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大美人_分卷阅读_42
一套书价格是贵,但这么多人一起买,每个人成本就降下来了,与此同时,还能保证大家都能够看到书,虽然说不方便了点,可总比没有资料书强吧?
谢长渝这么做,既赚了钱,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
与此同时,在配不起一套书的单本书,他再分别出售。
他自己还悄悄留下了几套书,用作别的用途,如果有那种比较有背景的人找上门来,可以用这书做人情,和对方搭上话,平时这些书没什么价值,可在这个时候,这些书就超越了金钱价值了。
第44章
十月, 恢复高考的文件正式下达, 各个媒体以头条新闻正式发布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无数人热泪喷涌,欢呼雀跃, 这消息就如同甘霖,洒在干渴龟裂的土地里, 唤起了另一种期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第九生产大队, 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如同一声惊雷, 彻底将他们炸醒,在漫天的喜悦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理智的去思考现在的问题。
要报名参加高考,但高考的时间如此紧, 如何好好复习?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料。
就在一群知青因为恢复高考消息传来而热血沸腾后, 现实的问题, 又不得不让他们一颗火热的心暂时冷却下来。
不仅是时间紧, 还有资料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干活。
你当然可以不干活不挣工分,然后对方直接给你安一个好逸恶劳等罪名,在报名高考的问题上作梗, 或者在转粮油关系时不给放行, 就够你喝一壶了, 所以即使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没人敢“离经叛道”一回。
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知青点里的知青被通知去开会。
“这个时间开什么会……”
不怪他们生气,原本就没有复习时间,平时还得干活,现在还要被拉去开那乱七八糟的会议,这能不让人不满吗?
即使是开会,大家也不肯放过这个时间,手上拿着抄写下来的题目或者背诵的内容,一边走去开会,一边解题或者背诵。
等到去石坝子上时,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次开会不仅是知青们参加,是一次全村规模的开会。
其实之前也有几次开会,不过没有知青参加,大家也不以为然,主要是这个生产队开会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林建国跟入了魔一样要修路,大大小小的会议无数,结果竟然真被他给办成了。
村里的村民站一起,知青们站一起,仿佛无形的就分成了天然对立的两派。
林建国站在两块大石头上,别说,有了这两块石头,他不仅变高了,连气势都变得不同了。
林建国咳嗽了一声,拿着大喇叭放到嘴边,这才开口:“让大家在繁忙中来开这次会,我先给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我觉得,这个会不能不开。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对此都有一些想法吧?”
村民们嘀嘀咕咕,知青们闻言也是愣了愣,难道村长想要因此做什么?
林建国叹一口气:“这恢复高考的消息啊,说句实话,对我们村里的人而言,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的就是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分配一个好工作。但是,对我们村那些适龄的孩子和知青来说,这高考,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这是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知青们陆续把手中的书或者纸放下,开始抬头看林建国,对于这个村长,他们没什么怨言,毕竟他真的是一个和善之人,大家有事找他时,他都是能帮则帮,毫无推脱。
“这些孩子,不远千里来到我们村里,不管后来结果如何,但一开始他们的确是抱着报效祖国有所作为的想法来到了这里,然而现实和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完全不同。他们没能大展身手,也没能把他们所学用在我们这里,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如何在这里生存。”林建国顿了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如果我的孩子,辛苦读书那么多年,然后被派往那么远的山村去受苦,我是会特别心疼。”
是啊,当这些知青来到村子里时,大家一开始热情了一下,然后就是嫌弃了。
他们嫌弃这群年轻人不会干活,甚至是连做饭都不会,娇气得不行,一开始还得安排人去做饭,真当自己是少爷小姐?
还有那些女知青,一个个穿的是什么样子,娇气就算了,还妖里妖气的,带坏了村子里的风气。
但有谁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呢?
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城里,接触不到这些庄稼,不知道如何种地,也不懂如何收割农作物,在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穿着,想要用全新的面貌生活时,看到的却是村里人不善的眼神,穿成那样,像来干活的吗?
还有那些小孩子,看到他们的新衣服,一个个拉着父母要买新衣服。这些人,当着他们的面就打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妖里妖气的,干活穿那么好干嘛,臭显摆!
