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 第125节
徐好好给几根筝弦调了音,应道:“嗯,我省得刘将军的苦心。官家听了章相公的进言,要宋军兵锋越过横山,熙河路、泾原路的西军必要承了几场硬仗,朝中又说刘路帅教曾枢相护着,很是贪生怕死。只怕刘将军为了保住他阿爷的兵权,此番也得与夏人拼上一番性命。烽火无情,箭矢无眼,他是怕美团这般年轻,就守了寡。”
真正将女子放在心上疼爱的男子,总是将她的吉凶安危,看得比自己一时三刻就占有了她,更要紧些。
或者,平素里,与生死无关的时候,他也会在意她是不是真的高兴……
徐好好想起另一个不算太熟的熟人,那位邵清邵先生,当初在金明池边谈及姚娘子开店时的表现,不由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她于是又向李师师道:“你也莫要觉得,京城男儿俱是性子凉薄之辈。譬如遂宁郡王(赵佶)那般锦衣玉食的小亲王,不也掏心掏肺地待你?你拒了他的缱绻情丝,他仍将你我这乐塾,说与宗室亲朋知晓。”
李师师如今已和小师姐成了相依为命、共同谋生的关系,自是也与她直言:“郡王现下还是少年郎,偶尔露了轻佻之气,实则还算有赤子之心。但生在帝王家的男儿,哪个真会做一辈子赤子?入王府之事,我目下不会答应,将来更不会。小师姐,你还记得姚娘子说过的话么?姻缘于女子来讲,当如初春踏青、夏日赏荷、金秋登高、暮冬嬉雪般,以舒心快意投入其间,而非将其当作脱离苦海的稻草、女子命途的归宿。”
……
大名府。
原本黄河北流的故道河床中,在这个时节,仍有河水湍湍流过。
河上汉唐时修建的石桥上,大宋对辽交聘接伴使,已过古稀之年的老相爷苏颂,一身朝服坐于枣红马上,与现任幽州观察使的大辽重臣萧知古掣缰相对。
苏颂既是接伴使,原本应到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驿,与萧知古会面。
但官家考虑他年事已高,便先派接伴副使凌录前往边境迎接辽使,命苏颂在邢州黄河故道等候。
只听桥那边的萧知古,首先宣读口谕:“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敬致大宋皇帝阙下,大宋皇帝与太后贵体安否?”
苏颂亦清了清嗓子,郎声回道:“安。大宋皇帝亦祝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及萧皇后安康。”
两位国使遂驱马向前,与石桥中心立住,彼此再深深作揖、互相交换了马鞭后,苏颂方引着萧知古和他身后的人马,往河道南岸而来。
跟着大宋接伴团队等候在南岸的姚欢,神色恭敬肃穆,心中却涌上了见识到辽宋时节相见礼仪的兴奋。
辽保宁六年(时为大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正式建立交聘关系(外交时节往来关系)其间因双方开战而中断,于澶渊之盟后又全面恢复,到如今这绍圣六年时,和平了百年的宋辽两国,已互派正旦使、生辰告哀使、贺登位使、贺册礼使、泛使等,一千余次。
两国既然早已约为兄弟之国,彼此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便很有看头。
若两国皇帝是平辈,则谁年长,谁自称“兄”
譬如当年辽兴宗与宋仁宗之间,宋仁宗自称“兄”并非因为大宋外交军事地位更高,而只是因为宋仁宗年长。
如今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当年喊宋仁宗“伯父”但因本朝大宋天子赵煦乃宋仁宗的曾孙辈,耶律洪基若称赵煦为“孙”画风就有些清奇了……
故而,辽国使节传口谕时,出于对南朝的尊重,隐去了宋辽皇帝间的辈份关系。
