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莫可的生活又回复到往日的平静。
她又将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都没有出门。这样的生活本来在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还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但是最近,她却不太能像过去那样安之若素了。
首先是因为她的工作。刘姐曾答应她帮她找新的客户,像微漫园那样的,能够提供长期且稳定的单子的那种。但是,这样的客户在如今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不好找。gc、ps的逐渐盛行和大行其道,使得原创手绘者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举个例子,一张原创手绘作品,可能需要创作者花费自己的构思、设想,然后一笔一笔通过自己的手将之手绘出来,这还只是最初的底稿,或者叫素稿,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还需要精美的色彩、配图,这就意味着绘画者还得按照创作意图,调配出相应的色彩,给自己的作品上色。至于其他的配图,得根据客户的需求相应地创作。
这其中的过程,不仅意味着一幅作品需要花上作者许多的时间和心血,还要花费相应的创作成本,比如画笔的成本、颜料的成本、相关设备和仪器的成本……手绘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因创作者本身的审美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创作水平而综合展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原创性。
但是gc、ps技术在如今市场上的大规模运用,追求的是更便捷,更有效率。作品的适用性取代了作品的独特性,只要一部作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是不是手绘原创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而ps出来的作品,很多都是利用数据库里面现存的图像进行再加工,甚至是直接盗版人家的原创作品,只是在此基础上稍微修改一下,省时省力,当然更省成本。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今天,手绘作者的生存处境可想而知。
她目前接受的一个新单子,是前天刘姐打电话帮她介绍过来的。说是一个在网络小说界新蹿红的网络写手,要出个人志和私人订制,因为其人比较小资和讲究,想找一个手绘插画师帮她设计封面和插图。刘姐看重了网络市场的兴盛,所以现在也把一部分业务放在了网络小说界。
莫可以前也接过网络写手的单子,但是坦白说,给的价钱少,人还特挑剔,她以前是很少接这部分生意的。跟她合作的多数是出版社、杂志社这样的大客户,但是现如今,谋生不易,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昨天她将自己过去画的一些草稿传过去给那位写手看了一下,她对自己的风格还比较满意,便拍板了。
她计划花两天时间把画画出来,这单子的在她看来还是很简单的,最多再花一天时间上色。可是今天从早上起来,已经画废了好几张图纸了,她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像没有找到感觉。
她不禁有点烦躁,这在以前是很少遇到的。
她瞪着桌上的纸张瞪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投降似地长叹了一口气,打算暂时先歇一下,等状态恢复了再来画。
走进厨房倒了一杯冰水,无意中瞄见冰箱里的食材也快差不多消耗光了,想了想,决定出门补粮,顺便散散心。
出门的时候又碰上了对面的张大妈,她正抱着自己的孙子从外面回来。一见莫可,比往常多了几分热情地笑道:“小可,你要出去啊?是去买东西吗?”
“是啊,”她微笑着点点头,逗了下张大妈手中的小男孩豆豆。“豆豆,去哪里玩了啊?”豆豆才三岁,长得圆嘟嘟的特别可爱。
豆豆看见她,也笑眯了眼,奶声奶气地回道:“奶奶,带我去广场玩儿。”
莫可又逗了他几句,便拎着钱包下楼了。
社区似乎还跟平常一样,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充满了市井之气。可是当她踏进那条必经的巷子时,她突然心里咚的慌了一下,下意识地四处瞄了下周围,见没有那天的那几个混混,过往的也是这里的居民,这才安心了。
想到那几个混混,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程否。那天的程否从出现到离开似乎不过短短几分钟,虚幻得几乎让她以为自己是做梦,或者是她臆想出来的。直到现在她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跟程否的相识也只是源于读高中那段时间的机缘巧合。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曾入画她的画纸的男生,不得不说,程否这个人她很难彻底忘记。
那时候,程否几乎很少主动找她说话,唯一的几次也只是问他们学校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放假。奇怪的是,程否的嘴里从未提起过他的哥哥程颂,一如程颂从不曾提起他的名字。莫可曾经暗暗猜测过他们这对双胞胎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心结或隔阂,不然别的双胞胎通常不仅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读书,甚至还经常形影不离,但是他们却完全不同。
程否那时在哪间学校就读,学习成绩如何,后来又报考了哪所高校,她几乎一无所知。对于那个时候的学生而言,这几个问题似乎是他能想到的全部。而她为了搞清楚这些,还特意向旁人打听过——那时候在篮球场上挥洒英姿的程否跟他那几个固定球友,在他们学校很是吸引了不少崇拜者,男生女生都有。男生自然是羡慕他们的球技,而女生欣赏的则是他们的帅劲。她从他们八卦议论的声音里听说了程否似乎去念了军校,至于是不是真的,她也无法确定。
这样的男生,你很难猜到他以后会做什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像程颂,从小到大的资优生,高中保送名牌大学,未来的前途必定繁花似锦。程否,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特例,一如他的名字。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男人注定跟她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就像一种只可以作为艺术观赏,案例研究,传说传颂的存在,一点都不接地气。
那天程否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是来找人,还是办事?她十分好奇。这种感觉,就像本应该是画上的一个人,突然就从画上走了下来,还不可预料地出现在她的生活,这种经历实在太奇妙了!