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让这群人多少人在夜里哭。
他们想回城,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
林建国叹了口气,自己就红了眼眶:“大家将心比心啊,我们都有自己的子女,扪心自问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去到那么远的山村,然后被人不解,遇到事的时候也没人拉拔一下,我们得多心疼多难受。”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吼了一句:“村长你想做什么就说,我们大家伙全都无条件支持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都没意见。”
“没意见,都没意见。”
林建国这才点点头:“这参不参加高考,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可对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来说,却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次考试。现在时间本就不多了,我的意思是,让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好好高考,全身心的去做他们要做的事,就别拿土里的活什么打扰他们了。但凡要参加高考的娃,来登记一下,就不用干活了,考上了是他们的本事,考不上我们也按照他们过去干活的工分给他们记上。”
知青们闻言直接都傻了。
然而村民们那边——都听村长的,村长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他们好好参加高考,地里的活我们自己都能干。
还有一些妇女在那里小声嘀咕,现在也没有什么活,不就挖红苕,种土豆么,都是小事,轻松得很。
在这个时候,这些村民们表达出来的善意,才让这群人再也忍不住流出眼泪来。
是啊,村民们嫌弃他们作风不好,穿得妖气,可他们又何尝没有嫌弃他们?说话粗俗,动不动都吵架闹腾,平时扣扣索索有钱也不知道吃顿好的,还要对别人指指点点……
其实村民们这想法,何尝不是林建国的努力,为了说服全村的人,会都不知道开了多少了,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告诉大家现在对参加高考的娃来说真的很重要,大家就辛苦一下,在这个时候帮这些娃分担一下,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来参加高考。
做这些事,不求这些孩子心里记着大伙的好,只求他们别怨大家,大家也没有给他们拖后腿就行了。
谁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呢?将心比心,只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事都能够理解了。
一开始大家都不高兴,这些人参加高考不就是为了回城么,反正都是些留不住的白眼狼。但换个角度去想,人家本就从城里来,想回城,有错吗?
村民们没意见,当他们看到这群半大的孩子哭得不能自已时,纷纷去安慰,这两个群体,前所未有的融洽起来。
“大家既然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做了。”林建国松了一口气,看向这些泪意融融的知青们,“孩子们,你们来到这里,受了很多苦,我都知道。想必你们心中还有一些怨言,为什么就对你们那么残忍。但孩子们啊,你们来这里如果是做客,我们一定好生招待你们,但你们不是啊,你们得在这里生活,那就必须学会在这里过日子。”
林建国看向这些知青,眼神温和慈爱:“小张啊,你刚来这里的时候,不会煮饭,把一锅饭都给煮糊了,现在学会做饭没有。”
“学会了,早学会了。”被喊小张的女子擦擦眼泪。
“小王,你下田插秧的时候,遇到了蚂蟥,吓得摔进田里又哭又闹。上次看到你,都能不眨眼的把蚂蟥从脚上拿起来甩开了。”
被叫小王的也泪盈盈的,是啊,当时多丢人。
林建国继续道:“小陈,你第一次割稻谷的时候,不信邪,不肯把自己裹着,短袖短裤就上了,结果全身都痒了好几天。到后来,你干啥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大家是又哭又忍不住笑了。
林建国一个说一个,每一个他都能记住,这些孩子,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自己做饭洗衣服,能够养小鸡,能够自己去割稻谷掰玉米,甚至还学会了自己修建房屋,修正农具……
这些都是进步,也是要在这里生活的技能。
这时候这群知青才彻底明白了林建国话里的意思,他们不是来这里做客,大家得好好招待他们,他们是来这里生活,那就必须得入乡随俗,改掉那些之前的习惯,然后好好在这里生活。
……
高考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参加高考的人来村里登记,然后就不用干活了,好好复习就是了。
村子里的人,对这些知青也前所未有的和善下来,因为当时这些孩子哭,大家也都陪着他们哭。
现在总有一些村民,会往知青点送一些小东西,然后嘱咐他们好好考试,早日回城,他们的父母亲人也肯定在家里期盼着他们早日回家。
……