姚欢正觉得辽人还挺地道时,却见已经策马来到眼前的萧知古脸上,挂着鲜明的怒意。
第222章 咖啡外交(上)
辽使萧知古,五十上下的年纪。
他的父亲,当年乃是接待过宋朝使节欧阳修的辽国尚父中书令。
苏颂在英宗神宗时期出使辽国,也见过这对父子,印象颇佳。
最近赵煦交待了榷货胡豆事宜后,苏颂得了诏命,向有司打听了雄州边境与幽云等州的情形,得知这位幽州观察使对南朝的立场一如既往的平柔。
因而,今日见到萧知古一脸忿忿,苏颂必知有异。
又见与辽人使团成员并辔而行的宋人接伴队伍中,宋廷副使凌录与自己目光相接时,尴尬地微笑致意,旋即避开。
苏颂心头一个格楞。
凌录才只三十不到,并非进士出身,凭借父荫入仕。
绍圣初年,回京得到重用的章惇,清洗了苏轼执掌的礼部后,又指派蔡京,将凌录提拔为判鸿胪寺事。
这一次,凌录“顺理成章”地成了接伴副使。
如果说章惇的拓边重点,在于西夏,那么蔡京这笑面狐狸,实则比章惇更激进。他不止一次“提醒”过官家,辽国的幽云诸州,乃汉人故地。
苏颂疑心,凌录是不是在雄州接到萧知古时,说了什么冒犯之语。
宋辽使团在大名府官驿住下后,苏颂循例,由知府作陪,与萧知古做了一场接风宴。
酒宴开席之际,萧知古的面色似乎缓和了些。
茶汤酒菜都上过一轮,乐舞也看了三四支后,那大名府的知府,自诩熟稔于套近乎的路子,又听闻萧知古这位辽使乃辽国“林牙”出身(大致相当于宋朝的翰林)便有意将酒宴往风雅气氛上靠一靠。
“萧观察,当年我朝富公(指前朝宰相富弼)访辽时,曾在席上留下一段佳话。贵国行酒令——早登鸡子之峰,危如累卵。富公对曰,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贵国又出一令——酒如线,因针乃见。富公对曰,饼如月,遇食则缺……”
宴厅外的廊下,姚欢正带着随团的两个婢女,将此行带来的已烘焙磨碎的咖啡豆,按照份数投入风炉中。
她听到堂上知府声如洪钟的话语,细品了一番两个对子,不由暗赞,富弼到底是仁宗朝的名士啊,有水平有水平。
不料,辽使萧知古却倏地打断了知府的话,带了一丝儿讥诮的口吻道:“阁下要请本使出行酒令?呵呵,这行酒令嘛,就如佛经,须看谁来念。当年富相公乃南朝国士,行止雅正,方能与我朝使节成就一段佳话。”
他说到此处,忽地放下酒盏,转向苏颂道:“苏公可知,在雄州官驿,贵国的凌副使,就与本官行了一出令。”
苏颂何等老道,已觉气氛要僵,但萧知古都将话头提出来了,他作为大宋一方的正使,只好温言回应:“老夫愿闻其详。”
萧知古冷笑一声,道:“我大辽皇帝自仁宗朝时游历汴京,便爱慕南朝佛寺的形制。今岁初,我朝燕京城落成一座碧室,以宣谕政教。那日在雄州,酒酣之际,本官便给凌副使出了一令——白玉石,天子建碧室。苏公,你道凌副使如何作对?口耳王,圣人回幽云。”
厅中骤然寂静,一时之间针落可闻。
须臾,才听大宋副使凌录淡淡一哼,故作自嘲之意道:“萧观察当日在雄州,就已指教过下官,此令对得不好。圣人的圣,应是口、耳、壬三字之合,并非口、耳、王。”
他瞟完一眼萧知古,也面向苏颂道:“苏公,素闻北朝习中国字者甚众,卑职此番当真心服口服。卑职科考数次均铩羽而归,于文墨一事上,确实比不得萧观察这样在北朝进士及第的大儒。”
姚欢从门缝边儿瞧瞧望去,宾主双方,适才礼节性的假笑,果然都荡然无存。
苏颂面沉如水。
而那不知原委、好心办坏事的大名府知府,更是无辜可怜,两条眉毛拧得紧紧的,仿佛能夹死苍蝇。
幽云之地,如今已是辽国治下,大宋一方的外交官凌录,用了一个“回”字,显然指的不是辽国皇帝,而是大宋天子。
姚欢心道,外交场合,外交官的表演,从来都应与两国关系的大方针相匹配。
以如今南北格局,辽宋睦邻百年,对于双方来讲皆是利大于弊。
你凌录一个鸿胪寺的主管官员、跟着苏公出使的堂堂副手,竟装疯卖傻地用幽云故事,制造外交事故。
谁给你的脸和胆子啊?章惇还是蔡京?
