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宰辅在上_分卷阅读_7
然后见那苏穆宛又说了些什么,声音越发低了,闻钰为了听清不自觉往前行了一步,落到闻昭眼里这两人挨得更近了些,周遭都是粉红泡泡。
那苏穆宛垂首时露出一段修长优雅的脖颈,在夜色下散发着柔光,像是一只误入丛林的天鹅,美得自然从容,又令人怜惜它的不谙世事。
闻昭一边感慨难怪二哥会喜欢呢,一边心中催促二人快些结束,等司马晴小姑娘出来看到了,回去说给了家里人听怎么办。卫国公府大抵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可以诋毁荣国公府的把柄,只是看在太师的面子上应该不会道出那私会的女子是苏穆宛……
待苏穆宛行远了,二哥仍站在原地,背对着闻昭,像是一直盯着苏穆宛绰约的背影瞧似的。
总算好了,闻昭松了一口气,这口气还没松完,听二哥喊了句,“二妹妹,出来吧。”
闻昭那口气提着,不上不下的,有些心虚地从树干后边站出来。毕竟偷听是不地道的。
二哥几步过来,修长的手指点着闻昭的脑门儿,问道,“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嗯?”
二哥尾音上挑,声线磁和,不同于与苏穆宛说话时的彬彬有礼,与闻昭说话时满是随意和亲昵。上辈子闻昭与闻钰的关系并不亲近,那时候闻钰见了总是板着脸的闻昭,说话都要斟词酌句的。
闻昭听得心肝一颤,眼睛左看右看,笑问道,“二哥与那苏姑娘为何在这儿会面?”言罢觉得自己有底气了些,还冲二哥挤眉弄眼。
闻钰被闻昭这小表情弄得又气又笑,上手捏着闻昭的小脸蛋,“闻昭心里二哥是这种人?”
闻昭边喊疼边试图拉下他的魔爪,二哥总算收了手,又不解气似的弹了下她的脑门,这才解释道,“不是私会,似偶遇。你二哥一出恭房就在前边看见了个姑娘,委实有些尴尬……”
“二哥前些日子在京郊帮忙拦下了辆惊了马的车驾,那苏姑娘正是车上之人……”
闻昭恍然大悟,点点头,又仔细打量二哥的神色,想瞧出二哥有没有发现苏姑娘的心思。
二哥逮住了她打量的目光,在她发顶上按了按,道,“你二哥又不傻,有些事情自然能看出来,只是你可不要表露出来,都藏心里边儿,免得坏了人姑娘家名声。”
闻昭自然晓得这个道理,连连点头道,“是是是。”
话音刚落,恭房那边的六姑娘喊了声“姜姐姐”,闻昭冲二哥一笑,立马过去接她了。
司马晴见着她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赧然道,“晴儿耽搁久了,还担心姜姐姐回去了呢,姜姐姐真好。”司马晴冲她感激一笑又将小手塞进她的手心。
这个司马晴,分明是个孩子,也有一团孩子气的样子,只是很多时候都太懂事了些。
回到席间,一切如常。倒是司马晴的母亲在她闺女落座之后仔细瞧了瞧她的手上脸上,担心她被蚊子咬了包包。
闻昭看得感慨,这司马家大房夫人对外人再心狠,对自家闺女都是捧着护着的,就算在前世,她害了闻昭也是为了她长女的前程。
闻昭理解她的爱女之心,但是站在她自己的立场上,却无法原谅她。前世她容貌被毁,心底绝望到无以复加,曾经最自傲的一张脸,到最后竟成为她的耻辱。
整日戴着面具,那片毁了的脸积年见不到天日。
闻昭移开视线,却不期然撞进秦氏的眼里,她看她的眼神竟与司马家夫人看司马晴的眼神如出一辙!
