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宝珠[清]_分卷阅读_159
并不只有京城迎来了降雨,这一日,整个大清朝的版图都湿漉漉的,百姓全捧着瓦罐瓷盆抬着桶子在屋檐下接水,因为干渴得太久,还有不少人仰头站在大雨中。
顾不得大雨会淋湿衣裳浇乱发型,这可是开春以来第一场雨,救命的雨。
地方官排队给京中上折子,说明这一情况,表示旱灾已经结束,还有人玩笑说照这样多下几日洪水就该来了。康熙还是第一次觉得老天爷站在他这边,过去几十年中,好运没眷顾过他,走到今天全靠拼命。
后来想想,哪里是老天爷帮他,帮他的是老九福晋才对。
还是看不透富察氏的来历,可以确信她是好的,或许是上神历劫,也可能是百世善人福泽深厚,说是娲皇转生他也信了……甭管是哪种,亏得投生在大清朝的版图上,并且嫁到爱新觉罗家,跟了老九这吊儿郎当不思进取的也真有点可惜就是。
要是早知道,早知道他扣着胤礽等也等到头两年大选。
可惜了,这就是命啊。
康熙小小的感慨一番,很快就摆正姿态,老九福晋性子软,帮她的老天爷可不软,打她主意保准没好事。再者说,胤禟也没站队的意思,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随胤禟,那就挺好的。
虽然四海之内都在称颂他这个皇帝,康熙心里明白,这些功劳其实和他没半点干系,他想不到由头直接给老九福晋赏赐,就让梁九功拟旨,称宜妃郭络罗氏在旱情严重这一个月里,将后宫大小事宜安排得很好,确保宫中不乱,说她温婉淑德,端庄贵重,克勤克俭……洋洋洒洒夸了一大通,然后表示要册封她做贵妃,代掌凤印。
这道圣旨由梁九功亲自宣读,跪在底下的宜妃都懵了。
哦对,哪怕还没行册封大典,还没拿到贵妃册宝,她如今也是贵妃娘娘了。
宜贵妃恍恍惚惚接了旨,给梁九功打赏,让跟前大太监亲自把人送出去,等人走远了,她才纳闷道:“本宫争了斗了那么多年都没爬上去,如今不争了不斗了竟然封了贵妃?”
伺候她几十年的老嬷嬷也不懂,恕她眼拙,真没看出贵妃娘娘为应对旱情做过什么贡献,严格照限水令来不额外索取也算贡献?
主仆懵了好一会儿,终于放弃了继续推敲,圣心你别猜,皇上高兴就好。
真是飞来横福啊,飞来横福。
要说封后还得听听朝臣的意思,封贵妃,并且是将宜妃提拔做贵妃,这俨然就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皇帝甚至不需要给任何理由,宜妃在妃位上将近二十年,有功无过……这就够了,皇上中意她也不是一两天,德妃被贬做乌嫔之后,四妃之中就她最得宠,她不上谁有资格上?
别看妃和贵妃就差了一个字儿,实际中间隔着鸿沟,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
本来后宫的格局已经非常稳定,两任皇后并温僖贵妃前后脚走,身份最高就是四妃,四妃相互牵制,维持了好些年的平衡……本来以为往后也是这样,没想到康熙回主动将平衡打破,推郭络罗氏上位。
宜贵妃还是在她的翊坤宫,只是里头的陈设摆件要缓一缓,毕竟身份不同了。
说起来,赫舍里皇后香消玉殒之后,凤印一度执掌在佟贵妃手中,后来佟贵妃封后,转身也去了,凤印就被收回来,这么些年一直放在康熙那头。本来四妃协理后宫,她们各司其职谁也不比谁高贵,如今郭络罗氏成了宜贵妃,并且代掌凤印,她风光至极,一时无两。
宜贵妃心里惶恐,生怕自己是被皇帝推出去做活靶子,后来胤禟进宫,当面给她道喜,又屏退左右道明内情,她才稳下心。
其实也不是很稳,得知儿媳妇来历极深,上通天庭,哪个婆婆稳得住?