你们这些皇粮养着的高官心里没点儿数么?北宋到了此代的痼疾,哪里是辽国带来的?甚至都不能说是西夏的锅。根子在于本国的内耗,三冗问题深入骨髓。
目下西边连年征战、军费已如无底洞,国内更是天灾接踵而至,此般情形下,还要对辽宋关系破裂动心思,唆使官家北伐?北伐的前提还是军费,一加军费,就能将熙丰变法的宗旨搬出来,使得新党继续得势。你们这哪是明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啊,你们这分明是还想通过给天子画大饼的方式,靠着对大宋百姓敲骨吸髓,来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姚欢既忿忿于政客们的不可理喻,又心疼苏颂如此高龄还要为两国边贸奔走、却教猪队友先挖个坑,继而不可避免地想到,三十年后操作变形的宋金“联手”灭辽、紧接着大宋就陷入靖康之耻。
她愣了片刻,正闻到身后的风炉中传出咖啡的浓香,却已见萧知古缓缓起身,向苏颂道:“本使多谢苏公北来接伴,再谢知府款待周道。明日还要赶路,两国使臣此际都回使馆安歇吧。”
……
翌日辰初,姚欢与使团中的仆婢,跟随苏颂来到辽使下榻的院中。
驿卒禀报后,萧知古带着辽方的副使、参将、亲从等,亦来到膳厅。
无论哪一国,使团长官到了对方境内,皆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业务素质。
昨日黄河故道边,萧知古就注意到了大宋使团中这位从衣着打扮到站位,都有些奇怪的女子。
她穿着素色的褙子襦裙、头上没有乌纱幞头,显然不是大宋宫中有品阶的女使官员。她的发式简单,妆容浅淡,显然不是歌姬舞女。她站位在苏颂身后,与侍卫武将一排,显然不是普通婢女。
公事往来,她更不可能是苏颂的侍妾。
晚间的宴席悻悻而散之际,萧知古凭理智和对苏颂的景仰,维持着最后一分礼仪、告辞而出时,在门边也看到了这位年轻女子。
她好像在烧煮一种萧知古从未闻到过的药汤。
辽国以往接待大宋使节时,宴席的头两道,既不是酒,也不是菜,而是茶和药汤。
其中,药汤乃是用北地植物药材中有清香的几种,研磨成碎屑,以丝帛包裹后熬煮,很像宋人的饮子。
萧知古以为,苏颂毕竟是多次出使辽国、熟谙辽人宴饮风俗的老朋友,故而嘱咐这年轻的女子率领仆婢们煮药汤。
此刻,朝阳的光芒跃入室内,那个映着金辉的宋人女子,提起邢州白瓷汤瓶,往茶盏中倒出比药汤更深更浓稠的液体时,那陌生却有着迷人魔力的异香,再次随着氤氲热气,充塞了萧知古的鼻腔。
第223章 咖啡外交(下)
河北路的大名、澶渊、临沼等地,乃大宋王朝传统的畜牧区,鲜乳和酥酪制品都常见易备。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后世引进的欧洲奶牛,取奶用的仍是黄牛。州府常派吏员去督察牧民,要求选择三岁以上七岁以下、毛色纯黄不杂驳的黄牛,作为奶用牛。
应苏颂的交待,大名府知府,不仅着人储备了不少酥油在驿馆中,还牵了三头哺乳期的健硕母黄牛来,并命几名挤奶仆工听候差遣。
去年,刚穿越来的姚欢,并不敢直接喝宋人现挤的牛奶。
毕竟,灌输给现代人的常识令她笃信,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法或高温灭菌法的生牛奶,布鲁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有可能爆表。
然而观望了一阵,开封街头的奶酪铺子,每天就用那些黑黢黢的大陶罐将生牛奶煮沸后售卖,姚欢也未听说街坊邻里有喝出毛病的。
