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_分卷阅读_203
等送完宾客后,已是夜幕降临,明月升起,光辉洒下。
方仁霄今天高兴得很,含笑道:“老夫将近知天命之年才坐到你这个位置, 如今你提前十年就做到了,指不定你以后能升到正四品。好,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顾青云摸摸脑袋, 笑道:“老师,这可不一定,以后的事很难说。”事实上,寒门官员想突破正五品的限制是需要机缘的, 他自己保持中立,一心沉浸在读书学问中, 即便做事认真严谨, 但官场上的交际没有深入,有好事很难轮到他。
这次他能得到这个位置,虽说早就有预感, 但明旨下来时,还是觉得惊喜。
方仁霄见他如此,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这样保持下去就好了,毕竟身后有一家子在,且你不是那种会钻营的性子,勉强你反而不妥。你之后继续写书,在算学方面继续精进,以后成为大师也是一条适合你的路子。”
在旁边看了这么多年,他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弟子,为人正直老实,在官场浸淫已久,依然学不来手段,权欲之心相比之下还是很淡薄,不过傻人有傻福,一路走来,大都是顺顺当当的。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以后再往学术方面发展,总归得到人们的几分尊敬,就算做错什么事,最差的结果大不了是贬官回乡罢了。
和方子茗相比,差距甚远。
“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顾青云嘿嘿一笑,“等我年纪再大一点,我觉得去国子监挺不错的。”他倒是想去皇家书院,只他是文官,威望不够,肯定不行。
“国子监?不错。”在这大喜的日子,方仁霄倒是没有说顾青云没有大志,反而凝神思考,“再不济是不是还可以去翰林院养老?”
“呵呵,老师,您可真了解我。”顾青云竖起大拇指,一边扶着他往房里走去,一边笑道,“今日还有件喜事,咱们房子后面的那户人家人口越来越多,快住不下了,偶有摩擦,我在这边都能听说,现在他们就想着卖掉这座房子然后再去别的地方买座大的,我今天知道消息,就和他们约好了,他们要卖的话就卖给我。”
自从上次改建房子,顾青云就发现自家房子太小了,才二进的房子,以前还好,一家五口人,绰绰有余,现在不行了,孩子们渐渐长大,以后孙子孙女长大,还有他爹娘上京,那该如何住?
只是左看右看,房子的一边是大路,另一边是方宅,没有买卖的余地,只能往后面和他们挨着的人家看,但人家住得好好的,不会无缘无故搬家,所以只能按下不提,不过他还是一直关注那户人家,现在机会终于来临。
哈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事实上,两进的院子有二十多间房,肯定是够住的,只是大家挤在一起终究不美。再者,他享受了这么多年,庭院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和简薇亲手布置的,一直看着它们慢慢长成如今繁茂的模样,只要一想到以后要拔掉它们就心疼,特别是那棵银杏树,是他中进士那一年亲手栽下的,此树寿命有千载,可以活很久,说不准还能活到后世呢。
银杏果又别名白果,有缩尿之功,以前他考殿试时就是吃了白果才上殿的,而银杏树长得极为好看,他很是舍不得。
“后面那户人家?”方仁霄思索一会,很快就找出对应的名字,“是鸿胪寺左少卿管大人,嗯,他家子孙昌盛,是住不下了。”
“是的,之前他还找过我,问我是否有搬家的打算,我当然说不。”鸿胪寺左少卿是从五品,鸿胪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也是顾青云心仪的一个部门。
对于他的回答,当时对方没有流露出什么神色,但只要看看顾青云的人口数和他家的人口数,就知道两家谁会先忍不住。
“买下来也好,房子宽敞一点,有良哥儿和辰哥儿在,以后子孙自是不会少的。最不济,等老夫和你外婆不在了,现在的房子就是你们的,这样也够宽敞了。”方仁霄沿着抄手游廊走着,一边淡淡地说道。
顾青云一听,忙抓住他的手臂,停止脚步,急声道:“老师,您可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您现在还年轻得很,离百岁还有几十年呢。还有,我和薇儿不要您那座房子,留给子茗最好。”这是他的真心话,对于方仁霄和连氏的财产,没有半点觊觎。
他自己有赚钱的能力,何必盯着老人家这一份不放?最重要的是,岳父岳母和方子茗他们都比他有资格。
感受到手中手臂的枯瘦,没有以前的健壮有力,顾青云眼睛猛眨,心中痛楚,几欲落泪。一想到方仁霄要离他而去,他就心里难受得不行。
如果顾季山和老陈氏是因为血缘关系上的先天亲近,那方仁霄就是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亲密了,尤其是一路走来,方仁霄对自己指导良多,帮助极大,没有他可能就没有自己如今的一切。这么多年了,自己和方仁霄相处的时间比和老家的长辈们还要长,感情自是极为深厚的。
“老师,您以后不许说这些不好的话,你们要一直活着,健健康康的。”顾青云又强调了一遍。
