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萍嵋_分卷阅读_104
沈今竹也不知道,徐枫突然变得婆婆妈妈,斤斤计较正是在乎彼此心意的表现,越是钟情的人,心中越是不安,就不停的用看似“找茬”的态度来证明对方真的在乎自己的感受,恋爱中的人都看起来略作,就是这个原因了。这种奇怪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使得初恋变成一杯苦中带着甜蜜的茶,苦的尽头总有回甘,使得人情不自禁的饮下一杯又一杯,乐此不疲,疲了也要继续饮。
舱内一片静默,沈今竹心头烦闷,说道:“你走吧,我要午睡了。”
徐枫站在原地不动,沈今竹又说了一遍,徐枫固执的将檀木牌递过去,“你刻上东西我就走。”——和曹核同处一室也就罢了,我才不戴和他一模一样的护身符呢!
沈今竹叹道,“好吧,我用裁纸的小刀试试,若刻废了,你也不许扔掉。”
见沈今竹让步了,徐枫心情大好,她果然还是在乎我的!徐枫连连点头道:“你就是刻一个癞头鼋,我也戴着。”此话一出,徐枫暗自后悔:上一次和沈今竹吵架,甚至拔剑相向,就是因为他失口说赘婿无用,沈今竹说他祖宗中山王徐达是癞头鼋引起的。
沈今竹似乎没在意,她笑道:“说话算话,我就刻只乌龟,看你戴不戴。”
已经把话说出去了,徐枫只得认命。沈今竹拿着裁纸刀在檀木牌上划着,一会就成了,吹了吹上头的碎屑,递给徐枫,徐枫以为真是只乌龟呢,垂头丧气的接过,蓦地身子一僵,涨红了脸,说道:“你怎么刻了这个?”
沈今竹抿嘴一笑,“怎么了?你真想要个癞头鼋啊,那个长的太丑了,还凶巴巴的,再说我也不会刻啊。”沈今竹心宽,倒是把那天骂徐枫祖宗是癞头鼋的事情都忘记了。
徐枫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个很好,我很喜欢,你怎么想到要刻这个呢?”
沈今竹双颊飞出一抹嫣红,“两片叶子而已,刻的顺手。”
徐枫回到舱里,曹核还搂着檀木牌做着美梦呢,但是徐枫已经没有任何愤怒的感觉了,他躺在铺上,看着檀木牌反面刻着一片枫叶、一片竹叶,开心的裂开嘴笑着,连睡着了都没有合拢。
傍晚时分,商船就到达了扬州,船只靠港停泊,因为明日天亮就要上船继续赶路,众人就没有进扬州城,结伴在港口附近找了间榻房住着,刚一进门,迎面哄涌而上一群中人经纪,庆丰帝赶紧拱手说道:“诸位!我们的货物都要运到杭州贩卖,在扬州只是下船过夜,你们找别船去吧!”
一个中年经纪笑道:“各位客官,你们就不想多捎带点货物去杭州贩卖么?倒手就能赚些银子呢,我们榻房后面的仓库什么都有,有安南的犀角胡椒、暹罗的宝石、广州的沉香麝香、益州的麻纸、严州的雄黄、郑州的毡、西北的狐皮、日本国的倭扇和漆器,那些江南丝麻布匹就更不用提了。各位客官先请用饭,饭毕总要散步消食的,不妨跟随在下去逛一逛仓库,说不定就有各位想要贩卖的东西呢。”
所谓榻房,就是客栈和仓库的结合体,榻是给人住的,房指的是堆放货物的仓库,类似后世的酒店加上物流中心。榻房都设在成为驿站和港口附近,商人们的大宗交易,也一般是在榻铺进行,买卖双方多半是通过中人和经纪牵线搭桥完成的。商人不需要进城寻买主,大多就能将货物变成现银,经纪和榻房从中抽成得报酬。当然了,如果已经在城里定下买主,货物就径直运到城中去。
游商们就是在各个城市的榻房中买进卖出,从差价中获利,这中年经纪说的很有道理,船中货物都运到杭州去,有空在扬州榻房里买些紧俏的货物带上船,到了杭州能多卖点钱——但问题是,庆丰帝一伙人全都不务正业啊,庆丰帝抱拳婉拒了,说商船货仓已满,装不进去新货物了。
众中人经纪听了,皆失望的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继续闲聊,在榻铺守株待兔等待下一波客商。庆丰帝一行人散在各处用饭,众人当然是有意将庆丰帝尽量圈在中心位置,沈今竹等着上菜,听见隔壁桌的中人经纪们聊最近货物的价格变动,其中关于硫磺的价格引起了沈今竹一行人的注意。
一个老经纪说道:“最近你们注意没有,硫磺价格飞涨啊,短短不到三个月,就涨了一半进去,但是在榻房贩卖硫磺的商人却越来越少,硫磺减少,买主却不见少,这价格就被猛地炒上去,也不知何时能回落。”
一中年经纪摇头道:“这几年是没戏了,大明的硫磺矿很少,以前只是做药用、手工作坊、还有鞭炮烟花用硫磺,咱们大明的军队用火器的越来越多,炸药枪弹那里缺的了硫磺呢?火药厂天天运多少硝石硫磺进去?日本国的硫磺纯度高,质量好,价格也便宜,兵部每年从日本国买了不少硫磺呢,但是今年春,据说是日本国的什么将军发了禁止令,不准本国的硫磺外卖,而且是卖给谁都不行,只准倭国人自己用。”
“一纸禁令下来,在大明流通的硫磺自然就少了,所以一时间洛阳纸贵了嘛!建议各位手上若有点余钱,不妨屯一屯硫磺,我瞧着到了明年春,硫磺价格至少翻一倍呢!”
