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愿为殿下前驱
朱载坖对此倒没什么稀奇的,一个大海商,带着巨额现银来到京城,还能有什么大事。
对于王直的心思,一点也不难猜。
可王直并不这么想,在他的眼中,面前年轻的过分的裕王,竟然有种深不可测之感。自己在他的面前,仿佛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殿下慧眼如炬,王直正是为此而来。”王直微一愣神,便点头坦然承认。
怎么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直也光棍的很。
“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从何处入手?”朱载坖笑问道,他对于王直的门路非常有兴趣。
一个半商半匪的家伙,竟敢带着大笔的银子入京撬动国策,也不知道是脑子出了问题,还是真的有这把握。
“我这里有浙江巡按监查御使胡宗宪大人的书信,他受当今信任保境安民。对于沿海一带的倭乱根源,深有研究。”王直露出钦佩之色道:“胡大人除了能带兵,对倭寇剿抚并用外,更是看得深远。他说,自封海以来,内外交通往来断绝,吾中国之丝绸茶货为外邦所垂涎。往往有些许流出,便会一本万利。”
“世人好利,多为此奋不顾身前扑后继,屡禁不止。遍览史书,唐宋不曾海禁,内外货物勾通繁华,亦无海匪之乱。海禁之策适于本朝之初,而今时移事易,禁海不如疏通往来,使民得利而海乱自平。”
王直也是大胆,海禁之策可是大明太祖所订国策。他一个海商当着太祖的子孙,说禁海已经不适用,和找死差不多。他也是在赌,赌朱载坖不会当然发怒砍了他的脑袋,赌朱载坖是个开明的亲王。只因他先前在裕成超市里,对于朱载坖的开明印象极其深刻。
事实证明王直赌对了,朱载坖对于王直海商的身份并无歧视,而且对于开海也非常理解。
按理说,这种事在后世都是常识性的认知,可在这个时代,还是惊世骇俗的说法。只因大家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事情是否合理,而是看是否犯禁。
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官员,利用海禁谋取利益打击政敌,甚至是互为奥援结成党羽。一句祖宗成法,便能大杀四方,让所有有心变革的朝中大臣都望而却步。
到了后来,别说朝臣,就是皇帝自己都不敢轻易提起这个话题。开海这个事,也就是耽搁了下来。
自大明开国至今,只有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派出郑和七下西洋。但那也只有二十七年,便被后来者骂为劳民商财,从而戛然而止。
原本大明可以继往开来,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世界,但终于敌不过目光短浅之人的攻讦。
朱载坖收回思绪,看向王直。
王直此时心中忐忑无比,额头都见了汗。
“胡大人是个有见识的。”朱载坖点头认可道:“能说出这些话,便比朝堂上九成的大臣有眼光。只是知易行难,要想做成此事阻力重重,不可冒然行事。”
这种老成持重的话,从裕王这么年轻的人口中说出来,让王直感觉非常的不真实。
但裕王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他可没胆子质疑。
急忙一躬身,王直小心的问道:“依殿下之见,我应该如何去做。”
朱载坖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个王直很上道。他现在对于朝堂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也不能去结纳朝臣。可是一个堂堂的王爷,什么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那就显得掉价了。
因此,朱载坖有意让王直成为自己麾下,做他的代理人。
“胡巡按既然给了你书信,那就不能浪费。依着你们之前的安排,你可照旧去拜访。”朱载坖笑着说,但话锋一转道:“但是不要直接给银子,这样做事太过粗糙,朝臣都是读书人要的是脸面。你不如这样做……”
朱载坖将自己的想法告与王直,王直是真的眼都直了,张口结舌半天合不拢嘴。这、这件事还能这么做,裕王真的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吗?这主意,分明就是一个修炼有成的老狐狸精,才能干得出来的。