就着走廊上的烛光,方仁霄看着顾青云眼里的水亮,很是震动,连忙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好了好了,老夫只是说说而已,世界这么美好,老夫还没活够呢。”
顾青云看到身后跟着的下人安静地退后几步,就掏出手帕擦擦眼睛,低声道:“不知为何,我有时总会特别敏感。反正,我不喜欢您说这些话。”
“好好好,以后再也不说了。”方仁霄忙使劲地点点头,声音放柔。
一时之间,师徒二人相对有些无言,只是气氛很是静谧美好。
送方仁霄到房门后,顾青云又叮嘱下人几句,这才从隔壁回家。
他一路走着,一路看着明月,清冷的月光下,有些寒意袭身,他的心情不甚美妙。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可是他多希望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能有他在乎的人一路陪伴。
想着想着,他又忍不住苦笑,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顾青云收拾好心情后才回房,简薇见他这么久才回来也不在意,只以为他和方仁霄有话聊。不过当她听到后面的管姓人家愿意出售房子后,顿时大喜。
“好,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这两列的房子格局差不多,那边也是两进的,合起来就有四进,够住了。不过……”她算了算,“以前咱们家买这套房子是五百多两,加上修建就一共花了七百两左右,如今肯定涨价了,现在买两千两应该要的,这个位置的地段很好。”这价格提升得太快了,可是没办法,周围都是官宦人家,这个地段就值这个价。
“差不多是这个价格,咱们家够钱吗?”顾青云还以为自己苦尽甘来呢,没想到买个房就再次陷入烦恼了,“我还有一笔钱在长亭那里,我那些书陆陆续续地卖,还有收入,今天长亭跟我说了,我估计了下,应该有三百两。”
“咱们不必卖田庄和铺子,上次良哥儿成亲有礼金,大不了偷偷卖些摆设。”简薇倒是很镇定,她的首饰极多,有些金银是可以卖的。
“我写信回乡,看爹娘那边是否还有银子剩下。”顾青云摸摸下巴,心中有一股羞愧感,没想到自己这么大了,还需问爹娘要钱。
他想到前面几次爹娘写信来时老是问自己够不够钱用,还说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攒下一笔银子,就等着他用了,家里的地买得差不多,林溪村不大,所有空闲的地都被他们家和大爷爷家买了,隔壁村的也买了一些,再远一些的爹就没买,反而把银钱攒起来,说要以防万一。
顾青云说了几次都不管用,上次大儿子回来时还偷偷说过,说爹娘攒钱是为了让他打点用的,只是他一直没用到。
简薇点点头,这个倒是不用急,管家那边还需要物色新的房子,还可以拖一段时间。
*
赵郎中致仕,顾青云上位,请了司里的官吏吃过饭喝过酒后,事情就进入正轨。他不是空降进来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已经让众人熟悉起来,再者顾青云做人做事不差,所以其他人在工作上依然很配合,让他意外的是,接替他位置的是以前户部认识的王主事。
他外放三年学政后,回来时还是做主事,本来心情一直很愤懑的,没想到如今倒是调到工部来了,还做了他的副官。
顾青云本来很高兴的,毕竟是熟人,只是当他听说对方走了太子的门路后,就只能谨慎从事了。
在他已经适应新的职位时,九月份,消息传来,顾永辰考中秀才,院试排在第二,没有连中小三元。而顾永良依旧在家读书,没有上京。
第217章 默契
“不错。”顾青云看着信笺, 露出欢喜的笑容,“小鱼儿十五岁能考中秀才很优秀了, 我得写信表扬他一番。”一不小心就说出小名。
“第一名是谁?”简薇连忙追问。
“郡里的一名少年, 名字叫卢开云,今年十六岁,嗯, 这户人家我认识,他父亲是知府,和张兄是进士同年。”顾青云手指抚过对方的名字,笑道,“小鱼儿在信中很佩服对方, 不错,亏我还以为他会愤愤不平。”不怕有挫折, 就怕孩子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至于小鱼儿在信中流露出的遗憾是很正常的, 到底比他大哥差上一点,不过在顾青云心目中,考到这种程度他已经很满意了。
“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家的身体是否康健?”简薇折好母亲写的信,抬头又问道。
顾青云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收, 沉声道:“病情已控制,只能将养着。”他没说的是, 两位老人家就是在熬着日子了, 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他没想到老陈氏一向坚强,但在顾季山病倒的情况下, 她会坚持伺候他,谁劝也不听。在顾季山病情好转后,老陈氏也跟着病倒了,让家里的人跟着慌起来。
用何大夫的话来说,就看能拖多久,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
这样一来,顾青云想请假回去侍疾都不行,除非他想辞官,否则就得在京城等消息。
简薇抬眼看他:“要不我回去侍疾?”
