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波 完结+番外_分卷阅读_58
“今儿要下大雨,我看也不能出城骑马,要不我们去庆舟茶坊听书?这两日,说书先生在说《西山鬼窟》,可精彩了。”戚适昌边说边扫去落在发上的水珠,动作粗鲁,把一幅软巾子弄得歪歪斜斜。
“适昌,我今日不想外出,你自个去吧。”陈郁慢悠悠地,很懒散的样子。
“那行,我出去了。”
戚适昌衣物讲究,沾沾自喜,平日里俨然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而且手头阔绰。陈端礼待他虽不至于像亲生儿子,但也十分关照,他自来城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陈郁在毛毛细雨中穿过院子,他看了会雨,听墨玉喊他梳发,他才过去。他坐在镜台前,由墨玉为他梳理头发,结编成髻,墨玉心灵手巧,总是能梳出时兴好看的发型。
窗外很快下起雨来,但只是小雨,陈郁前往书斋,浏览书架上的书卷。他取下一本,靠着一张矮榻,翻阅书卷,耳边雨声淅沥。当郑远涯前来找他时,发现他脸上贴着一本打开的话本,一只白皙手臂整个露在袖子外,已经睡着了。郑远涯拿走书,入目他的睡容,竟似被迷惑般,在他眉眼唇鼻上流连,喃喃自语:难怪都说他是鲛女的儿子。
春日,对陈郁确实是个好时节,常有阴雨绵绵的时候,而眼见着,清明快到了。
墨玉收拾陈郁的行囊,见小主人在镜台前端详自己的装容,揶揄他:“小郎君去南溪扫墓,正好能见到心心念念的舍人。”
陈郁整整衣冠,怅然道:“我去南溪扫墓,阿剩去广州扫墓,碰不着面。”
按行程,赵由晟应该早已踏上去广州的路途了。
这是墨玉没意料到的,不想赵由晟居然这么难见,说来,他离开泉州城也有好几个月了。
南溪,是陈郁大想回去的地方,他七岁归国,在南溪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那是一段可怕的时光,父亲不在身边,由祖母看管他和异母姐姐陈缨。在南溪,陈郁受到虐待,直到陈父一次突然回乡,发现他身上的伤痕,心疼且愤怒地带着他和陈缨回了泉州城,自此陈端礼不再率船出海,而是选择陪伴在子女身边。
从泉州城到宁县确实不算远,大清早出发,赶路的话,夜晚能到。陈父带着一众奴仆,夜宿村店,到第二天午时才到宁县县城,而后从县城前往南溪。
去南溪路上,路过茶溪,赵由晟在信里告诉陈郁,他就在茶溪畔的溪花书院读书。当陈郁来时,溪花书院里已经没有赵由晟,映人眼帘的是溪畔或粉红或艳红的茶花,绵延一片。陈郁骑在马上,折下一枝茶花捻在手上,低头嗅了嗅它的气味。
陈家老宅,在陈郁记忆中是座阴沉,深邃的大宅子,当陈郁站在它面前,发觉它原来如此明亮和清晰,它的每一根木梁,每一块石雕,每一件彩塑,都那么熟悉。为何会是这般,明明以前排斥着它,这趟回来却又突然对它有份道不明,不知打哪来的眷念之情。
陈家老宅而今的住户,只有一户亲戚,是远亲,陈端礼请他们来居住并照看房子。主屋有许多房间,陈端礼和陈繁住主屋,陈郁的寝室,被安排在书屋。
仆人走在前,挑着行囊进书屋,陈郁走在后面,他愣愣看着自己在水池里的倒影,仿佛昔日的时光重现,仿佛看到那个孤独的七岁小孩,手臂和小腿被抽得满是伤痕,抱着双臂,垂泪从池边走过。
董宛跟随在陈郁身旁,他第一次同主人前来陈家老宅,好奇地四处张望,他叫道:“好大的一棵树!小郎君,你快看,那是鸭脚树吗?”
探出高墙的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粗壮的树干仿佛直插云天,它枝叶茂盛,葱翠喜人。陈郁抬头一见它,脚步随之停滞,他呆呆地,看得出神。树叶携带来春风,拂过他的脸庞,他双眼迷离,如中邪般,一动不动。
董宛见小主人呆滞许久,他扯动他的袖子,唤他:“小郎君,这是怎么了?”
