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GL]_分卷阅读_220
  我见她像是不大高兴的样子,若此刻与她一顶,怕一时口角起来,守礼知道,觉得是为他惹我们两个不快,这孩子正是十三四岁,青春期的时节,万一惹出些心事之类的,总是不好,便先息了声势,柔声小意地道:“不是不许你说,只是你也知他爱问这些,也不去问别人,只是问我…我答不出倒是小事,若是答错了,教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多不好。”
  阿欢的眉毛挑得越高了:“是么?”
  我被她看得心虚,讷讷道:“还有,我是做姑姑的人…也如同做娘的一般,你在孩子面前,也给我留些体面。”一面说,已拿出侍奉母亲的手段,凑在她身边替她揉肩捏背,近前时才发现她身上的香气果然变了,大体还是从前熟悉的味道,却多了一丝隐隐的甜香气,因就近嗅了一嗅,半讨好地道:“是换了香么?真好闻——也给我熏一熏嘛。”
  她将我拍开:“是配的安神香,你近来睡得甚好,未必用得上。”口上如此说,却将自己的香囊解下来,丢在我手里,我接了配上,将自己的也解了,系在她身上:“那这个给你。”
  她失笑:“将我给你的用旧了,又来换我一个新的,你倒是好意思。”
  我见她面色和缓,便也笑嘻嘻道:“我人都是你的,遑论身上之物?你若嫌弃它旧,岂不是连我一起嫌弃了?是了,你嫌我是旧人,所以才挑剔我的物件是不是?”说着便做哀怨状,两手捉住她手,放在我心口道:“阿欢,好阿欢,求求你不要抛弃我。”
  她被我逗得一笑,用力将手抽走:“什么抛弃不抛弃的,你在外面春风得意,又是编书,又是军学,日日在贞观殿内外进出、早晚面圣、与宰相们谈笑风生,我是后宫没指望的人,每日见的、办的,不过是那些石斗升合的琐碎事,熬得脸黄骨细,但求你不要嫌弃就好了,怎么敢嫌弃你老人家?”
  她惯常说些半真半假的话,我怕她真有此心,忙道:“谁说你是没指望的人?你可是堂堂正正的长媳冢妇,主持后宫,自陛下的起居至我们这些宗亲的赏赐,什么不是经你的手?”本还想一丝说说早上阅兵的心,叫她分享我的得意,这回也全吞在肚里,只抱住她笑:“你若是没指望,我可怎么办?身上佩的、挂的,都是你给的,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也都是你叫人做的,夜里还要寻你谈天说地,你这样重要的人都没指望,我可真要六根皆净了。”
  她用力掐了我一把:“你先将那鸡翅、瓜子之类的戒了,再来说什么净不净的。”
  我道:“你是嫌我胖不是?若是,那我都戒了,只要你不嫌弃我,那些算什么呢?”
  她哭笑不得,两手要来推我,我抱着她不肯撒手,她起身走动,我便抱着她跟着自这头走到那头,她被我闹得无法,垂了手,叹气道:“罢罢罢,我是欠了你的——说罢,早上你是如何风光的?陛下夸了你几句?外面那些人又怎样奉承你了?你细细说,我洗耳恭听。”
  我道:“你猜错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
  她斜着眼自前向后看我:“哦?”
  我倒真有一件正事和她说:“崔峤病重,听他们的意思,恐怕好不了了。”
  阿欢脱口便道:“崔二要守孝。”
  我顿了顿,知她是无心,婉转道:“…她怕是很伤心。”
  阿欢蹙了眉问我:“你看陛下的意思,她若守孝,是按在室女,还是…按照已嫁出之女?”
  我怔了怔:“这倒没想过——以前这样的事是怎么办的?”
  阿欢看了我一眼,片刻后方道:“入了宫,就是宫里的人了。”
  我沉默不语,按理说此刻我最担心的该是崔明德,可被阿欢一提,却不由自主地将崔明德守孝的事放在了第一。一则如阿欢所言,无论宫官内官,入了宫,便都是宫里的人,许多礼仪上的事,都形同已嫁之女,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女官都是以皇帝嫔妾的身份在宫中服役,毫无自由,可现在宫里的皇帝是女人,名分上却又是不需要这么些嫔妾的,若是和母亲提一提,能不能…确立宫官的独立身份,譬如许她们在外置宅,或者以官员未寡之妻为女官,使得“女官”这个词脱离“嫔妾”之范畴?此外则因崔明德若是守孝,势必要出宫回家,崔氏门教甚严,未必能时常相见,我这里许多事无人商议,如损左臂右膀。再次又因崔峤一死,崔明德的父亲做了族长,他从前因李晟之事而不敢将崔明德嫁人,而今李氏衰颓,改唐为周,他会不会犯了糊涂,又想起将崔明德嫁人的事?父母嫁女儿乃是家事,皇帝也轻易干涉不得,尤其母亲在无赶紧要的小事上还格外宽大,万一这事真被办成了可怎么办?