一开始,宜贵妃只当胤禟在说笑,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凡事讲得头头是道,说四海之内全干旱,他府上半点不受影响,几口井好好的,一湖水从没少过。又说皇上让女眷同去天坛就是为了将宝珠捎去,还说当日宝珠一跪,天就阴了,不多时雨就来……
宜贵妃觉得她恐怕是在听神话故事。
仔细想想还真对得上,照老九的说法,皇上的种种反常举动就能得到解释了。
为什么突然给她晋位份?
因为直接提拔老九或者他福晋都不合适,找不到光明正大的理由,哪怕有理由,头年连跳两级,这才多久又接着升,实在太快了,朝堂上不好说,搞不好老九还要被兄弟们排挤。
所以说,她是跟着儿子媳妇沾了光。
宜贵妃从前只见过子凭母贵,太子就是个中典范,他命好托生在赫舍里氏腹中,还是奶娃娃就做了储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皇子们追求的所有东西。
她还脑补过那得有多痛快,她如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她是母凭子贵,老九出息,他福晋也能耐,做额娘的白捡便宜,抢了一辈子没抢到的贵妃头衔竟然这么容易就到手,容易到她觉得这一切都是梦。
胤禟轻哼一声,给额娘一个贵妃真是便宜皇阿玛了,这次祭天,皇阿玛的声望拔到最高,有上天正名,他就是盛世明君千古一帝。
看他近来得意的样子,胤禟觉得后槽牙有些痒。
的确,谁能想到呢,谁能想到这背后还有假?
这样也好,送子娘娘的风头让皇阿玛抢了个干净,他府上总算能清净几天。
胤禟出宫之前还对他额娘说,回头宝珠来道喜,让她淡定的接受,千万别泄了底……虽然亲近的人都知道她很有些门道,在宝珠看来,自己就是命比较好的普通人,她啥也不知道。
听胤禟啰啰嗦嗦嘱咐半天,新上任的贵妃娘娘耳朵都起茧了,她赶紧把人往外轰:“行了,额娘知道了,你赶紧回府去,别杵在这儿耽误我显摆。”
胤禟刚走,来道喜的就把翊坤宫塞爆了,宜贵妃果然显摆了个够,还可惜没见着乌嫔。
她问过永和宫偏殿的常在,乌嫔的脸可养好了。得回复说早结疤了,就是疤痕难以祛除。众太医有些想法,可乌嫔娘娘伤得太久,难。
有这句准话,宜贵妃也就放心了,放心的同时,她还感慨说可惜了那张脸,乌嫔在宫中那是排得上号的美人。
不提这茬还好,提起来大家伙儿一通庆幸。乌雅氏惯会装模作样,又很有些手段,一度哄得皇上独宠她,毁容了才好,要是没毁,她们能有出头的机会?
宫中热闹得很,宫门外也一样,哪怕过去好些天,百姓还在议论那场祭祀,神迹啊,可惜没亲眼看见祈雨的过程。
诚如康熙所想,对他带四妃以及皇子福晋同去祭天,礼部原本很有意见,因为这场祭祀空前的成功,真的求来了雨水,还是四海普降甘霖……女子的地位莫名提高了不少,对他的诟病也在一夜之间尽数消失。
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时候,他们发现,要说哪里不同,就是这回去的人格外多,场内外跪了一大片。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从前不让女眷出席,就这一次,竟然还成了,她们的地位想不提高都难。
当然要彻底改善需要更多努力,通过这次,至少得见一线曙光。
这些胤禟都说给宝珠听了,宝珠笑眯眯听了个过瘾,而后就备上贺礼进了宫。
第111章 安分
得知宝珠要进宫, 阿寿还撒娇来着, 这招他用得很顺手, 可说百试百灵,今儿却没成行。宝珠抱起沉甸甸的小兔崽子好一阵逗弄,同他摆事实讲道理, 额娘新晋贵妃, 翊坤宫保准不清净, 姑且不论她宫里是否忙得开,照爷的说法, 自打圣旨下来前去道喜的就没少过,宫中妃嫔好悬没将门槛踏破。
让她把乖儿子带去凑这热闹,宝珠放不下心。
乱七八糟的脂粉味搅和到一块儿就不好闻, 要是沾上什么不干不净的, 后悔也来不及。自家这三只养得好不假,身子骨的确不错, 可哪怕再不错,当娘的也不敢轻忽。
