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太毒了
随着朱由校下了圣旨,原本在殿外守卫的数十名大汉将军立刻冲了进来,他们并没有使用兵器,而是各自举起了皮鞭举起朝着那些依旧跳脚大骂的官员没头没脑的抽了过去。
只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伴随着阵阵惨叫,过了好一会金銮殿才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殿内却多了一群或是鼻青脸肿或是身上的官袍被皮鞭抽烂的官员。
看着殿内的这一幕,孙承宗、朱国桢、韩爌三位阁老都是眉头紧皱,又看了看端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内的骚乱脸上面无表情的朱由校,好像刚才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骚乱的人不是他似地。
三人的内心不禁大为震动,往日的朱由校总是给人一副温文尔雅待人亲切的模样,可今天他们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往日里从未有过的狠厉。
到底是什么给了朱由校这么大的改变,居然敢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百官的骚动,他就不怕引发朝政动荡吗?
难道……
想到这里,三人的目光不禁看向了站在右手边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杨峰,一副对于刚才大殿内的动荡毫不察觉的模样。
看了看杨峰,又看了看朱由校,三人终于明白朱由校今日的改变从哪来了,给予朱由校信心的正是那位仿佛在闭目养神的大明战神,正是因为他的到来给了朱由校足够的底气。
想到这里,三位阁老对视了一眼,面色各不相同,看来从今往后对于杨峰得更加重视了。
过了一会,百官们只听到一个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声音实在太大了,就连公里特地选出来的嗓门最大的太监也远远不及,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却发现朱由校已经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怎么……都不喊了?”
朱由校面色冷峻的看着众人。
“朕登基近十载,还是第一次看到开朝会时百官们如此不顾仪态,你们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冲出列班,有的更是放声怒骂,还有没有官员的体面还有没有读书人的仪态?看到你们的样子,连朕都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不配当一名读书人!”
朱由校几乎是用咆哮的语气吼出来的,在铁皮喇叭的加持下,他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着。
别看许多官员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早朝,但由于金銮殿实在在太大,近千人这么排下来,有的人距离朱由校甚至有数百米远,这样的距离只能远远看到皇帝的身影,更别提听到皇帝的声音,不过没关系,今天在场的官员们全都听到了。
听到皇帝发怒,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跪下来向皇帝请罪,不管什么原因惹得龙颜大怒,他们这些臣子都有责任,于是乎金銮殿内黑压压的跪下了一大片。
杨峰的反映却是慢了一拍,从来没有向人下跪习惯的他直到所有人都跪下后看了看周围,这才随大流朝朱由校跪了下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大明素来以广开言路著称,既然信国公写了折子要呈上来,自然要允许人家念完,你们倒好,折子刚念了一个名字,尔等便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你们想要干什么?堵塞言路不成?”
“臣等不敢?”官员们齐声回答。
堵塞言路是官员么经常用来怼皇帝的一句话,每当皇帝做了什么事,官员们想要上折子,皇帝又不给,官员们便用这句话来骂人,没想到今天却被用到了自己头上。
“呵呵……”
看到跪了一地的官员说话时那异口同声的样子,朱由校冷笑一声:“既然想通了,那就平身吧,老老实实听魏忠贤把折子念完。”
“臣等遵旨。”
魏忠贤重新举起折子高声念了起来:“臣信国公杨峰,此番下江南剿匪平乱,发现原本号称大明粮仓的江南早已名不副实,百姓有田者十中无二,绝大部分田地皆归于士绅富户。贫者几无立锥之地,富者则是夜夜箫歌……大明穷呼?富呼?若是大明穷为何无数士绅富户为买一扬州瘦马可以一掷千金,若大明富为何朝廷赋税屡创新低?臣以为……”
听着魏忠贤阴阳顿挫的兼着折子,金銮殿内的百官们一个个神情一场精彩,杨峰在折子里不但将江南的现状说了出来,又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
随后他还指出,大明财政之所以没钱,还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田地都落到了地主士绅的手里,正是因为这些人隐瞒了田产收入,并享有免税的特权,这才导致财政一年比一年少,长此以往则国将不国,大明危矣。
最后杨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江南施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的办法,取消人头税,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拥有田产的数量纳税。
取消官绅和读书人的特权,所有人都必须纳税,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危机才能彻底得到缓解。
不仅如此,杨峰还针对不法士绅与读书人,还制定了具体的惩处细则。比如,严禁绅衿包揽钱粮。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管多少,一律革去功名;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赃或枉法论处。
严禁绅衿欠粮。凡系绅衿拖欠钱粮,地方官要把他同平民欠粮分开,单独汇报,以便照绅衿抗粮例治罪;州县官要把生员应纳钱粮造册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完纳。严禁绅衿驾词兴讼。
不仅如此,各地官府还要加强对生监的管理。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等事,生员完粮后,方准应试。也就是说,如果读书人不纳税纳粮,他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折子比较长,洋洋洒洒足有近两万字,魏忠贤念完后,整个金銮殿内一片寂静,不少人都倒吸了口凉气,杨峰的这个办法真是好毒啊。
真要按照这个办法来实施的话,读书人延续了千年的好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听到这里,许多人看向杨峰的目光就像是见了鬼似地,这家伙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想出这么恶毒的办法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压根就不是杨峰的主意,而是把另一个时空里雍正皇帝施行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办法照抄过来而已。
只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伴随着阵阵惨叫,过了好一会金銮殿才逐渐恢复了平静,只是殿内却多了一群或是鼻青脸肿或是身上的官袍被皮鞭抽烂的官员。
看着殿内的这一幕,孙承宗、朱国桢、韩爌三位阁老都是眉头紧皱,又看了看端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内的骚乱脸上面无表情的朱由校,好像刚才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骚乱的人不是他似地。
三人的内心不禁大为震动,往日的朱由校总是给人一副温文尔雅待人亲切的模样,可今天他们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往日里从未有过的狠厉。
到底是什么给了朱由校这么大的改变,居然敢下令大汉将军入殿镇压百官的骚动,他就不怕引发朝政动荡吗?
