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下面没有了_分卷阅读_41
第40章
边静玉亲自收拾了一份谢礼,带着娇娇去了温家。
这谢礼是有讲究的。温家、边家相距颇大,如果边静玉送的礼物不精心,难免叫人低看一眼,以为安平伯府是真的彻底没落了,连份像样的谢礼都拿不出来。但如果边静玉送的礼物太精心,又有要攀附温家的嫌疑。于是,边静玉准备的谢礼都是猫用得上的,比如说造型精致的逗猫棒、猫球等等。
逗猫棒的手柄上坠着各色宝石,新颖而别致。
和温家相比,边静玉虽有些才名,但依然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他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但他转念一想,娇娇承蒙温夫人照顾,他上门致谢是应当的。他既然没有攀附温家的意思,完全可以表现得坦然些。若温夫人果真看重娇娇,他只当陪娇娇看望朋友去了;若温家表现冷淡,日后就不再登门了。
却不想,温夫人比边静玉想象中更和蔼可亲一些,竟是亲自见了他。
因边静玉递过拜帖,温家门房得了叮嘱,直接让他进了门。又有一位衣着得体的妇人领他进了内院偏厅。边静玉心知温家肯定规矩重,因此全程目不斜视,眼睛只看着自己脚下的方寸之地,看着倒像是个内向的年轻人。温夫人就坐在偏厅里。见娇娇来了,她怀里的白猫跳到了地上,围着边静玉的脚打转儿。边静玉于是也把娇娇放在了地上。两只猫开始玩了起来,白猫很用心地帮娇娇舔着耳朵。
边静玉向温夫人行礼,温夫人又命下人给边静玉上了茶点。
温夫人比着鲁氏要年长十好几岁,而边静玉还是尚未成亲的少年,她是长辈,边静玉是小辈,他们二人之间自然没有男女大防一说。温夫人笑眯眯地说:“原来它叫娇娇啊,这名字起得真是不错。”
边静玉腼腆地笑了一下。
毕竟是常和家中母亲、祖母亲近的人,边静玉很擅长和这个年纪的夫人们打交道。他长得好,身上带着一种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只要乖乖巧巧、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能轻易获得夫人们的喜欢。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去年夏天开始,囡囡的胃口就不如从前了,请了牧医来瞧,牧医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好在前些日子遇到了娇娇,囡囡跟着娇娇跑跑闹闹的,胃口竟是好了很多。”温夫人用一种慈爱的目光看着娇娇,可见是真的很喜欢娇娇了。她养的白猫叫囡囡,果真是当女儿养着了。
边静玉笑着说:“娇娇确实顽皮。”
两人交流了一下养猫经,边静玉又郑重谢过了温夫人对娇娇的照顾。温夫人笑着说:“你若真想谢我,不如让娇娇今日留在我这里吧。囡囡昨日没见着它,整一天都焦躁难安呢,今日就让它们处处。你放心,在我这里,没有人能欺负娇娇。等到了晚上,我叫管事亲自把娇娇送回去,你觉得如何?”
边静玉自然是同意了。他心里清楚,温夫人能亲自招待他,估计就是想要把娇娇留下来,这都是看在娇娇的面子上。因此,边静玉并未久坐,陪着温夫人稍微聊了一会儿,就很识趣地起身告辞了。
等边静玉空着手回到家,安平伯和世子边嘉玉都在书房里等着他。边静玉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在温家的经历。听说温夫人亲自招待了边静玉,安平伯诧异地问:“那小东西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
“父亲,也是因为我们家没什么妨碍。”边静玉说。
边家确实有些不起眼了,在边嘉玉和边静玉两兄弟彻底成长起来之前,边家都不会引人注意。但正因为边家没落了,温夫人反而可以放心地喜欢娇娇。如果娇娇不是边家的猫,而是某位尚书家里的猫,或是某妃子母族家里的猫,温夫人大概只会遗憾地叹一声可惜了,然而从此再也不见娇娇了吧。
因为尚书或妃子母族,他们的背后都有势力牵扯。温夫人再如何喜欢猫,她首先要考虑自己身为温家长媳、太子妃之母的立场。如果立场有冲突,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能舍弃,更何况是一只猫呢?
