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二渡丽水10
哈丹巴特尔害怕红巾军渡河后毁掉浮桥,那么他们将难以迅速渡河追击,所以奋力来夺浮桥。
楚映雪如果失去浮桥,则无法渡河和红巾军主力会合,只能陷入南岸的敌人包围之中,猛虎陷入狼群,要逃脱也难于上青天。
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
楚映雪下令,步兵分三层围住桥头。
第一层一个完整的百人队,第二层六十人,第三层为四十来人。
而他自己亲自带着骑兵去迎战哈丹巴特尔。
最好的防守乃是进攻!
百余名骑兵跟在楚映雪的身后,绕行山丘下,曲线逼近哈丹巴特尔的追兵。
避免从正面冲击,因为红巾军的单兵战斗力不如蒙古兵,对撞是吃亏的打法。
从侧翼杀入,近距离厮杀,可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钢铁般的冲力。
楚映雪的估计是对的,一百多人从侧翼杀入追兵的阵形,前方的敌人只听得后方杀声大起,却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杀来了,后面的人被自己人堵住,也难以立即援手。
楚映雪乘着这个机会,从敌人的左侧杀入,从右侧杀出,再绕行百步,重新从右侧杀入,然后再次从左侧杀出!
喊杀声大起,一时间惊天动地。
不在于歼敌,而在于迟滞敌人的进攻。
两次冲杀,敌人的攻势被彻底打乱,楚映雪跃马杀出敌阵,往桥头奔去。
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楚映雪的骑兵也损失殆尽,所余不过三十余骑。
此时的浮桥桥头,除了守桥的士兵,最后一名士兵已经登上浮桥。
桥头的守兵向两边分开,露出一条路,让楚映雪进入。
楚映雪立马在桥头,回望了一眼旋风般追至的蒙古兵,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那些红巾军士兵蜂拥着挤上浮桥,反而导致浮桥堵塞,人马前进缓慢。
如果此时楚映雪也带人登上浮桥,那随即而来的是蒙古精锐的刀枪,浮桥空间有限,红巾军难以展开,必将面临被追兵依次砍杀的命运!
他还要为渡河的红巾军争取一点时间。
他环视了一下他的三层防卫。
第一层,一个百人队,每人都配置了长矛和盾牌。虽然所谓的“盾牌”其实大部分是锅盖,但也能挡住箭矢的攻击。
这些人右手持长矛,长矛已经撑起,矛尖向外,左手持盾牌,盾牌已经斜往上撑起,一块挨着一块,结成一个盾阵,把这一百人护住。
再看第二层防卫,和第一层相似,只是防卫的圈子缩小了一半。
第三层也是如此,只是防卫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是护住桥头而已。
楚映雪点点头,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准备得不错!”
“谢千户大人夸奖!”一个不冷不热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一个人影从士兵堆里站了起来。
楚映雪一看,居然是百里濯缨!
楚映雪吃了一惊,“师弟,你不是在对岸么?怎么又跑回南岸了?”
百里濯缨慢条斯理地捋了捋下颚下并不存在的胡子,悠然地说,“师兄啊,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三千字,还不带铺垫、渲染和写景状物。此时此刻,敌军近在咫尺,你先进到防卫圈子里面,我们慢慢谈,好吗?”
百里濯缨说的是实话,敌人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二百步。
楚映雪瞄了一眼身后,打马进入防卫圈,身后那三十余骑也随之进入。
待他们进入后,那个缺口迅速合拢。
哈丹巴特尔的追兵转瞬便到了,箭矢如雨,往红巾军射来。
还好,红巾军的盾牌虽然是锅盖,但木头的锅盖挡住箭矢却没有问题,一拨箭雨过后,锅盖上便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羽箭。
只有少数箭矢从空隙中射入,被射中的红巾军士兵立马栽倒在地。
“赶快堵住缺口!赶快堵住缺口!”百里濯缨高声喊道,“鞑子的第二波箭马上就到了!”
话音未落,弓弦声此起彼落。
第二波箭雨袭来!
虽然大多数的羽箭还是被挡住了,但依然有一些羽箭从空隙和没来得急挡住的缺口射入。
随着惨叫声此起彼伏,又有十余人被箭矢射中,或死或伤。
敌人已经在五六十步之外了。
百里濯缨知道,还有第三波箭矢攻击,而后敌人才会近身厮杀。他顺手拾起一个锅盖,把一个缝隙堵住,然后对身边的红巾军士兵说,“抓稳了,堵住这里!”