今日三更,她便带着驿站的厨妇们起来搓面,包入黄油后准备炸毛笔酥。
又于天边泛白之际,唤仆工挤了满满三大桶生牛乳,一一煮沸消毒。
姚欢命仆婢将鲜姜剁碎,裹在素缣布包里挤出姜汁,然后分盛在瓷碗中。这时,第一桶煮沸的奶已经冷却到常温,倒入瓷碗后,不过十几个呼吸间,便慢慢凝固成豆腐形态。
这就是后世的广式甜品“姜撞奶”了。
又取第二桶牛奶,加入头天晚上腌渍入味的兔腿丁,合着白萝卜丁、山芋丁、蕈子丁同煮。
此种做法,与西餐的“奶油方腿胡萝卜蘑菇汤”也是异曲同工,姚欢尝了尝,至少以她这南方人的口味,都觉得,在荤素食材里加入鲜牛奶,还挺好喝的。
这是大宋使团为辽国使团准备的早膳:麦香饴糖毛笔酥,兔肉玉糁牛乳羹,蜂蜜姜撞奶,以及现煮的热咖啡。
“萧观察,奉来早膳的这位娘子,乃老夫的女弟子,姓姚。老夫去岁,机缘巧合,收了两位关门弟子,一男一女,男弟子喜好研习药理医方和铁木机关,这位女弟子,善庖厨,尤其做出的这黑豆饮子,不但名扬京城市井,连我大宋天子喝过,亦赞不绝口。官家命老夫务必带上她,接伴贵国使团的途中,烹煮黑豆热饮,给使团中诸君尝尝。”
听苏颂如此介绍,萧知古总算明白了姚欢的身份。
看来,南朝的风气亦是越来越开化,这样年轻的小娘子,就能如北朝的女子一般,出现在公事往来的场合。
萧知古毕竟是亲宋派的辽人,今早见苏颂亲自来陪早膳,那言语挑衅的愣头青副使,则据说已被苏颂勒令离团回京了,萧知古的气已然基本平顺下来。
再看宋人女子带着厨妇们奉上的吃食,他一脸温厚宽和地向苏颂与姚欢致谢:“我们辽人一日也离不开牛羊乳,眼前这些吃食,每一样都用和乳酥做成,苏公与姚女君费心了。”
苏颂笑道:“不光吃食,这黑豆饮子,亦能与牛乳同饮。”
“哦?”
真正将女子放在心上疼爱的男子,总是将她的吉凶安危,看得比自己一时三刻就占有了她,更要紧些。
或者,平素里,与生死无关的时候,他也会在意她是不是真的高兴……
徐好好想起另一个不算太熟的熟人,那位邵清邵先生,当初在金明池边谈及姚娘子开店时的表现,不由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她于是又向李师师道:“你也莫要觉得,京城男儿俱是性子凉薄之辈。譬如遂宁郡王(赵佶)那般锦衣玉食的小亲王,不也掏心掏肺地待你?你拒了他的缱绻情丝,他仍将你我这乐塾,说与宗室亲朋知晓。”
李师师如今已和小师姐成了相依为命、共同谋生的关系,自是也与她直言:“郡王现下还是少年郎,偶尔露了轻佻之气,实则还算有赤子之心。但生在帝王家的男儿,哪个真会做一辈子赤子?入王府之事,我目下不会答应,将来更不会。小师姐,你还记得姚娘子说过的话么?姻缘于女子来讲,当如初春踏青、夏日赏荷、金秋登高、暮冬嬉雪般,以舒心快意投入其间,而非将其当作脱离苦海的稻草、女子命途的归宿。”
……
大名府。
原本黄河北流的故道河床中,在这个时节,仍有河水湍湍流过。
河上汉唐时修建的石桥上,大宋对辽交聘接伴使,已过古稀之年的老相爷苏颂,一身朝服坐于枣红马上,与现任幽州观察使的大辽重臣萧知古掣缰相对。
苏颂既是接伴使,原本应到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驿,与萧知古会面。
但官家考虑他年事已高,便先派接伴副使凌录前往边境迎接辽使,命苏颂在邢州黄河故道等候。
只听桥那边的萧知古,首先宣读口谕:“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敬致大宋皇帝阙下,大宋皇帝与太后贵体安否?”