众人皆说是,甚至当场几个经纪打算合伙屯硫磺,打算来年卖高价。老经纪沉吟良久,摇头说道:“什么禁令不禁令的,只要有钱赚,赚的多,那些日本商人还不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往大明运硫磺,硫磺的价格越高,商人们的胆子就越大,只要肯出银子,什么买不到?走私的硫磺多了,这一纸禁令也是废纸一张。”
“再说海外之地,也并非日本国一家有硫磺,锡兰和爪哇等南洋的硫磺矿也不少,成色也不错啊,日本国的禁令下来,海商们也料到硫磺必涨,用不了几个月,其他国家的硫磺很快就能蜂拥而至到大明,硫磺价格也就慢慢降下来,所以老朽觉得,屯到今冬或许可赚些银子,屯到明年,恐怕有些风险,诸位要三思而行啊。”
此话一出,方才号召同行们屯硫磺的中年经纪对着老经纪拱手笑道:“说的有理,您见识多广,我太过短视了,差点害了同行,真是惭愧自啊。”
老经纪也回礼说道:“不敢当,我不过就是多活了几十年,各种风雨见得多了。你消息灵通,刚才说的挺对的,硫磺在今年确实有利可图。你们屯硫磺,老朽也入一股吧,稍一倒手,今年全家都能过个富裕年。”
商机难得,众经纪向店小二要了笔墨纸张,开始募集银子分股屯硫磺,还讨论着附近那家的榻铺有硫磺,今晚连夜寻访多加榻房买下来,说不定到了明天又是一个价钱了。硫磺屯在塌房里,出些保管的费用就是唯一的成本,相对未来的利润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
沈今竹因在章家清风阁和统治日本国的德川家嫡长子竹千代有过照面,而且还和竹千代的手下武士们混战一场,因此对日本国的消息很敏感,听中年经纪说是日本国的什么将军下令禁止硫磺贸易,暗想肯定是幕府大将军德川秀忠了,为何要颁发这种禁令呢?兵部用来造火药的硫磺确实大多来自日本国,可也并非离了日本就造不出来了,若真有需要,大明本地的硫磺肯定是先供给军需,再说锡兰等国的硫磺矿源源不断运到大明,连这群经纪都知道,所以屯货到了今冬就卖出去,明年硫磺价格会下跌的,这个道理德川秀忠难道不明白?
同样是一件事,庆丰帝思考的方向就不同了,他站起身来,对着刚才说话的老经纪拱手行礼道:“这位老丈,方才听您老人家讲各国硫磺不久便能到大明,可我大明现在是海禁,不能自由和海外通商,那个国家每年来多少船只、船只里装载什么样的货物、货物价值几何都已经在文书中写明了,由市舶司监管抽税,提前一年发放文书,也就是说今年进港的货物种类是由去年决定的,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把硫磺运进来?”
老经纪笑道:“听你的口音,是北方的商人吧,对海禁一事不了解,也情有可原。其实我大明的海禁早就是废纸一张了,只要贿赂市舶司的官员和太监,什么船不能靠港、什么货物运不进来?远的不说,你就看看这家榻房的仓库,里头有多少海外的东西等着售卖?呵呵,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朝廷乃至皇帝都管不了的。第一是做梦,第二就是银子,只要有利可图,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第82章 老经纪引爆两大案,小美女追债荼蘼架
提到海禁,老经纪很是感慨,说道:“实不相瞒,老朽是苏州太仓县刘家港人,老朽祖上曾经是小海商,那真是个好时候啊,每年只需几条船的贸易,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哪怕朝廷十抽一的抽税也是愿意的,后来从先帝爷开始海禁,家道中落,眼瞅着购置的大海船在港口烂成朽木,只能劈了当柴烧,不止我们本分的海商人家遭殃,连带着整个刘家港都没落了……”
刘家港,有天然绝佳的港口,从元朝开始,这里出了诸多的航海家和商人,当地造船业就兴起,四处都是造船厂,还有炼铁业,海船用的铁锚从几十斤到几千斤都有,在太祖爷建国之初,天下赋税十之一二出自苏州府,而苏州府的赋税十之一二出自太仓,刘家港功不可没。
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也大多储在刘家港的仓库里,此处有天下粮仓的美誉,而迁都北京之后,北地粮食不足以供养新迁入的官民还有庞大的军队,漕运就更加重要了,秋粮成熟收割时,从刘家港北上的粮船几乎是昼夜不休。
刘家港的繁盛在郑和由此下西洋时到了极点,海禁之后开始逐渐衰败,后来海禁不停的开了禁,禁了开,或许是天要灭刘家港,这里的海港慢慢变浅,大船无法在此处停泊,刘家港却再无崛起之日了。随着南边吴淞上海县海港码头的崛起,这里不仅仅是没落了,而且是倭寇出没最频繁的地区,这个老经纪家里不愿过担惊受怕的生活,便举家从刘家港迁到了扬州府,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出来在榻房当经纪养家糊口。
说到伤心处,老经纪老泪纵横,叹道:“唉,往事不堪回首,承蒙各位经纪同行的照顾,老朽一家放在扬州有立足之地。如今刘家港的百姓要么和倭寇同流合污,四处流窜作乱,做那伤天害理之事,要么就困在当地勉强务农糊口,造船、炼铁、航海早就废弛了,其实海禁能捆住的是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普通商人的手脚而已,那些本钱大的,手眼通天的大海商还是有各种法子做海航贸易,本该交给朝廷的税银都进了太监和官员们的腰包。”
“我也是经常看朝廷邸报的,每年朝廷都为了延续海禁和开海禁吵得不可开交!你们说说,他们都得了好处,当然是希望继续海禁了,因为一旦开了海禁,海商的走私贸易就合法了,分出利润来交税银,不需要给太监和官员们贿赂,这些大人物们油头都没了,当然嚷嚷着海禁不可废除。”
庆丰帝一听说有贿赂,忙问道:“老丈,那市舶司的官员和太监每年能得多少贿赂?”
