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都是混账!
却说姚宗文出了张璟府邸,便立刻派人联络在熊廷弼案子里,一同牵扯进去不能脱身的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御史冯三元、张修德四人。
他们五人都是当初弹劾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罪名的主力,而朱由校不想放过他们,也不顾朝廷“言者无罪”的传统,还是要因此贬谪他们,这是姚宗文等人不愿意,也很难阻止的。
而随着姚宗文的联络,告知他们有办法阻止皇帝贬谪他们后,他们便都去了姚宗文府邸,一番商议后,就出府而去。
这番举动做得并不隐秘,再加上他们的政敌东林党人,一直注意他们,眼见他们不在上朝的时候聚会,而且又是在他们东林党人全力对付那些其他党派的我余孽的时候,东林党嗯就明白姚宗文这些人心里,肯定藏了什么心思。
当然,任凭他们再去想,也没想过姚宗文等人竟然想对他们反戈一击,毕竟,在朝局这么明显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想过姚宗文等人还有什么反击的机会。
只是,很多事情从来不是那么绝对的。
两日后,乾清宫里,朱由校接受过叶向高等人推荐的老师先生们的知识教授后,便批阅奏疏了。
这几日里,送到宫里来的奏疏很多,此时那些奏疏都堆成两座如人高的山了,看得朱由校直皱眉。
对于批奏折,朱由校有些恐惧,但还是如机器人一样,每份奏疏都过目一遍。
好在那些弹劾臣子的奏疏,因为各党早有预谋的缘故,弹劾别人核心思想都差不多,只是他们的用词句式有些深奥,朱由校现在还不是很懂,但并不影响他知道臣子要怎么弹劾别人。
朱由校心里明白得很,这些奏折大多数肯定都是东林党人上书弹劾那些当初诬陷熊廷弼人的奏疏。
“进忠,奏疏司礼监的人都看过了吗?”想了想,朱由校便对身边的李进忠问道。
“回皇爷的话,奴婢都看过了。”李进忠回道。
“那些奏疏里还都是弹劾魏应嘉、郭巩、姚宗文他们的吗?”
“多数都是的。”
“嗯?多数?”朱由校很敏感的注意到了李进忠的话,饶有兴趣道:“莫非那帮外朝的人转了性子,群起而攻呢?”
“也不算是。”李进忠回了一句。
“那怎么了?”这话,却是又更勾起朱由校的兴趣来了。
“是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几人,今日一日上书弹劾原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高进了。”李进忠看着朱由校神色道。
“哦?”闻言,朱由校眼睛一眯,不知再想什么道:“把他们的奏疏取来,给朕看看。”
“是!”
李进忠应声过后,便去那堆积成山的奏疏堆里,去找魏应嘉、姚宗文等五人的奏疏去了。
今天是李进忠在皇帝跟前值守,理应要告诉皇帝每份奏疏里的内容是什么,也要做到皇帝要找什么奏疏时,他必须要帮皇帝找到那奏疏。
虽然李进忠进了内书堂,识字多了,但文化程度依旧不高,好在司礼监的太监文书不少,能看的人很多,而像李永贞这样聚拢在他身边的有文化的太监很多,这也是他能在朱由校问话奏疏,不至于没法子应答的保证。
很快,李进忠在那奏疏堆里,翻了几下,便把朱由校要的五份奏疏,全部取出来了。
当然,这不是李进忠有多努力,才能找这么快,他找奏折的效率高,只是因为他事先早有准备而已。
自从进了乾清宫当差,平日里李进忠才不会这么麻烦亲自动手对这些奏疏分门别类了,一般都是叫李永贞等人分类而已。
对于那些外臣写的各种深奥的文言骈文奏疏,李进忠看着都头疼,哪会这么用心的帮朱由校分门别类?