她这么一说,顾青云眼睛一亮,只是一想到京城的应酬和方仁霄、连氏,他就暂时打消这个念头:“家里有良哥儿兄弟俩就够了,再说了,还有我爹和二叔他们在,你在京城有很多事情要做。”
顾永良之所以一直没上京,一是为了照顾顾季山他们,二是因为在林山县气氛很是安静,觉得适合他读书。
方仁霄本来觉得这样不好,两年后就得考会试了,还不如回京,毕竟京城的资源丰富,在他和自己在,还可以指导功课,只是想到顾季山和老陈氏,就妥协了,没再说什么。
会试三年一次,这次不行,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但能尽孝的机会失去就不能再来了。而且有顾永良在,顾永辰还有个人指导。
“就是委屈了瑶儿,她一个公侯家的小姐一成亲就到咱们老家去,离开父母。”简薇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满意,“这还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们夫妻感情?”
这对婆媳只相处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两人的性情颇为相似,很合得来。
顾青云跟着点点头,只是他觉得应该没事,大儿子的信中没有表露出来,当然,没有表露也是正常的。
“良哥儿会处理好的。”顾青云还是对自己大儿子的魅力和大儿媳的人品有信心。
傍晚方仁霄和连氏从郊外爬山回来,听到顾永辰中秀才时,都很是高兴。
“这么一来,明年的八月份,辰哥儿就得和瑜哥儿一起去考乡试了?”连氏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瑜哥儿作为舅舅,万一考不过外甥,这面子……”她还是很关心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外孙的,尤其简瑜人是不大着调,但他人长得俊,嘴甜,会哄人,所以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后就迅速成为连氏的心头好。
顾青云和简薇面面相觑,半响说不出话来。
舅舅考不过外甥,之前不是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吗?
顾景似乎也想到这个事,黑亮的眼睛看向顾青云和简薇,眼里流露出笑意。
方仁霄瞪眼:“这不是常见的事?别说是甥舅一起考,就是父子同考,再加上个爷爷,一家三辈同进考场也不稀奇。考不过就考不过,难不成咱们辰哥儿还得为了照顾舅舅的面子故意落榜?那个不争气的家伙。”
顾青云一听,忙开口道:“外婆,您放心,瑜哥儿上次来京已经懂事了,念书也很努力,老师又教过他,家里还有岳父在,这次肯定没问题。”
简薇在一旁跟着点头,又笑着说道:“这次院试,大姐家的丹参也中了秀才,虽说是挂在榜尾,但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大姐他们一定很开心。”
“何家的?”方仁霄记性还是很好的,“老夫记得他年纪已经有……”他暗自算了算,半响没开口。
顾青云忍住笑,道:“我这个大外甥比咱们家良哥儿正好大十岁,今年二十九岁,这次中秀才,只能说不容易。”别看家里的小孩一个个中秀才年纪都很小,好像很容易似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的寒门学子在三十岁之前中秀才都属于正常。
方仁霄一听就没了兴趣,咕哝道:“举人四十岁之前不中就不必再考,进士是五十岁之前就得考上才好。”
顾青云赞同,他做了两任的副主考官,心中清楚这个潜规则:“年纪太大录取了也做不了多少年的活,在考官看来,这是浪费机会,还不如把机会让给那些年轻点的人。不过大外甥还有几次机会,兴许他如今就开窍了呢,这种例子古往今来不少,有些人几十年不中,一中就从童生一路顺利成为进士,呵呵,大家都说这是时来运转,挡都挡不住。”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虽说是可以学到老考到老,但过了一定的年龄,考上的机率会越来越小,除非你真的出色到一定程度。