老经纪伸出了三个手指头,庆丰帝猜道:“三十万?”
“三十万都不够打发太监手底下的小公公。”老经纪哈哈大笑,“你可以大胆一点猜。”
庆丰帝狮子大开口,“三千万?”暗想朕劳心劳力搜罗好几年的私房钱才勉强凑成这个数呢。这些人一年就能得了。
“是货物价值的三成,何止三千万呢。”老经纪笑道:“这几乎是行规了,官商勾结,这商人八成斗不过官员。碰上刮钱刮的厉害的,三成都填不饱呢,那市舶司的太监狮子大开口要五成的,您也得乖乖把银票送出去。想当年没有海禁的时候,交税也不过是十抽一,都说苛政猛于虎,其实太监官员们比苛政更可怕呢。实不相瞒,海外贸易利润大,许多太监和稽查的沿海官员已经不满足三成、五成的贿赂了,他们干脆自己做起了买卖,从走私海商们手里夺一口食呢。”
“就拿广东市舶司守备太监韦春举例子吧,这韦春自打皇上登基就去了广东,有十二年了,现在道上人谁不知道韦公公才是广东最大的走私海商?他与海外诸国都有贸易往来,广州港每日靠港离港的海外船只,有四成是他韦公公的。咱们这个榻房仓库里头的玳瑁、宝石、檀香、珍稀的黄花梨木材,大多是韦公公运进来的。”
韦春这死太监!年年上书对朕哭穷,没想到他比朕还有钱!赚了那么多的银子,也不知孝敬朕,每年送几盆珊瑚和几座西洋的大钟敷衍朕,原来是把朕当做叫花子打发呢!庆丰帝气的咬牙切齿,暗想等回到京城,不,回金陵城,不行,等会就命曹铨带着锦衣卫秘查韦春贪腐走私一案,把他这些年私吞的银子全给朕吐出来!
说到兴奋处,老经纪是不吐不快,没注意庆丰帝变了脸色,继续唾沫横飞说道:“韦春是一条大鳄,其余小鱼小虾就不值一提了,都在拼命往兜里捞钱呢,韦公公吃剩的东西,也够小鱼虾们报餐一顿了。其实何止太监,连官员也都不干净,诸位是从金陵而来,那应该知道三年前金陵城鸡鸣寺盂兰盆会惨案吧?”
庆丰帝等人皆点头,亲身经历此时的沈今竹和汪福海对视一眼——怎么扯到金陵去了?海禁、官员贪腐和惨案有什么关系?
鸡鸣寺之夜是庆丰年间、甚至百年间都罕见的惨案,都写进青史了,最后还是庆丰帝下旨定的罪呢,至今都记忆犹新,庆丰帝说道:“起因是当时还是靖海侯府的内部纷争,当时的靖海侯世子夫人为了让自己儿子继承爵位,招募杀手千里迢迢跑到金陵鸡鸣寺,释放鳄鱼和毒蛇制造混乱,想乘机杀害原配生下的一双儿女,盂兰盆会人太多了,酿成大祸,举国震惊。后来世子夫人陈氏连同她的娘家福州卫所陈千户一家满门抄斩,主犯凌迟剐心。”
老经纪赞道:“这位游商好记性,我要说的就是这千刀万剐的陈千户了,哼,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这陈千户是世袭罔替的千户,两百年繁衍下来,族人遍布东南,陈家抱团欺上瞒下,在福州是地头蛇,连靖海侯府都让陈家三分。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嘛。以前的靖海侯世子夫人徐氏是世镇金陵魏国公的嫡长女,江南之地,谁家能有徐家的权势大?谁会胆大包天,想要设计害死魏国公的亲外孙?但是徐家到了东南之地,影响力就不如地头蛇陈千户了,陈千户一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用如此不顾后果的毒计刺杀魏国公的外孙、祸害无辜百姓呢?”
“以前我不敢说,现在陈家被除族,嫡支一脉都死绝了,旁支也风光不再,我就和你们说一个秘密。陈千户一家铤而走险惯了,以前做的恶事没有被戳破,就以为杀掉魏国公亲外孙,扶自己的外孙继承靖海侯爵位之事也能做成了。大约是四年前,荷兰人攻占台湾,陈千户动用了福州卫所的水军,名义是去支援台湾,实际上战场里头装的全是走私到琉球国的丝绸还有瓷器!陈千户先去琉球交割货物,然后再去支援台湾,可是去从琉球离港后,陈千户率领的福州水军遭遇了风暴,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出陈千户和几个亲兵。”
“困守在台湾的大明军队迟迟得不到支援,要么困死、要么投降了荷兰人、要么做了逃兵,和倭寇同流合污在东南沿海屠杀自己的同胞。”
沈今竹心头一惊,约四年前,恰好就是章家母子三人从台湾出逃的时候,章松和章秀曾经说过,荷兰人攻打台湾,明军一直没有等候福建水师的支援,原来朝廷其实有过支援的,只是战船被陈千户用来走私货物,走了弯路,等回去时遭遇风暴,形同没有罢了!这杀千刀的陈千户!为了一己之私,就白白葬送了那么多大明将士的生命,还丢了国土台湾!