她一边想一边往前走,忽然看见前面一栋楼房前围满了人,还不断有喧闹的声音传出。她走近一看,是一家住户要在自己的楼房外加盖一层铁皮建筑,被赶来的社区工作人员喝止住了。
“凭什么不让我盖?别人能盖为什么我不能盖?我盖我自家的房子,你们管得着吗?”那违建的住户态度咄咄逼人,一副急红了眼的样子。“以前大家都盖你们不管,现在我盖了你们就来拆我的,凭什么?”
“所有违章加盖的建筑,我们都会拆除,不是只针对你这一家。”工作人员还在跟他讲道理。
“哼!少糊弄我了,当我不知道前头李家的找你们疏通,往自家四楼上面继续盖房?你们这些官员就是黑!就是腐败……”那人丝毫不相信他们说的话,反而嗤之以鼻。
莫可一路无语地从他们旁边走过。才刚走了几步,又听见后面闹的动静更大了,貌似都要动起手来。她一向怕看见这种场面,连忙抓紧钱包匆匆跑远了。
拆迁的消息给他们这里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更好的补偿,闹得现在都有些人心不安了,包括她也是。
如果这里不拆迁,是不是她的生活还能像以前一样?这里的居民也一样跟过去安居乐业?虽然她必须承认,城中村改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但在她内心深处,她还是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来得再晚点,甚至在她有生之年都别来。
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尤其是她的父母,在跟她相形渐远之后,就显得愈发让她留恋。她不知道,当这里全部都拆除之后,她的生命里还剩下什么?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虚幻里,但是保留一件可以给她安慰,给她力量的事物,难道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吗?
她本来要去菜场的,但是不知不觉就出来了。以前爷爷就住在这里靠近社区办公楼的地方,是最传统的那种二层小楼,一楼是一间很大的堂屋,堂屋中间摆着一张长香案,供奉着自家的祖先和佛像。这是她爷爷老家那边的乡俗,家家户户只要有多余的房子,一定会留出一间供奉自家的祖先,到了城市来也没改变这点习惯。小时候她常跑来爷爷家玩耍,楼上楼下到处跑,有一次在家调皮惹恼了父亲,气得父亲拿皮带要抽她,她连忙跑来爷爷这里寻求庇护。果然爷爷心疼她,千方百计地护住了她,不让她父亲的皮带抽到她,当时的她觉得这经历惊心动魄,现在想想只觉得分外美好。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父亲和两位大伯商量好,就将这栋楼卖给了别人,卖得的钱三家平分。
现在这栋房子早已被买主建成了欧式风的四层大楼,既美观又气派。
这里的每一处,她几乎都能说出一段往事。
想到这里,她的脚步蓦地顿住了,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冲动,她去了社区。找到社区副书记王书记,她别的没多问,只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话:“王书记,这里真的要拆?”她没发觉自己问这话时,语气都带上了一层隐隐的质问。
王书记自然是认识她的,一看见她来,先是愣了一下,这才笑得很公事化地对她说道:“莫可,你来了?”
