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顾全大局
夜色将明的裘家集,一辆马车仓皇窜出了集镇,径直朝着三十里外的汴京城奔逃而去。
目送裘家父子带着全家连夜逃走,也不追击,只是悄然退回了云玉县。
将公堂之上哭喊地几乎昏厥的万家夫妇安抚妥当,唐钰把裘正塞在他怀里的银票尽数给了万贵。
听了虎子的回报,唐钰笑道:“裘家除了入京城寻求周淮的庇佑之外,确实也无路可走了。”眼看暗夜即将过去,唐钰换上了官服,命属下套好了马车,独自一人准备前往汴京,“若是我今日未回,便照我的吩咐行事。”
虎子点点头,回身准备去了,唐钰一甩缰绳,优哉游哉地朝汴京赶去。
周府大厅内,一脸温怒的周淮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完坐在下首的裘正的讲述,看着门口正不自觉瑟瑟发抖的裘昭,他的妹妹周氏,便也是裘昭的母亲,正坐在另一边的木椅上掩面抽泣,口中不住哀求:“大哥,这回你可要救救昭儿啊。”
周淮的发妻王氏则是坐在她身旁不住安慰:“不就是死了个丫头吗?明儿我再去拿些钱,打发掉便好,我就不信了,报上老爷的名号,还有不长眼的敢龇牙?”
“闭嘴!你知道什么?”实在不愿再听到妻子的聒噪,周淮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呵斥道,“唐钰这小子是王安石身边的红人,若是昨日昭儿去逼债的事他不知道便也罢了,来龙去脉他都清楚得很,又是在云玉县出的案子,他能不问?”
“一个知县而已,多大的官?”受到丈夫的呵斥,王氏有些胆怯,却依旧不愤地嘟囔了一句。
似乎不愿在搭理王氏,周淮皱眉沉思道:“一个小小的唐钰不足为虑,怕只怕他身后的王安石。”
“参……参知政事大人,”裘正颤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妹夫莫慌,我即刻便去王府探探口风,凭着司马大人的面子,他应该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毕竟我等都属于颍王集团,在王爷没有登基之前,我这个枢密副使还是有些作用的。”
言毕也不等众人回话,起身去了内宅换了官服出了侧门,由家中轿夫抬着去了王府。
得知周淮突然到访,王安石并不意外,两人寒暄过后分宾主坐下,周淮开门见山,将昨日云玉县万家庄发生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他可不是自己那没脑子的妹夫在唐钰面前还能睁着眼说瞎话,当着王安石的面,也只能是实话实说:“我这外甥犯下了弥天大祸,实是下官管教不力,只是裘家三代单传,只这一个孽子继承香火,若是能够给他一个改过自省的机会,裘家愿拿出全部家财为万家庄铺桥修路,为那万家夫妇养老送终。”
王安石哈哈一笑:“周大人严重了,只是……此事的确有些难办,这万家闺女虽非裘昭亲手所杀,却也是他强掳回去毁人清白,若是不给一个交代,实在难平民愤。”
周淮眯了眯眼,轻声道:“下官听说大人在军中推行的‘裁兵法’受了些阻碍?下官早年出身军伍,在军中也有些关系,若是大人不弃,下官愿前去军中游说一番。”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忽而笑道:“如此,便多谢周大人了。”王安石进士出身,军中根本没什么威望,在军中推行变法的确受到了多方阻挠,周淮这一招,也算是正中王安石的下怀。
“好说好说。”相谈甚欢之后,周淮拱手告辞,目送他的官轿走远,王安石这才走进了内堂,对正在喝茶的唐钰正色道,“你也听到了吧,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可千万不能随着你的性子乱来。”
唐钰放下茶杯轻笑着摇头:“这便是小子说过的,因为利益而捆绑在一处的,狭隘的政治团体。”
“皇上病危,正是颍王登位最为关键之时,此刻若是我等内部出了乱子,不但被宁王看了笑话,更加不利于团结,若是被对手钻了空子,悔之晚矣。”
“所以便要牺牲那个姑娘?”
