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分卷阅读_153
二娘要去许家客舍那边,罗用不放心叫她一个人去,把煮肥皂的活儿交给彭二,起身与二娘一同出了院子。
彭二做活比罗用还仔细些,这活儿交给她,倒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许家客舍这边,最近经常会有一些本地人或者外地人拿了染好颜色的毛线过来找西坡村的人织毛衣织袜子之类的。
最早找过来的是一个离石县本地的地主,对方原本也担心西坡村的人不肯接这个活计,或者是那罗三郎会在中间阻拦,结果一拿过来,啥事都没有,刚好村子里那几天也快没活儿做了,当即便有人出来把这活儿给接了,也就花了那几十文钱,比他意料的便宜多了。
至于罗三郎,他倒是没说啥,就是让大伙儿公平买卖,谁也别坑谁,要是实在放心不下的,就找许家客舍的人当个中间人立个契约,当然,这个就不是免费服务了,毕竟人家也要担着麻烦担着风险呢,万一这买卖出现什么问题,中间人也脱不了干系啊。
不过来过几回的人都知道,西坡村那些小娘子做活还是很像样子的,你说织多大,她们就能给织多大,基本没多少误差,剩下来多少毛线也会跟织好的毛衣一起归还,目前还没听说谁家有那缺斤少两的毛病。
这年头的人都看重名声,西坡村的人也看重名声,之前因那田胜两口子坏了村里做豆腐的名声,村人就都很生气。
现在这个织毛衣的营生做起来,大伙儿自然也都很注意,谁家要是坏了村里的名声,那也是不能善了的,一套毛衣几十文钱的收入,就算是手慢的小娘子,半月左右也能织完,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营生,自然是要悉心经营。
罗用和二娘过去的时候,大娘正在看毛线呢,这回来的是个陌生人,所以在检查材料的时候,大娘也就格外仔细。
她这毛线拿过来也不是自己做,一般都是拿回家去给她大嫂二嫂做。林大嫂林二嫂也算是沾了大娘的光,别人家都只有那未出嫁的小娘子学了这门手艺,她俩当人媳妇子的也学会了。
说起来这二人也是勤快的,最近每日里足不出户都在家里织毛衣呢,前些时候闹来闹区,林母终于也松了口,除了家里头这些活计,谁要是再赚点什么外快,意思意思给他们老两口孝敬一点就行了,剩下的都叫他们自己拿着。
这也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路数,谁家儿女要闹分家,当长辈的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可家里头也不能总闹个不休,于是就相互妥协一下,当家长们就同意让他们自己攒点私房钱,一般来说,矛盾暂时就能平息下去。
最近林家那两房正甩开膀子攒私房钱呢,林母看在眼里,心里头也有点子犯嘀咕,怎的从前给家里头做活的时候,就不见他们这般勤快?不过想想总归是自家儿子儿媳,勤快总比懒怠强,真要想田胜两口子那样,家里的老人还不得把心给操碎了。
前些天,罗大娘林五郎两个给罗用做满了一个月的活计,从这边拿了二百文钱回去,林母手里拿着那二百文钱,摸了又摸,心里头都不知道有多么舍不得,到底还是将其中一百文钱塞回五郎手里头:“这钱你二人自己收着,莫要叫那两房知晓。”
罗大娘给罗用学这个事的时候,还笑呢,说那两口子最近瞧他们倒是顺眼了,要不是看上面那两房不顺眼,哪里就能想得起他们两口子的好来。
罗用见大娘这般,便知她心里头应也是高兴的。总归是要在一个院子里头过日子,甭管家里的长辈好不好的,关系处得好,日子必然就要好过些。
“阿姊。”罗用和二娘一前一后走进厅中。
“二娘家里的绒线也用完了吧?正好,这里就有个活计,这位郎君要得急,价钱也愿意多给一些,两套毛衣半个月,你做不做得了?”大娘见罗用和二娘两人来了,登时高兴道。
罗用从门口这边看过去,就见光线略暗的厅堂当中,十八九岁的女孩子,穿着一身未经染色的粗布衣裙,乌黑的头发低低地在脑后挽了个堕马髻,这时候她因为帮自家阿妹接了个好活计,显得格外高兴。
