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渝塔之顶
一辆接着一辆的花车沿着渝县中心的大街,慢慢的被人推过来。花车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做的中规中矩的四方灯,也有做得夸张搞笑的人物灯,还有跟阿瑜一样,模仿景物做的花灯。
但他们的灯都是一辆花车上就一顶,每辆花车都是四四方方的,毫无新意,哪怕花车上的花灯做得再漂亮,也只是硕大的一顶纸扎的大灯笼而已,谈不上什么新意。
而阿瑜设计的花灯,从花车上就跟别家的不同。一枚巨型的枝丫,摊开两片大叶子,上面密密麻麻的铺满了青色的藤条和绿叶,点缀得极其好。
花车上面,又有许多盏玲珑逼真的小花灯,各种小花灯聚在一处,又变成了一朵硕大的花朵。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人们推着一朵巨型的花过来,可等走近一看,就看到上面还有许许多多盏漂亮的小花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陈锦鲲观察一番,发现大家都喜欢围着阿瑜设计的花叶子巨型花灯,他笑着说道:“阿瑜,看样子这一回你真的能够胜出,你看大家都很喜欢你设计的花灯哩。”
阿瑜听到,甜甜的笑起来。
花灯大赛的下一个环节,就是猜灯谜大赛,等各式各样的花车和花灯在渝县中心摆放好之后,渝县县衙里的人把各种字谜贴在花车上,供所有人猜谜。凡在一柱香的时间之内,猜出的灯谜越多者,便能顺利获得奖品——到渝塔的塔顶观赏风景。
不过,所有参赛者必须先交一两纹银。因为这个比赛规矩,让许多想参赛的人望而却步。
阿瑜知道,不由冷笑:“想不到这渝县县令比我还‘生财有道’。”
本来这渝县的渝塔是先朝所造,以前的县令留下来是为了防备渝县走水,起到监督的作用。以前上渝塔根本就是免费的,所有百姓都可以登塔眺望。
可自从这位新县令大人来了,就改了规矩。先是说渝塔年久失修,不准百姓上塔,然后又变成了上塔需要每人交一两纹银,本来是为百姓造福的事情,却变成了县令大人终饱私禳的途径。
陈锦鲲虽对县令大人的做法有看法,但为了阿瑜,他愿意交这笔银子。一旦赢了比赛,就可以带着小媳妇登塔眺望,这可是中秋节最值得纪念的事情了。
于是,陈锦鲲兴冲冲的交了一两银子,马上参加比赛。
虽然花车下面的字谜很多,但是却难不倒陈锦鲲。春试那样难考,他都能考上,猜几个灯谜,对他简直轻而易举。
果然,不等到一柱香的功夫,陈锦鲲手里面就抓着一大把猜到的灯谜,顺顺利利的获得第一名。
他心情愉快的牵着阿瑜的手,一步步向塔顶走去。
阿瑜一边走一边看,这渝塔是由厚厚的麻石一块块铺筑,塔身牢固。而里面也是用石头左三步旋转,右三步旋转建造而成。设计精细巧妙,所用的材料也是结实耐用,根本不可能像县令大人所说的那样,年久失修,恐会塌陷,这些只怕是那位县令大人敛财的借口罢了。
两人走到塔顶,却发现那里早就站着另外两个人。
原来这一回猜灯谜优胜者,不仅可以赢得免费带一位人一起登上渝塔观景的权利,还可以和渝县的县令大人,以及鱼龙书院的院长一起欣赏花灯,真是荣欣之至。
可是,阿瑜和陈锦鲲见到他们两个人之后,并没有像其他百姓见到他们时那样惊喜,反而只是态度冷淡的施施礼,然后就自顾自的站在塔顶眺望。
渝县的县令面上一僵,好像还头一回碰上不把自己这个县令大人当回事的渝县百姓。
而旁边站着的那位头发、胡须发白的院长大人,看了看陈锦鲲,好像想起一点什么。
“这位后生,我看你很面熟,你可是我鱼龙书院的学子?”
鱼龙书院历届考入书院中最年轻的学子,今年春试的第一名,却在院长大人的眼里只是面熟而已。
陈锦鲲向院长大人又施一礼,“学生陈锦鲲,拜见院长大人。”
“陈锦鲲,陈锦鲲?有一些耳熟,好像听人提起过。哦,你是否就是那个今年春试的第一名?”