老经纪此话一出,哪怕是庆丰帝这样满不在乎的“昏君”呢,听了也是义愤填膺,我大明江山就是被这群蛀虫祸害了!
凤姐是个爆炭,她一拍桌面,愤然而起,说道:“居然有这等国贼!视人命如蝼蚁,建功立业的本事没有,还专门拆自己家的墙角,给外人以可乘之机!这种人凌迟都是便宜了他!老丈,怎地如此大事都被陈家掩盖了?若四年前就发现陈千户用战船为自己谋私之事,早些撤职查办了,就不会三年前盂兰盆会惨案,唉,那年有两千余金陵百姓惨死其中,这里头就有我的街坊领居,被踩踏的不成人形了,辨认不出来,那些遗体都合葬在鸡鸣山脚下。若真有阴曹地府,这两千惨死的冤魂在地府里也要把陈千户咬死无数次。”
“官官相互啊。”老经纪摇头叹道:“陈千户那时在福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亲家靖海侯更是东南一霸,靖海侯世子夫人是他亲闺女,还有各种姻亲、门生、同袍的交情,有这些关系网护着,朝廷一丝风都闻不到。陈千户回来写给朝廷的请罪文书我在邸报上都看见了,说他率兵支援台湾,先遇倭寇,再遇海盗,在海峡遭遇风暴,全军覆没,向皇上请罪呢。京城那些太监们早就被陈千户喂饱了,关键时刻都出来给他说好话,皇上被奸臣蒙蔽,只是罚俸一年,陈千户继续做他的官,若不是次年盂兰盆会惨案将陈家连根拔起,唉,福州还不知被祸害成什么样呢。”
凤姐听的很入神,问道:“老丈,您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老经纪泪流满面,哽咽道:“老朽今年六十了,一生只有一个儿子继承香火,打小就跟着我在扬州各处的榻房跑经纪这一行,他是个勤快的好孩子,成家立业,为了让家里更富裕些,他弃了经纪行,改作游商,专门在各地贩卖布匹,赚了不少银子,给家里买田置地,挑起了养家的担子。所以老朽在五十岁就金盆洗手不干经纪行了,在家含饴弄孙,好不自在。”
“四年前,儿子突然写了一封家书,说近来贩了两船上好的丝绸到福州,全都被陈千户的管家看中买下来了,付了现银,因是大买主,他便亲自押着船去交割,那陈管家居然直接将船引到了福州水师的军港码头停泊,他当时还纳闷呢,心想给将士们裁衣裳,怎么可能用丝绸这么贵重的衣料呢?谁知陈管家叫了百来个水兵来,将两船的丝绸全部抬进了停泊在港口的战船上!我儿子不敢吱声,回到榻房,又看见陈管家来榻房购买瓷器,两天后,就听说陈千户带着福州水师支援台湾去了。”
“他觉得疑惑,暗中向榻房相熟的经纪和游商打听此事,人家告诉他,陈千户以出兵或者巡海的名义走私货物,早就不是什么秘闻了,还说整个东南沿海,类似陈千户这样假公济私的官员不计其数,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所以海禁误国啊,正经的海商被砸了饭碗、工匠失业,港口没落,好处全给走私海商、太监、贪腐官员们得了,祸国殃民……”
这老经纪的儿子将福州的见闻写在信中,没过多久,邸报上就登了福州水师的援军全军覆没,还有陈千户的请罪文书。然后儿子就神秘消失了,连着几月没有来信,老经纪亲自去了福州寻儿,也毫无踪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中老妻有病、孙儿还小,儿媳妇整日哭泣,失去了顶梁柱,总不能坐吃山空,不给孙儿留些家产吧?所以老经纪为了家族生计,重新开始做起了经纪行。
老经纪一生如此坎坷凄惨,众人闻言,许多感情丰富的人都跟着流泪,其中就有外硬内软的曹核,曹铨看着儿子哭天抹泪的样子,心想我若死了,这讨债鬼儿子也就哭成这样了。
凤姐更是哭的梨花带雨,说道:“老丈,你怎么不去报官呢?”
老经纪抹了一把辛酸泪,叹道:“就像刚才说的,官官相护,陈家势大,还有亲家靖海侯护着,我去那里告?我一把年纪了,活够了,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都不怕的。可是我有牵挂,家里有老妻幼孙啊,若真告起来,我的家人恐怕都要去地下和儿子团圆,所以我非但不敢报官,连儿子最后一封信都烧了,就怕给家里招祸。”
“苍天有眼!一年后陈千户被凌迟处死,陈家灭族,我还去了福州看陈千户行刑,刽子手好刀法,一刀又一刀,那陈千户被割的几乎只剩下一个骨架了都还没咽气呢,真是痛快。”
徐枫重重在饭桌上砸了一拳,闷声道:“陈家该死!”
难怪大姐徐碧兰嫁到靖海侯府会郁郁而终、难怪两个外甥吴敏吴讷小小年纪、宁可冒着诺大的风险千里迢迢坐船跑到金陵,也不愿意继续待在侯府,徐枫从未想到,魏国公也从未提起,那陈家居然如此可怕,从这种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人家嫁到靖海侯府做继室的陈氏怎么可能眼整整看着吴讷继承爵位呢?