这就是罗大娘,虚龄十九,已经嫁为人妇。不过在罗用看来,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嫁与未嫁,都没有什么要紧。
第79章臭肥皂的威力
农历三月份,眼瞅着就要进入春耕的季节,罗用那些年前去往长安城的弟子,也跟随马氏商行的商队,一路从长安城回到了离石县。
这些人去年秋里就去了长安城,一路上长了不少见识,待到了长安城,更是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现如今重归故里,心里多少就存了几分想要炫耀的意思。
结果回来一看,短短几个月未见,离石县竟又比他们当初离开的时候热闹了许多,许家兄弟甚至还在西坡村村口开了这么大的一间客舍。
罗用得知他们这一日会来西坡村这边,早早就在许家客舍定下两桌酒席。
“这一个厅中竟就有数种口音,刚才一个晃神,我还当自己是在长安城的某间客舍。”席间,罗用的一个弟子感慨道。
别看只是一家乡野客舍,这厅里南来北往的商贾都有,说起话来,各地口音交杂,有些人干脆就那么大喇喇地用家乡方言交谈,本地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哪里就能跟长安城的客舍相比。”许大郎笑得有几分拘谨。
“也没什么不能比的,那长安城也有小客舍。”
“那地方就算是小客舍,价钱也不便宜。当初刚去的时候,还好有那马九郎,帮咱寻了个价钱合适的小院先住着。”
“马九郎这一次可与你们一同回来了?”罗用问道。
“并无。”一个弟子回答说:“他与我等一同出长安,过了潼关便一路往东去了,言是要去那江南地区看一看。”
“师父,你可曾听闻,鲁地那边也有大批燕儿飞卖往江南地区。”另一弟子言道。
“并未怎么听说。”这事罗用先前听他的这些弟子说过一回,之后也没怎么关注,如今看来又有新消息了。
“我听一个长安城中常常往来于江南地区的商人说,那鲁地产的燕儿飞,并不用石竹链条,多是用陶链。”那弟子说道。
“陶制的链条也能负重?”不待罗用说话,那许三郎就忍不住了,陶瓷在他们印象中可没那么结实。
彭二做活比罗用还仔细些,这活儿交给她,倒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许家客舍这边,最近经常会有一些本地人或者外地人拿了染好颜色的毛线过来找西坡村的人织毛衣织袜子之类的。
最早找过来的是一个离石县本地的地主,对方原本也担心西坡村的人不肯接这个活计,或者是那罗三郎会在中间阻拦,结果一拿过来,啥事都没有,刚好村子里那几天也快没活儿做了,当即便有人出来把这活儿给接了,也就花了那几十文钱,比他意料的便宜多了。
至于罗三郎,他倒是没说啥,就是让大伙儿公平买卖,谁也别坑谁,要是实在放心不下的,就找许家客舍的人当个中间人立个契约,当然,这个就不是免费服务了,毕竟人家也要担着麻烦担着风险呢,万一这买卖出现什么问题,中间人也脱不了干系啊。
不过来过几回的人都知道,西坡村那些小娘子做活还是很像样子的,你说织多大,她们就能给织多大,基本没多少误差,剩下来多少毛线也会跟织好的毛衣一起归还,目前还没听说谁家有那缺斤少两的毛病。
这年头的人都看重名声,西坡村的人也看重名声,之前因那田胜两口子坏了村里做豆腐的名声,村人就都很生气。
现在这个织毛衣的营生做起来,大伙儿自然也都很注意,谁家要是坏了村里的名声,那也是不能善了的,一套毛衣几十文钱的收入,就算是手慢的小娘子,半月左右也能织完,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营生,自然是要悉心经营。
罗用和二娘过去的时候,大娘正在看毛线呢,这回来的是个陌生人,所以在检查材料的时候,大娘也就格外仔细。
她这毛线拿过来也不是自己做,一般都是拿回家去给她大嫂二嫂做。林大嫂林二嫂也算是沾了大娘的光,别人家都只有那未出嫁的小娘子学了这门手艺,她俩当人媳妇子的也学会了。
说起来这二人也是勤快的,最近每日里足不出户都在家里织毛衣呢,前些时候闹来闹区,林母终于也松了口,除了家里头这些活计,谁要是再赚点什么外快,意思意思给他们老两口孝敬一点就行了,剩下的都叫他们自己拿着。