有对比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当知道别的村里的知青正常干活时,好一点的村里给他们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计,能忙里偷闲的看上几眼书,不好的村里,认为这些人反正都要离开,把最累的活都给他们安排上。
这时候第九生产大队的知青们才会知道,他们能来这个村,当真是运气好,因此对这个村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
林素美和林安一起回到家里,最近这段时间,学校的氛围也不是很好,因为没有教材,学校催了无数次,人家都说了,没时间出版新教材,现在都在给那些参加高考的人出版复习资料,可就算这样,那些复习资料依旧是出一本卖一本,大多数人依旧没有拿到这些资料。
老师们也是头脑活跃的,想办法弄到了书后,就直接上课,没书就让学生们抄写下来,从讲题中讲解知识点,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大家都非常有趣。
而现在,城里是相当热闹。
有人已经看明白了,不管如何,都会有很多人拿不到资料,所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里弄了个大型图书馆,把弄到的资料和各种书籍全都放进去,里面的书只借阅不卖,而且是只准在图书馆里看书。
林素美就听同学说了好多次了,好多人偷书的,为了能把书带出那个图书馆,身上每个部位都藏过。
现在进那个图书馆很好进,没人管,但想要出来,那就得搜身,而且还让这些人互相监督彼此,不要把书带出去,你带出去后,就意味着图书馆里少一本书。
定州中学也学他们弄了个图书馆,也是只准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准把书给带出来。
林素美原本想去图书馆转转,结果被老师给批评了,现在要参加高考的同学时间紧得很,他们这种不参加高考的就别去占用人家资源了。
所以林素美连那个图书馆一次都没有进过。
林素美回到家,就听到自己父母的八卦,这个村里的蔡文芳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大伙都给参加高考的人提供条件了,结果她非不准她丈夫参加高考,在家里闹得厉害。
林建国这个村长,挨家挨户的去做思想工作,就这蔡文芳,死活不松口。
陈冬梅摇摇头:“大家都要参加高考,那蔡文芳死活不肯,她男人能不怨恨她?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哎,大哥又去做她思想工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劝。”
……
于是林素美就知道了,虽然在林建国带领下,这些知青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复习,但是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配合,家里和知青结婚的人总是多有顾忌,总感觉这些人真考上了,肯定就会离开,然后抛下丈夫或者妻子。
林建国就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还是那句话,高考对人家至关重要,你去阻拦了,哪怕你如意了,人家会不恨你?参加高考觉得人家会跑,阻拦了,人家就不会跑?
不管如何,先让别人把高考度过了再说。
林素美坐在林建业对面:“大伯可真辛苦,这些也得管。”
其实也可以不管,但林建国那人吧,性格问题,总希望大伙都好好的。
“那可不是……”陈冬梅说起林建国,又有一大堆话讲。
林素美听着陈冬梅讲述那些过去的经历,哪怕已经听过了,还是老老实实的认真听,让陈冬梅非常的满意。
……
周末的时候,林素美不用去学校,就在家里帮着干活。
红苕已经挖了,挖起来的红苕藤原本是丢给猪吃,林素美就接过了这个活,把红苕尖掐起来,虽说一根藤只有一个尖,但一码一码的红苕尖,那也不是个小事。
林素美掐着红苕尖,有喜欢吃这道菜的,就会来随手抓一把,不喜欢的就算了。
林素美自己蛮喜欢这个菜,炒出来特别的香,尤其是和青椒一起炒,那个味道最正宗。
林素美掐了一小盆后,又有人来抓了些,对方还有点不好意思,林素美却一点都不介意,随便拿就是了,反正还有这么多。
谢长萍现在是周末就喜欢往林素美家跑。
林素美抬眼看到谢长萍,也眯起了眼睛。
两人凑在一起,照旧是说村里的八卦,有些林素美听过了,有些没有听过,不过林素美都会认真的听,这会让讲的人特别开心。
“我们村的知青当真是过得幸福,你都不知道别的村里的知青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人的活不仅没有变的轻松,还变得更重了……”
谢长萍前几天都在别的生产队里转悠,她已经决定了,跟着谢长渝那家伙混,于是谢长渝就安排她出去“推销”那些书,其实哪里需要推销,不过是让谢长萍出去多接触人,和人打交道,毕竟这是做生意不可缺少的环节。
谢长渝还给谢长萍提成,卖出一套书就得多少钱,让谢长萍干得特别积极。
谢长渝这么做,既赚了钱,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
与此同时,在配不起一套书的单本书,他再分别出售。
他自己还悄悄留下了几套书,用作别的用途,如果有那种比较有背景的人找上门来,可以用这书做人情,和对方搭上话,平时这些书没什么价值,可在这个时候,这些书就超越了金钱价值了。
第44章
