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染金戈_第203章
  他深吸了一口气,也学着婆婆的样子,将绷带缠绕的手掌在胸前合十,将伤痕累累的头颅垂下,沐在朝阳之中,一字一句道:
  “谢谢您,我一定不辱使命。”
  第161章 夏草冬虫(一)
  离开西岭地界,更多不知名的山峦浮现在视野中。
  这是夹在中原和南疆之外的一条山脉,纵横百里,连绵交错,好似海面上波涛汹涌,就连地图也难以尽绘。
  对于前往五溪寨的路,杜云只留下一句忠告——沿着交汇的河溪溯流而上,往日落的方向走,遇到岔路也不要转弯。
  师徒两人遵照他的话,快马加鞭,已走了一日有余。沿途的流水仿佛在与人捉迷藏似的,从山林间穿入穿出,时隐时现。
  南疆本是蛮荒之地,鲜有人烟,而坐落于边界的五溪寨遭遇不测之后,更加无人愿意前往。路途之初,两人还分神留意躲避过往行人,怕被官兵察觉了身份,但深入山间之后,别说官兵,就连半个人影都没见到。
  人迹罕至的深山,反而成了其他生灵的聚集之地,山涧之中,栖息着许多中原鲜见的奇珍异兽。
  溪畔饮水的鹿,树下匍匐的狸,水底遨游的龟,花间飞舞的蝶……
  狄冬青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御马行于期间,不由得四下张望,见这些野兽个个神色悠然,想来是很享受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
  然而,这宁静却被一阵脚步声惊扰。
  一时间,鸟兽四散,蝶蜂乱飞,狸狐钻入树洞,游鱼躲进石缝。
  狄冬青很快发觉,它们是在躲避一只狡狼。
  那是一只落单的狡狼,独自走在溪畔,金橙色的皮毛分外明亮。它魁梧矫健的身形引得百兽为它惊慌,它却像是全然没有看到似的,只是自顾自地迈步,在石滩上留下一串孤单的足印。
  狄冬青不解道:“狡狼一向群居,这一只怎么就落单了。”
  并没有攻击鸟兽,只是瞥了一眼,便转身离去了。实在很矫健,在穿行,令人羡慕的灵巧。
  卢正秋远远地望着狡狼的侧影,道:“我想它是来赴死的。”
  狄冬青更加困惑:“赴死?”
  卢正秋点头:“大多数野兽并不知晓生死,但有些瑞兽却能够提前预知死亡来临。你仔细看,它的下腹是不是有伤。”
  狄冬青凝神细观,果真在狡狼的腹部瞧见一条异样的深黑色痕迹,是一道长而狭的伤口。
  它之所以走得缓慢,是害怕伤口裂开。
  这伤口或许是同类的牙齿留下的,或许来自某个精明的猎人。无论如何,伤口使它的生命渐渐衰退,使它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同类,孤身踏上最后一段路途。
  狄冬青的视线追随它的背影而去,像是被某种难以言喻的力量吸引住似的。
  狡狼又独行了一段,越过一道转弯,眼前的路豁然开朗,原来溪水连接着一片大湖。
  狡狼走到湖畔,慢慢趴下来,不再动弹。
  两人也勒马停下,卢正秋望着它,道:“这里大约就是它为自己选择的坟冢了。”
  湖水很深,没有溪流畔生机盎然的景象,反倒笼罩在一片寂寥之中。
  风揉皱水面,水底隐隐露出浅淡的影子,是沉积的兽骨,苍白而巨大的骨架随着波流轻轻摇动。
  原来这里不止是一只野兽的坟冢。水底的枯骨或许曾经属于更为强壮的生灵,然而,它是不是也曾孤身前往此地,安静地伏在湖畔,静候死亡来临呢。
  狡狼的呼吸声越来越长,脊背的起伏越来越慢,一双灵眸慢慢合拢,再也没有张开。
  山青水阔,天远地高,所求不过一处归宿。
  狄冬青喃喃道:“如此死法,未免太孤独了。”
  “是么?”卢正秋应道,“我倒觉得能够选择如何死亡,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他漠然的口吻使年轻人心下一沉,不禁将视线转向他,试图望进那浅淡的眼底。无奈年长者的思绪太过沉重,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阻碍犹如深深湖水,难以填补。
  然而,狄冬青越过阻碍靠近他,就像过往每一次,用直率的目光阻挡他躲避的视线,而后问道:“师父,你方才是不是想起了伤心事?”
  “那倒不至于。”
  “听说伤心事与人讲过就会减半,不如你与我讲讲吧。”
  卢正秋望向咫尺外的眼睛,推脱的借口滑到喉咙边,很快又被他咽回去。
  前往五溪的路途很长,或许真的需要一些故事。
  于是他长舒一口气,道:“我的生死从来都不是我所选择的……”
  他是边乱中被父母遗弃的孤儿。
  他的生机本来一片渺茫,然而,他被遗弃的地方碰巧在一片幽沼边缘,于是,他依靠吞食泥土中的枯藤败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夏启渊发现他的异质,将他救下,同样获救的还有他的孪生兄弟。因为栖身幽沼的缘故,两人的血脉之中早早便种下了幽荧的残魂,所以,夏启渊为奄奄一息的两个婴孩施展移魂禁术,使他们重获新生。
  狄冬青问他:“移魂是怎样的感受?”
  他答道:“有时仿佛置身梦境,梦境中有另一个我,喜怒哀乐皆由他经历,而我只是漠然地看着,等待长梦惊醒。若要作比,就像你拿来入药的那一种虫草……”
  “冬虫夏草?”
  “不错,我便是冬虫,等待着有朝一日夏草从我的身体中生出。从此彻底取代我的位置。”
  “取代?”狄冬青面露疑色,“可是一个人怎能被取代?”
  卢正秋道:“怎么不能?区区凡躯,断然无法与上古元神相提并论,所谓移魂,无异于将凡躯交付予神明,任其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