以王直的阅历,惊讶之后便很快强自镇定下来。只是越想越觉得,裕王殿下的说法更加合理。
自己带着大笔的钱财进京,给这些朝臣行贿,也只是一锤子的买卖。而且这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一点也不痛快,虽然最后扭扭捏捏的收了钱,但还觉得有辱斯文,弄不好最后还要因此坑自己一把。
依裕王的办法,就是请这些人给自己写上几幅墨宝,然而银子也不直接给,而是给成了裕成超市的股份作为润笔酬谢。自然,银子也就给留给了裕王来运作。
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这些朝堂伪君子的颜面,也让他们得到了实惠。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超市的股份,也成了将大家紧紧捆绑到一起的利益绳索。
利益一致之后,大家齐心协力的推动之下,何愁开海阻力巨大?就是移山填海,也不在话下。
王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裕王殿下在忽悠自己。虽然看起来前景是个非常美好的大饼,可裕成超市能否带来如此巨大的利润?朝堂上这些家伙,可都是喂不饱的恶狼。不会是,只为了自己的银子吧。
朱载坖盯着王直的反应,也大致能明白他心里在担心什么。
“莫要以为,我是在贪你的银子。”朱载坖不屑的道:“要贪你的银子,还用跟你说这些,就凭你这海商的身份,我直接让人绑了你送去五城兵马司,你的银子还能跑了不成。只要你实心用事,我便保你不会有事。”
王直立时吓出一身冷汗,果然是自己想得多了。裕王的话看似威胁,可切中要害,并不是搪塞自己。
这年头商人地位极为低贱,尽管王直是势力庞大身怀巨万的大海商,在朱载坖的面前,也依旧抬不起头。
朱载坖也是明白这一点,才能成功的将王直拿捏住。最后一句话,更是将王直当成了下属。
人都是很奇怪的动物,朱载坖越是这样说,王直却还越是放心。这说明裕王将他当成了自己人,身上打上了裕王的标签,就等于有了一个半官方的身份。
“一切全凭殿下做主,王直愿为殿下前驱。”王直原本心里是有些不服的,但是在朱载坖后世见识的碾轧之下,现在已经称得上是敬服了。
这话一说,就等于自己答应投效于裕王门下。
对于王直的心思,一点也不难猜。
可王直并不这么想,在他的眼中,面前年轻的过分的裕王,竟然有种深不可测之感。自己在他的面前,仿佛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殿下慧眼如炬,王直正是为此而来。”王直微一愣神,便点头坦然承认。
怎么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直也光棍的很。
“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从何处入手?”朱载坖笑问道,他对于王直的门路非常有兴趣。
一个半商半匪的家伙,竟敢带着大笔的银子入京撬动国策,也不知道是脑子出了问题,还是真的有这把握。
“我这里有浙江巡按监查御使胡宗宪大人的书信,他受当今信任保境安民。对于沿海一带的倭乱根源,深有研究。”王直露出钦佩之色道:“胡大人除了能带兵,对倭寇剿抚并用外,更是看得深远。他说,自封海以来,内外交通往来断绝,吾中国之丝绸茶货为外邦所垂涎。往往有些许流出,便会一本万利。”
“世人好利,多为此奋不顾身前扑后继,屡禁不止。遍览史书,唐宋不曾海禁,内外货物勾通繁华,亦无海匪之乱。海禁之策适于本朝之初,而今时移事易,禁海不如疏通往来,使民得利而海乱自平。”
王直也是大胆,海禁之策可是大明太祖所订国策。他一个海商当着太祖的子孙,说禁海已经不适用,和找死差不多。他也是在赌,赌朱载坖不会当然发怒砍了他的脑袋,赌朱载坖是个开明的亲王。只因他先前在裕成超市里,对于朱载坖的开明印象极其深刻。
事实证明王直赌对了,朱载坖对于王直海商的身份并无歧视,而且对于开海也非常理解。
按理说,这种事在后世都是常识性的认知,可在这个时代,还是惊世骇俗的说法。只因大家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事情是否合理,而是看是否犯禁。
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官员,利用海禁谋取利益打击政敌,甚至是互为奥援结成党羽。一句祖宗成法,便能大杀四方,让所有有心变革的朝中大臣都望而却步。