宝珠在国之大事上迷糊,在这些“小事”上很拎得清, 这么盘算着, 她也问过胤禟的意思, 说真的,无论经历过多少回,胤禟对她选择性缜密的思维都很感兴趣。
顾不得大雨会淋湿衣裳浇乱发型,这可是开春以来第一场雨,救命的雨。
地方官排队给京中上折子,说明这一情况,表示旱灾已经结束,还有人玩笑说照这样多下几日洪水就该来了。康熙还是第一次觉得老天爷站在他这边,过去几十年中,好运没眷顾过他,走到今天全靠拼命。
后来想想,哪里是老天爷帮他,帮他的是老九福晋才对。
还是看不透富察氏的来历,可以确信她是好的,或许是上神历劫,也可能是百世善人福泽深厚,说是娲皇转生他也信了……甭管是哪种,亏得投生在大清朝的版图上,并且嫁到爱新觉罗家,跟了老九这吊儿郎当不思进取的也真有点可惜就是。
要是早知道,早知道他扣着胤礽等也等到头两年大选。
可惜了,这就是命啊。
康熙小小的感慨一番,很快就摆正姿态,老九福晋性子软,帮她的老天爷可不软,打她主意保准没好事。再者说,胤禟也没站队的意思,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随胤禟,那就挺好的。
虽然四海之内都在称颂他这个皇帝,康熙心里明白,这些功劳其实和他没半点干系,他想不到由头直接给老九福晋赏赐,就让梁九功拟旨,称宜妃郭络罗氏在旱情严重这一个月里,将后宫大小事宜安排得很好,确保宫中不乱,说她温婉淑德,端庄贵重,克勤克俭……洋洋洒洒夸了一大通,然后表示要册封她做贵妃,代掌凤印。
这道圣旨由梁九功亲自宣读,跪在底下的宜妃都懵了。
哦对,哪怕还没行册封大典,还没拿到贵妃册宝,她如今也是贵妃娘娘了。
宜贵妃恍恍惚惚接了旨,给梁九功打赏,让跟前大太监亲自把人送出去,等人走远了,她才纳闷道:“本宫争了斗了那么多年都没爬上去,如今不争了不斗了竟然封了贵妃?”
伺候她几十年的老嬷嬷也不懂,恕她眼拙,真没看出贵妃娘娘为应对旱情做过什么贡献,严格照限水令来不额外索取也算贡献?
主仆懵了好一会儿,终于放弃了继续推敲,圣心你别猜,皇上高兴就好。
真是飞来横福啊,飞来横福。
要说封后还得听听朝臣的意思,封贵妃,并且是将宜妃提拔做贵妃,这俨然就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皇帝甚至不需要给任何理由,宜妃在妃位上将近二十年,有功无过……这就够了,皇上中意她也不是一两天,德妃被贬做乌嫔之后,四妃之中就她最得宠,她不上谁有资格上?
别看妃和贵妃就差了一个字儿,实际中间隔着鸿沟,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
本来后宫的格局已经非常稳定,两任皇后并温僖贵妃前后脚走,身份最高就是四妃,四妃相互牵制,维持了好些年的平衡……本来以为往后也是这样,没想到康熙回主动将平衡打破,推郭络罗氏上位。
宜贵妃还是在她的翊坤宫,只是里头的陈设摆件要缓一缓,毕竟身份不同了。
说起来,赫舍里皇后香消玉殒之后,凤印一度执掌在佟贵妃手中,后来佟贵妃封后,转身也去了,凤印就被收回来,这么些年一直放在康熙那头。本来四妃协理后宫,她们各司其职谁也不比谁高贵,如今郭络罗氏成了宜贵妃,并且代掌凤印,她风光至极,一时无两。
宜贵妃心里惶恐,生怕自己是被皇帝推出去做活靶子,后来胤禟进宫,当面给她道喜,又屏退左右道明内情,她才稳下心。
其实也不是很稳,得知儿媳妇来历极深,上通天庭,哪个婆婆稳得住?
一开始,宜贵妃只当胤禟在说笑,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凡事讲得头头是道,说四海之内全干旱,他府上半点不受影响,几口井好好的,一湖水从没少过。又说皇上让女眷同去天坛就是为了将宝珠捎去,还说当日宝珠一跪,天就阴了,不多时雨就来……
宜贵妃觉得她恐怕是在听神话故事。
仔细想想还真对得上,照老九的说法,皇上的种种反常举动就能得到解释了。
为什么突然给她晋位份?