对啊,陈家后来还是死绝了,真是报应,凤姐止了泪,安慰道:“老丈一生太不容易了,将来你孙儿大了,早些回去养老,这银子是赚不完的。”
提到孙儿,老经纪欣慰的点头说道:“我孙儿读书争气,今年十六就中了秀才,他经常要我回去休息呢,说他是秀才了,有俸禄银子,我老了,不用再为家里操劳。老朽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可以再撑三年,这三年为孙儿挣些进京赶考的盘缠,出门在外,穷家还要富路呢,不能被人小瞧了去。”
舱内一片静默,沈今竹心头烦闷,说道:“你走吧,我要午睡了。”
徐枫站在原地不动,沈今竹又说了一遍,徐枫固执的将檀木牌递过去,“你刻上东西我就走。”——和曹核同处一室也就罢了,我才不戴和他一模一样的护身符呢!
沈今竹叹道,“好吧,我用裁纸的小刀试试,若刻废了,你也不许扔掉。”
见沈今竹让步了,徐枫心情大好,她果然还是在乎我的!徐枫连连点头道:“你就是刻一个癞头鼋,我也戴着。”此话一出,徐枫暗自后悔:上一次和沈今竹吵架,甚至拔剑相向,就是因为他失口说赘婿无用,沈今竹说他祖宗中山王徐达是癞头鼋引起的。
沈今竹似乎没在意,她笑道:“说话算话,我就刻只乌龟,看你戴不戴。”
已经把话说出去了,徐枫只得认命。沈今竹拿着裁纸刀在檀木牌上划着,一会就成了,吹了吹上头的碎屑,递给徐枫,徐枫以为真是只乌龟呢,垂头丧气的接过,蓦地身子一僵,涨红了脸,说道:“你怎么刻了这个?”
沈今竹抿嘴一笑,“怎么了?你真想要个癞头鼋啊,那个长的太丑了,还凶巴巴的,再说我也不会刻啊。”沈今竹心宽,倒是把那天骂徐枫祖宗是癞头鼋的事情都忘记了。
徐枫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个很好,我很喜欢,你怎么想到要刻这个呢?”
沈今竹双颊飞出一抹嫣红,“两片叶子而已,刻的顺手。”
徐枫回到舱里,曹核还搂着檀木牌做着美梦呢,但是徐枫已经没有任何愤怒的感觉了,他躺在铺上,看着檀木牌反面刻着一片枫叶、一片竹叶,开心的裂开嘴笑着,连睡着了都没有合拢。
傍晚时分,商船就到达了扬州,船只靠港停泊,因为明日天亮就要上船继续赶路,众人就没有进扬州城,结伴在港口附近找了间榻房住着,刚一进门,迎面哄涌而上一群中人经纪,庆丰帝赶紧拱手说道:“诸位!我们的货物都要运到杭州贩卖,在扬州只是下船过夜,你们找别船去吧!”
一个中年经纪笑道:“各位客官,你们就不想多捎带点货物去杭州贩卖么?倒手就能赚些银子呢,我们榻房后面的仓库什么都有,有安南的犀角胡椒、暹罗的宝石、广州的沉香麝香、益州的麻纸、严州的雄黄、郑州的毡、西北的狐皮、日本国的倭扇和漆器,那些江南丝麻布匹就更不用提了。各位客官先请用饭,饭毕总要散步消食的,不妨跟随在下去逛一逛仓库,说不定就有各位想要贩卖的东西呢。”
所谓榻房,就是客栈和仓库的结合体,榻是给人住的,房指的是堆放货物的仓库,类似后世的酒店加上物流中心。榻房都设在成为驿站和港口附近,商人们的大宗交易,也一般是在榻铺进行,买卖双方多半是通过中人和经纪牵线搭桥完成的。商人不需要进城寻买主,大多就能将货物变成现银,经纪和榻房从中抽成得报酬。当然了,如果已经在城里定下买主,货物就径直运到城中去。
游商们就是在各个城市的榻房中买进卖出,从差价中获利,这中年经纪说的很有道理,船中货物都运到杭州去,有空在扬州榻房里买些紧俏的货物带上船,到了杭州能多卖点钱——但问题是,庆丰帝一伙人全都不务正业啊,庆丰帝抱拳婉拒了,说商船货仓已满,装不进去新货物了。
众中人经纪听了,皆失望的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继续闲聊,在榻铺守株待兔等待下一波客商。庆丰帝一行人散在各处用饭,众人当然是有意将庆丰帝尽量圈在中心位置,沈今竹等着上菜,听见隔壁桌的中人经纪们聊最近货物的价格变动,其中关于硫磺的价格引起了沈今竹一行人的注意。
一个老经纪说道:“最近你们注意没有,硫磺价格飞涨啊,短短不到三个月,就涨了一半进去,但是在榻房贩卖硫磺的商人却越来越少,硫磺减少,买主却不见少,这价格就被猛地炒上去,也不知何时能回落。”
一中年经纪摇头道:“这几年是没戏了,大明的硫磺矿很少,以前只是做药用、手工作坊、还有鞭炮烟花用硫磺,咱们大明的军队用火器的越来越多,炸药枪弹那里缺的了硫磺呢?火药厂天天运多少硝石硫磺进去?日本国的硫磺纯度高,质量好,价格也便宜,兵部每年从日本国买了不少硫磺呢,但是今年春,据说是日本国的什么将军发了禁止令,不准本国的硫磺外卖,而且是卖给谁都不行,只准倭国人自己用。”
“一纸禁令下来,在大明流通的硫磺自然就少了,所以一时间洛阳纸贵了嘛!建议各位手上若有点余钱,不妨屯一屯硫磺,我瞧着到了明年春,硫磺价格至少翻一倍呢!”
