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龟甲船
  明军这边,焦琏亲自领着一个千总部的近卫军官兵划船而来。
  为了攻下坚固的樊城,焦琏做足了功夫,不但提前训练了全营官兵的水性,还操练了在水上引爆炸药的攻击方式。
  甚至,焦琏还根据轒輼车的灵感让人制作了一种轒輼船。
  轒輼船船体露出水面的部分裹以铁皮,并在船顶加一层厚铁蓬和厚牛皮,形同龟甲船。
  故而,焦琏又将这种船称为龟甲船。
  因为船顶和船身都做了加固,因而可以承受建奴火炮的轰击,甚至也能承受炸药的轰炸。
  此时。
  陈福等清军就看见许多如同巨龟一样的龟甲船密集地朝自己这边划了过来。
  陈福因此不由得忙喝令道:“用红衣大炮轰击,轰翻他们的船!”
  于是,清军这边就立即开始放炮。
  巨大的实心铁弹在不久之后就开始倾泻在汉水水面上,并激起了一串串水柱。
  但这些铁弹因为没有准头。
  所以,并没有多少能够击中的大明近卫军的龟甲船。
  而也因此,大明近卫军的龟甲船也就继续前进着,任由外面的水花打在船顶上而打出咚咚的响声,一心要北伐收复故土的近卫军战兵们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强健如铁柱的臂膀将船体下的木浆不停地划着。
  当然。
  也有极个别的实行铁弹运气比较好打在了大明近卫军的龟甲船的船顶上,而在船顶上直接砸出一个凹陷的深坑来。
  但这对于有铁蓬加厚木板加厚牛皮三层加固的龟甲船船顶而言,根本就什么影响。
  只有运气最不好的一些龟甲船因为实行铁弹打的位置比较偏重心,所以导致整艘船都被掀翻了过去,导致里面的近卫军官兵掉进了水里。
  不过,这只是少数,大多数明军龟甲船已经离汉水对岸的樊城关越来越近。
  一时,已经有五十余艘明军龟甲船已经逼近了到了离樊城关仅有十步不到的距离。
  而这时候,一些近卫军官兵便躲在龟甲船内,利用船门的半截挡板为掩体,开始持着米尼枪对樊城关上的清军进行射击。
  樊城关城墙高三丈五尺五寸,堞高五尺八寸,但这个高度对于米尼枪而言算不上什么,所以,大明近卫军的官兵可以很轻松的利用米尼枪对城上的清军进行射击。
  甚至,大明近卫军的官兵还将小型便于携带的曲射炮从船舱里拿出来组装好对城垛上的清军进行轰炸。
  砰!
  砰!
  砰!
  城门上的清军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射倒在地。
  而城门上的清军却只能被动挨打,因为他们的燧发枪发射速度与射击精度都远逊于大明近卫军官兵手里的米尼枪。
  与此同时。
  轰!
  轰!
  轰!
  明军的曲射炮是虎蹲炮基础上发展来的迫击炮。
  因为虎蹲炮的作战模式和迫击炮比较类似,皆需要抓牢地面。
  而大明军械制造总局现在已经可以用蒸汽动力拉制膛线,且发射药也已进展到利用雷汞做发射药的阶段。
  所以,制造出曲射型的迫击炮自然没有难度。
  但大明的曲射炮的射程自然还比不上近代迫击炮乃至现代迫击炮,精度也比不上,何况火药还是有烟火药,但在这个时代依旧具有足够厉害的杀伤作用。
  此时,大明近卫军官兵发射的曲射炮炮弹就在樊城城关上不停地炸响,并炸出一道道白烟。
  而整个樊城关城台上因此也变得烟雾缭绕起来。
  且加上明军的曲射弹炸药里混有辣椒粉,所以,一时间整个城台上的清军不由得咳嗽个不停,一个个眼辣难睁。
  陈福见此也不由得闭眼大喊道:“不要揉眼睛!不要揉眼睛!这是他们用的辣椒弹,把上衣脱掉,放进水缸里,然后捂住口鼻,赶快!”
  作为清军总兵官的陈福也算是经验丰富,立即大声吼了起来。
  而其他清军将领也跟着大声吼了起来。
  明军这边则趁此机会立即开始将水底雷放置于樊城城关之下。
  据毕懋康所著《军器图说》记载,大明很早就开始使用水雷,水雷火器有水底雷、混江龙等。
  而朱由检南迁后就将此技术资料带回到了淮安,如今在大明原有水雷基础上研制了更加有威力硝化型水底雷炸药,用于炸开敌军水下工事和水门。
  此时,明军就直接将十六颗水底雷推到了樊城城关的水门下,然后直接引爆。
  没多久,就是一声巨响。
  仿佛整个大地被炸得松动了一般,不停地有砖石飞落而下,水门上的清军更是如下汤饺子一般落在了水里。
  樊城关水门因此被炸开。
  而陈福这边则因此大怒,目眦欲裂起来:“狗日的明军!我草你祖宗!他娘的,郎参领,组织人把上面给我们的火棉丢下去,炸死这些狗日的汉人!”
  陈福大喝之后就立即又喝令道:“全部撤向主城墙!”
  于是,陈福带着所有清军推到了樊城关主城墙,而参领郎廷钧这边则带着一干清军将点燃的火棉炸药朝水门两边的城墙丢了下去,并用抛石机将这些炸药抛到了汉水上。
  轰!
  轰!
  轰!
  没多久,樊城关外的汉水沿岸就接连发生巨大的爆炸。
  许多近卫军的龟甲船因此被炸翻。
  而一些刚刚登岸的近卫军官兵因此被炸得身首异处。
  连带着焦琏自己都被掀到了水里。
  焦琏看着这一幕也颇为气愤,不由得挥拳打在了水面上:“这些清军果然用上了火棉,他娘的,范文程这狗汉奸!老子迟早要宰了他!”
  说着,焦琏吩咐就大声吩咐道:“廖千总,传令你部,暂不上岸攻城,水门已经炸开,不必急着上岸挨炸!”
  于是,明军退了回来。
  陈福这边见此松了一口气,他本来没想这么早使用火棉。
  毕竟他大清硝酸产量有限,棉花产量也有限,所以火棉产量低,而且偏偏火棉稳定性不高,运输成本也就很高,使得他一个总兵手里根本就分不到多少。
  所以,陈福是准备不到万不得已才用火棉的。
  但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不得不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