陈郁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了,见到这棵银杏树时,似有无数情感一起涌向心口,而这些情感却不知打哪里来,为何如此激烈。
陈家书屋,陈郁曾短暂就读过,那时有六七个学生,都是亲戚。而今,它已经不再具有书屋的用途,被闲置着。
陈郁住的房间先前已有人打扫,很整洁,他和董宛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都将住在这里。
为何将陈郁独自安排在书屋,便是为了不让他想起以前的事。小陈郁便是在主屋被责骂,遭虐打,被惩罚,独自关在暗房里过夜。
他刚回国,只会说番语,无法沟通,行为古怪,祖母本就不喜欢他这个来历不明的孙子,再加上一些谣传,也让她视小陈郁为妖物。
无论天气多冷,他都在玩水,管教不了,说不听,听不懂,这就是个祸害,从海外带回来的妖物。
祖母出于愚昧和狭隘不肯善待这个小孙儿,而同住在屋檐下的姑母一家却是冷眼旁观,不予理会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外甥,唯有陈缨会同情他,但一个在家中被忽略的小女孩,对弟弟起到的保护十分有限。
夜晚,陈郁去主屋就餐,他的位置紧挨父亲,在餐桌上,陈端礼几次帮他夹菜,嘘寒问暖,陈繁面无表情,慢条斯理喝汤。他年幼时,老爹总在出海,陪伴他成长的只有母亲和祖母。
后来母亲亡故,祖母也是单独照顾过他一段时日,不同的是祖母十分宠爱他这个长孙。人与人的缘分便是这般奇妙,在陈郁看来如同梦魇的祖母,在陈繁这边是个慈爱老者。
陈家在后埕坡有一处陈家的家族墓地,墓地规模不小,陈家是当地的大姓。陈端礼祖上以烧陶为生,后来参与海贸,但真正将海贸生意做大的是陈端礼。
陈端礼的第一任妻子景氏,她是陈繁和陈缨的母亲,她的墓建得奢华,她死时,正是丈夫发迹之时。
小时候,陈郁曾问过父亲,自己母亲的墓在那里?然而陈端礼神色慽然,无法回答。
陈郁在景氏墓前恭敬地行拜礼,如陈繁那般,如往年那般,他站起身,轻拍去袍上的尘土,他觉察兄长正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
祖母的墓,同样修得风光,陈郁和陈繁在墓前烧纸钱,陈郁低着头,火光映红他的眉额,但看不清他的神情。
父子扫墓回来,已是黄昏,陈郁一天走了许多山路,双脚发酸。
夜晚,陈郁泡着热水澡,想起阿剩说他祖父的墓在一座山上,小时候上山得坐竹轿,也想起当阿剩知道他小时候在南溪的遭遇,曾说他祖母是个恶毒的老虔婆,清明不要给她烧纸钱。
也许因为阿剩在宁县居住的关系,来到南溪,陈郁总是想到他。
陈郁不知道,前世的他们,本该在这座老宅里时时相伴,两人在宁县一起度过两年时光,那是很重要,很快乐的一段时光,前世和赵由晟渐行渐远的陈郁曾一次次地追忆它。
“适昌,我今日不想外出,你自个去吧。”陈郁慢悠悠地,很懒散的样子。
“那行,我出去了。”
戚适昌衣物讲究,沾沾自喜,平日里俨然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而且手头阔绰。陈端礼待他虽不至于像亲生儿子,但也十分关照,他自来城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陈郁在毛毛细雨中穿过院子,他看了会雨,听墨玉喊他梳发,他才过去。他坐在镜台前,由墨玉为他梳理头发,结编成髻,墨玉心灵手巧,总是能梳出时兴好看的发型。
窗外很快下起雨来,但只是小雨,陈郁前往书斋,浏览书架上的书卷。他取下一本,靠着一张矮榻,翻阅书卷,耳边雨声淅沥。当郑远涯前来找他时,发现他脸上贴着一本打开的话本,一只白皙手臂整个露在袖子外,已经睡着了。郑远涯拿走书,入目他的睡容,竟似被迷惑般,在他眉眼唇鼻上流连,喃喃自语:难怪都说他是鲛女的儿子。
春日,对陈郁确实是个好时节,常有阴雨绵绵的时候,而眼见着,清明快到了。
墨玉收拾陈郁的行囊,见小主人在镜台前端详自己的装容,揶揄他:“小郎君去南溪扫墓,正好能见到心心念念的舍人。”
陈郁整整衣冠,怅然道:“我去南溪扫墓,阿剩去广州扫墓,碰不着面。”
按行程,赵由晟应该早已踏上去广州的路途了。
这是墨玉没意料到的,不想赵由晟居然这么难见,说来,他离开泉州城也有好几个月了。
南溪,是陈郁大想回去的地方,他七岁归国,在南溪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那是一段可怕的时光,父亲不在身边,由祖母看管他和异母姐姐陈缨。在南溪,陈郁受到虐待,直到陈父一次突然回乡,发现他身上的伤痕,心疼且愤怒地带着他和陈缨回了泉州城,自此陈端礼不再率船出海,而是选择陪伴在子女身边。
从泉州城到宁县确实不算远,大清早出发,赶路的话,夜晚能到。陈父带着一众奴仆,夜宿村店,到第二天午时才到宁县县城,而后从县城前往南溪。
去南溪路上,路过茶溪,赵由晟在信里告诉陈郁,他就在茶溪畔的溪花书院读书。当陈郁来时,溪花书院里已经没有赵由晟,映人眼帘的是溪畔或粉红或艳红的茶花,绵延一片。陈郁骑在马上,折下一枝茶花捻在手上,低头嗅了嗅它的气味。
陈家老宅,在陈郁记忆中是座阴沉,深邃的大宅子,当陈郁站在它面前,发觉它原来如此明亮和清晰,它的每一根木梁,每一块石雕,每一件彩塑,都那么熟悉。为何会是这般,明明以前排斥着它,这趟回来却又突然对它有份道不明,不知打哪来的眷念之情。
陈家老宅而今的住户,只有一户亲戚,是远亲,陈端礼请他们来居住并照看房子。主屋有许多房间,陈端礼和陈繁住主屋,陈郁的寝室,被安排在书屋。
仆人走在前,挑着行囊进书屋,陈郁走在后面,他愣愣看着自己在水池里的倒影,仿佛昔日的时光重现,仿佛看到那个孤独的七岁小孩,手臂和小腿被抽得满是伤痕,抱着双臂,垂泪从池边走过。
董宛跟随在陈郁身旁,他第一次同主人前来陈家老宅,好奇地四处张望,他叫道:“好大的一棵树!小郎君,你快看,那是鸭脚树吗?”
