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理论
哲宗赵桓虽然优柔寡断,但养气的功夫还是过人的,乐天与李邦彦、耿南仲唇枪舌剑吵的不亦不乎,赵桓一直居中而坐,不发表任何意见。
见二人反驳,乐天敛了敛面容,讥讽道:“学而优则仕,二位大人于百万读书人中脱颖而,晋入仕途,直至如今身官居辅佐天子的宰辅,自当是饱学之士,更应放眼天下,而绝非为一己私利而蒙蔽双眼,闭目塞听!”
李邦彦袖袍一甩,哼道:“我等正因放眼天下着于长远,才不得不防微杜渐,任由此等异国番邦的歪理邪说在我大宋传扬,使我大宋学风纷乱,影响大宋根基!”
“为相者只有放眼天下就可以了么?”乐天轻笑,随即摇头道:“为相者不止要放眼天下,还要有容人之量,更要有博古通今、晓天下经义学说精要之博学。”
此刻的乐天,几乎是用着教训的语气说道:“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直至犬戎入寇无诸侯勤王而灭国,有灭国这痛,促使天下士人更多的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周朝‘庶人不议’之观念,取则代之的是‘处士横议’活跃风气,此后东周士人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诸多方面形成各种不同学派。
这些不同学派,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后世学者将这些学派的创立者与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由是指这些学派。”
李邦彦呵呵冷笑了起来:“我等时间紧迫,就事论事,听不得乐公爷的长篇大论,更何况先秦诸贤学说虽然精妙,又岂如孔孟道理能教人向善,齐家治国平天下?”
“听李相公出此言,乐某就知道李相公未曾涉猎过诸子百家学说!”乐天立时笑了起来。
李邦彦不由面色一红,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起,读诸子百家之人便愈来愈少,隋唐科举兴起,读书人欲入仕必读孔孟之道,急于功利的读书人更是鲜有读百家之书者。入仕之后,又忙于向上攀爬,揣摩圣意,固保己位,便是连孔孟之道也读的少了。
戏谑嘲讽过李邦彦,乐天继续说道:“先秦,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东周诸侯国之时政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我华夏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所书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章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便是我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后也是纳百家之长,才有如今繁茂之势!”
除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学说,虽在儒家典籍有所提及,但终究只是凤毛麟角,连哲宗赵桓也没有涉猎到,况且赵桓为太子时只是学的以明经为主的治国之道,对于诸子百家少有涉猎,故而对乐天所言听到津津有味。
李邦彦不学无术,耿南仲、唐恪二人虽然博学,但对先秦诸子百家亦是知之不多,故而不好打断乐天之言。
乐天继续说道:“孔圣,开创儒学,讲‘仁’,讲‘礼’,讲‘忠恕之道’。其根基在‘仁’,规范在‘礼’,其目的在‘大同’。从而设立社会规范,家庭伦理以至政治秩序;孟子讲明求王道。
墨子,开创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天志明鬼’,其中有‘非儒’,即是以‘兼爱’反对‘仁爱’,以无等差反对有等差。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后又汇合成两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时扰乱治安的游侠。
道家是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分化立庄子学、杨朱学、宋尹学和黄老学。”
说到这里,乐天顿了顿,将目光投向赵哲问道:“陛下,臣观正因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纷表于世,才使我华夏繁盛兴旺,甚至西洋学说中也与我华夏多有相同之处,甚至更有我朝诸子百家所不俱备者,所谓采彼此长,补己之短,再者说我朝素不以言论罪,又岂有禁止之礼?
其次,臣观西洋学说中有许多我朝诸子百家所未有之学说,故而臣想洋为中用,西为中学,补我华夏之短尔,令我华夏昌盛永世……”
李邦彦哼了一声,向赵桓拜道:“陛下,乐公爷一派胡言,我华夏学问何等繁盛,又岂会去学番邦小国的杂学!”
“李相公鼠目寸光尔!”乐天反唇相讥,冷笑道:“乐某曾言过,为相者当放眼天下,然以乐某来看,李相公莫说是放眼天下,便是连当今天下兴舆格局也未曾看清,实非我大宋之福。”
“乐天,你说什么?”听乐天嘲笑自己,李邦彦大怒。
直至此时,赵桓依旧是不发一言,静看二人争执。
见李邦彦发急,乐天淡然问道:“李相公身为大宋执宰,可知我大宋周边都有哪些国家?”
