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斩使立威
听此消息,刘封与孟瑶对视一眼,对孟瑶言道:“整顿之前所带军士,遣人按照之前部署前去安排,其他军士随时待命!”言罢,便匆匆赶往了周瑜帅帐之中。刘封心中暗自揣测,那曹操百万大军,怕是已然快要到了江面之上。
果然,一进周瑜大帐之中,江东众将已然齐至,俱是一副剑拔弩张之感,周瑜立在当中,面对地图,正若有所思。
“封拜见公瑾将军,不知何事如此急切,莫非……”
刘封之言尚未说完,周瑜便急切转过身来,到了刘封近前,一指门外一人,道:“此乃是曹操所遣使者,携曹操亲笔所写书信一封,前来此地劝说我等莫要相帮于刘豫州,故此请子威前来,再做决断!”
刘封听周瑜此言,剑眉一挑,随即笑言道:“此乃是江东与曹操之间往来,公瑾何必告知于封?”
周瑜听罢,也不答话,只是来到那曹操使者面前,冷笑一声,问道:“汝此来何意,曹操可曾有何嘱托令汝相告?”
那人并不识得刘封,见周瑜终于相问,便挤出满面笑颜,答道:“丞相亲书此信,令吾交由周瑜都督亲启,以盼与江东共结盟好,同灭刘备反贼,具体事宜,都督一看书信便知!”言罢,便将书信双手呈于周瑜面前。
“若我江东并未遵从曹操所想,又该当如何?”周瑜并未立即便接过书信,只是淡然一笑,问道。
“若是如此,丞相大军便会立即出兵三江口,到时恐江东将生灵涂炭,灾祸不小!”那人见周瑜有此一问,心中只觉其多半是有所顾忌,便得意答道。
只见周瑜听罢面无表情,单手将那书信拿起,刘封抬眼看时,只见信上确是有言: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足见曹操对江东水军之忌惮,临战前夕,依旧前来试探江东之决心。
周瑜拿起那书信,却是并未打开,将书信在屋内众将面前晃过,忽地便双手用力,将其撕得粉碎,那使者见状,顿时面色僵硬,不知怎地是好,周瑜将书信撕碎,随即便将腰间宝剑抽出,以剑锋直指那使者面颊,高声呵斥道:“曹操,乃汉贼也,何来大汉丞相之说,今日来犯,乃是虎狼之师,待吾与刘豫州将其战败,必斩其首级,以告上苍!将这贼人推出门外斩了便罢!”
那使者万万没有料到,曹操百万大军压境之时,周瑜竟如此不给曹操半分颜面,直吓得屎尿齐流,待江东将士前来拖拽之时方才大喊:“两军相争,不斩来使!”
刘封见状,亦是对周瑜言道:“此使者并无罪孽,不如放其归去,又能如何?”
周瑜此时却只是向刘封连连摆手,道:“子威有所不知,此人已然知吾营寨底细,断不能留,况江东子弟,正需此人头颅以树威信,坚定破曹之决心!”
言罢,便命左右将那使者推出,不多时,一颗好大头颅便被呈于周瑜前面,周瑜命士卒将头颅悬挂于桅杆之上,以做提升江东军士士气之用。
此事一了,周瑜便不再多言,与刘封一指墙上地图,道:“今日确是得了江上巡逻军士消息,那曹操前部水军已然在江北集结完毕,那使者若是不归,多半今日便会自三江口渡江来攻,这第一波攻势,我等务必要将其化解,不然何谈大破曹操百万大军?”