十月, 恢复高考的文件正式下达, 各个媒体以头条新闻正式发布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无数人热泪喷涌,欢呼雀跃, 这消息就如同甘霖,洒在干渴龟裂的土地里, 唤起了另一种期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第九生产大队, 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如同一声惊雷, 彻底将他们炸醒,在漫天的喜悦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理智的去思考现在的问题。
要报名参加高考,但高考的时间如此紧, 如何好好复习?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料。
就在一群知青因为恢复高考消息传来而热血沸腾后, 现实的问题, 又不得不让他们一颗火热的心暂时冷却下来。
不仅是时间紧, 还有资料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干活。
你当然可以不干活不挣工分,然后对方直接给你安一个好逸恶劳等罪名,在报名高考的问题上作梗, 或者在转粮油关系时不给放行, 就够你喝一壶了, 所以即使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没人敢“离经叛道”一回。
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知青点里的知青被通知去开会。
“这个时间开什么会……”
不怪他们生气,原本就没有复习时间,平时还得干活,现在还要被拉去开那乱七八糟的会议,这能不让人不满吗?
即使是开会,大家也不肯放过这个时间,手上拿着抄写下来的题目或者背诵的内容,一边走去开会,一边解题或者背诵。
等到去石坝子上时,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次开会不仅是知青们参加,是一次全村规模的开会。
其实之前也有几次开会,不过没有知青参加,大家也不以为然,主要是这个生产队开会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林建国跟入了魔一样要修路,大大小小的会议无数,结果竟然真被他给办成了。
村里的村民站一起,知青们站一起,仿佛无形的就分成了天然对立的两派。
林建国站在两块大石头上,别说,有了这两块石头,他不仅变高了,连气势都变得不同了。
林建国咳嗽了一声,拿着大喇叭放到嘴边,这才开口:“让大家在繁忙中来开这次会,我先给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我觉得,这个会不能不开。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对此都有一些想法吧?”
村民们嘀嘀咕咕,知青们闻言也是愣了愣,难道村长想要因此做什么?
林建国叹一口气:“这恢复高考的消息啊,说句实话,对我们村里的人而言,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的就是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分配一个好工作。但是,对我们村那些适龄的孩子和知青来说,这高考,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这是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知青们陆续把手中的书或者纸放下,开始抬头看林建国,对于这个村长,他们没什么怨言,毕竟他真的是一个和善之人,大家有事找他时,他都是能帮则帮,毫无推脱。
“这些孩子,不远千里来到我们村里,不管后来结果如何,但一开始他们的确是抱着报效祖国有所作为的想法来到了这里,然而现实和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完全不同。他们没能大展身手,也没能把他们所学用在我们这里,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如何在这里生存。”林建国顿了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如果我的孩子,辛苦读书那么多年,然后被派往那么远的山村去受苦,我是会特别心疼。”
是啊,当这些知青来到村子里时,大家一开始热情了一下,然后就是嫌弃了。
他们嫌弃这群年轻人不会干活,甚至是连做饭都不会,娇气得不行,一开始还得安排人去做饭,真当自己是少爷小姐?
还有那些女知青,一个个穿的是什么样子,娇气就算了,还妖里妖气的,带坏了村子里的风气。
但有谁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呢?
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城里,接触不到这些庄稼,不知道如何种地,也不懂如何收割农作物,在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穿着,想要用全新的面貌生活时,看到的却是村里人不善的眼神,穿成那样,像来干活的吗?
还有那些小孩子,看到他们的新衣服,一个个拉着父母要买新衣服。这些人,当着他们的面就打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妖里妖气的,干活穿那么好干嘛,臭显摆!