李邦彦不屑:“此乃三岁孩童皆知之事,乐公爷来问本相做甚!”
“李相的眼光也只局限于此了!”乐天嘲意依旧,问道:“李相可知,于极西之地有国名为罗马,其疆比我大宋更甚,其文明不逊于我大宋分毫,臣服其下部族不可计数!
李相还可知,我大宋海贸货物多销往其国,瓷器、茶叶、丝绸多为其所追捧;然则其国所出琉璃器等物亦为我大宋所倾慕,星占之术的黄金十二宫之十二星座亦是其国所出。”
古希腊的黄金十二宫,也就是后世人常说的十二星座,在隋唐之前便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故而乐天便有此说。
对于乐天所方,李邦彦嗤之以鼻:“那西域番国与我大宋相距甚远,本相只需知我大宋周边局势必可,又何必在意一番国!”
看着李邦彦,乐天面上尽是嘲意:“乐某所译之西学,皆是来于此国,其国之大必有其国兴旺的道理;孔圣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国其国之大,必我朝所师之处,如此来李相还觉得那罗马帝国学问,拿来阅读书借鉴又有何妨!”
听乐天言,李邦彦无言以对。
“陛下!”乐天再次向赵桓施礼:“陛下,我朝太上皇帝陛下屡禁苏子瞻与黄庭坚诗文,然民间却是屡禁不止,更有百姓以能言苏黄之闻为风尚大雅之事;臣更还听闻,本朝有太守因禁苏黄之文而发财者!”
“乐卿何意?”赵桓不解。
“陛下,因太上皇禁苏黄之文,民间书藉尽被焚毁,然则我朝有知州私藏苏黄之文,并私下刊刻发售,据言所赚之财数倍于其的俸禄!”乐天回道,旋即说道:“陛下,臣所载之西洋学说,若是为陛下禁止,恐怕也会循太上皇禁苏黄之文旧辙前例,洛阳纸贵之事只怕是再次上演!”
乐天言罢,赵桓不禁思虑起来。
在赵桓思虑之际,乐天继续说道:“陛下,人的好奇心极强,是凡被禁止的东西,便越发会引起人的关注,更有人会因为好奇心太得,非要一定要看个仔细清楚,甚至会因此而不择手段,之后还会成为炫耀的资本,俗言所说的屡禁不止便是由此而来。
听乐天说的有理,赵桓不禁点了点头。
见赵桓点头,乐天继续言道:“陛下初登大宝,正值天下大变之时。依臣分析,我朝之所以有如今之乱,与太上皇帝为政时亲小人、远贤臣、宠阉宦密不可分。”
说到这里,乐天伸手一指伤在担架上的宦官,语气中带着怒意:“今日臣于帝国大厦见这位宫中中贵人,其跋扈不逊于童贯、梁师成之流,莫非陛下即位之初,便有太上皇帝当年之气相,莫非阉宦将再无人能制,猖獗朝野?”
“陛下,奴婢不敢,奴婢万万不敢呐……”听乐天这么说,那曹姓内侍忙挣扎在担架上叫道,伸手一指乐天,叫嚷道:“陛下,他在胡说,他在诬陷奴婢……”
“闭嘴,狗奴才!”乐天斥道,目光盯着那内侍,笑道:“这位中官人今日依仗天家之威,可是好生的威风。”
顿了顿,乐天忽的加重了语气,斥道:“似你这种奴才,在陛下的面前是条狗,在百官与百姓的面前却是盛心凌人霸气十足,颇有童贯、梁师成之相,若容其继续,它日又是为一朝之祸宦!”
李邦彦、耿南仲、唐恪三人在一旁看的真切,乐天先是讲诸子百家,后讲西洋学说,忽又一转,最后直指奉命行事的宦官,提及最令赵桓厌恶的奸宦旧事,这曹中官是死定了。
被乐天定了性,那曹中官连忙求道:“陛下,他在胡说,奴婢万万是不敢呐……”
“拉出宫去任其自生自灭!”自知理亏,看着那曹中官赵桓做了决定,顿了顿又说道:“至于西洋学说,暂且不禁,以观后效罢……”
赵桓虽然性子懦弱,但乐天从讲诸子百家之时,便提到了西周灭国之事,单凭这一点就不得不让赵桓深思,甚至在赵桓眼中看来,现下的大宋所处的局面与西周一般无二,随时都有被金人灭国的危险;与灭国相比,西洋学说事小、内侍被打伤也是事小,赵桓绝不能再将此事的事态弄大。
见二人反驳,乐天敛了敛面容,讥讽道:“学而优则仕,二位大人于百万读书人中脱颖而,晋入仕途,直至如今身官居辅佐天子的宰辅,自当是饱学之士,更应放眼天下,而绝非为一己私利而蒙蔽双眼,闭目塞听!”
