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32节
  有个大嫂都想抱着孩子走了,这会儿忽而听闻这位张老师要与小戴干事合唱一首歌,又重新做了回去。
  听他们唱完歌再走也不迟。
  这年头没啥娱乐活动,生活枯燥得很,有人乐意公开表演,大家都很捧场!
  戴誉被点了名,一脸严肃地站了起来,走上讲台,并不往台下看。
  他怕被别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会将歌词忘了,只等着张爱国先起个调。
  台下的二十多人,都满眼期待地望着台上。
  不一会儿,便听张老师唱道:
  “黑洞洞的天上~”
  戴誉面无表情地接:“出呀么出星星~”
  “黑板上写字~”
  戴誉生无可恋脸:“放呀么放光明~”
  “什么字放光明~”
  戴誉铿锵有力:“学!习!”
  “学习二字我认得清~”
  戴誉鹦鹉学舌:“认得清!”
  “要把那道理说分明!庄户为什么要识字?”
  戴誉:“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
  “旧社会俺不识字,糊里糊涂地受人欺~”
  “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做了当家的人!”
  戴誉义愤填膺:“睁眼的瞎子怎么能行”
  “哎呦哎嗨咦呦,学习那文化最呀当紧呀么嗯哎呦~~”
  妇女同志们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被张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惹得心下感慨良多,不认字确实是吃亏呀!
  可是扭头再一看旁边被赶鸭子上架的小戴干事,又忍不住哈哈大笑,刚刚想离开的那个女同志,把怀里的娃都笑到地上去了……
  杨副厂长和许主席站在外面背着手往里望,觉得今天的讲课效果不错,最起码能将学员们留住,觉得这两个老师也算是费心思了,尤其是小戴同志,虽然表情不太自然,但是唱歌还是很好的嘛!
  戴誉的课被安排在明天,他觉得也许明天可以找个借口不用来了,若是用这总方式将学员们的胃口养刁了,想让她们来上课,必须答应课前先唱一支歌,那他们后面这些老师可咋办哩?
  给她们讲课咋还得求着她们来学习呢……
  另一边,机械厂家属院,夏家的小洋房里。
  夏启航被媳妇一个电话喊了回来,刚进门就听到了一个重磅消息。
  他背着手在客厅里来回踱步,隐隐有些兴奋,又不太确定地问:“不会是弄错了吧?”
  何婕靠在沙发上啃苹果,见向来沉稳的男人,此时像那农村里拉磨的驴似的,在客厅里一圈圈地转起来没完,忍不住嫌弃道:“你快别转了,晃得我头晕。”
  两个孩子都没放学呢,她也没避嫌,伸手一指茶几道:“化验单都拿回来了,你自己看!”
  将手汗在裤子上蹭了蹭,夏启航搓搓手,拿起了那张化验单。
  “你都四十多了,这岁数生孩子会不会有危险啊?”虽然心里高兴,夏厂长还是忍不住忧心的。
  “嗐,妇产科那边有好多四十多生产的呢。不过我这次确实比前两次的反应大一些,上个礼拜六,差点晕在大马路上。”
  夏启航一阵紧张:“你回来怎么没提呢?”
  “我以为是中暑或者吃坏了肚子,谁能想到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再怀一个。”
  她倒是能理解夏启航的兴奋。
  虽然俩孩子是在他身边长大的,但是怀女儿的时候,因为学业他们分隔两地,怀儿子的时候,又赶上他事业上升期。孕育这两个孩子的过程他都没尽到责任,前段时间两人说私房话时,他还满心遗憾来着。
  “幸亏当时有个热心的小伙子骑车将我送回来的,不然这会儿就麻烦了。”妇产科的徐主任也说了,她算是高龄产妇,胎相不太稳,需要卧床静养。
  夏启航还沉浸在再次当爹的喜悦中,听说媳妇遇难时有好心人襄助,不禁满怀感恩。
  “这小伙子是厂里的同志吗?若是还能找到人,咱们得好好感谢人家。”
  何婕边回想边慢吞吞道:“应该是厂里的,我在厂对面的修配社见过他一次,好像是那里的修车师傅。”
  那小伙子长得异常精神,她有些印象。
  “你问了人家的名字没有?我明天要专程过去感谢他,这种好人好事也是可以宣传报道的嘛。”
  “人家帮了我,我能不问嘛!”何婕做出“我哪有那么不靠谱”的嫌弃表情。
  “问过啦!那小伙子说他叫雷锋!”
  第29章
  次日一早, 夏启航激动的心情仍未平复。拎上特地准备的谢礼,他在上班前去了一趟机械厂对面的修配社。
  他到的时候,修配社门口只有个行动不太利索的老师傅, 正做着开张前的准备工作。
  “师傅,跟您打听个人,咱们修配社有一位姓雷的同志吗?”
  钱师傅听到问话,寻声望去,视线却被牢牢黏在了对方推着的那辆自行车上。
  弯车把,倒蹬闸,黑色配蓝色的车身。
  这还是他第二次见到东德产的钻石牌自行车,上次见还是两年前帮省军区机关的一位同志修车的时候。
  据说这车是苏联提供给我国的机械化装备, 叫什么脚踏通信装备。不过因着我军没有这个编制便没能用上这些车,全都留给机关使用了。
  钱师傅觑一眼来人, 好像从没见他来修过车。虽然面相端正,却并不像是军人出身的,也不知这车是从哪弄的。
  “爸, 人家跟你打听事呢,你咋不回答呢?”钱师傅受伤复工后,二虎每天上班前, 都要先来这边帮他干一些力气活。
  此时听到动静, 便从修配社的小铁皮房走出来。不过, 见到来人他不禁一愣。
  “夏厂长好!”反应过来后,二虎连忙打招呼问好。
  他如今在食堂做学徒, 有时还要帮着打菜, 对厂里几个主要领导的长相, 都是留心过的。
  “要打听什么事您问我也是一样的, 以前没见您来修过车, 我爸看到好车就走不动路,这会儿盯着您那辆自行车瞧,估计是没心思干别的了。”
  “呵呵,我骑得少,有小毛病就自己修了。”夏启航也是搞技术出身的,十分能理解钱师傅,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再次发问:“修配社里有一位长得特别精神的年轻同志吗?”刚才钱师傅听到雷姓都没反应,没准是自家媳妇记错了。
  二虎此时忽地福至心灵,想到了夏厂长的另一个身份,他是夏露的亲爹啊!