而且,反正刚刚登基的朱由校,基本每本奏疏都看,他不是那些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想偷懒的皇帝,很多奏疏基本上后来都交给老太监处理,而他们自己只要稍微听听老太监的口述就行了。
至于李进忠早有准备,确实因为张璟提前打听清楚李进忠的当职时间,并且又提前给李进忠打过招呼,让他在皇帝老奏疏的时候,帮衬一下。
要不然,以姚宗文等人的水平,写个奏疏哪里需要两天,只要商量完,他们完全可以第二天就把奏疏送到宫里。
张璟是怕别的太监,特别是那位和东林党人交好的太监王安,看到姚宗文他们的弹劾高进奏疏后,寻着机会把姚宗文他们的奏疏给藏起来或者销毁,不让皇帝看到。
毕竟,这并非不可能,真是历史上,魏忠贤称霸朝廷就这么干过,让那些弹劾他的人,奏疏一辈子都进不到朱由校眼里。
因此,张璟不得不防,别到时候姚宗文他们都被贬谪了,朱由校还不去治罪高进,那张璟想搅混京师这潭水的希望,可就要落空了。
殿内,朱由校接过李进忠带来的五份奏疏,认真查看起来。
仅仅是看了第一份奏疏,朱由校脸色就不对了,只是,他没说什么,而是将那奏疏合起来,特地找了一个地方,压在桌案的另一个地方。
之后,朱由校又翻阅其他四份奏疏,如法炮制。
一旁伺候的李进忠见此,心知朱由校心里定然是生气了。
不过,心里面,李进忠想想也是,那奏折里面竟然直接说到东林党人雇人杀害客巴巴,深知客巴巴对朱由校而言是什么样存在的他明白,朱由校要爆发了,只是不知道张璟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掺和进这事里。
“混账!都是混账!军器局那帮人真是混账之极,连火器都敢出卖出去。”
朱由校“啪”的一声拍案喊道:“今天他们敢卖朝廷杀敌利器的火器,明天他们是不是就敢把大明的江山社稷给卖了?”
这一声大喝,立马震住李进忠,还有在乾清宫里伺候的其他的太监宫女。
他们见皇帝大怒,连忙都低头跪倒在地,害怕他们这时候有什么不对,引起皇帝不满,最后惩治他们。
他们五人都是当初弹劾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罪名的主力,而朱由校不想放过他们,也不顾朝廷“言者无罪”的传统,还是要因此贬谪他们,这是姚宗文等人不愿意,也很难阻止的。
而随着姚宗文的联络,告知他们有办法阻止皇帝贬谪他们后,他们便都去了姚宗文府邸,一番商议后,就出府而去。
这番举动做得并不隐秘,再加上他们的政敌东林党人,一直注意他们,眼见他们不在上朝的时候聚会,而且又是在他们东林党人全力对付那些其他党派的我余孽的时候,东林党嗯就明白姚宗文这些人心里,肯定藏了什么心思。
当然,任凭他们再去想,也没想过姚宗文等人竟然想对他们反戈一击,毕竟,在朝局这么明显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想过姚宗文等人还有什么反击的机会。
只是,很多事情从来不是那么绝对的。
两日后,乾清宫里,朱由校接受过叶向高等人推荐的老师先生们的知识教授后,便批阅奏疏了。
这几日里,送到宫里来的奏疏很多,此时那些奏疏都堆成两座如人高的山了,看得朱由校直皱眉。
对于批奏折,朱由校有些恐惧,但还是如机器人一样,每份奏疏都过目一遍。
好在那些弹劾臣子的奏疏,因为各党早有预谋的缘故,弹劾别人核心思想都差不多,只是他们的用词句式有些深奥,朱由校现在还不是很懂,但并不影响他知道臣子要怎么弹劾别人。
朱由校心里明白得很,这些奏折大多数肯定都是东林党人上书弹劾那些当初诬陷熊廷弼人的奏疏。
“进忠,奏疏司礼监的人都看过了吗?”想了想,朱由校便对身边的李进忠问道。
“回皇爷的话,奴婢都看过了。”李进忠回道。
“那些奏疏里还都是弹劾魏应嘉、郭巩、姚宗文他们的吗?”