他把锅盖交个那人。
然后,他再迅速检查,又发现两个缺口,依次让人用盾牌堵住。
第三波箭雨袭来。
此时射程较近,箭矢来势更急更猛,破空时尖利的啸叫声让红巾军心生寒意。
但这一波羽箭的攻击对红巾军造成的伤害,倒不比前一次大。
三次箭矢攻击结束,紧接着的便是刀枪相见。
楚映雪此时也喘息了片刻,提刀直起身来,一步步往前方靠拢。
“大家把枪握紧了!我们合在一起,就是一只刺猬,看鞑子从哪里下口!”百里濯缨扯着嗓子喊道。
他的比喻倒很恰当,近百的红巾军手持长矛长枪,一致对外,从外看可不就是一只刺猬?
蒙古骑兵的前锋带着劲风扑来,即便面对着无处下口的“刺猬”,他们依然旋风般地冲来。
哈丹巴特尔已经急了,谁敢不遵他的命令,等待的便是被砍头。严令之下,骑兵们冒死也得冲锋,毕竟,冲锋还有生机,后退只有一死。
“咔嚓”、“咔嚓”声响个不停,蒙古骑兵的冲锋为之一滞。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撞在长矛上,许多人被长矛刺穿了身体,也有许多马匹受伤。那长矛长枪不是箭矢,在他们的猛力撞击之下,即便是战甲,也能被扎穿!
当然,长枪和长矛的木杆承受力也非常有限,不少枪杆都在蒙古骑兵的撞击下折断了。
百里濯缨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气势非常重要,此时如果在气势上输了,那士气一泻,这些守兵便溃败了。
此时有长矛长枪组成的“刺猬阵”挡住敌人,己方气势尚在。
但百里濯缨非常清楚,那个“刺猬阵”在敌人的强力冲击之下,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五个呼吸的功夫,所谓的三层防卫就会溃败。
他需要激励自己的人。
敌人不断摔倒在防卫圈外,百里濯缨摸出弓箭,弯弓搭箭,对准敌军中一个手执火把的人,“嗖”的一箭射去。
那人面部中间,栽落马下,手中的火把也落到了地上,很快便黯淡了下去。
百里濯缨振声高喊,“鞑子头被射死了!鞑子头被射死了!”
他身边的十余人在他的示意下,跟着他一起高呼,“鞑子头被射死了!鞑子头被射死了!”
正在冲锋的蒙古士兵听到耳边弓弦响起,又见身后火光一暗,再听到红巾军中爆发的欢呼声,也有些脑子不大灵光的家伙还以为自家带队的哈丹巴特尔已经中箭落马,气势不免为之一挫。
百里濯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其实百里濯缨射的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而已,但在一片欢呼声中,红巾军士气大涨,迅速按照他的指挥重新结成阵势。
由于部分红巾军士兵伤亡,百里濯缨和楚映雪不得不把人员收缩到第二个防卫圈,原来在第二防卫圈的红巾军士兵也合拢到一块,以便不留下空缺。
百里濯缨刚刚布置完毕,鞑子也冲过来了。
没有悬念,和攻击第一个防卫圈一样,鞑子留下了几十具人和马的尸体,红巾军也付出了枪杆、矛杆折断一半的代价,人员损失也达到六成。
眼看鞑子要乘胜追击,冲进防卫圈,楚映雪带人杀出,巩固了第三个防卫圈,也是最内的那个防卫圈。
百里濯缨乘机待着残兵进入防卫圈内,利用楚映雪截杀敌人的时机,在桥头布妨。
下一步将是楚映雪带领人员撤退到浮桥上,百里濯缨将在桥头挡住敌人一阵。
然后,然后是交替掩护,渡河到达对岸。
当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要毁掉浮桥,不让鞑子的骑兵跟过来,让丽水再次阻挡鞑子。
如果让鞑子尾随红巾军渡河,红巾军渡河又有何用?
便在这时,百里濯缨忽然想到一事,心中一跳。
但他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对岸,此时,天光微现,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对岸了。
红巾军正在对岸列队,火把把天空照得一片血红,一人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前,黑色的大氅在风中飞舞。
新任后军都督,李湘流。
浮桥上的人也渐渐减少,大部分红巾军已经到达对岸了。跟着楚映雪负责断后的那些步兵,也疏通了浮桥,正快速地、井然有序地过河。
百里濯缨在心中暗自后悔,匆忙之间,他只顾着对付鞑子追兵,考虑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
他只希望事情不会那么糟!