  而这些天大院里正传着夏露与戴誉的绯闻呢!
  夏厂长不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亲自跑来找戴誉算账的吧?
  这可麻烦了……
  见夏厂长还巴巴地等着他回话呢,钱二虎眼珠一转,露出老实人专属憨厚表情,挠挠头道:“这个修配社就我爸一个正式修车师傅,另外就是我偶尔会过来帮帮忙。”
  夏启航比较严谨,问:“再没有临时工之类的?”
  钱师傅这会儿回过神来,插话道:“临时工倒是有过一个,长得也精神,不知是不是他,您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来着?”
  “据说是叫雷锋,在修配社工作。”
  钱二虎一听,原来是自己闹了个乌龙,厂长找的根本不是戴誉啊。
  于是心弦一松,忙摆手道:“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您可能找错地方了,要不您去别的修配社打听打听!”
  戴誉还不知自己阴差阳错地躲过了一次掉马危机。
  大清早刚到厂里,他就钻进了传达室,与孙师傅边抽烟边聊天。
  吴科长给他们三个安排了任务稿件,在国庆之前,要有关于啤酒厂的新闻见诸报端。不过几个比较常见的报道方向已经被徐晓慧和沈常胜抢先下手了。
  昨天读了沈常胜撰写的那篇关于厂级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他觉得人物过于脸谱化,没什么新鲜看点。
  吴科长对于他的报道角度也不甚满意,厂里每年都要向报社投递几十篇这类稿件,大多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
  若是在平时,沈常胜这篇文章也许还勉强能混上一个版面。不过,若将目标定在国庆特刊上,那十成十会被弃稿。
  国庆前正是各厂宣传科和工会拼命给自家工厂唱赞歌的爆发期。报纸上到处都是这样的伟光正人物,哪个主角的光环更亮,哪家工厂就能有更大的版面。
  啤酒厂在这方面是争不过那些万人大厂的。
  所以戴誉就想来“啤酒厂百晓生”这里寻找点灵感。
  “要说咱们厂有什么奇闻异事,那还真不多。大家都兢兢业业搞生产,除了年底评劳模评先进的时候,能分出个一二三来,其他时间都差不离。”孙师傅眯着眼吞云吐雾,还是这成品烟好抽啊,不像手卷烟辣嗓子。
  戴誉早有心里准备,倒也不失望。若是新闻线索那么好找,吴科长早就自己动笔了,还能轮得到他们这三个小喽啰嘛。
  “提起评劳模,我倒是想起来一个人。要说积极肯干,尽心尽责,那他绝对是这个!”孙师傅竖起一个大拇指,感慨道:“车间里现在是四班倒,他却能随着工友们每天干上三个大班!”
  戴誉觉得这样任劳任怨的工人在这个年代到处都是,虽然很令人敬佩,但是单独拎出来撰写一篇新闻稿,就缺少一些亮点。可以先记录下来,国庆以后找机会去采访一下这位师傅。
  孙师傅瞥到他那表情就知道这小子没看上这条线索,哼哼两声继续道:“你以为这么简单就完啦?呵呵,据我所知,他这样能干的人,却只获得过车间内部评选出来的先进奖,车间级以上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一次都没得过!”
  戴誉来了一些兴趣:“这人是哪个?厂里为啥不给人家评奖?”
  “他叫牛洪彪,是包装车间的一个副主任。因着脾气倔,除了许厂长谁的面子都不给,大家私下里都叫他牛轰轰、牛二彪或者二百五。有一次他听说了大家给起的绰号,在全厂大会上发言时,当着领导的面说,‘有些人让我干活的时候,就牛主任牛主任,球长毛短地叫,用不上我了,就叫我牛二彪子。这要是在抗战时期,老子非得一枪崩了这狗日的。’”
  “当时他刚与生产厂长闹了些罅隙,大家就都去看生产厂长的脸色。”孙师傅哈哈笑,问戴誉,“你猜牛洪彪发现以后,说了啥?”
  戴誉摇头。
  “他说,‘你们看他作甚?老子说的不是他,他这狗日的根本不值当老子浪费一颗子弹!’生产厂长的脸当场就气紫了!哈哈哈……”
  戴誉对八卦不感兴趣,转而问道:“这个牛副主任是军人出身?”
  “嗯,在战场上受了伤才下来的。现在还养着两个烈士遗孤呢。”语气中不乏敬佩。
  戴誉心里也很是佩服,又问:“咱们厂里的退役军人多吗?”
  “呵呵,你看外面那些。”孙师傅抬手指向窗外几个穿着绿军装的男人,“只在车间穿工装,平时穿军装的,都是退伍兵。”
  “人数不少啊,这么一会儿过去三四个了。”戴誉感叹。
  孙师傅笑他大惊小怪:“这有啥咧,咱们许厂长在转文职前,也是上过战场的。那个牛二彪当年因为残疾不好分配工作,还是被咱许厂长亲自要过来的呢!”
  戴誉将一支烟抽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