  我越想便越觉此事干系重大,抬眼去看阿欢,她却又道:“你跟着陛下这么久,外面的情势比我熟悉,该如何做,自己也该知道,我就不替你乱出主意了,不过你要记得,你的亲信,并非只有我们三个,也不能只有我们三个。”
  我抿嘴道:“我知道。”想了想,又觉别扭:“你不是亲信,你是…阿欢。”
  我本想说情人的,可这词听起来总有些不大好的意味,我又想说爱人,又总觉得听起来怪怪的,好像我们是前世六七八十年代的那种街头大妈、老古板妻妻一样,想说女朋友罢,又觉得我们之间,已非“女朋友”三字可言,一定要我选,我最想说“妻子”,可这却是最说不出口的,到最后只能说一句“阿欢”,却觉得这两个字将一切都包括了。
  阿欢看着我笑:“只是虚冒个人数,说‘三个’总比‘两个’听起来好些罢?谁知你这么计较。”捏着我的脸道:“长乐公主好大的威风,设了这么大一个军学,陛下亲临检阅,亲授勋章,手底下却只有两个人,叫人听着像什么样?”
  我故意道:“怨不得我白日里想和你说话,你却顾左右而言他,原来是早就知道——我好容易有件值得炫耀的事,你也不让我一些,让我说两句,过过嘴上的瘾也好。”
  她只是笑:“五百实封的功绩,也值得你这么得意?以后可怎么办呢?”
  我道:“五百户还不值得得意,什么值得得意?以后的事总是以后说。”
  阿欢浅浅一笑,轻声叫我:“太平。”
  我也叫她:“阿欢。”鼓着脸道:“你叫我一声,我叫你两声,阿欢,阿欢。”
  她笑着拍了拍我的脸:“那是三声。”
  我道:“那你再多叫我一声——只许叫一声,多了不行。”
  阿欢摇头浅笑:“若是怕崔二伤心,不如让裴兰生去看望她,同病相怜之人,说一句话,比旁人千百句都有用。”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早才想起来是情人节…咳,说好的双更在这里…总之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小剧场:
  太平(微笑):大郎,我觉得你非常有天分,所以我专门找人给你编了本教材,学了以后,保证没有这么多疑问了。
  守礼(开心):好啊好啊,姑姑给我编了什么书呀?
  太平(灿烂微笑):三年科举五年判文。
  守礼:……
  第316章 政事
  兰生受我之命前去探病,走到一半, 便听见崔峤薨逝的消息, 只得又折返回府, 更换素服,改探病为吊唁,回来时向我禀报,说崔氏门禁严得很,吊客一律由崔明德之弟崔述、弟妻王氏接待, 她因是我派去的, 得以在崔明德之母杨氏前与她见了一面,只见崔明德神情憔悴, 已瘦如不胜衣之状, 却是一句要紧的话也没说上。
  这本是世家门户应有的礼节,看不出崔氏对崔明德有何打算, 我只得一面嘱咐了家里日日派人去吊唁,问候之外亦须窥探崔明德情形、一有不对便马上知会于我,一面向宰相们打听崔峤身后事的安排。先问的是李昭德, 他自任宰相后便未怎么与我私下来往,不过想来这些身后安排又不是什么大事,料他多少要卖我个面子,谁知派去的人回来道:“李公只说已拟了两个谥号,候陛下定夺,余者一概不知。倒是路上遇见杨执柔杨公,寒暄几句,打探得是文惠与文恪两个谥。”
  这位杨宰相是母亲的母族,母亲以为男皇帝既常常用母族为宰相,女皇帝也不该例外,因此规定宰相中必有杨氏一人,而今便是这杨执柔。我与他虽常常见面,交情却是不多,未料竟是自他这里问到了话,沉吟片刻,恰逢母亲得闲,索性便正大光明地去她那打探。
  母亲那里却又觉得两个谥都不甚好,御笔钦定,谥曰“文恭”、赠文昌左相,余者辍朝等事皆如在任宰相之例。
  我看她对崔峤似颇有眷顾之意,便顺带着问起崔明德守制的事,母亲道:“给了她十日的假,待完假之后,自然就回来了。”见我面带犹疑,挑眉道:“怎么了?”
  近因军学之事,母亲对我不甚紧要的要求颇有言听计从之意,我便也将自己的心思和盘托出:“阿崔的父亲一直想将她嫁入权贵家,因崔峤之故才未实行,她现在又回了家,我怕万一她父亲使些手段,迫她出嫁…”话未说完,便见母亲摇头失笑:“她已是宫中女官,给她家里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随意将她嫁出去,你在这里胡乱担什么心?”
  我道:“这也是我想问阿娘的另一桩事——宫中女官,与外朝臣子同为朝廷职事尽忠,外朝之臣,白日视事,夜里回家,虽担着朝廷的职分,却并不是将人卖给了天家,宫中女官,却是白日视事,夜里当值,名虽为官,内里却如奴婢一般,是不是有些厚此薄彼?”
  母亲立刻便明白我想说什么了:“你想正女官的名分,令崔明德如男子一般辞官回家守孝,等出了孝再征召回来?”
  我讪笑道:“不过是为阿崔与我交好,她又与崔峤亲厚,所以有些不忍…”
  母亲斜眼看我:“崔明德能回家守孝,再有旁人,便也能依此论处,而守孝之先例一开,其余的事是不是也可以如外朝一般,外宿、婚嫁、仪仗、职权…一来二去,宫官与外官便没什么两样,女人在宫内既可如外官一般,自然也可直接去任外官——你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是么?”
  我想得倒还没那么远,不过也早知先例一开,次后的演变便自然而然——这招不是别人,正是母亲教我的,多年前她之为皇后,次后为天后,再次为太后,到如今又登了皇位,中间所用最多的,正是这样的顺势利导之手段——被母亲戳破,倒也不慌,只笑着道:“阿娘做了皇帝,又有个独孤绍在外帅兵打仗,女人连最不能做的事都能做得比男人都好,怎么就不能和男人一样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