边家没落了有没落的好处。正因为边家没落了,它反倒是干干净净的,这样才会让人放心呢。
安平伯明白了边静玉的意思,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说白了,温夫人就是觉得现在的边家坏不了事也成不了事,所以她才能纵容自己对娇娇的喜欢。而她今日亲自招待边静玉,大约也是在观察边静玉的人品,见娇娇的主人不是那种轻狂、僭越的人,她才会让边静玉日后常带着娇娇去温家走动。
温夫人对娇娇的喜欢不会大过她对家族的责任感。
边静玉说:“父亲,这也是我们的运道。”
对于边家来说,能和温家有了些许交情,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虽说温家是太子妃的母家,和温家亲近,好像天然就成为了太子那一派的人。但话却不是这么说的。敬重太子并不叫“谋从龙之功”,因为太子意味着正统,敬重太子其实就是敬重皇上,就是敬重皇室正统。尊皇上、重正统,这些本就是此时的读书人的主流思想。在太子无过的情况下,非要去亲近其他的皇子,那才叫谋从龙之功啊!
宫里的顺嫔娘娘不就依附着皇后生存吗?顺嫔是安平伯的妹妹,是边嘉玉和边静玉的姑姑。只要不看皇后更重于皇上,不看太子更重于皇上,那么和皇后太子亲近就不是错的。重嫡就是重礼法啊!
当然,如果皇上对太子有了敌意,那么太子的船就不是那么好上的了。
但是,皇上现在分明很看重太子,只要太子不作死,地位一直稳稳的。而且,一来边家没有直接接触到太子,二来边家确实太不起眼了,所以现在结交温家的好处已经远大于日后要站队的坏处了。
可以说,娇娇此回靠着实力(美色)一下子成为了安平伯中最精贵的主子。
温家若设宴,安平伯从未收到过邀请,结果娇娇却是温家的座上宾。
人不如猫啊,人不如猫!
安平伯决定以后每个月要给娇娇发例银,就跟他两个女儿的例银一样吧……不对,得跟他两个儿子的例银一样。儿子要外出交际,因此每月的例银要高于女儿。娇娇如今也是有交际的人……猫啊!
“玉米的事……”安平伯问。
安平伯没有面圣的资格,但可以给皇上递帖子。每年万寿节,安平伯都要递帖子恭贺皇上万寿无疆。但皇上日理万机,像这样的帖子,一般都是不看的。安平伯若想被皇上看到帖子,就需要一路打点,那么玉米的事就瞒不住了。该如何把玉米悄悄地呈到圣上面前呢?安平伯本来打算去接触一下沈德源当初的几位好友。但是,边家现在因为娇娇接触到了温家人,安平伯仿佛看到了一条更好的路。
边静玉笑着说:“现在还不到时候。我们再等等。”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安平伯又问。
“地里的玉米还没有彻底长成,我们手头只留了一把玉米种子,这自然是不够的,总要等到玉米长出来吧。”边静玉淡定地说。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总要等到秋闱舞弊那件事闹得更大一点吧。
秋闱舞弊事发后,整个事件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被牵扯进去了,连今年的春闱都被耽误了。又因为今年恰好是大比之年,全国各地要参加春闱的考生都汇聚到了京城。这些考生可以算是读书人中顶厉害的一批人。虽然有句话说的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千万不可以小看读书人的战斗力。若是舞弊的事情处理得不好,只怕整个朝廷的公信力会在读书人中大大地下降。
边静玉回太学交了游学时的作业,每日都能听到同窗在议论这件事。
据说,已经有考生站出来要领着大家去宫门口静坐了。考生是不能杀的,一旦杀了,那么皇上在史书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评价了。但这帮闹事的考生又确实给皇上带来了大-麻烦,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还是单纯的,只是想要有一个公平的科举环境而已,但他们的领头人物大概就没那么单纯了,很可能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踩了权威给自己立名。他们既然有了这样的心思,皇上心里肯定是不满的。
一直没说话的边嘉玉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弟弟,他觉得书房里的气氛忽然之间竟有些凝重了,就故意开玩笑说:“玉米成熟后,我们能自己先吃一点吗?我瞧着它金灿灿的,味道应该会很不错。”
他们去年就成功种出了一批玉米,但为了留种,竟是一口都没有吃。
安平伯瞪了长子一眼,说:“吃什么吃!留足了种子后若还有余,要先供祖宗。”
“对对对,要供祖宗。”边嘉玉恍然大悟地说。
于是,边静玉默默地把“我和怡弟已经想过了玉米的十八种吃法,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来吃等等”这话咽了下去。还好还好,他这话说得慢,不然大概要在父亲和兄长面前再一次崩掉人设了。
第41章