众人皆说是,甚至当场几个经纪打算合伙屯硫磺,打算来年卖高价。老经纪沉吟良久,摇头说道:“什么禁令不禁令的,只要有钱赚,赚的多,那些日本商人还不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往大明运硫磺,硫磺的价格越高,商人们的胆子就越大,只要肯出银子,什么买不到?走私的硫磺多了,这一纸禁令也是废纸一张。”
“再说海外之地,也并非日本国一家有硫磺,锡兰和爪哇等南洋的硫磺矿也不少,成色也不错啊,日本国的禁令下来,海商们也料到硫磺必涨,用不了几个月,其他国家的硫磺很快就能蜂拥而至到大明,硫磺价格也就慢慢降下来,所以老朽觉得,屯到今冬或许可赚些银子,屯到明年,恐怕有些风险,诸位要三思而行啊。”
此话一出,方才号召同行们屯硫磺的中年经纪对着老经纪拱手笑道:“说的有理,您见识多广,我太过短视了,差点害了同行,真是惭愧自啊。”
老经纪也回礼说道:“不敢当,我不过就是多活了几十年,各种风雨见得多了。你消息灵通,刚才说的挺对的,硫磺在今年确实有利可图。你们屯硫磺,老朽也入一股吧,稍一倒手,今年全家都能过个富裕年。”
商机难得,众经纪向店小二要了笔墨纸张,开始募集银子分股屯硫磺,还讨论着附近那家的榻铺有硫磺,今晚连夜寻访多加榻房买下来,说不定到了明天又是一个价钱了。硫磺屯在塌房里,出些保管的费用就是唯一的成本,相对未来的利润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
沈今竹因在章家清风阁和统治日本国的德川家嫡长子竹千代有过照面,而且还和竹千代的手下武士们混战一场,因此对日本国的消息很敏感,听中年经纪说是日本国的什么将军下令禁止硫磺贸易,暗想肯定是幕府大将军德川秀忠了,为何要颁发这种禁令呢?兵部用来造火药的硫磺确实大多来自日本国,可也并非离了日本就造不出来了,若真有需要,大明本地的硫磺肯定是先供给军需,再说锡兰等国的硫磺矿源源不断运到大明,连这群经纪都知道,所以屯货到了今冬就卖出去,明年硫磺价格会下跌的,这个道理德川秀忠难道不明白?
同样是一件事,庆丰帝思考的方向就不同了,他站起身来,对着刚才说话的老经纪拱手行礼道:“这位老丈,方才听您老人家讲各国硫磺不久便能到大明,可我大明现在是海禁,不能自由和海外通商,那个国家每年来多少船只、船只里装载什么样的货物、货物价值几何都已经在文书中写明了,由市舶司监管抽税,提前一年发放文书,也就是说今年进港的货物种类是由去年决定的,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把硫磺运进来?”
老经纪笑道:“听你的口音,是北方的商人吧,对海禁一事不了解,也情有可原。其实我大明的海禁早就是废纸一张了,只要贿赂市舶司的官员和太监,什么船不能靠港、什么货物运不进来?远的不说,你就看看这家榻房的仓库,里头有多少海外的东西等着售卖?呵呵,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朝廷乃至皇帝都管不了的。第一是做梦,第二就是银子,只要有利可图,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第82章 老经纪引爆两大案,小美女追债荼蘼架
提到海禁,老经纪很是感慨,说道:“实不相瞒,老朽是苏州太仓县刘家港人,老朽祖上曾经是小海商,那真是个好时候啊,每年只需几条船的贸易,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哪怕朝廷十抽一的抽税也是愿意的,后来从先帝爷开始海禁,家道中落,眼瞅着购置的大海船在港口烂成朽木,只能劈了当柴烧,不止我们本分的海商人家遭殃,连带着整个刘家港都没落了……”
刘家港,有天然绝佳的港口,从元朝开始,这里出了诸多的航海家和商人,当地造船业就兴起,四处都是造船厂,还有炼铁业,海船用的铁锚从几十斤到几千斤都有,在太祖爷建国之初,天下赋税十之一二出自苏州府,而苏州府的赋税十之一二出自太仓,刘家港功不可没。
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也大多储在刘家港的仓库里,此处有天下粮仓的美誉,而迁都北京之后,北地粮食不足以供养新迁入的官民还有庞大的军队,漕运就更加重要了,秋粮成熟收割时,从刘家港北上的粮船几乎是昼夜不休。
刘家港的繁盛在郑和由此下西洋时到了极点,海禁之后开始逐渐衰败,后来海禁不停的开了禁,禁了开,或许是天要灭刘家港,这里的海港慢慢变浅,大船无法在此处停泊,刘家港却再无崛起之日了。随着南边吴淞上海县海港码头的崛起,这里不仅仅是没落了,而且是倭寇出没最频繁的地区,这个老经纪家里不愿过担惊受怕的生活,便举家从刘家港迁到了扬州府,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出来在榻房当经纪养家糊口。
说到伤心处,老经纪老泪纵横,叹道:“唉,往事不堪回首,承蒙各位经纪同行的照顾,老朽一家放在扬州有立足之地。如今刘家港的百姓要么和倭寇同流合污,四处流窜作乱,做那伤天害理之事,要么就困在当地勉强务农糊口,造船、炼铁、航海早就废弛了,其实海禁能捆住的是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普通商人的手脚而已,那些本钱大的,手眼通天的大海商还是有各种法子做海航贸易,本该交给朝廷的税银都进了太监和官员们的腰包。”
“我也是经常看朝廷邸报的,每年朝廷都为了延续海禁和开海禁吵得不可开交!你们说说,他们都得了好处,当然是希望继续海禁了,因为一旦开了海禁,海商的走私贸易就合法了,分出利润来交税银,不需要给太监和官员们贿赂,这些大人物们油头都没了,当然嚷嚷着海禁不可废除。”
庆丰帝一听说有贿赂,忙问道:“老丈,那市舶司的官员和太监每年能得多少贿赂?”