闻昭心下巨震。
她知道继母心善又不拘小节,不会如何苛待她这个原配所出的继女,所以她这世才打算与她处好关系。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将她像亲闺女那样疼爱。她哄着嘤嘤哭泣的闻酉,闻昙爬上床榻陪她一起哄,说些童言童语,然后娘仨和乐融融的画面闻昭看到过,她觉得羡慕,怅然,却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觉得不甘和嫉妒。
毕竟血浓于水,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继母她……
秦氏见闻昭愣愣的表情,觉得这副傻模样委实太可爱了些,眼底蕴了更柔和的笑意。
那天的宴会之后不久,闻昭寻了机会去了庄上,家里人问起也只道屋里呆着无事,想念庄上的水果及景致。
去了趟无名典当,再一次无功而返,只得了掌柜的一句“主上近日有要事在身,好久没有来这儿啦……”
闻昭有些灰心。为何前世熟识了十几年的人,今生却无缘得见一面。有些怏怏的坐上返程的马车,这马车却在途中停了。
“怎么了?”
驭马的陈伯回道,“姑娘,一个乞丐拦在马车前头。”
闻昭闭着眼吩咐,“陈伯,给他点碎银打发了。”也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干出拦人马车这样危险的事。
过了一会儿马车仍没有动静,陈伯道,“姑娘,他不收这银两,只望能得份差事好养活自己。”
难得遇上自力更生的乞丐,闻昭起了兴致,睁开眼。
心里存了好奇,闻昭掀开车帘,见着前头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马前,纵使衣衫褴褛,仍站得笔直,不见卑微之态。
闻昭直觉这人不是普通的乞丐,问他,“你可有什么本事?”
那人答道,“回姑娘,会些拳脚功夫。”
看他四肢健壮,身形高大,确是习武之人,闻昭道,“府里的护院可做得?”
那人有些欣喜的样子,不自觉地将头抬起了些,闻昭从那轮廓和鼻梁看出来他居然相貌不错,听他道,“谢姑娘,魏某定不负姑娘赏识。”
“你姓魏?叫什么名儿?家中原本是做什么的?全部答了我就带你回府。”
那人立马答道,“在下魏梁,家中原是汾阳药商,因官家迫害导致家破人亡,魏某一路隐姓埋名扮作乞丐离开汾阳,就是为了到京城之地寻一个庇佑。”毕竟京城不惧汾阳地头蛇的人家不少,就眼前这个姑娘所乘马车,瞧着规制,家中必是三品以上大员。
闻昭心中巨震,已顾不得他后边所说的遭遇了,急切道,“抬起头来。”
魏梁只当是富贵人家招护院也是要看脸的,毕竟事关门面,可以理解,当下抬起头来。
闻昭捏紧手心,果然是他!纵然他脸上也灰扑扑的,仍看得出是他,当下吩咐陈伯,“带上这位魏公子原路返回,先回庄上。”
陈伯只当姑娘想带他回去沐浴干净了再回府,不疑有他,却有些奇怪姑娘怎的对他这般客气。
闻昭在马车里心中惶惶。这人本是陆然的左膀右臂,想必前世就是这样遇上陆然的,只是这辈子因为自己这个变数,在陆然之前将他截了胡。
那一条路本就行人车马俱少,自己若是不去,这魏梁再往前走些说不定就遇上了出来办事的陆然或者陆然的手下。
闻昭止不住地想,若是因为自己的变数导致后边许多事都与她所知晓的大相径庭,那么她引以为恃的知晓前世的能力就没有了,反而会误导她。
而陆然没有魏梁作为心腹,会不会命运也会发生改变?要是前世魏梁曾为他解过毒救过他一命,那今世陆然活不活得下去?或者坐不到宰辅的位置上了?
毕竟这魏梁不是个小人物,就连做御前的她都见过魏梁好多次,必是陆然那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要不要把魏梁还给陆然?要是给他,陆然会不会以为这魏梁是国公府安在他那里的一个眼线?
☆、第12章 三把火
魏梁沐浴完换了身灰色长衫,这衣裳是庄上管事的,魏梁穿着短了些,露出一整截长靴,闻昭默默移开眼。
魏梁也有些赧然,笑得一脸腼腆的样子,直把衣衫往下扯。
这人洗干净之后瞧着更英俊了,模样比闻昭前世见到的样子年轻些,轮廓分明却线条柔和,肤色也要白净些。
闻昭问他,“你除了拳脚功夫之外还会写什么?家中既是药商,可会些岐黄之术?”
