那里拿了个根半米长的,做短棍除了有点细,其他都还可以。
  其实他很想买那根最长的,又粗又重,却又怕太招摇。
  东北男女都抽烟袋。
  在移民东北的初期,人烟稀少,这抽烟确实可以避免蚊子小咬的叮咬。
  据说,烟袋锅与烟杆那浓郁的烟袋油子味儿,就是长虫(蛇)见了也发蒙,弄点烟油子放它身上,还能要了它们的命。
  男人抽的烟袋,烟杆比较短,青年人用的长不过五六寸,年龄大的稍长些,烟杆上还栓个烟荷包,不用的时候别在腰里,以不妨碍干活为主。
  而女人抽的烟袋杆有半米多长的,抽的时候多是盘腿坐在屋里的炕上,围着烟笸箩一边唠嗑一边端着大烟袋抽上几口。
  也确实有人拿着烟袋锅打架。但要说做武器用,就过于勉强,毕竟是普通的生活用品。除非专门做个一米长,加大加重的,可这样天天扛着走有些为难人。
  ------
  王洪进了火车站的广场,迎面而来的,是茫茫人头,是吵杂的的声响。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包小包,前拥后的,王洪不知不觉就被人群带着往里走,
  在人潮中,他跟着大家一样望着车站的检票口,别人看的是还有多远买到票、还有多久能上车,他看的是那检票口站着的日本兵和汉奸。
  他正看的入神,突然感觉口袋被人动了一下,他一把抹了过去,边上有个孩子哎呀一声。
  王洪不以为意,继续往前走,他要观察有没有混过去的可能。
  可口袋又有人摸了上来。
  这回王洪收了下心神,手上用了点劲,只听“啊”一声,一个瘦个子倒在了他身后。
  王洪象没看见一样,继续往前走。
  这前面突然闹腾起来,有人在喊:“抓贼啊!抓贼啊!”
  一个人正对着王洪跑过来,后面跟着被偷的人,王洪手中的大烟袋锅子,有意无意的挑了起来,在那人正要错身时,正对着那人的腰,点了一下,那人正在跑,不防,一个跟头摔在了地上。
  后面被偷的人冲过来,从小偷手里抢回个小包,一声不响就往回跑。
  那个贼起身后,看了王洪两眼,拍拍身上的灰,不声不响的走了。
  王洪看到检票口那里的日军和汉奸还真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看清脸,又去检查包裹,估计了一下,按这种检查,车上也轻松不了。
  就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在快要走出人群时,他感觉了有人斜着接近,就快步走出了人群,却被几个人拦了下来。
  正面的人似乎要跟他说话的样子,可后面接近的那个人突然的靠近,手一扬。
  王洪一闪身,见那人手上的刀子一闪而过,知道是这贼在报复。
  心道,买这铜烟袋锅子还对了。
  他一点也没留手,对着这些人的手和胳膊就抽了过去,用的全是抽筋碎骨的冷劲儿,几下就把这围上来的贼都废了。这种伤,治好了也起筋疙瘩,这几个人,以后别想着做贼了。
  贼、小偷、扒手,这是中国人对这些偷儿们称呼,江湖上称为老荣,又名三只手、梁上君子、摸包儿。
  偷和盗,也不是一回事。盗者明火执仗,贼者鼠窃狗偷,盗鄙视贼不敢见光,贼鄙视盗没有技术含量。
  这几个人敢于报复动手,这走的就是黑道手段了,就接近了盗的作派。
  可惜,他们不开眼,也忘了‘三不偷五不抢不碰江湖人’这个说法。
  这说的是不偷高官贵人、不偷孤寡、不偷带孩子的妇人,不抢老弱病残幼,不碰江湖行走的人。象现在,碰到了王洪,被打残了只能自认倒霉。
  偷盗这行当,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世人只知道有什么妙手空空儿,什么义盗义偷,那只是传说。现实之中,小偷的地位仅比采花贼高一些,后世的监狱里还是这样。
  俗话说‘夜入人家,非奸及盗’。古代,杀死夜间盗贼是正当的行为,什么古巴比伦法、古代希伯莱法、古罗马法、古中国法都有类似的规定。墨子直接说:“杀盗人非杀人“。所以,从周至民国,历朝历代都有一个明确的法条:夜间入户,打死勿论。连公门抓人,也只能夜间围上,白天动手。
  这行的传承,多数都是由师傅拐带那些穷困人家十岁出头的小孩,教小孩偷窃的手法眼法和各种经验。少数,是练了暗门功夫,走上了这条路的人。凡有名的,往往是这些能飞檐走壁的暗门神偷。
  小偷学不到暗门功夫。入室偷,以练手劲为主,多用绳索竹杆一类帮助自己。摸口袋的,练习手法和眼法。
  前几年的北平,官差在茶馆里见到个用手捏核桃吃的人,立刻抓捕。旁人问为什么?官差说:手劲这么大,又不是练鹰爪功的练家子,都是入室的贼偷。带到局子里,一审,就结了十几个盗案。
  摸口袋的,要练手法和眼法。
  手法:练动作的快捷准确。靠身法的协调来达到手法的快捷。要从捡豆子、弹扣子、米缸里摸铜板、滚油锅中夹物一路练过来。
  眼法:主要是教练如何一眼就能找到藏钱的部位。
  锦囊偷技指用手指对衣袋里或提兜里的钱物直接盗取,手法用探、开、抠、夹等,特点是轻快如风。
  用钱币或刀片割口偷窃,黑话叫“开口儿”或“剃胡须”。要找来各种布头,四处绑着,一刀下去,面上一层齐齐开口,下一层无损无伤。这种人,用刀快捷地划开对方的衣兜、提包等放置钱物的部位,像动手术一样。
  用镊子的,据说在80年代前,同行见到就嘲笑,是最没技术含量的。
  贼也有贼道。
  三十年代,一个贼偷了一个廊坊来天津卫给孩子看病的妇人的钱,导致人家孩子差点没命,结果,这个贼因为坏了规矩被同行打断四肢,当时还登了报纸,黑道白道都夸赞此举。
  这行业是与时俱进的,各种方法手段一直在改进翻新,直到80年代,各路窃贼还搞了次全国南北大比武,炫耀本领,提高水平。
  直到法律保护了他们,这行业就没了门槛。
  王洪收拾了这几个毛贼,快步走出人群。
  可在离住处不远的地方,被一个老太太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