苏颂亦清了清嗓子,郎声回道:“安。大宋皇帝亦祝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及萧皇后安康。”
两位国使遂驱马向前,与石桥中心立住,彼此再深深作揖、互相交换了马鞭后,苏颂方引着萧知古和他身后的人马,往河道南岸而来。
跟着大宋接伴团队等候在南岸的姚欢,神色恭敬肃穆,心中却涌上了见识到辽宋时节相见礼仪的兴奋。
辽保宁六年(时为大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正式建立交聘关系(外交时节往来关系)其间因双方开战而中断,于澶渊之盟后又全面恢复,到如今这绍圣六年时,和平了百年的宋辽两国,已互派正旦使、生辰告哀使、贺登位使、贺册礼使、泛使等,一千余次。
两国既然早已约为兄弟之国,彼此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便很有看头。
若两国皇帝是平辈,则谁年长,谁自称“兄”
譬如当年辽兴宗与宋仁宗之间,宋仁宗自称“兄”并非因为大宋外交军事地位更高,而只是因为宋仁宗年长。
如今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当年喊宋仁宗“伯父”但因本朝大宋天子赵煦乃宋仁宗的曾孙辈,耶律洪基若称赵煦为“孙”画风就有些清奇了……
故而,辽国使节传口谕时,出于对南朝的尊重,隐去了宋辽皇帝间的辈份关系。
姚欢正觉得辽人还挺地道时,却见已经策马来到眼前的萧知古脸上,挂着鲜明的怒意。
第222章 咖啡外交(上)
辽使萧知古,五十上下的年纪。
他的父亲,当年乃是接待过宋朝使节欧阳修的辽国尚父中书令。
苏颂在英宗神宗时期出使辽国,也见过这对父子,印象颇佳。
最近赵煦交待了榷货胡豆事宜后,苏颂得了诏命,向有司打听了雄州边境与幽云等州的情形,得知这位幽州观察使对南朝的立场一如既往的平柔。
因而,今日见到萧知古一脸忿忿,苏颂必知有异。
又见与辽人使团成员并辔而行的宋人接伴队伍中,宋廷副使凌录与自己目光相接时,尴尬地微笑致意,旋即避开。
苏颂心头一个格楞。
凌录才只三十不到,并非进士出身,凭借父荫入仕。
绍圣初年,回京得到重用的章惇,清洗了苏轼执掌的礼部后,又指派蔡京,将凌录提拔为判鸿胪寺事。
这一次,凌录“顺理成章”地成了接伴副使。
如果说章惇的拓边重点,在于西夏,那么蔡京这笑面狐狸,实则比章惇更激进。他不止一次“提醒”过官家,辽国的幽云诸州,乃汉人故地。
苏颂疑心,凌录是不是在雄州接到萧知古时,说了什么冒犯之语。
宋辽使团在大名府官驿住下后,苏颂循例,由知府作陪,与萧知古做了一场接风宴。
酒宴开席之际,萧知古的面色似乎缓和了些。
茶汤酒菜都上过一轮,乐舞也看了三四支后,那大名府的知府,自诩熟稔于套近乎的路子,又听闻萧知古这位辽使乃辽国“林牙”出身(大致相当于宋朝的翰林)便有意将酒宴往风雅气氛上靠一靠。
“萧观察,当年我朝富公(指前朝宰相富弼)访辽时,曾在席上留下一段佳话。贵国行酒令——早登鸡子之峰,危如累卵。富公对曰,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贵国又出一令——酒如线,因针乃见。富公对曰,饼如月,遇食则缺……”
宴厅外的廊下,姚欢正带着随团的两个婢女,将此行带来的已烘焙磨碎的咖啡豆,按照份数投入风炉中。
她听到堂上知府声如洪钟的话语,细品了一番两个对子,不由暗赞,富弼到底是仁宗朝的名士啊,有水平有水平。