可是如果出色到一定程度的话,早就可以考上了,毕竟如今的科考,主观性比以前减少很多。比如说算学题,这是有标准答案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
想到乡试,他又在琢磨着明年的乡试自己要不要去申请做主考官,他如今在工部各方面的关系已经理顺,渐入佳境,离开一段时间是可以的。
只是一想到王翎知王主事,不对,是王员外郎他就止住这个念头。
做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后,身为一司的主官,他的直属上官就变成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可以说他的交际圈子一下子就提高了一个档次。相对应的,就是情况更为复杂。
他还真怕自己去做主考官期间,王翎知会不会背着他做出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就算以前两人通过蹴鞠赛成为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但在官场上,这种关系很不牢靠。
即便王翎知是那种性格豪爽、似乎没有什么心眼的北方大汉,顾青云也不敢轻易脱手自己手中的工作,把大权让给他。要知道太子如今的地位还处于微妙状态,只能说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扑所迷离,就算有皇后娘娘作为润滑剂,貌似也不济事。
好吧,顾青云想到小时候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皇子现在变得如此聪明,他表面上似乎没有和太子竞争的念头,可处处在刷存在感。又想到太子那些比他小一点的兄弟们,还有后宫一群女人,单是这些八卦都足以让大家说上个三天三夜。
皇帝四十岁登基,御宇二十二年,今年六十二岁,大皇子二十九,太子二十二,后面的皇子有几个都已经超过十八岁,偏偏当今太会保养了,身体没有传出什么毛病。
有一个长寿的皇帝,作为太子就得万分小心。
顾青云觉得自己对皇家的事敬而远之是对的,有人实在逼迫太甚的话,他大不了辞官。
似乎因为这事,最近这一年来,谢长亭都很少约他出去了,尤其是他升为郎中后。
顾青云有些感动,又想到自己写的书已经完成,估摸着过几天就可以和谢长亭商量出版刻书的事了。
他正想到这里呢,方仁霄就问起明年乡试的事,当听说顾青云不去试差后就点点头,道:“也好,毕竟明年辰哥儿要去考,就算你不在越省,也会有人牵强附会抨击你,指正不公。有时落榜的秀才中会有几个蛮不讲理的,没得惹来一身腥。”
顾青云默然,如果他成为主考官,肯定不能在越省监考,但那些落榜的秀才可不管,觉得你爹是主考官,他肯定知道答案,指不定顾永辰就是作弊呢,毕竟乡试的卷子,有一部分的考题是相同的,大家可不会给你找逻辑关系,验证作弊的不可能性,反而会因为妒忌听风就是雨。
不过,主副考官都是从京城派出的,大家都是京官,就算不是同僚也会听过对方的名字。他不能否认的是,大家相互间的确是有一种默契在。比如说他和庞喜林,两人是好友,如果庞喜林在越省主持乡试,到了最后排名阶段时,他看到顾永辰的卷子落在最后,就算不把他提到第一,也会放在前十位,这是主考官的权力,别人辩驳不得。
而他呢,看到关系好的同僚子侄名字,只要对方的卷子进入到最后的范围,不是自己的亲属,不在回避的范围,那他肯定会录取,名次还会稍微提高一点。这是一种默契,自从有科举制度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顾青云做过两任副考官就发现了,他也默默地承认这个潜规则。
今天他录取别人的子侄,他日在考场上别人就会回报他,抬一抬手,对他的后代子孙有好处。
书香门第就是这么来的,要不然怎么说书香世家的人脉广,还代代有精英出呢?