探出高墙的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粗壮的树干仿佛直插云天,它枝叶茂盛,葱翠喜人。陈郁抬头一见它,脚步随之停滞,他呆呆地,看得出神。树叶携带来春风,拂过他的脸庞,他双眼迷离,如中邪般,一动不动。
董宛见小主人呆滞许久,他扯动他的袖子,唤他:“小郎君,这是怎么了?”
陈郁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了,见到这棵银杏树时,似有无数情感一起涌向心口,而这些情感却不知打哪里来,为何如此激烈。
陈家书屋,陈郁曾短暂就读过,那时有六七个学生,都是亲戚。而今,它已经不再具有书屋的用途,被闲置着。
陈郁住的房间先前已有人打扫,很整洁,他和董宛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都将住在这里。
为何将陈郁独自安排在书屋,便是为了不让他想起以前的事。小陈郁便是在主屋被责骂,遭虐打,被惩罚,独自关在暗房里过夜。
他刚回国,只会说番语,无法沟通,行为古怪,祖母本就不喜欢他这个来历不明的孙子,再加上一些谣传,也让她视小陈郁为妖物。
无论天气多冷,他都在玩水,管教不了,说不听,听不懂,这就是个祸害,从海外带回来的妖物。
祖母出于愚昧和狭隘不肯善待这个小孙儿,而同住在屋檐下的姑母一家却是冷眼旁观,不予理会这个无依无靠的小外甥,唯有陈缨会同情他,但一个在家中被忽略的小女孩,对弟弟起到的保护十分有限。
夜晚,陈郁去主屋就餐,他的位置紧挨父亲,在餐桌上,陈端礼几次帮他夹菜,嘘寒问暖,陈繁面无表情,慢条斯理喝汤。他年幼时,老爹总在出海,陪伴他成长的只有母亲和祖母。
后来母亲亡故,祖母也是单独照顾过他一段时日,不同的是祖母十分宠爱他这个长孙。人与人的缘分便是这般奇妙,在陈郁看来如同梦魇的祖母,在陈繁这边是个慈爱老者。
陈家在后埕坡有一处陈家的家族墓地,墓地规模不小,陈家是当地的大姓。陈端礼祖上以烧陶为生,后来参与海贸,但真正将海贸生意做大的是陈端礼。
陈端礼的第一任妻子景氏,她是陈繁和陈缨的母亲,她的墓建得奢华,她死时,正是丈夫发迹之时。
小时候,陈郁曾问过父亲,自己母亲的墓在那里?然而陈端礼神色慽然,无法回答。
陈郁在景氏墓前恭敬地行拜礼,如陈繁那般,如往年那般,他站起身,轻拍去袍上的尘土,他觉察兄长正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
祖母的墓,同样修得风光,陈郁和陈繁在墓前烧纸钱,陈郁低着头,火光映红他的眉额,但看不清他的神情。
父子扫墓回来,已是黄昏,陈郁一天走了许多山路,双脚发酸。
夜晚,陈郁泡着热水澡,想起阿剩说他祖父的墓在一座山上,小时候上山得坐竹轿,也想起当阿剩知道他小时候在南溪的遭遇,曾说他祖母是个恶毒的老虔婆,清明不要给她烧纸钱。
也许因为阿剩在宁县居住的关系,来到南溪,陈郁总是想到他。
陈郁不知道,前世的他们,本该在这座老宅里时时相伴,两人在宁县一起度过两年时光,那是很重要,很快乐的一段时光,前世和赵由晟渐行渐远的陈郁曾一次次地追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