李邦彦袖袍一甩,哼道:“我等正因放眼天下着于长远,才不得不防微杜渐,任由此等异国番邦的歪理邪说在我大宋传扬,使我大宋学风纷乱,影响大宋根基!”
“为相者只有放眼天下就可以了么?”乐天轻笑,随即摇头道:“为相者不止要放眼天下,还要有容人之量,更要有博古通今、晓天下经义学说精要之博学。”
此刻的乐天,几乎是用着教训的语气说道:“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直至犬戎入寇无诸侯勤王而灭国,有灭国这痛,促使天下士人更多的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周朝‘庶人不议’之观念,取则代之的是‘处士横议’活跃风气,此后东周士人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诸多方面形成各种不同学派。
这些不同学派,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后世学者将这些学派的创立者与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由是指这些学派。”
李邦彦呵呵冷笑了起来:“我等时间紧迫,就事论事,听不得乐公爷的长篇大论,更何况先秦诸贤学说虽然精妙,又岂如孔孟道理能教人向善,齐家治国平天下?”
“听李相公出此言,乐某就知道李相公未曾涉猎过诸子百家学说!”乐天立时笑了起来。
李邦彦不由面色一红,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起,读诸子百家之人便愈来愈少,隋唐科举兴起,读书人欲入仕必读孔孟之道,急于功利的读书人更是鲜有读百家之书者。入仕之后,又忙于向上攀爬,揣摩圣意,固保己位,便是连孔孟之道也读的少了。
戏谑嘲讽过李邦彦,乐天继续说道:“先秦,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东周诸侯国之时政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我华夏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所书观点反映在他们的文章中,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和文学派别。诸子散文大都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感情充沛,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便是我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后也是纳百家之长,才有如今繁茂之势!”
除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学说,虽在儒家典籍有所提及,但终究只是凤毛麟角,连哲宗赵桓也没有涉猎到,况且赵桓为太子时只是学的以明经为主的治国之道,对于诸子百家少有涉猎,故而对乐天所言听到津津有味。
李邦彦不学无术,耿南仲、唐恪二人虽然博学,但对先秦诸子百家亦是知之不多,故而不好打断乐天之言。
乐天继续说道:“孔圣,开创儒学,讲‘仁’,讲‘礼’,讲‘忠恕之道’。其根基在‘仁’,规范在‘礼’,其目的在‘大同’。从而设立社会规范,家庭伦理以至政治秩序;孟子讲明求王道。
墨子,开创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天志明鬼’,其中有‘非儒’,即是以‘兼爱’反对‘仁爱’,以无等差反对有等差。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后又汇合成两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时扰乱治安的游侠。
道家是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分化立庄子学、杨朱学、宋尹学和黄老学。”
说到这里,乐天顿了顿,将目光投向赵哲问道:“陛下,臣观正因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纷表于世,才使我华夏繁盛兴旺,甚至西洋学说中也与我华夏多有相同之处,甚至更有我朝诸子百家所不俱备者,所谓采彼此长,补己之短,再者说我朝素不以言论罪,又岂有禁止之礼?
其次,臣观西洋学说中有许多我朝诸子百家所未有之学说,故而臣想洋为中用,西为中学,补我华夏之短尔,令我华夏昌盛永世……”
李邦彦哼了一声,向赵桓拜道:“陛下,乐公爷一派胡言,我华夏学问何等繁盛,又岂会去学番邦小国的杂学!”
“李相公鼠目寸光尔!”乐天反唇相讥,冷笑道:“乐某曾言过,为相者当放眼天下,然以乐某来看,李相公莫说是放眼天下,便是连当今天下兴舆格局也未曾看清,实非我大宋之福。”
“乐天,你说什么?”听乐天嘲笑自己,李邦彦大怒。
直至此时,赵桓依旧是不发一言,静看二人争执。
见李邦彦发急,乐天淡然问道:“李相公身为大宋执宰,可知我大宋周边都有哪些国家?”
李邦彦不屑:“此乃三岁孩童皆知之事,乐公爷来问本相做甚!”