难道……
想到这里,三人的目光不禁看向了站在右手边依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杨峰,一副对于刚才大殿内的动荡毫不察觉的模样。
看了看杨峰,又看了看朱由校,三人终于明白朱由校今日的改变从哪来了,给予朱由校信心的正是那位仿佛在闭目养神的大明战神,正是因为他的到来给了朱由校足够的底气。
想到这里,三位阁老对视了一眼,面色各不相同,看来从今往后对于杨峰得更加重视了。
过了一会,百官们只听到一个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声音实在太大了,就连公里特地选出来的嗓门最大的太监也远远不及,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却发现朱由校已经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怎么……都不喊了?”
朱由校面色冷峻的看着众人。
“朕登基近十载,还是第一次看到开朝会时百官们如此不顾仪态,你们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冲出列班,有的更是放声怒骂,还有没有官员的体面还有没有读书人的仪态?看到你们的样子,连朕都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不配当一名读书人!”
朱由校几乎是用咆哮的语气吼出来的,在铁皮喇叭的加持下,他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着。
别看许多官员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早朝,但由于金銮殿实在在太大,近千人这么排下来,有的人距离朱由校甚至有数百米远,这样的距离只能远远看到皇帝的身影,更别提听到皇帝的声音,不过没关系,今天在场的官员们全都听到了。
听到皇帝发怒,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跪下来向皇帝请罪,不管什么原因惹得龙颜大怒,他们这些臣子都有责任,于是乎金銮殿内黑压压的跪下了一大片。
杨峰的反映却是慢了一拍,从来没有向人下跪习惯的他直到所有人都跪下后看了看周围,这才随大流朝朱由校跪了下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大明素来以广开言路著称,既然信国公写了折子要呈上来,自然要允许人家念完,你们倒好,折子刚念了一个名字,尔等便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你们想要干什么?堵塞言路不成?”
“臣等不敢?”官员们齐声回答。
堵塞言路是官员么经常用来怼皇帝的一句话,每当皇帝做了什么事,官员们想要上折子,皇帝又不给,官员们便用这句话来骂人,没想到今天却被用到了自己头上。
“呵呵……”
看到跪了一地的官员说话时那异口同声的样子,朱由校冷笑一声:“既然想通了,那就平身吧,老老实实听魏忠贤把折子念完。”
“臣等遵旨。”
魏忠贤重新举起折子高声念了起来:“臣信国公杨峰,此番下江南剿匪平乱,发现原本号称大明粮仓的江南早已名不副实,百姓有田者十中无二,绝大部分田地皆归于士绅富户。贫者几无立锥之地,富者则是夜夜箫歌……大明穷呼?富呼?若是大明穷为何无数士绅富户为买一扬州瘦马可以一掷千金,若大明富为何朝廷赋税屡创新低?臣以为……”
听着魏忠贤阴阳顿挫的兼着折子,金銮殿内的百官们一个个神情一场精彩,杨峰在折子里不但将江南的现状说了出来,又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
随后他还指出,大明财政之所以没钱,还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田地都落到了地主士绅的手里,正是因为这些人隐瞒了田产收入,并享有免税的特权,这才导致财政一年比一年少,长此以往则国将不国,大明危矣。
最后杨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江南施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的办法,取消人头税,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拥有田产的数量纳税。
取消官绅和读书人的特权,所有人都必须纳税,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危机才能彻底得到缓解。
不仅如此,杨峰还针对不法士绅与读书人,还制定了具体的惩处细则。比如,严禁绅衿包揽钱粮。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管多少,一律革去功名;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赃或枉法论处。
严禁绅衿欠粮。凡系绅衿拖欠钱粮,地方官要把他同平民欠粮分开,单独汇报,以便照绅衿抗粮例治罪;州县官要把生员应纳钱粮造册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完纳。严禁绅衿驾词兴讼。
不仅如此,各地官府还要加强对生监的管理。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等事,生员完粮后,方准应试。也就是说,如果读书人不纳税纳粮,他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折子比较长,洋洋洒洒足有近两万字,魏忠贤念完后,整个金銮殿内一片寂静,不少人都倒吸了口凉气,杨峰的这个办法真是好毒啊。
真要按照这个办法来实施的话,读书人延续了千年的好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听到这里,许多人看向杨峰的目光就像是见了鬼似地,这家伙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想出这么恶毒的办法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压根就不是杨峰的主意,而是把另一个时空里雍正皇帝施行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办法照抄过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