“正是在下。”
“哈哈,不错,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上你。”院长眼神中带着几分惊喜,还故意瞥了瞥县令大人,那意思仿佛在说,看见没有,我书院的弟子拿了猜灯谜的第一名。
感觉被冷落的县令大人倒是不以为然,反倒讪讪一笑,“想不到院长大人的弟子,见到院长也只是一笑带过,贵书院的礼仪真是从简啊。”
他的话是在暗自讽刺刚才陈锦鲲和阿瑜都没有朝他们下跪。
阿瑜自然听得出来,忙说:“县令大人误会了,虽然锦鲲年纪轻轻,但他已经是秀才,算是有功名的人,所以可以不下跪。而小女子也过了及笄之年,我朝有规定,待嫁而成年的女子见到其他男子,可以不行三叩九跪之礼,除非那男子是九五之尊。这是我朝天子为了福泽天下未婚女子,而定下的规定,难道县令大人不知道吗?”
这个朝代确实有这样一项规矩,那是因为战争之后,国内人口稀少,女人必须和男人一样劳动。所存活的未婚少女很少,能生育的女人就更少,还要参与繁重的劳动,让本朝本就不高的生育率更加低。
曾经有一位刚刚成婚的少女,因为天天不但要干家里的活,还要干地里的活,太过劳累,路上又恰巧遇上了一个大官,结果在行三叩九跪之礼之后,人便晕过去。等醒来之后,肚子里面的孩子已经流产,她也因为小产伤到了身体,没过多久就死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朝皇帝的耳朵里,天子大怒,感慨女人的不容易,又想起已故的生母,便定下这样一个规定。凡是成年而未婚的女子,无论见到什么大官,都不用行大礼。
这件事情在京城里早就传开了,而且也在京城最早施行,现在也慢慢向京城以外的地方推广。阿瑜也是在村子里面开茶铺的时候,从过往商人嘴里听到的,可是渝县是个小县城,消息闭塞,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县令听阿瑜不卑不亢,不但不向自己行三叩九跪之礼,还说出这么多大道理,不由脸上一慌,惊讶的问:“你是什么人?”
“在下只是渝县区区一名小女子,怕县令大人责怪,才向县令大人来解释。”
呵呵,这哪里是在解释,明明是在打县令大人的脸。
贪财又小气的县令大人见这个女子对本朝的律法这样熟悉,一时间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甩一下袖子,冷哼一声,带着狼狈走下塔去。
而那个院长大人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陈锦鲲身上:“陈学子,你父母是何人?又是做着什么营生呀?”
这院长大人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喜欢打听学子的家境。因为院长大人就是名门出身,很在乎其他人的背景和身份。
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家境至关重要。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只有优良的先祖才能生出优良的后代。不光是他这样认为,整个朝中的士族家庭也都是这样认为。
从前朝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采用士族制度,录用官吏、选拔良臣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当时采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国家初建,国内几乎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而跟着开祖皇帝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良将,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子女,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跟他们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更加的优秀。
先皇采用士族制度,可以不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可这种方法只是适合某一时期,时间一久,它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有的士族仗着祖辈的功迹,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但事业上毫无建树,生活上也是奢华淫乱,贪官污吏盛行。这一朝的新皇帝上任时,大部分的贪官都是来自于这些士族家庭。
为了重振朝纲,新皇推行殿试制度,鼓励从民间挑选合适的人才,这才有了四大书院的建立。此外,他还极力打压那些士族家庭,不想让那些位高权重的士族毁了这个国家的朝廷。
可是,想法是好的,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些士族都是几代为官,在朝中势力颇厚,而且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搬干净,甚至有的时候新皇帝还得对这些士族忌惮几分。
因为朝中握有重权的大多数是来自于士族家庭,若是他们一起撂挑子走人,或是选择叛乱,那么朝中就算不是无人可用,也会伤了根本。
长年以来,皇帝从民间选拔的官吏,以及朝中士族势力这两股力量明争暗斗,相互制衡,却也没有谁能彻底赢了谁。
而鱼龙书院的院长大人,便是众多士族中的一员。他家中三代都是朝中的大官,家里的亲戚都在宫中任职,到他头上最不济,才当个鱼龙书院的院长,却也享受着众人的尊敬。
所以,士族出身的他,最喜欢问的就是别人的家境。若是士族弟子,他一定会多加关心,将来力保能为他谋个一官半职;若是普通的富户,只要出得起银两,也可以帮他们想想出路;若只是考进来的穷苦书生,对不起,孩子你还是自己奋斗去吧。
当他在得知陈锦鲲的父母只是普通的村民,而且刚来渝县没多久,也不打算花银子讨好他这个院长大人时,刚才还慈眉善目的院长大人脸色就有些阴暗了。
他捻了捻长长的白胡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失望,叹息了一声说:“可惜,可惜!”