“她的死能换来千万大宋子民的富足安康,她的父母也老有所依,难道还不是死得其所?”
唐钰微微一笑:“可她本不用死,大宋也能国富民强。”
王安石轻叹一声:“至少她的死令我等少走了许多弯路。”
唐钰不说话,他无言以对,看来眼前这位走在北宋政法改革最前沿的弄潮儿王安石,骨子里依旧恪守着封建主义的那一套,无论如何,总是感觉背靠着赵室这棵大树才敢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殊不知正是抱着这种想法,他的变法最终才会以失败收场。
“无论如何,此事你不必过问了。这几日你也不必回云玉县,便留在府中吧。”他可不敢将这小子放回去。
而另一边,赶回家中的周淮将事情大致交代了一番之后,原本惴惴不安的裘正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裘昭更是对自己的舅舅佩服得五体投地,妹妹周氏也是破涕为笑,自己大哥说什么给万家庄铺桥修路,那便修好了,又能花几个钱,等到风声一过,再将万贵夫妇一并解决了,他们便可再次过上之前的逍遥日子了。
唐钰?蝼蚁而已。
只是身在汴京府内的裘家完全不知,云玉县内的百姓们已然被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传单挑拨得义愤填膺,只在次日清晨,便有五百多百姓将裘家建在裘家集的大院打砸一番,最后付之一炬。
看着大火烧了整整一日,众人都感觉有些后怕,毕竟贫不与富斗,此刻烧了裘家,心中的确痛快,可是日后若然裘家报复,自己又当如何?
看着众人萌生退意,人群中有人说道:“他裘家触犯律法在先,我等也是愤而为之,如今烧了烧了砸也砸了,若是不能将裘家这个地主恶霸彻底打倒,还等着他们报复不成?”
百姓的情绪是很容易调动的,只稍几句激励言语,人群中再有人附和几句,群情激昂的场面便再次呈现于众人眼前了。
目送裘家父子带着全家连夜逃走,也不追击,只是悄然退回了云玉县。
将公堂之上哭喊地几乎昏厥的万家夫妇安抚妥当,唐钰把裘正塞在他怀里的银票尽数给了万贵。
听了虎子的回报,唐钰笑道:“裘家除了入京城寻求周淮的庇佑之外,确实也无路可走了。”眼看暗夜即将过去,唐钰换上了官服,命属下套好了马车,独自一人准备前往汴京,“若是我今日未回,便照我的吩咐行事。”
虎子点点头,回身准备去了,唐钰一甩缰绳,优哉游哉地朝汴京赶去。
周府大厅内,一脸温怒的周淮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完坐在下首的裘正的讲述,看着门口正不自觉瑟瑟发抖的裘昭,他的妹妹周氏,便也是裘昭的母亲,正坐在另一边的木椅上掩面抽泣,口中不住哀求:“大哥,这回你可要救救昭儿啊。”
周淮的发妻王氏则是坐在她身旁不住安慰:“不就是死了个丫头吗?明儿我再去拿些钱,打发掉便好,我就不信了,报上老爷的名号,还有不长眼的敢龇牙?”
“闭嘴!你知道什么?”实在不愿再听到妻子的聒噪,周淮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呵斥道,“唐钰这小子是王安石身边的红人,若是昨日昭儿去逼债的事他不知道便也罢了,来龙去脉他都清楚得很,又是在云玉县出的案子,他能不问?”