老经纪伸出了三个手指头,庆丰帝猜道:“三十万?”
“三十万都不够打发太监手底下的小公公。”老经纪哈哈大笑,“你可以大胆一点猜。”
庆丰帝狮子大开口,“三千万?”暗想朕劳心劳力搜罗好几年的私房钱才勉强凑成这个数呢。这些人一年就能得了。
“是货物价值的三成,何止三千万呢。”老经纪笑道:“这几乎是行规了,官商勾结,这商人八成斗不过官员。碰上刮钱刮的厉害的,三成都填不饱呢,那市舶司的太监狮子大开口要五成的,您也得乖乖把银票送出去。想当年没有海禁的时候,交税也不过是十抽一,都说苛政猛于虎,其实太监官员们比苛政更可怕呢。实不相瞒,海外贸易利润大,许多太监和稽查的沿海官员已经不满足三成、五成的贿赂了,他们干脆自己做起了买卖,从走私海商们手里夺一口食呢。”
“就拿广东市舶司守备太监韦春举例子吧,这韦春自打皇上登基就去了广东,有十二年了,现在道上人谁不知道韦公公才是广东最大的走私海商?他与海外诸国都有贸易往来,广州港每日靠港离港的海外船只,有四成是他韦公公的。咱们这个榻房仓库里头的玳瑁、宝石、檀香、珍稀的黄花梨木材,大多是韦公公运进来的。”
韦春这死太监!年年上书对朕哭穷,没想到他比朕还有钱!赚了那么多的银子,也不知孝敬朕,每年送几盆珊瑚和几座西洋的大钟敷衍朕,原来是把朕当做叫花子打发呢!庆丰帝气的咬牙切齿,暗想等回到京城,不,回金陵城,不行,等会就命曹铨带着锦衣卫秘查韦春贪腐走私一案,把他这些年私吞的银子全给朕吐出来!
说到兴奋处,老经纪是不吐不快,没注意庆丰帝变了脸色,继续唾沫横飞说道:“韦春是一条大鳄,其余小鱼小虾就不值一提了,都在拼命往兜里捞钱呢,韦公公吃剩的东西,也够小鱼虾们报餐一顿了。其实何止太监,连官员也都不干净,诸位是从金陵而来,那应该知道三年前金陵城鸡鸣寺盂兰盆会惨案吧?”
庆丰帝等人皆点头,亲身经历此时的沈今竹和汪福海对视一眼——怎么扯到金陵去了?海禁、官员贪腐和惨案有什么关系?
鸡鸣寺之夜是庆丰年间、甚至百年间都罕见的惨案,都写进青史了,最后还是庆丰帝下旨定的罪呢,至今都记忆犹新,庆丰帝说道:“起因是当时还是靖海侯府的内部纷争,当时的靖海侯世子夫人为了让自己儿子继承爵位,招募杀手千里迢迢跑到金陵鸡鸣寺,释放鳄鱼和毒蛇制造混乱,想乘机杀害原配生下的一双儿女,盂兰盆会人太多了,酿成大祸,举国震惊。后来世子夫人陈氏连同她的娘家福州卫所陈千户一家满门抄斩,主犯凌迟剐心。”
老经纪赞道:“这位游商好记性,我要说的就是这千刀万剐的陈千户了,哼,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这陈千户是世袭罔替的千户,两百年繁衍下来,族人遍布东南,陈家抱团欺上瞒下,在福州是地头蛇,连靖海侯府都让陈家三分。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嘛。以前的靖海侯世子夫人徐氏是世镇金陵魏国公的嫡长女,江南之地,谁家能有徐家的权势大?谁会胆大包天,想要设计害死魏国公的亲外孙?但是徐家到了东南之地,影响力就不如地头蛇陈千户了,陈千户一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用如此不顾后果的毒计刺杀魏国公的外孙、祸害无辜百姓呢?”
“以前我不敢说,现在陈家被除族,嫡支一脉都死绝了,旁支也风光不再,我就和你们说一个秘密。陈千户一家铤而走险惯了,以前做的恶事没有被戳破,就以为杀掉魏国公亲外孙,扶自己的外孙继承靖海侯爵位之事也能做成了。大约是四年前,荷兰人攻占台湾,陈千户动用了福州卫所的水军,名义是去支援台湾,实际上战场里头装的全是走私到琉球国的丝绸还有瓷器!陈千户先去琉球交割货物,然后再去支援台湾,可是去从琉球离港后,陈千户率领的福州水军遭遇了风暴,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出陈千户和几个亲兵。”
“困守在台湾的大明军队迟迟得不到支援,要么困死、要么投降了荷兰人、要么做了逃兵,和倭寇同流合污在东南沿海屠杀自己的同胞。”
沈今竹心头一惊,约四年前,恰好就是章家母子三人从台湾出逃的时候,章松和章秀曾经说过,荷兰人攻打台湾,明军一直没有等候福建水师的支援,原来朝廷其实有过支援的,只是战船被陈千户用来走私货物,走了弯路,等回去时遭遇风暴,形同没有罢了!这杀千刀的陈千户!为了一己之私,就白白葬送了那么多大明将士的生命,还丢了国土台湾!
老经纪此话一出,哪怕是庆丰帝这样满不在乎的“昏君”呢,听了也是义愤填膺,我大明江山就是被这群蛀虫祸害了!