她不想跟她说这些客套话,只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王书记大概是被她的眼神渗到了,这才含糊又低声道:“这里是城中村,拆迁是迟早的事……你也别多想,你那是集资房,有产权证的呢!总不会少了你的一套房子……”后面的话像是在嘀咕。
她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但又清楚再说下去也是徒劳无果,只得失魂落魄地出了社区大门。
她又将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都没有出门。这样的生活本来在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还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但是最近,她却不太能像过去那样安之若素了。
首先是因为她的工作。刘姐曾答应她帮她找新的客户,像微漫园那样的,能够提供长期且稳定的单子的那种。但是,这样的客户在如今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不好找。gc、ps的逐渐盛行和大行其道,使得原创手绘者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举个例子,一张原创手绘作品,可能需要创作者花费自己的构思、设想,然后一笔一笔通过自己的手将之手绘出来,这还只是最初的底稿,或者叫素稿,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还需要精美的色彩、配图,这就意味着绘画者还得按照创作意图,调配出相应的色彩,给自己的作品上色。至于其他的配图,得根据客户的需求相应地创作。
这其中的过程,不仅意味着一幅作品需要花上作者许多的时间和心血,还要花费相应的创作成本,比如画笔的成本、颜料的成本、相关设备和仪器的成本……手绘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因创作者本身的审美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创作水平而综合展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原创性。
但是gc、ps技术在如今市场上的大规模运用,追求的是更便捷,更有效率。作品的适用性取代了作品的独特性,只要一部作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是不是手绘原创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而ps出来的作品,很多都是利用数据库里面现存的图像进行再加工,甚至是直接盗版人家的原创作品,只是在此基础上稍微修改一下,省时省力,当然更省成本。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今天,手绘作者的生存处境可想而知。
她目前接受的一个新单子,是前天刘姐打电话帮她介绍过来的。说是一个在网络小说界新蹿红的网络写手,要出个人志和私人订制,因为其人比较小资和讲究,想找一个手绘插画师帮她设计封面和插图。刘姐看重了网络市场的兴盛,所以现在也把一部分业务放在了网络小说界。
莫可以前也接过网络写手的单子,但是坦白说,给的价钱少,人还特挑剔,她以前是很少接这部分生意的。跟她合作的多数是出版社、杂志社这样的大客户,但是现如今,谋生不易,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昨天她将自己过去画的一些草稿传过去给那位写手看了一下,她对自己的风格还比较满意,便拍板了。
她计划花两天时间把画画出来,这单子的在她看来还是很简单的,最多再花一天时间上色。可是今天从早上起来,已经画废了好几张图纸了,她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像没有找到感觉。
她不禁有点烦躁,这在以前是很少遇到的。
她瞪着桌上的纸张瞪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投降似地长叹了一口气,打算暂时先歇一下,等状态恢复了再来画。
走进厨房倒了一杯冰水,无意中瞄见冰箱里的食材也快差不多消耗光了,想了想,决定出门补粮,顺便散散心。
出门的时候又碰上了对面的张大妈,她正抱着自己的孙子从外面回来。一见莫可,比往常多了几分热情地笑道:“小可,你要出去啊?是去买东西吗?”
“是啊,”她微笑着点点头,逗了下张大妈手中的小男孩豆豆。“豆豆,去哪里玩了啊?”豆豆才三岁,长得圆嘟嘟的特别可爱。
豆豆看见她,也笑眯了眼,奶声奶气地回道:“奶奶,带我去广场玩儿。”
莫可又逗了他几句,便拎着钱包下楼了。
社区似乎还跟平常一样,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充满了市井之气。可是当她踏进那条必经的巷子时,她突然心里咚的慌了一下,下意识地四处瞄了下周围,见没有那天的那几个混混,过往的也是这里的居民,这才安心了。
想到那几个混混,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程否。那天的程否从出现到离开似乎不过短短几分钟,虚幻得几乎让她以为自己是做梦,或者是她臆想出来的。直到现在她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跟程否的相识也只是源于读高中那段时间的机缘巧合。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曾入画她的画纸的男生,不得不说,程否这个人她很难彻底忘记。
那时候,程否几乎很少主动找她说话,唯一的几次也只是问他们学校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放假。奇怪的是,程否的嘴里从未提起过他的哥哥程颂,一如程颂从不曾提起他的名字。莫可曾经暗暗猜测过他们这对双胞胎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心结或隔阂,不然别的双胞胎通常不仅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读书,甚至还经常形影不离,但是他们却完全不同。
程否那时在哪间学校就读,学习成绩如何,后来又报考了哪所高校,她几乎一无所知。对于那个时候的学生而言,这几个问题似乎是他能想到的全部。而她为了搞清楚这些,还特意向旁人打听过——那时候在篮球场上挥洒英姿的程否跟他那几个固定球友,在他们学校很是吸引了不少崇拜者,男生女生都有。男生自然是羡慕他们的球技,而女生欣赏的则是他们的帅劲。她从他们八卦议论的声音里听说了程否似乎去念了军校,至于是不是真的,她也无法确定。
这样的男生,你很难猜到他以后会做什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像程颂,从小到大的资优生,高中保送名牌大学,未来的前途必定繁花似锦。程否,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特例,一如他的名字。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男人注定跟她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就像一种只可以作为艺术观赏,案例研究,传说传颂的存在,一点都不接地气。
那天程否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是来找人,还是办事?她十分好奇。这种感觉,就像本应该是画上的一个人,突然就从画上走了下来,还不可预料地出现在她的生活,这种经历实在太奇妙了!