“一个知县而已,多大的官?”受到丈夫的呵斥,王氏有些胆怯,却依旧不愤地嘟囔了一句。
似乎不愿在搭理王氏,周淮皱眉沉思道:“一个小小的唐钰不足为虑,怕只怕他身后的王安石。”
“参……参知政事大人,”裘正颤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妹夫莫慌,我即刻便去王府探探口风,凭着司马大人的面子,他应该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毕竟我等都属于颍王集团,在王爷没有登基之前,我这个枢密副使还是有些作用的。”
言毕也不等众人回话,起身去了内宅换了官服出了侧门,由家中轿夫抬着去了王府。
得知周淮突然到访,王安石并不意外,两人寒暄过后分宾主坐下,周淮开门见山,将昨日云玉县万家庄发生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他可不是自己那没脑子的妹夫在唐钰面前还能睁着眼说瞎话,当着王安石的面,也只能是实话实说:“我这外甥犯下了弥天大祸,实是下官管教不力,只是裘家三代单传,只这一个孽子继承香火,若是能够给他一个改过自省的机会,裘家愿拿出全部家财为万家庄铺桥修路,为那万家夫妇养老送终。”
王安石哈哈一笑:“周大人严重了,只是……此事的确有些难办,这万家闺女虽非裘昭亲手所杀,却也是他强掳回去毁人清白,若是不给一个交代,实在难平民愤。”
周淮眯了眯眼,轻声道:“下官听说大人在军中推行的‘裁兵法’受了些阻碍?下官早年出身军伍,在军中也有些关系,若是大人不弃,下官愿前去军中游说一番。”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忽而笑道:“如此,便多谢周大人了。”王安石进士出身,军中根本没什么威望,在军中推行变法的确受到了多方阻挠,周淮这一招,也算是正中王安石的下怀。
“好说好说。”相谈甚欢之后,周淮拱手告辞,目送他的官轿走远,王安石这才走进了内堂,对正在喝茶的唐钰正色道,“你也听到了吧,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可千万不能随着你的性子乱来。”
唐钰放下茶杯轻笑着摇头:“这便是小子说过的,因为利益而捆绑在一处的,狭隘的政治团体。”
“皇上病危,正是颍王登位最为关键之时,此刻若是我等内部出了乱子,不但被宁王看了笑话,更加不利于团结,若是被对手钻了空子,悔之晚矣。”
“所以便要牺牲那个姑娘?”
“她的死能换来千万大宋子民的富足安康,她的父母也老有所依,难道还不是死得其所?”
唐钰微微一笑:“可她本不用死,大宋也能国富民强。”
王安石轻叹一声:“至少她的死令我等少走了许多弯路。”
唐钰不说话,他无言以对,看来眼前这位走在北宋政法改革最前沿的弄潮儿王安石,骨子里依旧恪守着封建主义的那一套,无论如何,总是感觉背靠着赵室这棵大树才敢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殊不知正是抱着这种想法,他的变法最终才会以失败收场。
“无论如何,此事你不必过问了。这几日你也不必回云玉县,便留在府中吧。”他可不敢将这小子放回去。
而另一边,赶回家中的周淮将事情大致交代了一番之后,原本惴惴不安的裘正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裘昭更是对自己的舅舅佩服得五体投地,妹妹周氏也是破涕为笑,自己大哥说什么给万家庄铺桥修路,那便修好了,又能花几个钱,等到风声一过,再将万贵夫妇一并解决了,他们便可再次过上之前的逍遥日子了。
唐钰?蝼蚁而已。
只是身在汴京府内的裘家完全不知,云玉县内的百姓们已然被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传单挑拨得义愤填膺,只在次日清晨,便有五百多百姓将裘家建在裘家集的大院打砸一番,最后付之一炬。
看着大火烧了整整一日,众人都感觉有些后怕,毕竟贫不与富斗,此刻烧了裘家,心中的确痛快,可是日后若然裘家报复,自己又当如何?
看着众人萌生退意,人群中有人说道:“他裘家触犯律法在先,我等也是愤而为之,如今烧了烧了砸也砸了,若是不能将裘家这个地主恶霸彻底打倒,还等着他们报复不成?”
百姓的情绪是很容易调动的,只稍几句激励言语,人群中再有人附和几句,群情激昂的场面便再次呈现于众人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