以后小鱼儿的婚事,顾青云打定主意就在书香门第中找。
*
既然打定主意不去做什么主考官副考官,顾青云就利用空闲时间安定写自己的书。到了工部,虽然业务很是繁忙,得经常出差,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很多素材和经验,得到很多实践的机会。
方仁霄今天高兴得很,含笑道:“老夫将近知天命之年才坐到你这个位置, 如今你提前十年就做到了,指不定你以后能升到正四品。好,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顾青云摸摸脑袋, 笑道:“老师,这可不一定,以后的事很难说。”事实上,寒门官员想突破正五品的限制是需要机缘的, 他自己保持中立,一心沉浸在读书学问中, 即便做事认真严谨, 但官场上的交际没有深入,有好事很难轮到他。
这次他能得到这个位置,虽说早就有预感, 但明旨下来时,还是觉得惊喜。
方仁霄见他如此,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这样保持下去就好了,毕竟身后有一家子在,且你不是那种会钻营的性子,勉强你反而不妥。你之后继续写书,在算学方面继续精进,以后成为大师也是一条适合你的路子。”
在旁边看了这么多年,他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弟子,为人正直老实,在官场浸淫已久,依然学不来手段,权欲之心相比之下还是很淡薄,不过傻人有傻福,一路走来,大都是顺顺当当的。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以后再往学术方面发展,总归得到人们的几分尊敬,就算做错什么事,最差的结果大不了是贬官回乡罢了。
和方子茗相比,差距甚远。
“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顾青云嘿嘿一笑,“等我年纪再大一点,我觉得去国子监挺不错的。”他倒是想去皇家书院,只他是文官,威望不够,肯定不行。
“国子监?不错。”在这大喜的日子,方仁霄倒是没有说顾青云没有大志,反而凝神思考,“再不济是不是还可以去翰林院养老?”
“呵呵,老师,您可真了解我。”顾青云竖起大拇指,一边扶着他往房里走去,一边笑道,“今日还有件喜事,咱们房子后面的那户人家人口越来越多,快住不下了,偶有摩擦,我在这边都能听说,现在他们就想着卖掉这座房子然后再去别的地方买座大的,我今天知道消息,就和他们约好了,他们要卖的话就卖给我。”
自从上次改建房子,顾青云就发现自家房子太小了,才二进的房子,以前还好,一家五口人,绰绰有余,现在不行了,孩子们渐渐长大,以后孙子孙女长大,还有他爹娘上京,那该如何住?
只是左看右看,房子的一边是大路,另一边是方宅,没有买卖的余地,只能往后面和他们挨着的人家看,但人家住得好好的,不会无缘无故搬家,所以只能按下不提,不过他还是一直关注那户人家,现在机会终于来临。
哈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事实上,两进的院子有二十多间房,肯定是够住的,只是大家挤在一起终究不美。再者,他享受了这么多年,庭院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和简薇亲手布置的,一直看着它们慢慢长成如今繁茂的模样,只要一想到以后要拔掉它们就心疼,特别是那棵银杏树,是他中进士那一年亲手栽下的,此树寿命有千载,可以活很久,说不准还能活到后世呢。
银杏果又别名白果,有缩尿之功,以前他考殿试时就是吃了白果才上殿的,而银杏树长得极为好看,他很是舍不得。
“后面那户人家?”方仁霄思索一会,很快就找出对应的名字,“是鸿胪寺左少卿管大人,嗯,他家子孙昌盛,是住不下了。”
“是的,之前他还找过我,问我是否有搬家的打算,我当然说不。”鸿胪寺左少卿是从五品,鸿胪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也是顾青云心仪的一个部门。
对于他的回答,当时对方没有流露出什么神色,但只要看看顾青云的人口数和他家的人口数,就知道两家谁会先忍不住。
“买下来也好,房子宽敞一点,有良哥儿和辰哥儿在,以后子孙自是不会少的。最不济,等老夫和你外婆不在了,现在的房子就是你们的,这样也够宽敞了。”方仁霄沿着抄手游廊走着,一边淡淡地说道。
顾青云一听,忙抓住他的手臂,停止脚步,急声道:“老师,您可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您现在还年轻得很,离百岁还有几十年呢。还有,我和薇儿不要您那座房子,留给子茗最好。”这是他的真心话,对于方仁霄和连氏的财产,没有半点觊觎。
他自己有赚钱的能力,何必盯着老人家这一份不放?最重要的是,岳父岳母和方子茗他们都比他有资格。
感受到手中手臂的枯瘦,没有以前的健壮有力,顾青云眼睛猛眨,心中痛楚,几欲落泪。一想到方仁霄要离他而去,他就心里难受得不行。
如果顾季山和老陈氏是因为血缘关系上的先天亲近,那方仁霄就是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亲密了,尤其是一路走来,方仁霄对自己指导良多,帮助极大,没有他可能就没有自己如今的一切。这么多年了,自己和方仁霄相处的时间比和老家的长辈们还要长,感情自是极为深厚的。