喊杀声骤然来到了耳边,楚映雪正指挥自己的人马冲上了浮桥,鞑子如同附骨之疽,紧紧跟随而来。
楚映雪亲自断后,长刀如风从身后横扫而过,刀锋所到之处,两名紧紧跟来的鞑子骑兵惨叫着撞下马来。
楚映雪如果失去浮桥,则无法渡河和红巾军主力会合,只能陷入南岸的敌人包围之中,猛虎陷入狼群,要逃脱也难于上青天。
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
楚映雪下令,步兵分三层围住桥头。
第一层一个完整的百人队,第二层六十人,第三层为四十来人。
而他自己亲自带着骑兵去迎战哈丹巴特尔。
最好的防守乃是进攻!
百余名骑兵跟在楚映雪的身后,绕行山丘下,曲线逼近哈丹巴特尔的追兵。
避免从正面冲击,因为红巾军的单兵战斗力不如蒙古兵,对撞是吃亏的打法。
从侧翼杀入,近距离厮杀,可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钢铁般的冲力。
楚映雪的估计是对的,一百多人从侧翼杀入追兵的阵形,前方的敌人只听得后方杀声大起,却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杀来了,后面的人被自己人堵住,也难以立即援手。
楚映雪乘着这个机会,从敌人的左侧杀入,从右侧杀出,再绕行百步,重新从右侧杀入,然后再次从左侧杀出!
喊杀声大起,一时间惊天动地。
不在于歼敌,而在于迟滞敌人的进攻。
两次冲杀,敌人的攻势被彻底打乱,楚映雪跃马杀出敌阵,往桥头奔去。
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楚映雪的骑兵也损失殆尽,所余不过三十余骑。
此时的浮桥桥头,除了守桥的士兵,最后一名士兵已经登上浮桥。
桥头的守兵向两边分开,露出一条路,让楚映雪进入。
楚映雪立马在桥头,回望了一眼旋风般追至的蒙古兵,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那些红巾军士兵蜂拥着挤上浮桥,反而导致浮桥堵塞,人马前进缓慢。
如果此时楚映雪也带人登上浮桥,那随即而来的是蒙古精锐的刀枪,浮桥空间有限,红巾军难以展开,必将面临被追兵依次砍杀的命运!
他还要为渡河的红巾军争取一点时间。
他环视了一下他的三层防卫。
第一层,一个百人队,每人都配置了长矛和盾牌。虽然所谓的“盾牌”其实大部分是锅盖,但也能挡住箭矢的攻击。
这些人右手持长矛,长矛已经撑起,矛尖向外,左手持盾牌,盾牌已经斜往上撑起,一块挨着一块,结成一个盾阵,把这一百人护住。
再看第二层防卫,和第一层相似,只是防卫的圈子缩小了一半。
第三层也是如此,只是防卫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是护住桥头而已。
楚映雪点点头,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准备得不错!”
“谢千户大人夸奖!”一个不冷不热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一个人影从士兵堆里站了起来。
楚映雪一看,居然是百里濯缨!
楚映雪吃了一惊,“师弟,你不是在对岸么?怎么又跑回南岸了?”
百里濯缨慢条斯理地捋了捋下颚下并不存在的胡子,悠然地说,“师兄啊,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三千字,还不带铺垫、渲染和写景状物。此时此刻,敌军近在咫尺,你先进到防卫圈子里面,我们慢慢谈,好吗?”
百里濯缨说的是实话,敌人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二百步。
楚映雪瞄了一眼身后,打马进入防卫圈,身后那三十余骑也随之进入。
待他们进入后,那个缺口迅速合拢。
哈丹巴特尔的追兵转瞬便到了,箭矢如雨,往红巾军射来。
还好,红巾军的盾牌虽然是锅盖,但木头的锅盖挡住箭矢却没有问题,一拨箭雨过后,锅盖上便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羽箭。
只有少数箭矢从空隙中射入,被射中的红巾军士兵立马栽倒在地。
“赶快堵住缺口!赶快堵住缺口!”百里濯缨高声喊道,“鞑子的第二波箭马上就到了!”
话音未落,弓弦声此起彼落。
第二波箭雨袭来!
虽然大多数的羽箭还是被挡住了,但依然有一些羽箭从空隙和没来得急挡住的缺口射入。
随着惨叫声此起彼伏,又有十余人被箭矢射中,或死或伤。
敌人已经在五六十步之外了。
百里濯缨知道,还有第三波箭矢攻击,而后敌人才会近身厮杀。他顺手拾起一个锅盖,把一个缝隙堵住,然后对身边的红巾军士兵说,“抓稳了,堵住这里!”