“李相的眼光也只局限于此了!”乐天嘲意依旧,问道:“李相可知,于极西之地有国名为罗马,其疆比我大宋更甚,其文明不逊于我大宋分毫,臣服其下部族不可计数!
李相还可知,我大宋海贸货物多销往其国,瓷器、茶叶、丝绸多为其所追捧;然则其国所出琉璃器等物亦为我大宋所倾慕,星占之术的黄金十二宫之十二星座亦是其国所出。”
古希腊的黄金十二宫,也就是后世人常说的十二星座,在隋唐之前便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故而乐天便有此说。
对于乐天所方,李邦彦嗤之以鼻:“那西域番国与我大宋相距甚远,本相只需知我大宋周边局势必可,又何必在意一番国!”
看着李邦彦,乐天面上尽是嘲意:“乐某所译之西学,皆是来于此国,其国之大必有其国兴旺的道理;孔圣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国其国之大,必我朝所师之处,如此来李相还觉得那罗马帝国学问,拿来阅读书借鉴又有何妨!”
听乐天言,李邦彦无言以对。
“陛下!”乐天再次向赵桓施礼:“陛下,我朝太上皇帝陛下屡禁苏子瞻与黄庭坚诗文,然民间却是屡禁不止,更有百姓以能言苏黄之闻为风尚大雅之事;臣更还听闻,本朝有太守因禁苏黄之文而发财者!”
“乐卿何意?”赵桓不解。
“陛下,因太上皇禁苏黄之文,民间书藉尽被焚毁,然则我朝有知州私藏苏黄之文,并私下刊刻发售,据言所赚之财数倍于其的俸禄!”乐天回道,旋即说道:“陛下,臣所载之西洋学说,若是为陛下禁止,恐怕也会循太上皇禁苏黄之文旧辙前例,洛阳纸贵之事只怕是再次上演!”
乐天言罢,赵桓不禁思虑起来。
在赵桓思虑之际,乐天继续说道:“陛下,人的好奇心极强,是凡被禁止的东西,便越发会引起人的关注,更有人会因为好奇心太得,非要一定要看个仔细清楚,甚至会因此而不择手段,之后还会成为炫耀的资本,俗言所说的屡禁不止便是由此而来。
听乐天说的有理,赵桓不禁点了点头。
见赵桓点头,乐天继续言道:“陛下初登大宝,正值天下大变之时。依臣分析,我朝之所以有如今之乱,与太上皇帝为政时亲小人、远贤臣、宠阉宦密不可分。”
说到这里,乐天伸手一指伤在担架上的宦官,语气中带着怒意:“今日臣于帝国大厦见这位宫中中贵人,其跋扈不逊于童贯、梁师成之流,莫非陛下即位之初,便有太上皇帝当年之气相,莫非阉宦将再无人能制,猖獗朝野?”
“陛下,奴婢不敢,奴婢万万不敢呐……”听乐天这么说,那曹姓内侍忙挣扎在担架上叫道,伸手一指乐天,叫嚷道:“陛下,他在胡说,他在诬陷奴婢……”
“闭嘴,狗奴才!”乐天斥道,目光盯着那内侍,笑道:“这位中官人今日依仗天家之威,可是好生的威风。”
顿了顿,乐天忽的加重了语气,斥道:“似你这种奴才,在陛下的面前是条狗,在百官与百姓的面前却是盛心凌人霸气十足,颇有童贯、梁师成之相,若容其继续,它日又是为一朝之祸宦!”
李邦彦、耿南仲、唐恪三人在一旁看的真切,乐天先是讲诸子百家,后讲西洋学说,忽又一转,最后直指奉命行事的宦官,提及最令赵桓厌恶的奸宦旧事,这曹中官是死定了。
被乐天定了性,那曹中官连忙求道:“陛下,他在胡说,奴婢万万是不敢呐……”
“拉出宫去任其自生自灭!”自知理亏,看着那曹中官赵桓做了决定,顿了顿又说道:“至于西洋学说,暂且不禁,以观后效罢……”
赵桓虽然性子懦弱,但乐天从讲诸子百家之时,便提到了西周灭国之事,单凭这一点就不得不让赵桓深思,甚至在赵桓眼中看来,现下的大宋所处的局面与西周一般无二,随时都有被金人灭国的危险;与灭国相比,西洋学说事小、内侍被打伤也是事小,赵桓绝不能再将此事的事态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