魏梁闻言有些赧然,“在下对医理不甚感兴趣,因此懂的都是些耳濡目染的,并不精通。”
闻昭闻言点点头,说不定前世就因为这点“耳濡目染”救了陆然呢。
沉默了会儿,闻昭道,“魏公子,我会将你送去另一个地方,在那里比做护院有前程得多。”
当晚,陆然的大门被叩响,门口的小厮见此人英俊不凡不敢妄作主张,禀了管家。管家一问,这人手里有只能给主子看的纸条,哪敢耽搁,忙又去禀了陆然。
陆然允他进来,那人进了会客厅,将手中的纸条递上,陆然接过一瞧,上头写着,“此人可抵五十两,望笑纳。”
陆然了然一笑,纵使没有见过那小姑娘的字,也知道这“五十两”的事。当下又扫了眼那几个字,写得竟是颇具风骨,陆然意外之余又是忍不住赞叹。
陆然仿佛才看到魏梁这个人一般,问他,“你可有什么本事?你家主子这般赏识你。”毕竟寻常的丫鬟小厮买进来不过几两银子的事,这人纵使有几分皮相也卖不到五十两的。咳咳,除非在特殊些的地方还有希望。
魏梁纠正道,“姜姑娘已不是魏某的主子,现在魏某的主子是您。”又答道,“在下会些拳脚功夫,岐黄之术略懂皮毛。”
陆然点点头,也不多问,唤了人就将他安置下来。
闻昭不知道魏梁会不会因为自己这一截胡而得不到陆然的信任,她也管不了,这般想着,又是一个烦躁的翻身。
这夜,闻昭两面都要烙熟了。
因着心里记挂着魏梁的处境问题,闻昭对陆然那边的情形又多添了几分留意。扶摇是个包打听,闻昭派她去前院多打听打听,这几日都在怀疑自家姑娘是不是喜欢上那个陆姓的状元了。
闻昭这边密切关注,陆然那边又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陆然在户部郎中的位子上还没有坐热,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却是别人烧给陆然看的。
这日户部开了个集会,这段时日“逃户”愈多,流民问题惊动了圣上,尚书特地召开了个会议征集建议。
户部侍郎说要减租减税,好减轻农户负担,流民问题自然能得以缓解。
尚书大人一思忖,道,“这减税一事事关重大,西北又战事频繁,恐怕没办法实施啊……”
又有人说流民问题主要应交给兵部,应将这些流民编入行伍,这样兵力也有扩充,流民问题也解决了。
尚书大人点点头,又说,“兵部自然会行其职责,只是户部分内之事也要做到。”
沉默间,一个员外郎道,“郎中大人怎的不出声?可是没有主意?”这个员外郎在陆然上任起就格外看不惯他,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在员外郎的位子上,实在让人气不过。
陆然却冲他谦虚一笑,又朝尚书大人道,“在下以为这流民问题从根源谈起是这田制的纰漏。这均田制自前朝以来效用显著,在当今却弊端良多。”
尚书冲他一点头,“郎中请讲。”
陆然接着道,“前朝时因条件所限,农户受田实际上不足应受额。至今承平日久,人口渐增,据陆某游学经历,官家所占土地颇多,口分田实际还官者又极少。因此,国家的土地已不敷授受。农民一旦遭遇天灾*便出卖土地,流落异乡,成为流民,故均田令虽限制土地买卖,实而兼并日盛,难以阻遏。”
旁的人听得频频点头,那员外郎把脸别了过去。
尚书听得认真起来,问他,“郎中可有应对之法?”