然后就学着县令大人的样子,甩甩袖子走下楼去了。#####
但他们的灯都是一辆花车上就一顶,每辆花车都是四四方方的,毫无新意,哪怕花车上的花灯做得再漂亮,也只是硕大的一顶纸扎的大灯笼而已,谈不上什么新意。
而阿瑜设计的花灯,从花车上就跟别家的不同。一枚巨型的枝丫,摊开两片大叶子,上面密密麻麻的铺满了青色的藤条和绿叶,点缀得极其好。
花车上面,又有许多盏玲珑逼真的小花灯,各种小花灯聚在一处,又变成了一朵硕大的花朵。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人们推着一朵巨型的花过来,可等走近一看,就看到上面还有许许多多盏漂亮的小花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陈锦鲲观察一番,发现大家都喜欢围着阿瑜设计的花叶子巨型花灯,他笑着说道:“阿瑜,看样子这一回你真的能够胜出,你看大家都很喜欢你设计的花灯哩。”
阿瑜听到,甜甜的笑起来。
花灯大赛的下一个环节,就是猜灯谜大赛,等各式各样的花车和花灯在渝县中心摆放好之后,渝县县衙里的人把各种字谜贴在花车上,供所有人猜谜。凡在一柱香的时间之内,猜出的灯谜越多者,便能顺利获得奖品——到渝塔的塔顶观赏风景。
不过,所有参赛者必须先交一两纹银。因为这个比赛规矩,让许多想参赛的人望而却步。
阿瑜知道,不由冷笑:“想不到这渝县县令比我还‘生财有道’。”
本来这渝县的渝塔是先朝所造,以前的县令留下来是为了防备渝县走水,起到监督的作用。以前上渝塔根本就是免费的,所有百姓都可以登塔眺望。
可自从这位新县令大人来了,就改了规矩。先是说渝塔年久失修,不准百姓上塔,然后又变成了上塔需要每人交一两纹银,本来是为百姓造福的事情,却变成了县令大人终饱私禳的途径。
陈锦鲲虽对县令大人的做法有看法,但为了阿瑜,他愿意交这笔银子。一旦赢了比赛,就可以带着小媳妇登塔眺望,这可是中秋节最值得纪念的事情了。
于是,陈锦鲲兴冲冲的交了一两银子,马上参加比赛。
虽然花车下面的字谜很多,但是却难不倒陈锦鲲。春试那样难考,他都能考上,猜几个灯谜,对他简直轻而易举。
果然,不等到一柱香的功夫,陈锦鲲手里面就抓着一大把猜到的灯谜,顺顺利利的获得第一名。
他心情愉快的牵着阿瑜的手,一步步向塔顶走去。
阿瑜一边走一边看,这渝塔是由厚厚的麻石一块块铺筑,塔身牢固。而里面也是用石头左三步旋转,右三步旋转建造而成。设计精细巧妙,所用的材料也是结实耐用,根本不可能像县令大人所说的那样,年久失修,恐会塌陷,这些只怕是那位县令大人敛财的借口罢了。
两人走到塔顶,却发现那里早就站着另外两个人。
原来这一回猜灯谜优胜者,不仅可以赢得免费带一位人一起登上渝塔观景的权利,还可以和渝县的县令大人,以及鱼龙书院的院长一起欣赏花灯,真是荣欣之至。
可是,阿瑜和陈锦鲲见到他们两个人之后,并没有像其他百姓见到他们时那样惊喜,反而只是态度冷淡的施施礼,然后就自顾自的站在塔顶眺望。
渝县的县令面上一僵,好像还头一回碰上不把自己这个县令大人当回事的渝县百姓。
而旁边站着的那位头发、胡须发白的院长大人,看了看陈锦鲲,好像想起一点什么。
“这位后生,我看你很面熟,你可是我鱼龙书院的学子?”
鱼龙书院历届考入书院中最年轻的学子,今年春试的第一名,却在院长大人的眼里只是面熟而已。
陈锦鲲向院长大人又施一礼,“学生陈锦鲲,拜见院长大人。”
“陈锦鲲,陈锦鲲?有一些耳熟,好像听人提起过。哦,你是否就是那个今年春试的第一名?”