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让这群人多少人在夜里哭。
他们想回城,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
林建国叹了口气,自己就红了眼眶:“大家将心比心啊,我们都有自己的子女,扪心自问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去到那么远的山村,然后被人不解,遇到事的时候也没人拉拔一下,我们得多心疼多难受。”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吼了一句:“村长你想做什么就说,我们大家伙全都无条件支持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都没意见。”
“没意见,都没意见。”
林建国这才点点头:“这参不参加高考,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可对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来说,却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次考试。现在时间本就不多了,我的意思是,让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好好高考,全身心的去做他们要做的事,就别拿土里的活什么打扰他们了。但凡要参加高考的娃,来登记一下,就不用干活了,考上了是他们的本事,考不上我们也按照他们过去干活的工分给他们记上。”
知青们闻言直接都傻了。
然而村民们那边——都听村长的,村长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他们好好参加高考,地里的活我们自己都能干。
还有一些妇女在那里小声嘀咕,现在也没有什么活,不就挖红苕,种土豆么,都是小事,轻松得很。
在这个时候,这些村民们表达出来的善意,才让这群人再也忍不住流出眼泪来。
是啊,村民们嫌弃他们作风不好,穿得妖气,可他们又何尝没有嫌弃他们?说话粗俗,动不动都吵架闹腾,平时扣扣索索有钱也不知道吃顿好的,还要对别人指指点点……
其实村民们这想法,何尝不是林建国的努力,为了说服全村的人,会都不知道开了多少了,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告诉大家现在对参加高考的娃来说真的很重要,大家就辛苦一下,在这个时候帮这些娃分担一下,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来参加高考。
做这些事,不求这些孩子心里记着大伙的好,只求他们别怨大家,大家也没有给他们拖后腿就行了。
谁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呢?将心比心,只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事都能够理解了。
一开始大家都不高兴,这些人参加高考不就是为了回城么,反正都是些留不住的白眼狼。但换个角度去想,人家本就从城里来,想回城,有错吗?
村民们没意见,当他们看到这群半大的孩子哭得不能自已时,纷纷去安慰,这两个群体,前所未有的融洽起来。
“大家既然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做了。”林建国松了一口气,看向这些泪意融融的知青们,“孩子们,你们来到这里,受了很多苦,我都知道。想必你们心中还有一些怨言,为什么就对你们那么残忍。但孩子们啊,你们来这里如果是做客,我们一定好生招待你们,但你们不是啊,你们得在这里生活,那就必须学会在这里过日子。”
林建国看向这些知青,眼神温和慈爱:“小张啊,你刚来这里的时候,不会煮饭,把一锅饭都给煮糊了,现在学会做饭没有。”
“学会了,早学会了。”被喊小张的女子擦擦眼泪。
“小王,你下田插秧的时候,遇到了蚂蟥,吓得摔进田里又哭又闹。上次看到你,都能不眨眼的把蚂蟥从脚上拿起来甩开了。”
被叫小王的也泪盈盈的,是啊,当时多丢人。
林建国继续道:“小陈,你第一次割稻谷的时候,不信邪,不肯把自己裹着,短袖短裤就上了,结果全身都痒了好几天。到后来,你干啥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大家是又哭又忍不住笑了。
林建国一个说一个,每一个他都能记住,这些孩子,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自己做饭洗衣服,能够养小鸡,能够自己去割稻谷掰玉米,甚至还学会了自己修建房屋,修正农具……
这些都是进步,也是要在这里生活的技能。
这时候这群知青才彻底明白了林建国话里的意思,他们不是来这里做客,大家得好好招待他们,他们是来这里生活,那就必须得入乡随俗,改掉那些之前的习惯,然后好好在这里生活。
……
高考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参加高考的人来村里登记,然后就不用干活了,好好复习就是了。
村子里的人,对这些知青也前所未有的和善下来,因为当时这些孩子哭,大家也都陪着他们哭。