“老师,您以后不许说这些不好的话,你们要一直活着,健健康康的。”顾青云又强调了一遍。
就着走廊上的烛光,方仁霄看着顾青云眼里的水亮,很是震动,连忙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好了好了,老夫只是说说而已,世界这么美好,老夫还没活够呢。”
顾青云看到身后跟着的下人安静地退后几步,就掏出手帕擦擦眼睛,低声道:“不知为何,我有时总会特别敏感。反正,我不喜欢您说这些话。”
“好好好,以后再也不说了。”方仁霄忙使劲地点点头,声音放柔。
一时之间,师徒二人相对有些无言,只是气氛很是静谧美好。
送方仁霄到房门后,顾青云又叮嘱下人几句,这才从隔壁回家。
他一路走着,一路看着明月,清冷的月光下,有些寒意袭身,他的心情不甚美妙。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可是他多希望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能有他在乎的人一路陪伴。
想着想着,他又忍不住苦笑,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顾青云收拾好心情后才回房,简薇见他这么久才回来也不在意,只以为他和方仁霄有话聊。不过当她听到后面的管姓人家愿意出售房子后,顿时大喜。
“好,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这两列的房子格局差不多,那边也是两进的,合起来就有四进,够住了。不过……”她算了算,“以前咱们家买这套房子是五百多两,加上修建就一共花了七百两左右,如今肯定涨价了,现在买两千两应该要的,这个位置的地段很好。”这价格提升得太快了,可是没办法,周围都是官宦人家,这个地段就值这个价。
“差不多是这个价格,咱们家够钱吗?”顾青云还以为自己苦尽甘来呢,没想到买个房就再次陷入烦恼了,“我还有一笔钱在长亭那里,我那些书陆陆续续地卖,还有收入,今天长亭跟我说了,我估计了下,应该有三百两。”
“咱们不必卖田庄和铺子,上次良哥儿成亲有礼金,大不了偷偷卖些摆设。”简薇倒是很镇定,她的首饰极多,有些金银是可以卖的。
“我写信回乡,看爹娘那边是否还有银子剩下。”顾青云摸摸下巴,心中有一股羞愧感,没想到自己这么大了,还需问爹娘要钱。
他想到前面几次爹娘写信来时老是问自己够不够钱用,还说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攒下一笔银子,就等着他用了,家里的地买得差不多,林溪村不大,所有空闲的地都被他们家和大爷爷家买了,隔壁村的也买了一些,再远一些的爹就没买,反而把银钱攒起来,说要以防万一。
顾青云说了几次都不管用,上次大儿子回来时还偷偷说过,说爹娘攒钱是为了让他打点用的,只是他一直没用到。
简薇点点头,这个倒是不用急,管家那边还需要物色新的房子,还可以拖一段时间。
*
赵郎中致仕,顾青云上位,请了司里的官吏吃过饭喝过酒后,事情就进入正轨。他不是空降进来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已经让众人熟悉起来,再者顾青云做人做事不差,所以其他人在工作上依然很配合,让他意外的是,接替他位置的是以前户部认识的王主事。
他外放三年学政后,回来时还是做主事,本来心情一直很愤懑的,没想到如今倒是调到工部来了,还做了他的副官。
顾青云本来很高兴的,毕竟是熟人,只是当他听说对方走了太子的门路后,就只能谨慎从事了。
在他已经适应新的职位时,九月份,消息传来,顾永辰考中秀才,院试排在第二,没有连中小三元。而顾永良依旧在家读书,没有上京。
第217章 默契
“不错。”顾青云看着信笺, 露出欢喜的笑容,“小鱼儿十五岁能考中秀才很优秀了, 我得写信表扬他一番。”一不小心就说出小名。
“第一名是谁?”简薇连忙追问。
“郡里的一名少年, 名字叫卢开云,今年十六岁,嗯, 这户人家我认识,他父亲是知府,和张兄是进士同年。”顾青云手指抚过对方的名字,笑道,“小鱼儿在信中很佩服对方, 不错,亏我还以为他会愤愤不平。”不怕有挫折, 就怕孩子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至于小鱼儿在信中流露出的遗憾是很正常的, 到底比他大哥差上一点,不过在顾青云心目中,考到这种程度他已经很满意了。
“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家的身体是否康健?”简薇折好母亲写的信,抬头又问道。
顾青云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收, 沉声道:“病情已控制,只能将养着。”他没说的是, 两位老人家就是在熬着日子了, 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他没想到老陈氏一向坚强,但在顾季山病倒的情况下, 她会坚持伺候他,谁劝也不听。在顾季山病情好转后,老陈氏也跟着病倒了,让家里的人跟着慌起来。
用何大夫的话来说,就看能拖多久,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
这样一来,顾青云想请假回去侍疾都不行,除非他想辞官,否则就得在京城等消息。
简薇抬眼看他:“要不我回去侍疾?”