想要当好皇帝,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如果不想关心百姓疾苦,不怕国破山河碎,不惧在史书上留下骂名,那么皇帝就是一份非常自由的职业了,可以烽火戏诸侯,可以一连三十年不上早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百官有意见?不听不听就不听!民间要造反?会造反的百姓到底还是少。死后的评价太难听?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纵观历史,就算有些皇帝本身过于荒唐了,但只要朝臣们的智商还在线,只要他们能互相牵制,在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约束下,国家在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所以说,当皇帝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边静玉亲自收拾了一份谢礼,带着娇娇去了温家。
这谢礼是有讲究的。温家、边家相距颇大,如果边静玉送的礼物不精心,难免叫人低看一眼,以为安平伯府是真的彻底没落了,连份像样的谢礼都拿不出来。但如果边静玉送的礼物太精心,又有要攀附温家的嫌疑。于是,边静玉准备的谢礼都是猫用得上的,比如说造型精致的逗猫棒、猫球等等。
逗猫棒的手柄上坠着各色宝石,新颖而别致。
和温家相比,边静玉虽有些才名,但依然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他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但他转念一想,娇娇承蒙温夫人照顾,他上门致谢是应当的。他既然没有攀附温家的意思,完全可以表现得坦然些。若温夫人果真看重娇娇,他只当陪娇娇看望朋友去了;若温家表现冷淡,日后就不再登门了。
却不想,温夫人比边静玉想象中更和蔼可亲一些,竟是亲自见了他。
因边静玉递过拜帖,温家门房得了叮嘱,直接让他进了门。又有一位衣着得体的妇人领他进了内院偏厅。边静玉心知温家肯定规矩重,因此全程目不斜视,眼睛只看着自己脚下的方寸之地,看着倒像是个内向的年轻人。温夫人就坐在偏厅里。见娇娇来了,她怀里的白猫跳到了地上,围着边静玉的脚打转儿。边静玉于是也把娇娇放在了地上。两只猫开始玩了起来,白猫很用心地帮娇娇舔着耳朵。
边静玉向温夫人行礼,温夫人又命下人给边静玉上了茶点。
温夫人比着鲁氏要年长十好几岁,而边静玉还是尚未成亲的少年,她是长辈,边静玉是小辈,他们二人之间自然没有男女大防一说。温夫人笑眯眯地说:“原来它叫娇娇啊,这名字起得真是不错。”
边静玉腼腆地笑了一下。
毕竟是常和家中母亲、祖母亲近的人,边静玉很擅长和这个年纪的夫人们打交道。他长得好,身上带着一种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只要乖乖巧巧、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能轻易获得夫人们的喜欢。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去年夏天开始,囡囡的胃口就不如从前了,请了牧医来瞧,牧医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好在前些日子遇到了娇娇,囡囡跟着娇娇跑跑闹闹的,胃口竟是好了很多。”温夫人用一种慈爱的目光看着娇娇,可见是真的很喜欢娇娇了。她养的白猫叫囡囡,果真是当女儿养着了。
边静玉笑着说:“娇娇确实顽皮。”
两人交流了一下养猫经,边静玉又郑重谢过了温夫人对娇娇的照顾。温夫人笑着说:“你若真想谢我,不如让娇娇今日留在我这里吧。囡囡昨日没见着它,整一天都焦躁难安呢,今日就让它们处处。你放心,在我这里,没有人能欺负娇娇。等到了晚上,我叫管事亲自把娇娇送回去,你觉得如何?”
边静玉自然是同意了。他心里清楚,温夫人能亲自招待他,估计就是想要把娇娇留下来,这都是看在娇娇的面子上。因此,边静玉并未久坐,陪着温夫人稍微聊了一会儿,就很识趣地起身告辞了。
等边静玉空着手回到家,安平伯和世子边嘉玉都在书房里等着他。边静玉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在温家的经历。听说温夫人亲自招待了边静玉,安平伯诧异地问:“那小东西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
“父亲,也是因为我们家没什么妨碍。”边静玉说。
边家确实有些不起眼了,在边嘉玉和边静玉两兄弟彻底成长起来之前,边家都不会引人注意。但正因为边家没落了,温夫人反而可以放心地喜欢娇娇。如果娇娇不是边家的猫,而是某位尚书家里的猫,或是某妃子母族家里的猫,温夫人大概只会遗憾地叹一声可惜了,然而从此再也不见娇娇了吧。
因为尚书或妃子母族,他们的背后都有势力牵扯。温夫人再如何喜欢猫,她首先要考虑自己身为温家长媳、太子妃之母的立场。如果立场有冲突,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能舍弃,更何况是一只猫呢?