凤姐是个爆炭,她一拍桌面,愤然而起,说道:“居然有这等国贼!视人命如蝼蚁,建功立业的本事没有,还专门拆自己家的墙角,给外人以可乘之机!这种人凌迟都是便宜了他!老丈,怎地如此大事都被陈家掩盖了?若四年前就发现陈千户用战船为自己谋私之事,早些撤职查办了,就不会三年前盂兰盆会惨案,唉,那年有两千余金陵百姓惨死其中,这里头就有我的街坊领居,被踩踏的不成人形了,辨认不出来,那些遗体都合葬在鸡鸣山脚下。若真有阴曹地府,这两千惨死的冤魂在地府里也要把陈千户咬死无数次。”
“官官相互啊。”老经纪摇头叹道:“陈千户那时在福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亲家靖海侯更是东南一霸,靖海侯世子夫人是他亲闺女,还有各种姻亲、门生、同袍的交情,有这些关系网护着,朝廷一丝风都闻不到。陈千户回来写给朝廷的请罪文书我在邸报上都看见了,说他率兵支援台湾,先遇倭寇,再遇海盗,在海峡遭遇风暴,全军覆没,向皇上请罪呢。京城那些太监们早就被陈千户喂饱了,关键时刻都出来给他说好话,皇上被奸臣蒙蔽,只是罚俸一年,陈千户继续做他的官,若不是次年盂兰盆会惨案将陈家连根拔起,唉,福州还不知被祸害成什么样呢。”
凤姐听的很入神,问道:“老丈,您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老经纪泪流满面,哽咽道:“老朽今年六十了,一生只有一个儿子继承香火,打小就跟着我在扬州各处的榻房跑经纪这一行,他是个勤快的好孩子,成家立业,为了让家里更富裕些,他弃了经纪行,改作游商,专门在各地贩卖布匹,赚了不少银子,给家里买田置地,挑起了养家的担子。所以老朽在五十岁就金盆洗手不干经纪行了,在家含饴弄孙,好不自在。”
“四年前,儿子突然写了一封家书,说近来贩了两船上好的丝绸到福州,全都被陈千户的管家看中买下来了,付了现银,因是大买主,他便亲自押着船去交割,那陈管家居然直接将船引到了福州水师的军港码头停泊,他当时还纳闷呢,心想给将士们裁衣裳,怎么可能用丝绸这么贵重的衣料呢?谁知陈管家叫了百来个水兵来,将两船的丝绸全部抬进了停泊在港口的战船上!我儿子不敢吱声,回到榻房,又看见陈管家来榻房购买瓷器,两天后,就听说陈千户带着福州水师支援台湾去了。”
“他觉得疑惑,暗中向榻房相熟的经纪和游商打听此事,人家告诉他,陈千户以出兵或者巡海的名义走私货物,早就不是什么秘闻了,还说整个东南沿海,类似陈千户这样假公济私的官员不计其数,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所以海禁误国啊,正经的海商被砸了饭碗、工匠失业,港口没落,好处全给走私海商、太监、贪腐官员们得了,祸国殃民……”
这老经纪的儿子将福州的见闻写在信中,没过多久,邸报上就登了福州水师的援军全军覆没,还有陈千户的请罪文书。然后儿子就神秘消失了,连着几月没有来信,老经纪亲自去了福州寻儿,也毫无踪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中老妻有病、孙儿还小,儿媳妇整日哭泣,失去了顶梁柱,总不能坐吃山空,不给孙儿留些家产吧?所以老经纪为了家族生计,重新开始做起了经纪行。
老经纪一生如此坎坷凄惨,众人闻言,许多感情丰富的人都跟着流泪,其中就有外硬内软的曹核,曹铨看着儿子哭天抹泪的样子,心想我若死了,这讨债鬼儿子也就哭成这样了。
凤姐更是哭的梨花带雨,说道:“老丈,你怎么不去报官呢?”
老经纪抹了一把辛酸泪,叹道:“就像刚才说的,官官相护,陈家势大,还有亲家靖海侯护着,我去那里告?我一把年纪了,活够了,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都不怕的。可是我有牵挂,家里有老妻幼孙啊,若真告起来,我的家人恐怕都要去地下和儿子团圆,所以我非但不敢报官,连儿子最后一封信都烧了,就怕给家里招祸。”
“苍天有眼!一年后陈千户被凌迟处死,陈家灭族,我还去了福州看陈千户行刑,刽子手好刀法,一刀又一刀,那陈千户被割的几乎只剩下一个骨架了都还没咽气呢,真是痛快。”
徐枫重重在饭桌上砸了一拳,闷声道:“陈家该死!”
难怪大姐徐碧兰嫁到靖海侯府会郁郁而终、难怪两个外甥吴敏吴讷小小年纪、宁可冒着诺大的风险千里迢迢坐船跑到金陵,也不愿意继续待在侯府,徐枫从未想到,魏国公也从未提起,那陈家居然如此可怕,从这种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人家嫁到靖海侯府做继室的陈氏怎么可能眼整整看着吴讷继承爵位呢?
对啊,陈家后来还是死绝了,真是报应,凤姐止了泪,安慰道:“老丈一生太不容易了,将来你孙儿大了,早些回去养老,这银子是赚不完的。”
提到孙儿,老经纪欣慰的点头说道:“我孙儿读书争气,今年十六就中了秀才,他经常要我回去休息呢,说他是秀才了,有俸禄银子,我老了,不用再为家里操劳。老朽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可以再撑三年,这三年为孙儿挣些进京赶考的盘缠,出门在外,穷家还要富路呢,不能被人小瞧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