因为直接提拔老九或者他福晋都不合适,找不到光明正大的理由,哪怕有理由,头年连跳两级,这才多久又接着升,实在太快了,朝堂上不好说,搞不好老九还要被兄弟们排挤。
所以说,她是跟着儿子媳妇沾了光。
宜贵妃从前只见过子凭母贵,太子就是个中典范,他命好托生在赫舍里氏腹中,还是奶娃娃就做了储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皇子们追求的所有东西。
她还脑补过那得有多痛快,她如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她是母凭子贵,老九出息,他福晋也能耐,做额娘的白捡便宜,抢了一辈子没抢到的贵妃头衔竟然这么容易就到手,容易到她觉得这一切都是梦。
胤禟轻哼一声,给额娘一个贵妃真是便宜皇阿玛了,这次祭天,皇阿玛的声望拔到最高,有上天正名,他就是盛世明君千古一帝。
看他近来得意的样子,胤禟觉得后槽牙有些痒。
的确,谁能想到呢,谁能想到这背后还有假?
这样也好,送子娘娘的风头让皇阿玛抢了个干净,他府上总算能清净几天。
胤禟出宫之前还对他额娘说,回头宝珠来道喜,让她淡定的接受,千万别泄了底……虽然亲近的人都知道她很有些门道,在宝珠看来,自己就是命比较好的普通人,她啥也不知道。
听胤禟啰啰嗦嗦嘱咐半天,新上任的贵妃娘娘耳朵都起茧了,她赶紧把人往外轰:“行了,额娘知道了,你赶紧回府去,别杵在这儿耽误我显摆。”
胤禟刚走,来道喜的就把翊坤宫塞爆了,宜贵妃果然显摆了个够,还可惜没见着乌嫔。
她问过永和宫偏殿的常在,乌嫔的脸可养好了。得回复说早结疤了,就是疤痕难以祛除。众太医有些想法,可乌嫔娘娘伤得太久,难。
有这句准话,宜贵妃也就放心了,放心的同时,她还感慨说可惜了那张脸,乌嫔在宫中那是排得上号的美人。
不提这茬还好,提起来大家伙儿一通庆幸。乌雅氏惯会装模作样,又很有些手段,一度哄得皇上独宠她,毁容了才好,要是没毁,她们能有出头的机会?
宫中热闹得很,宫门外也一样,哪怕过去好些天,百姓还在议论那场祭祀,神迹啊,可惜没亲眼看见祈雨的过程。
诚如康熙所想,对他带四妃以及皇子福晋同去祭天,礼部原本很有意见,因为这场祭祀空前的成功,真的求来了雨水,还是四海普降甘霖……女子的地位莫名提高了不少,对他的诟病也在一夜之间尽数消失。
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时候,他们发现,要说哪里不同,就是这回去的人格外多,场内外跪了一大片。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从前不让女眷出席,就这一次,竟然还成了,她们的地位想不提高都难。
当然要彻底改善需要更多努力,通过这次,至少得见一线曙光。
这些胤禟都说给宝珠听了,宝珠笑眯眯听了个过瘾,而后就备上贺礼进了宫。
第111章 安分
得知宝珠要进宫, 阿寿还撒娇来着, 这招他用得很顺手, 可说百试百灵,今儿却没成行。宝珠抱起沉甸甸的小兔崽子好一阵逗弄,同他摆事实讲道理, 额娘新晋贵妃, 翊坤宫保准不清净, 姑且不论她宫里是否忙得开,照爷的说法, 自打圣旨下来前去道喜的就没少过,宫中妃嫔好悬没将门槛踏破。
让她把乖儿子带去凑这热闹,宝珠放不下心。
乱七八糟的脂粉味搅和到一块儿就不好闻, 要是沾上什么不干不净的, 后悔也来不及。自家这三只养得好不假,身子骨的确不错, 可哪怕再不错,当娘的也不敢轻忽。
宝珠在国之大事上迷糊,在这些“小事”上很拎得清, 这么盘算着, 她也问过胤禟的意思, 说真的,无论经历过多少回,胤禟对她选择性缜密的思维都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