不料,辽使萧知古却倏地打断了知府的话,带了一丝儿讥诮的口吻道:“阁下要请本使出行酒令?呵呵,这行酒令嘛,就如佛经,须看谁来念。当年富相公乃南朝国士,行止雅正,方能与我朝使节成就一段佳话。”
他说到此处,忽地放下酒盏,转向苏颂道:“苏公可知,在雄州官驿,贵国的凌副使,就与本官行了一出令。”
苏颂何等老道,已觉气氛要僵,但萧知古都将话头提出来了,他作为大宋一方的正使,只好温言回应:“老夫愿闻其详。”
萧知古冷笑一声,道:“我大辽皇帝自仁宗朝时游历汴京,便爱慕南朝佛寺的形制。今岁初,我朝燕京城落成一座碧室,以宣谕政教。那日在雄州,酒酣之际,本官便给凌副使出了一令——白玉石,天子建碧室。苏公,你道凌副使如何作对?口耳王,圣人回幽云。”
厅中骤然寂静,一时之间针落可闻。
须臾,才听大宋副使凌录淡淡一哼,故作自嘲之意道:“萧观察当日在雄州,就已指教过下官,此令对得不好。圣人的圣,应是口、耳、壬三字之合,并非口、耳、王。”
他瞟完一眼萧知古,也面向苏颂道:“苏公,素闻北朝习中国字者甚众,卑职此番当真心服口服。卑职科考数次均铩羽而归,于文墨一事上,确实比不得萧观察这样在北朝进士及第的大儒。”
姚欢从门缝边儿瞧瞧望去,宾主双方,适才礼节性的假笑,果然都荡然无存。
苏颂面沉如水。
而那不知原委、好心办坏事的大名府知府,更是无辜可怜,两条眉毛拧得紧紧的,仿佛能夹死苍蝇。
幽云之地,如今已是辽国治下,大宋一方的外交官凌录,用了一个“回”字,显然指的不是辽国皇帝,而是大宋天子。
姚欢心道,外交场合,外交官的表演,从来都应与两国关系的大方针相匹配。
以如今南北格局,辽宋睦邻百年,对于双方来讲皆是利大于弊。
你凌录一个鸿胪寺的主管官员、跟着苏公出使的堂堂副手,竟装疯卖傻地用幽云故事,制造外交事故。
谁给你的脸和胆子啊?章惇还是蔡京?
你们这些皇粮养着的高官心里没点儿数么?北宋到了此代的痼疾,哪里是辽国带来的?甚至都不能说是西夏的锅。根子在于本国的内耗,三冗问题深入骨髓。
目下西边连年征战、军费已如无底洞,国内更是天灾接踵而至,此般情形下,还要对辽宋关系破裂动心思,唆使官家北伐?北伐的前提还是军费,一加军费,就能将熙丰变法的宗旨搬出来,使得新党继续得势。你们这哪是明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啊,你们这分明是还想通过给天子画大饼的方式,靠着对大宋百姓敲骨吸髓,来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姚欢既忿忿于政客们的不可理喻,又心疼苏颂如此高龄还要为两国边贸奔走、却教猪队友先挖个坑,继而不可避免地想到,三十年后操作变形的宋金“联手”灭辽、紧接着大宋就陷入靖康之耻。
她愣了片刻,正闻到身后的风炉中传出咖啡的浓香,却已见萧知古缓缓起身,向苏颂道:“本使多谢苏公北来接伴,再谢知府款待周道。明日还要赶路,两国使臣此际都回使馆安歇吧。”
……
翌日辰初,姚欢与使团中的仆婢,跟随苏颂来到辽使下榻的院中。
驿卒禀报后,萧知古带着辽方的副使、参将、亲从等,亦来到膳厅。
无论哪一国,使团长官到了对方境内,皆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业务素质。
昨日黄河故道边,萧知古就注意到了大宋使团中这位从衣着打扮到站位,都有些奇怪的女子。
她穿着素色的褙子襦裙、头上没有乌纱幞头,显然不是大宋宫中有品阶的女使官员。她的发式简单,妆容浅淡,显然不是歌姬舞女。她站位在苏颂身后,与侍卫武将一排,显然不是普通婢女。