“多数都是的。”
“嗯?多数?”朱由校很敏感的注意到了李进忠的话,饶有兴趣道:“莫非那帮外朝的人转了性子,群起而攻呢?”
“也不算是。”李进忠回了一句。
“那怎么了?”这话,却是又更勾起朱由校的兴趣来了。
“是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几人,今日一日上书弹劾原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高进了。”李进忠看着朱由校神色道。
“哦?”闻言,朱由校眼睛一眯,不知再想什么道:“把他们的奏疏取来,给朕看看。”
“是!”
李进忠应声过后,便去那堆积成山的奏疏堆里,去找魏应嘉、姚宗文等五人的奏疏去了。
今天是李进忠在皇帝跟前值守,理应要告诉皇帝每份奏疏里的内容是什么,也要做到皇帝要找什么奏疏时,他必须要帮皇帝找到那奏疏。
虽然李进忠进了内书堂,识字多了,但文化程度依旧不高,好在司礼监的太监文书不少,能看的人很多,而像李永贞这样聚拢在他身边的有文化的太监很多,这也是他能在朱由校问话奏疏,不至于没法子应答的保证。
很快,李进忠在那奏疏堆里,翻了几下,便把朱由校要的五份奏疏,全部取出来了。
当然,这不是李进忠有多努力,才能找这么快,他找奏折的效率高,只是因为他事先早有准备而已。
自从进了乾清宫当差,平日里李进忠才不会这么麻烦亲自动手对这些奏疏分门别类了,一般都是叫李永贞等人分类而已。
对于那些外臣写的各种深奥的文言骈文奏疏,李进忠看着都头疼,哪会这么用心的帮朱由校分门别类?
而且,反正刚刚登基的朱由校,基本每本奏疏都看,他不是那些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想偷懒的皇帝,很多奏疏基本上后来都交给老太监处理,而他们自己只要稍微听听老太监的口述就行了。
至于李进忠早有准备,确实因为张璟提前打听清楚李进忠的当职时间,并且又提前给李进忠打过招呼,让他在皇帝老奏疏的时候,帮衬一下。
要不然,以姚宗文等人的水平,写个奏疏哪里需要两天,只要商量完,他们完全可以第二天就把奏疏送到宫里。
张璟是怕别的太监,特别是那位和东林党人交好的太监王安,看到姚宗文他们的弹劾高进奏疏后,寻着机会把姚宗文他们的奏疏给藏起来或者销毁,不让皇帝看到。
毕竟,这并非不可能,真是历史上,魏忠贤称霸朝廷就这么干过,让那些弹劾他的人,奏疏一辈子都进不到朱由校眼里。
因此,张璟不得不防,别到时候姚宗文他们都被贬谪了,朱由校还不去治罪高进,那张璟想搅混京师这潭水的希望,可就要落空了。
殿内,朱由校接过李进忠带来的五份奏疏,认真查看起来。
仅仅是看了第一份奏疏,朱由校脸色就不对了,只是,他没说什么,而是将那奏疏合起来,特地找了一个地方,压在桌案的另一个地方。
之后,朱由校又翻阅其他四份奏疏,如法炮制。
一旁伺候的李进忠见此,心知朱由校心里定然是生气了。
不过,心里面,李进忠想想也是,那奏折里面竟然直接说到东林党人雇人杀害客巴巴,深知客巴巴对朱由校而言是什么样存在的他明白,朱由校要爆发了,只是不知道张璟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掺和进这事里。
“混账!都是混账!军器局那帮人真是混账之极,连火器都敢出卖出去。”
朱由校“啪”的一声拍案喊道:“今天他们敢卖朝廷杀敌利器的火器,明天他们是不是就敢把大明的江山社稷给卖了?”
这一声大喝,立马震住李进忠,还有在乾清宫里伺候的其他的太监宫女。
他们见皇帝大怒,连忙都低头跪倒在地,害怕他们这时候有什么不对,引起皇帝不满,最后惩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