她这么一说,顾青云眼睛一亮,只是一想到京城的应酬和方仁霄、连氏,他就暂时打消这个念头:“家里有良哥儿兄弟俩就够了,再说了,还有我爹和二叔他们在,你在京城有很多事情要做。”
顾永良之所以一直没上京,一是为了照顾顾季山他们,二是因为在林山县气氛很是安静,觉得适合他读书。
方仁霄本来觉得这样不好,两年后就得考会试了,还不如回京,毕竟京城的资源丰富,在他和自己在,还可以指导功课,只是想到顾季山和老陈氏,就妥协了,没再说什么。
会试三年一次,这次不行,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但能尽孝的机会失去就不能再来了。而且有顾永良在,顾永辰还有个人指导。
“就是委屈了瑶儿,她一个公侯家的小姐一成亲就到咱们老家去,离开父母。”简薇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满意,“这还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们夫妻感情?”
这对婆媳只相处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两人的性情颇为相似,很合得来。
顾青云跟着点点头,只是他觉得应该没事,大儿子的信中没有表露出来,当然,没有表露也是正常的。
“良哥儿会处理好的。”顾青云还是对自己大儿子的魅力和大儿媳的人品有信心。
傍晚方仁霄和连氏从郊外爬山回来,听到顾永辰中秀才时,都很是高兴。
“这么一来,明年的八月份,辰哥儿就得和瑜哥儿一起去考乡试了?”连氏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瑜哥儿作为舅舅,万一考不过外甥,这面子……”她还是很关心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外孙的,尤其简瑜人是不大着调,但他人长得俊,嘴甜,会哄人,所以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后就迅速成为连氏的心头好。
顾青云和简薇面面相觑,半响说不出话来。
舅舅考不过外甥,之前不是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吗?
顾景似乎也想到这个事,黑亮的眼睛看向顾青云和简薇,眼里流露出笑意。
方仁霄瞪眼:“这不是常见的事?别说是甥舅一起考,就是父子同考,再加上个爷爷,一家三辈同进考场也不稀奇。考不过就考不过,难不成咱们辰哥儿还得为了照顾舅舅的面子故意落榜?那个不争气的家伙。”
顾青云一听,忙开口道:“外婆,您放心,瑜哥儿上次来京已经懂事了,念书也很努力,老师又教过他,家里还有岳父在,这次肯定没问题。”
简薇在一旁跟着点头,又笑着说道:“这次院试,大姐家的丹参也中了秀才,虽说是挂在榜尾,但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大姐他们一定很开心。”
“何家的?”方仁霄记性还是很好的,“老夫记得他年纪已经有……”他暗自算了算,半响没开口。
顾青云忍住笑,道:“我这个大外甥比咱们家良哥儿正好大十岁,今年二十九岁,这次中秀才,只能说不容易。”别看家里的小孩一个个中秀才年纪都很小,好像很容易似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的寒门学子在三十岁之前中秀才都属于正常。
方仁霄一听就没了兴趣,咕哝道:“举人四十岁之前不中就不必再考,进士是五十岁之前就得考上才好。”
顾青云赞同,他做了两任的副主考官,心中清楚这个潜规则:“年纪太大录取了也做不了多少年的活,在考官看来,这是浪费机会,还不如把机会让给那些年轻点的人。不过大外甥还有几次机会,兴许他如今就开窍了呢,这种例子古往今来不少,有些人几十年不中,一中就从童生一路顺利成为进士,呵呵,大家都说这是时来运转,挡都挡不住。”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虽说是可以学到老考到老,但过了一定的年龄,考上的机率会越来越小,除非你真的出色到一定程度。