周瑜语气虽是急切,面上却并无甚焦急之色,曹操大军蓄势待发,攻来只是时间长短之事,故今日之事,早在周瑜预料之内,将刘封招至此地,便是要与其商谈对敌策略。
“敢问公瑾可曾探得那曹操前部水军由何人统率?”刘封亦是反复观看了一番那地图之中曹操水军所在方位,缓缓问道。周瑜斩了曹操使者,便是做给刘封看,以示其击破曹操大军决心,并未给江东留有后路,如此一来,刘封亦是不能只出工不出力。
“乃是蔡瑁与张允二人,约率原本荆州水军一万上下,加之原本曹操北方之兵二万上下,此乃是那蔡瑁,张允二人首次在曹操麾下效命,故二人定会全力争胜,吾等需慎之又慎。”
周瑜坐拥荆州天时地利,曹操大军动向自然是逃不出其掌握之中,曹操未及登船出兵,此次所派军士便已然被其知悉,刘封听罢,心中对周瑜之才愈发敬佩。
“公瑾将军既有此消息,想来距吾等得胜便不远矣,那蔡瑁张允二人虽是兵多,但其弱点却是将少,曹操麾下猛将如云却全部不喜水战,故封猜测二人此次所带之将领皆是荆州水军将领,既然如此,那封便请缨前去破之,公瑾将军只需坐守于此,静候佳音,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刘封只是略一思量,便提出此战由他前去,此举周瑜却是并未想到。
刘封实则亦并非是水军将领,虽在陆上勇武,但登船后战力如何,周瑜并未得知,但刘封有此心意,周瑜断然不能拒绝,于是问道:“不知子威将军此次前去,意欲带领几多军士?”
刘封早知周瑜能有此一问,并未思索,便答道:“父亲与诸葛军师在樊口驻军两万余,皆是原本荆州精锐水军,此处公瑾将军驻军约三万人,亦定当皆是精锐之士,之前封已遣麾下军士前去樊口调动一千精兵前来,烦请公瑾再予封两千精兵,封定然可破那蔡瑁张允,不知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一听,眉头便是一阵紧皱,那蔡瑁张允携带三万水军攻来,刘封却仅欲领三千人马前去应敌,此中凶险,便十分大了。
“子威可精通水军战法?十倍之敌,并非小数,且船上不比陆地,子威将军于马上可以一敌百,但到了战船之上,却又是一番景象……”周瑜踌躇片刻,依然规劝道,这几日相处,其对刘封亦是了解一二,心知刘封乃是货真价实确有其才,但如此大胆,依然让周瑜有些不敢松口放任其前去。
“封对水战,亦是有所涉猎,此次不只需两千江东水军,封还欲向公瑾征调数位将领,不知公瑾可否应允?”
果然,一进周瑜大帐之中,江东众将已然齐至,俱是一副剑拔弩张之感,周瑜立在当中,面对地图,正若有所思。
“封拜见公瑾将军,不知何事如此急切,莫非……”
刘封之言尚未说完,周瑜便急切转过身来,到了刘封近前,一指门外一人,道:“此乃是曹操所遣使者,携曹操亲笔所写书信一封,前来此地劝说我等莫要相帮于刘豫州,故此请子威前来,再做决断!”
刘封听周瑜此言,剑眉一挑,随即笑言道:“此乃是江东与曹操之间往来,公瑾何必告知于封?”
周瑜听罢,也不答话,只是来到那曹操使者面前,冷笑一声,问道:“汝此来何意,曹操可曾有何嘱托令汝相告?”
那人并不识得刘封,见周瑜终于相问,便挤出满面笑颜,答道:“丞相亲书此信,令吾交由周瑜都督亲启,以盼与江东共结盟好,同灭刘备反贼,具体事宜,都督一看书信便知!”言罢,便将书信双手呈于周瑜面前。
“若我江东并未遵从曹操所想,又该当如何?”周瑜并未立即便接过书信,只是淡然一笑,问道。
“若是如此,丞相大军便会立即出兵三江口,到时恐江东将生灵涂炭,灾祸不小!”那人见周瑜有此一问,心中只觉其多半是有所顾忌,便得意答道。
只见周瑜听罢面无表情,单手将那书信拿起,刘封抬眼看时,只见信上确是有言: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足见曹操对江东水军之忌惮,临战前夕,依旧前来试探江东之决心。
周瑜拿起那书信,却是并未打开,将书信在屋内众将面前晃过,忽地便双手用力,将其撕得粉碎,那使者见状,顿时面色僵硬,不知怎地是好,周瑜将书信撕碎,随即便将腰间宝剑抽出,以剑锋直指那使者面颊,高声呵斥道:“曹操,乃汉贼也,何来大汉丞相之说,今日来犯,乃是虎狼之师,待吾与刘豫州将其战败,必斩其首级,以告上苍!将这贼人推出门外斩了便罢!”