这也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路数,谁家儿女要闹分家,当长辈的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可家里头也不能总闹个不休,于是就相互妥协一下,当家长们就同意让他们自己攒点私房钱,一般来说,矛盾暂时就能平息下去。
最近林家那两房正甩开膀子攒私房钱呢,林母看在眼里,心里头也有点子犯嘀咕,怎的从前给家里头做活的时候,就不见他们这般勤快?不过想想总归是自家儿子儿媳,勤快总比懒怠强,真要想田胜两口子那样,家里的老人还不得把心给操碎了。
前些天,罗大娘林五郎两个给罗用做满了一个月的活计,从这边拿了二百文钱回去,林母手里拿着那二百文钱,摸了又摸,心里头都不知道有多么舍不得,到底还是将其中一百文钱塞回五郎手里头:“这钱你二人自己收着,莫要叫那两房知晓。”
罗大娘给罗用学这个事的时候,还笑呢,说那两口子最近瞧他们倒是顺眼了,要不是看上面那两房不顺眼,哪里就能想得起他们两口子的好来。
罗用见大娘这般,便知她心里头应也是高兴的。总归是要在一个院子里头过日子,甭管家里的长辈好不好的,关系处得好,日子必然就要好过些。
“阿姊。”罗用和二娘一前一后走进厅中。
“二娘家里的绒线也用完了吧?正好,这里就有个活计,这位郎君要得急,价钱也愿意多给一些,两套毛衣半个月,你做不做得了?”大娘见罗用和二娘两人来了,登时高兴道。
罗用从门口这边看过去,就见光线略暗的厅堂当中,十八九岁的女孩子,穿着一身未经染色的粗布衣裙,乌黑的头发低低地在脑后挽了个堕马髻,这时候她因为帮自家阿妹接了个好活计,显得格外高兴。
这就是罗大娘,虚龄十九,已经嫁为人妇。不过在罗用看来,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嫁与未嫁,都没有什么要紧。
第79章臭肥皂的威力
农历三月份,眼瞅着就要进入春耕的季节,罗用那些年前去往长安城的弟子,也跟随马氏商行的商队,一路从长安城回到了离石县。
这些人去年秋里就去了长安城,一路上长了不少见识,待到了长安城,更是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现如今重归故里,心里多少就存了几分想要炫耀的意思。
结果回来一看,短短几个月未见,离石县竟又比他们当初离开的时候热闹了许多,许家兄弟甚至还在西坡村村口开了这么大的一间客舍。
罗用得知他们这一日会来西坡村这边,早早就在许家客舍定下两桌酒席。
“这一个厅中竟就有数种口音,刚才一个晃神,我还当自己是在长安城的某间客舍。”席间,罗用的一个弟子感慨道。
别看只是一家乡野客舍,这厅里南来北往的商贾都有,说起话来,各地口音交杂,有些人干脆就那么大喇喇地用家乡方言交谈,本地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哪里就能跟长安城的客舍相比。”许大郎笑得有几分拘谨。
“也没什么不能比的,那长安城也有小客舍。”
“那地方就算是小客舍,价钱也不便宜。当初刚去的时候,还好有那马九郎,帮咱寻了个价钱合适的小院先住着。”
“马九郎这一次可与你们一同回来了?”罗用问道。
“并无。”一个弟子回答说:“他与我等一同出长安,过了潼关便一路往东去了,言是要去那江南地区看一看。”
“师父,你可曾听闻,鲁地那边也有大批燕儿飞卖往江南地区。”另一弟子言道。
“并未怎么听说。”这事罗用先前听他的这些弟子说过一回,之后也没怎么关注,如今看来又有新消息了。
“我听一个长安城中常常往来于江南地区的商人说,那鲁地产的燕儿飞,并不用石竹链条,多是用陶链。”那弟子说道。
“陶制的链条也能负重?”不待罗用说话,那许三郎就忍不住了,陶瓷在他们印象中可没那么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