可是如果出色到一定程度的话,早就可以考上了,毕竟如今的科考,主观性比以前减少很多。比如说算学题,这是有标准答案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
想到乡试,他又在琢磨着明年的乡试自己要不要去申请做主考官,他如今在工部各方面的关系已经理顺,渐入佳境,离开一段时间是可以的。
只是一想到王翎知王主事,不对,是王员外郎他就止住这个念头。
做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后,身为一司的主官,他的直属上官就变成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可以说他的交际圈子一下子就提高了一个档次。相对应的,就是情况更为复杂。
他还真怕自己去做主考官期间,王翎知会不会背着他做出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就算以前两人通过蹴鞠赛成为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但在官场上,这种关系很不牢靠。
即便王翎知是那种性格豪爽、似乎没有什么心眼的北方大汉,顾青云也不敢轻易脱手自己手中的工作,把大权让给他。要知道太子如今的地位还处于微妙状态,只能说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扑所迷离,就算有皇后娘娘作为润滑剂,貌似也不济事。
好吧,顾青云想到小时候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皇子现在变得如此聪明,他表面上似乎没有和太子竞争的念头,可处处在刷存在感。又想到太子那些比他小一点的兄弟们,还有后宫一群女人,单是这些八卦都足以让大家说上个三天三夜。
皇帝四十岁登基,御宇二十二年,今年六十二岁,大皇子二十九,太子二十二,后面的皇子有几个都已经超过十八岁,偏偏当今太会保养了,身体没有传出什么毛病。
有一个长寿的皇帝,作为太子就得万分小心。
顾青云觉得自己对皇家的事敬而远之是对的,有人实在逼迫太甚的话,他大不了辞官。
似乎因为这事,最近这一年来,谢长亭都很少约他出去了,尤其是他升为郎中后。
顾青云有些感动,又想到自己写的书已经完成,估摸着过几天就可以和谢长亭商量出版刻书的事了。
他正想到这里呢,方仁霄就问起明年乡试的事,当听说顾青云不去试差后就点点头,道:“也好,毕竟明年辰哥儿要去考,就算你不在越省,也会有人牵强附会抨击你,指正不公。有时落榜的秀才中会有几个蛮不讲理的,没得惹来一身腥。”
顾青云默然,如果他成为主考官,肯定不能在越省监考,但那些落榜的秀才可不管,觉得你爹是主考官,他肯定知道答案,指不定顾永辰就是作弊呢,毕竟乡试的卷子,有一部分的考题是相同的,大家可不会给你找逻辑关系,验证作弊的不可能性,反而会因为妒忌听风就是雨。
不过,主副考官都是从京城派出的,大家都是京官,就算不是同僚也会听过对方的名字。他不能否认的是,大家相互间的确是有一种默契在。比如说他和庞喜林,两人是好友,如果庞喜林在越省主持乡试,到了最后排名阶段时,他看到顾永辰的卷子落在最后,就算不把他提到第一,也会放在前十位,这是主考官的权力,别人辩驳不得。
而他呢,看到关系好的同僚子侄名字,只要对方的卷子进入到最后的范围,不是自己的亲属,不在回避的范围,那他肯定会录取,名次还会稍微提高一点。这是一种默契,自从有科举制度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顾青云做过两任副考官就发现了,他也默默地承认这个潜规则。
今天他录取别人的子侄,他日在考场上别人就会回报他,抬一抬手,对他的后代子孙有好处。
书香门第就是这么来的,要不然怎么说书香世家的人脉广,还代代有精英出呢?
以后小鱼儿的婚事,顾青云打定主意就在书香门第中找。
*
既然打定主意不去做什么主考官副考官,顾青云就利用空闲时间安定写自己的书。到了工部,虽然业务很是繁忙,得经常出差,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很多素材和经验,得到很多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