“正是在下。”
“哈哈,不错,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上你。”院长眼神中带着几分惊喜,还故意瞥了瞥县令大人,那意思仿佛在说,看见没有,我书院的弟子拿了猜灯谜的第一名。
感觉被冷落的县令大人倒是不以为然,反倒讪讪一笑,“想不到院长大人的弟子,见到院长也只是一笑带过,贵书院的礼仪真是从简啊。”
他的话是在暗自讽刺刚才陈锦鲲和阿瑜都没有朝他们下跪。
阿瑜自然听得出来,忙说:“县令大人误会了,虽然锦鲲年纪轻轻,但他已经是秀才,算是有功名的人,所以可以不下跪。而小女子也过了及笄之年,我朝有规定,待嫁而成年的女子见到其他男子,可以不行三叩九跪之礼,除非那男子是九五之尊。这是我朝天子为了福泽天下未婚女子,而定下的规定,难道县令大人不知道吗?”
这个朝代确实有这样一项规矩,那是因为战争之后,国内人口稀少,女人必须和男人一样劳动。所存活的未婚少女很少,能生育的女人就更少,还要参与繁重的劳动,让本朝本就不高的生育率更加低。
曾经有一位刚刚成婚的少女,因为天天不但要干家里的活,还要干地里的活,太过劳累,路上又恰巧遇上了一个大官,结果在行三叩九跪之礼之后,人便晕过去。等醒来之后,肚子里面的孩子已经流产,她也因为小产伤到了身体,没过多久就死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朝皇帝的耳朵里,天子大怒,感慨女人的不容易,又想起已故的生母,便定下这样一个规定。凡是成年而未婚的女子,无论见到什么大官,都不用行大礼。
这件事情在京城里早就传开了,而且也在京城最早施行,现在也慢慢向京城以外的地方推广。阿瑜也是在村子里面开茶铺的时候,从过往商人嘴里听到的,可是渝县是个小县城,消息闭塞,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县令听阿瑜不卑不亢,不但不向自己行三叩九跪之礼,还说出这么多大道理,不由脸上一慌,惊讶的问:“你是什么人?”
“在下只是渝县区区一名小女子,怕县令大人责怪,才向县令大人来解释。”
呵呵,这哪里是在解释,明明是在打县令大人的脸。
贪财又小气的县令大人见这个女子对本朝的律法这样熟悉,一时间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甩一下袖子,冷哼一声,带着狼狈走下塔去。
而那个院长大人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陈锦鲲身上:“陈学子,你父母是何人?又是做着什么营生呀?”
这院长大人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喜欢打听学子的家境。因为院长大人就是名门出身,很在乎其他人的背景和身份。
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家境至关重要。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只有优良的先祖才能生出优良的后代。不光是他这样认为,整个朝中的士族家庭也都是这样认为。
从前朝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采用士族制度,录用官吏、选拔良臣都是采用这个方法。当时采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国家初建,国内几乎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而跟着开祖皇帝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良将,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子女,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跟他们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更加的优秀。
先皇采用士族制度,可以不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可这种方法只是适合某一时期,时间一久,它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有的士族仗着祖辈的功迹,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但事业上毫无建树,生活上也是奢华淫乱,贪官污吏盛行。这一朝的新皇帝上任时,大部分的贪官都是来自于这些士族家庭。
为了重振朝纲,新皇推行殿试制度,鼓励从民间挑选合适的人才,这才有了四大书院的建立。此外,他还极力打压那些士族家庭,不想让那些位高权重的士族毁了这个国家的朝廷。
可是,想法是好的,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些士族都是几代为官,在朝中势力颇厚,而且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搬干净,甚至有的时候新皇帝还得对这些士族忌惮几分。
因为朝中握有重权的大多数是来自于士族家庭,若是他们一起撂挑子走人,或是选择叛乱,那么朝中就算不是无人可用,也会伤了根本。
长年以来,皇帝从民间选拔的官吏,以及朝中士族势力这两股力量明争暗斗,相互制衡,却也没有谁能彻底赢了谁。
而鱼龙书院的院长大人,便是众多士族中的一员。他家中三代都是朝中的大官,家里的亲戚都在宫中任职,到他头上最不济,才当个鱼龙书院的院长,却也享受着众人的尊敬。
所以,士族出身的他,最喜欢问的就是别人的家境。若是士族弟子,他一定会多加关心,将来力保能为他谋个一官半职;若是普通的富户,只要出得起银两,也可以帮他们想想出路;若只是考进来的穷苦书生,对不起,孩子你还是自己奋斗去吧。
当他在得知陈锦鲲的父母只是普通的村民,而且刚来渝县没多久,也不打算花银子讨好他这个院长大人时,刚才还慈眉善目的院长大人脸色就有些阴暗了。
他捻了捻长长的白胡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失望,叹息了一声说:“可惜,可惜!”
然后就学着县令大人的样子,甩甩袖子走下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