他把锅盖交个那人。
然后,他再迅速检查,又发现两个缺口,依次让人用盾牌堵住。
第三波箭雨袭来。
此时射程较近,箭矢来势更急更猛,破空时尖利的啸叫声让红巾军心生寒意。
但这一波羽箭的攻击对红巾军造成的伤害,倒不比前一次大。
三次箭矢攻击结束,紧接着的便是刀枪相见。
楚映雪此时也喘息了片刻,提刀直起身来,一步步往前方靠拢。
“大家把枪握紧了!我们合在一起,就是一只刺猬,看鞑子从哪里下口!”百里濯缨扯着嗓子喊道。
他的比喻倒很恰当,近百的红巾军手持长矛长枪,一致对外,从外看可不就是一只刺猬?
蒙古骑兵的前锋带着劲风扑来,即便面对着无处下口的“刺猬”,他们依然旋风般地冲来。
哈丹巴特尔已经急了,谁敢不遵他的命令,等待的便是被砍头。严令之下,骑兵们冒死也得冲锋,毕竟,冲锋还有生机,后退只有一死。
“咔嚓”、“咔嚓”声响个不停,蒙古骑兵的冲锋为之一滞。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撞在长矛上,许多人被长矛刺穿了身体,也有许多马匹受伤。那长矛长枪不是箭矢,在他们的猛力撞击之下,即便是战甲,也能被扎穿!
当然,长枪和长矛的木杆承受力也非常有限,不少枪杆都在蒙古骑兵的撞击下折断了。
百里濯缨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气势非常重要,此时如果在气势上输了,那士气一泻,这些守兵便溃败了。
此时有长矛长枪组成的“刺猬阵”挡住敌人,己方气势尚在。
但百里濯缨非常清楚,那个“刺猬阵”在敌人的强力冲击之下,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五个呼吸的功夫,所谓的三层防卫就会溃败。
他需要激励自己的人。
敌人不断摔倒在防卫圈外,百里濯缨摸出弓箭,弯弓搭箭,对准敌军中一个手执火把的人,“嗖”的一箭射去。
那人面部中间,栽落马下,手中的火把也落到了地上,很快便黯淡了下去。
百里濯缨振声高喊,“鞑子头被射死了!鞑子头被射死了!”
他身边的十余人在他的示意下,跟着他一起高呼,“鞑子头被射死了!鞑子头被射死了!”
正在冲锋的蒙古士兵听到耳边弓弦响起,又见身后火光一暗,再听到红巾军中爆发的欢呼声,也有些脑子不大灵光的家伙还以为自家带队的哈丹巴特尔已经中箭落马,气势不免为之一挫。
百里濯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其实百里濯缨射的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而已,但在一片欢呼声中,红巾军士气大涨,迅速按照他的指挥重新结成阵势。
由于部分红巾军士兵伤亡,百里濯缨和楚映雪不得不把人员收缩到第二个防卫圈,原来在第二防卫圈的红巾军士兵也合拢到一块,以便不留下空缺。
百里濯缨刚刚布置完毕,鞑子也冲过来了。
没有悬念,和攻击第一个防卫圈一样,鞑子留下了几十具人和马的尸体,红巾军也付出了枪杆、矛杆折断一半的代价,人员损失也达到六成。
眼看鞑子要乘胜追击,冲进防卫圈,楚映雪带人杀出,巩固了第三个防卫圈,也是最内的那个防卫圈。
百里濯缨乘机待着残兵进入防卫圈内,利用楚映雪截杀敌人的时机,在桥头布妨。
下一步将是楚映雪带领人员撤退到浮桥上,百里濯缨将在桥头挡住敌人一阵。
然后,然后是交替掩护,渡河到达对岸。
当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要毁掉浮桥,不让鞑子的骑兵跟过来,让丽水再次阻挡鞑子。
如果让鞑子尾随红巾军渡河,红巾军渡河又有何用?
便在这时,百里濯缨忽然想到一事,心中一跳。
但他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对岸,此时,天光微现,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对岸了。
红巾军正在对岸列队,火把把天空照得一片血红,一人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前,黑色的大氅在风中飞舞。
新任后军都督,李湘流。
浮桥上的人也渐渐减少,大部分红巾军已经到达对岸了。跟着楚映雪负责断后的那些步兵,也疏通了浮桥,正快速地、井然有序地过河。
百里濯缨在心中暗自后悔,匆忙之间,他只顾着对付鞑子追兵,考虑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
他只希望事情不会那么糟!
喊杀声骤然来到了耳边,楚映雪正指挥自己的人马冲上了浮桥,鞑子如同附骨之疽,紧紧跟随而来。
楚映雪亲自断后,长刀如风从身后横扫而过,刀锋所到之处,两名紧紧跟来的鞑子骑兵惨叫着撞下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