现在总有一些村民,会往知青点送一些小东西,然后嘱咐他们好好考试,早日回城,他们的父母亲人也肯定在家里期盼着他们早日回家。
……
有对比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当知道别的村里的知青正常干活时,好一点的村里给他们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计,能忙里偷闲的看上几眼书,不好的村里,认为这些人反正都要离开,把最累的活都给他们安排上。
这时候第九生产大队的知青们才会知道,他们能来这个村,当真是运气好,因此对这个村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
林素美和林安一起回到家里,最近这段时间,学校的氛围也不是很好,因为没有教材,学校催了无数次,人家都说了,没时间出版新教材,现在都在给那些参加高考的人出版复习资料,可就算这样,那些复习资料依旧是出一本卖一本,大多数人依旧没有拿到这些资料。
老师们也是头脑活跃的,想办法弄到了书后,就直接上课,没书就让学生们抄写下来,从讲题中讲解知识点,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大家都非常有趣。
而现在,城里是相当热闹。
有人已经看明白了,不管如何,都会有很多人拿不到资料,所以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里弄了个大型图书馆,把弄到的资料和各种书籍全都放进去,里面的书只借阅不卖,而且是只准在图书馆里看书。
林素美就听同学说了好多次了,好多人偷书的,为了能把书带出那个图书馆,身上每个部位都藏过。
现在进那个图书馆很好进,没人管,但想要出来,那就得搜身,而且还让这些人互相监督彼此,不要把书带出去,你带出去后,就意味着图书馆里少一本书。
定州中学也学他们弄了个图书馆,也是只准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准把书给带出来。
林素美原本想去图书馆转转,结果被老师给批评了,现在要参加高考的同学时间紧得很,他们这种不参加高考的就别去占用人家资源了。
所以林素美连那个图书馆一次都没有进过。
林素美回到家,就听到自己父母的八卦,这个村里的蔡文芳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大伙都给参加高考的人提供条件了,结果她非不准她丈夫参加高考,在家里闹得厉害。
林建国这个村长,挨家挨户的去做思想工作,就这蔡文芳,死活不松口。
陈冬梅摇摇头:“大家都要参加高考,那蔡文芳死活不肯,她男人能不怨恨她?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哎,大哥又去做她思想工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劝。”
……
于是林素美就知道了,虽然在林建国带领下,这些知青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复习,但是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配合,家里和知青结婚的人总是多有顾忌,总感觉这些人真考上了,肯定就会离开,然后抛下丈夫或者妻子。
林建国就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还是那句话,高考对人家至关重要,你去阻拦了,哪怕你如意了,人家会不恨你?参加高考觉得人家会跑,阻拦了,人家就不会跑?
不管如何,先让别人把高考度过了再说。
林素美坐在林建业对面:“大伯可真辛苦,这些也得管。”
其实也可以不管,但林建国那人吧,性格问题,总希望大伙都好好的。
“那可不是……”陈冬梅说起林建国,又有一大堆话讲。
林素美听着陈冬梅讲述那些过去的经历,哪怕已经听过了,还是老老实实的认真听,让陈冬梅非常的满意。
……
周末的时候,林素美不用去学校,就在家里帮着干活。
红苕已经挖了,挖起来的红苕藤原本是丢给猪吃,林素美就接过了这个活,把红苕尖掐起来,虽说一根藤只有一个尖,但一码一码的红苕尖,那也不是个小事。
林素美掐着红苕尖,有喜欢吃这道菜的,就会来随手抓一把,不喜欢的就算了。
林素美自己蛮喜欢这个菜,炒出来特别的香,尤其是和青椒一起炒,那个味道最正宗。
林素美掐了一小盆后,又有人来抓了些,对方还有点不好意思,林素美却一点都不介意,随便拿就是了,反正还有这么多。
谢长萍现在是周末就喜欢往林素美家跑。
林素美抬眼看到谢长萍,也眯起了眼睛。
两人凑在一起,照旧是说村里的八卦,有些林素美听过了,有些没有听过,不过林素美都会认真的听,这会让讲的人特别开心。
“我们村的知青当真是过得幸福,你都不知道别的村里的知青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人的活不仅没有变的轻松,还变得更重了……”
谢长萍前几天都在别的生产队里转悠,她已经决定了,跟着谢长渝那家伙混,于是谢长渝就安排她出去“推销”那些书,其实哪里需要推销,不过是让谢长萍出去多接触人,和人打交道,毕竟这是做生意不可缺少的环节。
谢长渝还给谢长萍提成,卖出一套书就得多少钱,让谢长萍干得特别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