她一边想一边往前走,忽然看见前面一栋楼房前围满了人,还不断有喧闹的声音传出。她走近一看,是一家住户要在自己的楼房外加盖一层铁皮建筑,被赶来的社区工作人员喝止住了。
“凭什么不让我盖?别人能盖为什么我不能盖?我盖我自家的房子,你们管得着吗?”那违建的住户态度咄咄逼人,一副急红了眼的样子。“以前大家都盖你们不管,现在我盖了你们就来拆我的,凭什么?”
“所有违章加盖的建筑,我们都会拆除,不是只针对你这一家。”工作人员还在跟他讲道理。
“哼!少糊弄我了,当我不知道前头李家的找你们疏通,往自家四楼上面继续盖房?你们这些官员就是黑!就是腐败……”那人丝毫不相信他们说的话,反而嗤之以鼻。
莫可一路无语地从他们旁边走过。才刚走了几步,又听见后面闹的动静更大了,貌似都要动起手来。她一向怕看见这种场面,连忙抓紧钱包匆匆跑远了。
拆迁的消息给他们这里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更好的补偿,闹得现在都有些人心不安了,包括她也是。
如果这里不拆迁,是不是她的生活还能像以前一样?这里的居民也一样跟过去安居乐业?虽然她必须承认,城中村改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但在她内心深处,她还是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来得再晚点,甚至在她有生之年都别来。
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尤其是她的父母,在跟她相形渐远之后,就显得愈发让她留恋。她不知道,当这里全部都拆除之后,她的生命里还剩下什么?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虚幻里,但是保留一件可以给她安慰,给她力量的事物,难道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吗?
她本来要去菜场的,但是不知不觉就出来了。以前爷爷就住在这里靠近社区办公楼的地方,是最传统的那种二层小楼,一楼是一间很大的堂屋,堂屋中间摆着一张长香案,供奉着自家的祖先和佛像。这是她爷爷老家那边的乡俗,家家户户只要有多余的房子,一定会留出一间供奉自家的祖先,到了城市来也没改变这点习惯。小时候她常跑来爷爷家玩耍,楼上楼下到处跑,有一次在家调皮惹恼了父亲,气得父亲拿皮带要抽她,她连忙跑来爷爷这里寻求庇护。果然爷爷心疼她,千方百计地护住了她,不让她父亲的皮带抽到她,当时的她觉得这经历惊心动魄,现在想想只觉得分外美好。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父亲和两位大伯商量好,就将这栋楼卖给了别人,卖得的钱三家平分。
现在这栋房子早已被买主建成了欧式风的四层大楼,既美观又气派。
这里的每一处,她几乎都能说出一段往事。
想到这里,她的脚步蓦地顿住了,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冲动,她去了社区。找到社区副书记王书记,她别的没多问,只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话:“王书记,这里真的要拆?”她没发觉自己问这话时,语气都带上了一层隐隐的质问。
王书记自然是认识她的,一看见她来,先是愣了一下,这才笑得很公事化地对她说道:“莫可,你来了?”
她不想跟她说这些客套话,只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王书记大概是被她的眼神渗到了,这才含糊又低声道:“这里是城中村,拆迁是迟早的事……你也别多想,你那是集资房,有产权证的呢!总不会少了你的一套房子……”后面的话像是在嘀咕。
她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但又清楚再说下去也是徒劳无果,只得失魂落魄地出了社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