边家没落了有没落的好处。正因为边家没落了,它反倒是干干净净的,这样才会让人放心呢。
安平伯明白了边静玉的意思,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说白了,温夫人就是觉得现在的边家坏不了事也成不了事,所以她才能纵容自己对娇娇的喜欢。而她今日亲自招待边静玉,大约也是在观察边静玉的人品,见娇娇的主人不是那种轻狂、僭越的人,她才会让边静玉日后常带着娇娇去温家走动。
温夫人对娇娇的喜欢不会大过她对家族的责任感。
边静玉说:“父亲,这也是我们的运道。”
对于边家来说,能和温家有了些许交情,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虽说温家是太子妃的母家,和温家亲近,好像天然就成为了太子那一派的人。但话却不是这么说的。敬重太子并不叫“谋从龙之功”,因为太子意味着正统,敬重太子其实就是敬重皇上,就是敬重皇室正统。尊皇上、重正统,这些本就是此时的读书人的主流思想。在太子无过的情况下,非要去亲近其他的皇子,那才叫谋从龙之功啊!
宫里的顺嫔娘娘不就依附着皇后生存吗?顺嫔是安平伯的妹妹,是边嘉玉和边静玉的姑姑。只要不看皇后更重于皇上,不看太子更重于皇上,那么和皇后太子亲近就不是错的。重嫡就是重礼法啊!
当然,如果皇上对太子有了敌意,那么太子的船就不是那么好上的了。
但是,皇上现在分明很看重太子,只要太子不作死,地位一直稳稳的。而且,一来边家没有直接接触到太子,二来边家确实太不起眼了,所以现在结交温家的好处已经远大于日后要站队的坏处了。
可以说,娇娇此回靠着实力(美色)一下子成为了安平伯中最精贵的主子。
温家若设宴,安平伯从未收到过邀请,结果娇娇却是温家的座上宾。
人不如猫啊,人不如猫!
安平伯决定以后每个月要给娇娇发例银,就跟他两个女儿的例银一样吧……不对,得跟他两个儿子的例银一样。儿子要外出交际,因此每月的例银要高于女儿。娇娇如今也是有交际的人……猫啊!
“玉米的事……”安平伯问。
安平伯没有面圣的资格,但可以给皇上递帖子。每年万寿节,安平伯都要递帖子恭贺皇上万寿无疆。但皇上日理万机,像这样的帖子,一般都是不看的。安平伯若想被皇上看到帖子,就需要一路打点,那么玉米的事就瞒不住了。该如何把玉米悄悄地呈到圣上面前呢?安平伯本来打算去接触一下沈德源当初的几位好友。但是,边家现在因为娇娇接触到了温家人,安平伯仿佛看到了一条更好的路。
边静玉笑着说:“现在还不到时候。我们再等等。”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安平伯又问。
“地里的玉米还没有彻底长成,我们手头只留了一把玉米种子,这自然是不够的,总要等到玉米长出来吧。”边静玉淡定地说。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总要等到秋闱舞弊那件事闹得更大一点吧。
秋闱舞弊事发后,整个事件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官员被牵扯进去了,连今年的春闱都被耽误了。又因为今年恰好是大比之年,全国各地要参加春闱的考生都汇聚到了京城。这些考生可以算是读书人中顶厉害的一批人。虽然有句话说的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千万不可以小看读书人的战斗力。若是舞弊的事情处理得不好,只怕整个朝廷的公信力会在读书人中大大地下降。
边静玉回太学交了游学时的作业,每日都能听到同窗在议论这件事。
据说,已经有考生站出来要领着大家去宫门口静坐了。考生是不能杀的,一旦杀了,那么皇上在史书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评价了。但这帮闹事的考生又确实给皇上带来了大-麻烦,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还是单纯的,只是想要有一个公平的科举环境而已,但他们的领头人物大概就没那么单纯了,很可能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踩了权威给自己立名。他们既然有了这样的心思,皇上心里肯定是不满的。
一直没说话的边嘉玉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弟弟,他觉得书房里的气氛忽然之间竟有些凝重了,就故意开玩笑说:“玉米成熟后,我们能自己先吃一点吗?我瞧着它金灿灿的,味道应该会很不错。”
他们去年就成功种出了一批玉米,但为了留种,竟是一口都没有吃。
安平伯瞪了长子一眼,说:“吃什么吃!留足了种子后若还有余,要先供祖宗。”
“对对对,要供祖宗。”边嘉玉恍然大悟地说。
于是,边静玉默默地把“我和怡弟已经想过了玉米的十八种吃法,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来吃等等”这话咽了下去。还好还好,他这话说得慢,不然大概要在父亲和兄长面前再一次崩掉人设了。
第41章
想要当好皇帝,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如果不想关心百姓疾苦,不怕国破山河碎,不惧在史书上留下骂名,那么皇帝就是一份非常自由的职业了,可以烽火戏诸侯,可以一连三十年不上早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百官有意见?不听不听就不听!民间要造反?会造反的百姓到底还是少。死后的评价太难听?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纵观历史,就算有些皇帝本身过于荒唐了,但只要朝臣们的智商还在线,只要他们能互相牵制,在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约束下,国家在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所以说,当皇帝其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