到了后来,别说朝臣,就是皇帝自己都不敢轻易提起这个话题。开海这个事,也就是耽搁了下来。
自大明开国至今,只有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派出郑和七下西洋。但那也只有二十七年,便被后来者骂为劳民商财,从而戛然而止。
原本大明可以继往开来,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世界,但终于敌不过目光短浅之人的攻讦。
朱载坖收回思绪,看向王直。
王直此时心中忐忑无比,额头都见了汗。
“胡大人是个有见识的。”朱载坖点头认可道:“能说出这些话,便比朝堂上九成的大臣有眼光。只是知易行难,要想做成此事阻力重重,不可冒然行事。”
这种老成持重的话,从裕王这么年轻的人口中说出来,让王直感觉非常的不真实。
但裕王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他可没胆子质疑。
急忙一躬身,王直小心的问道:“依殿下之见,我应该如何去做。”
朱载坖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个王直很上道。他现在对于朝堂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也不能去结纳朝臣。可是一个堂堂的王爷,什么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那就显得掉价了。
因此,朱载坖有意让王直成为自己麾下,做他的代理人。
“胡巡按既然给了你书信,那就不能浪费。依着你们之前的安排,你可照旧去拜访。”朱载坖笑着说,但话锋一转道:“但是不要直接给银子,这样做事太过粗糙,朝臣都是读书人要的是脸面。你不如这样做……”
朱载坖将自己的想法告与王直,王直是真的眼都直了,张口结舌半天合不拢嘴。这、这件事还能这么做,裕王真的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吗?这主意,分明就是一个修炼有成的老狐狸精,才能干得出来的。
以王直的阅历,惊讶之后便很快强自镇定下来。只是越想越觉得,裕王殿下的说法更加合理。
自己带着大笔的钱财进京,给这些朝臣行贿,也只是一锤子的买卖。而且这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一点也不痛快,虽然最后扭扭捏捏的收了钱,但还觉得有辱斯文,弄不好最后还要因此坑自己一把。
依裕王的办法,就是请这些人给自己写上几幅墨宝,然而银子也不直接给,而是给成了裕成超市的股份作为润笔酬谢。自然,银子也就给留给了裕王来运作。
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这些朝堂伪君子的颜面,也让他们得到了实惠。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超市的股份,也成了将大家紧紧捆绑到一起的利益绳索。
利益一致之后,大家齐心协力的推动之下,何愁开海阻力巨大?就是移山填海,也不在话下。
王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裕王殿下在忽悠自己。虽然看起来前景是个非常美好的大饼,可裕成超市能否带来如此巨大的利润?朝堂上这些家伙,可都是喂不饱的恶狼。不会是,只为了自己的银子吧。
朱载坖盯着王直的反应,也大致能明白他心里在担心什么。
“莫要以为,我是在贪你的银子。”朱载坖不屑的道:“要贪你的银子,还用跟你说这些,就凭你这海商的身份,我直接让人绑了你送去五城兵马司,你的银子还能跑了不成。只要你实心用事,我便保你不会有事。”
王直立时吓出一身冷汗,果然是自己想得多了。裕王的话看似威胁,可切中要害,并不是搪塞自己。
这年头商人地位极为低贱,尽管王直是势力庞大身怀巨万的大海商,在朱载坖的面前,也依旧抬不起头。
朱载坖也是明白这一点,才能成功的将王直拿捏住。最后一句话,更是将王直当成了下属。
人都是很奇怪的动物,朱载坖越是这样说,王直却还越是放心。这说明裕王将他当成了自己人,身上打上了裕王的标签,就等于有了一个半官方的身份。
“一切全凭殿下做主,王直愿为殿下前驱。”王直原本心里是有些不服的,但是在朱载坖后世见识的碾轧之下,现在已经称得上是敬服了。
这话一说,就等于自己答应投效于裕王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