公事往来,她更不可能是苏颂的侍妾。
晚间的宴席悻悻而散之际,萧知古凭理智和对苏颂的景仰,维持着最后一分礼仪、告辞而出时,在门边也看到了这位年轻女子。
她好像在烧煮一种萧知古从未闻到过的药汤。
辽国以往接待大宋使节时,宴席的头两道,既不是酒,也不是菜,而是茶和药汤。
其中,药汤乃是用北地植物药材中有清香的几种,研磨成碎屑,以丝帛包裹后熬煮,很像宋人的饮子。
萧知古以为,苏颂毕竟是多次出使辽国、熟谙辽人宴饮风俗的老朋友,故而嘱咐这年轻的女子率领仆婢们煮药汤。
此刻,朝阳的光芒跃入室内,那个映着金辉的宋人女子,提起邢州白瓷汤瓶,往茶盏中倒出比药汤更深更浓稠的液体时,那陌生却有着迷人魔力的异香,再次随着氤氲热气,充塞了萧知古的鼻腔。
第223章 咖啡外交(下)
河北路的大名、澶渊、临沼等地,乃大宋王朝传统的畜牧区,鲜乳和酥酪制品都常见易备。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后世引进的欧洲奶牛,取奶用的仍是黄牛。州府常派吏员去督察牧民,要求选择三岁以上七岁以下、毛色纯黄不杂驳的黄牛,作为奶用牛。
应苏颂的交待,大名府知府,不仅着人储备了不少酥油在驿馆中,还牵了三头哺乳期的健硕母黄牛来,并命几名挤奶仆工听候差遣。
去年,刚穿越来的姚欢,并不敢直接喝宋人现挤的牛奶。
毕竟,灌输给现代人的常识令她笃信,没有经过巴氏杀菌法或高温灭菌法的生牛奶,布鲁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有可能爆表。
然而观望了一阵,开封街头的奶酪铺子,每天就用那些黑黢黢的大陶罐将生牛奶煮沸后售卖,姚欢也未听说街坊邻里有喝出毛病的。
今日三更,她便带着驿站的厨妇们起来搓面,包入黄油后准备炸毛笔酥。
又于天边泛白之际,唤仆工挤了满满三大桶生牛乳,一一煮沸消毒。
姚欢命仆婢将鲜姜剁碎,裹在素缣布包里挤出姜汁,然后分盛在瓷碗中。这时,第一桶煮沸的奶已经冷却到常温,倒入瓷碗后,不过十几个呼吸间,便慢慢凝固成豆腐形态。
这就是后世的广式甜品“姜撞奶”了。
又取第二桶牛奶,加入头天晚上腌渍入味的兔腿丁,合着白萝卜丁、山芋丁、蕈子丁同煮。
此种做法,与西餐的“奶油方腿胡萝卜蘑菇汤”也是异曲同工,姚欢尝了尝,至少以她这南方人的口味,都觉得,在荤素食材里加入鲜牛奶,还挺好喝的。
这是大宋使团为辽国使团准备的早膳:麦香饴糖毛笔酥,兔肉玉糁牛乳羹,蜂蜜姜撞奶,以及现煮的热咖啡。
“萧观察,奉来早膳的这位娘子,乃老夫的女弟子,姓姚。老夫去岁,机缘巧合,收了两位关门弟子,一男一女,男弟子喜好研习药理医方和铁木机关,这位女弟子,善庖厨,尤其做出的这黑豆饮子,不但名扬京城市井,连我大宋天子喝过,亦赞不绝口。官家命老夫务必带上她,接伴贵国使团的途中,烹煮黑豆热饮,给使团中诸君尝尝。”
听苏颂如此介绍,萧知古总算明白了姚欢的身份。
看来,南朝的风气亦是越来越开化,这样年轻的小娘子,就能如北朝的女子一般,出现在公事往来的场合。
萧知古毕竟是亲宋派的辽人,今早见苏颂亲自来陪早膳,那言语挑衅的愣头青副使,则据说已被苏颂勒令离团回京了,萧知古的气已然基本平顺下来。
再看宋人女子带着厨妇们奉上的吃食,他一脸温厚宽和地向苏颂与姚欢致谢:“我们辽人一日也离不开牛羊乳,眼前这些吃食,每一样都用和乳酥做成,苏公与姚女君费心了。”
苏颂笑道:“不光吃食,这黑豆饮子,亦能与牛乳同饮。”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