那使者万万没有料到,曹操百万大军压境之时,周瑜竟如此不给曹操半分颜面,直吓得屎尿齐流,待江东将士前来拖拽之时方才大喊:“两军相争,不斩来使!”
刘封见状,亦是对周瑜言道:“此使者并无罪孽,不如放其归去,又能如何?”
周瑜此时却只是向刘封连连摆手,道:“子威有所不知,此人已然知吾营寨底细,断不能留,况江东子弟,正需此人头颅以树威信,坚定破曹之决心!”
言罢,便命左右将那使者推出,不多时,一颗好大头颅便被呈于周瑜前面,周瑜命士卒将头颅悬挂于桅杆之上,以做提升江东军士士气之用。
此事一了,周瑜便不再多言,与刘封一指墙上地图,道:“今日确是得了江上巡逻军士消息,那曹操前部水军已然在江北集结完毕,那使者若是不归,多半今日便会自三江口渡江来攻,这第一波攻势,我等务必要将其化解,不然何谈大破曹操百万大军?”
周瑜语气虽是急切,面上却并无甚焦急之色,曹操大军蓄势待发,攻来只是时间长短之事,故今日之事,早在周瑜预料之内,将刘封招至此地,便是要与其商谈对敌策略。
“敢问公瑾可曾探得那曹操前部水军由何人统率?”刘封亦是反复观看了一番那地图之中曹操水军所在方位,缓缓问道。周瑜斩了曹操使者,便是做给刘封看,以示其击破曹操大军决心,并未给江东留有后路,如此一来,刘封亦是不能只出工不出力。
“乃是蔡瑁与张允二人,约率原本荆州水军一万上下,加之原本曹操北方之兵二万上下,此乃是那蔡瑁,张允二人首次在曹操麾下效命,故二人定会全力争胜,吾等需慎之又慎。”
周瑜坐拥荆州天时地利,曹操大军动向自然是逃不出其掌握之中,曹操未及登船出兵,此次所派军士便已然被其知悉,刘封听罢,心中对周瑜之才愈发敬佩。
“公瑾将军既有此消息,想来距吾等得胜便不远矣,那蔡瑁张允二人虽是兵多,但其弱点却是将少,曹操麾下猛将如云却全部不喜水战,故封猜测二人此次所带之将领皆是荆州水军将领,既然如此,那封便请缨前去破之,公瑾将军只需坐守于此,静候佳音,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刘封只是略一思量,便提出此战由他前去,此举周瑜却是并未想到。
刘封实则亦并非是水军将领,虽在陆上勇武,但登船后战力如何,周瑜并未得知,但刘封有此心意,周瑜断然不能拒绝,于是问道:“不知子威将军此次前去,意欲带领几多军士?”
刘封早知周瑜能有此一问,并未思索,便答道:“父亲与诸葛军师在樊口驻军两万余,皆是原本荆州精锐水军,此处公瑾将军驻军约三万人,亦定当皆是精锐之士,之前封已遣麾下军士前去樊口调动一千精兵前来,烦请公瑾再予封两千精兵,封定然可破那蔡瑁张允,不知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一听,眉头便是一阵紧皱,那蔡瑁张允携带三万水军攻来,刘封却仅欲领三千人马前去应敌,此中凶险,便十分大了。
“子威可精通水军战法?十倍之敌,并非小数,且船上不比陆地,子威将军于马上可以一敌百,但到了战船之上,却又是一番景象……”周瑜踌躇片刻,依然规劝道,这几日相处,其对刘封亦是了解一二,心知刘封乃是货真价实确有其才,但如此大胆,依然让周瑜有些不敢松口放任其前去。
“封对水战,亦是有所涉猎,此次不只需两千江东水军,封还欲向公瑾征调数位将领,不知公瑾可否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