陆然微一摇头,道,“陆某不才,想不出治本之法。限制官家购田太不实际,且牵扯甚多。没有新的田法就废不得旧的。”
尚书一叹气,是啊,根本之法哪是一朝一夕就能想出来的?又问陆然,“郎中觉得将括户,括田一并施为如何?”不知不觉间尚书大人竟重视起一个郎中的意见来了。
陆然拱手道,“尚书大人的法子自然是没错的,只是陆某觉得应再加一条。”
见陆然抬眼征询他的意见,尚书一摆手道,“陆郎中有话尽可直言。”
陆然道,“允逃户于现所在地附籍纳税。”
侍郎一听连连摇头,道,“对流民这般宽厚优待,岂不是人人都想逃了?应当对农户优待,对流民加以惩戒管束才是。”
尚书摆手制止他,“侍郎,农户对自己的土地感情深厚,非我等官家人可以理解。不到走投无路,他们是不会做逃户的。就按郎中说的来,加这一条进去。”
这日过后,陆然的官声越发响亮,众人都知晓了这不只是个关系户,还是个有本事有主意的关系户。
闻昭闻言一笑,这陆然竟如此关注平民百姓,若不是游学时深入地了解过农民的现状,是不会有这般言辞的。
而陆然回府之后便将今日言辞记录下来,仔细回想有没有什么可补充的。瞥见砚下压着的纸条,便想起那个魏梁来,冲书房外边的小厮吩咐道,“阿童,去唤了魏梁来。”
见魏梁来了陆然便问,“可会写字?”若是会写还可以做个文书,他实在是不缺护院。
魏梁一笑,“魏某强项。”
陆然提起些兴致,这“强项”是指字写得好,还是字写得快,或是另有过人之处?
魏梁取了笔蘸了墨,问道,“主子想让魏梁写什么?”
那苏穆宛垂首时露出一段修长优雅的脖颈,在夜色下散发着柔光,像是一只误入丛林的天鹅,美得自然从容,又令人怜惜它的不谙世事。
闻昭一边感慨难怪二哥会喜欢呢,一边心中催促二人快些结束,等司马晴小姑娘出来看到了,回去说给了家里人听怎么办。卫国公府大抵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可以诋毁荣国公府的把柄,只是看在太师的面子上应该不会道出那私会的女子是苏穆宛……
待苏穆宛行远了,二哥仍站在原地,背对着闻昭,像是一直盯着苏穆宛绰约的背影瞧似的。
总算好了,闻昭松了一口气,这口气还没松完,听二哥喊了句,“二妹妹,出来吧。”
闻昭那口气提着,不上不下的,有些心虚地从树干后边站出来。毕竟偷听是不地道的。
二哥几步过来,修长的手指点着闻昭的脑门儿,问道,“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嗯?”
二哥尾音上挑,声线磁和,不同于与苏穆宛说话时的彬彬有礼,与闻昭说话时满是随意和亲昵。上辈子闻昭与闻钰的关系并不亲近,那时候闻钰见了总是板着脸的闻昭,说话都要斟词酌句的。
闻昭听得心肝一颤,眼睛左看右看,笑问道,“二哥与那苏姑娘为何在这儿会面?”言罢觉得自己有底气了些,还冲二哥挤眉弄眼。
闻钰被闻昭这小表情弄得又气又笑,上手捏着闻昭的小脸蛋,“闻昭心里二哥是这种人?”
闻昭边喊疼边试图拉下他的魔爪,二哥总算收了手,又不解气似的弹了下她的脑门,这才解释道,“不是私会,似偶遇。你二哥一出恭房就在前边看见了个姑娘,委实有些尴尬……”
“二哥前些日子在京郊帮忙拦下了辆惊了马的车驾,那苏姑娘正是车上之人……”
闻昭恍然大悟,点点头,又仔细打量二哥的神色,想瞧出二哥有没有发现苏姑娘的心思。
二哥逮住了她打量的目光,在她发顶上按了按,道,“你二哥又不傻,有些事情自然能看出来,只是你可不要表露出来,都藏心里边儿,免得坏了人姑娘家名声。”
闻昭自然晓得这个道理,连连点头道,“是是是。”
话音刚落,恭房那边的六姑娘喊了声“姜姐姐”,闻昭冲二哥一笑,立马过去接她了。
司马晴见着她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赧然道,“晴儿耽搁久了,还担心姜姐姐回去了呢,姜姐姐真好。”司马晴冲她感激一笑又将小手塞进她的手心。
这个司马晴,分明是个孩子,也有一团孩子气的样子,只是很多时候都太懂事了些。
回到席间,一切如常。倒是司马晴的母亲在她闺女落座之后仔细瞧了瞧她的手上脸上,担心她被蚊子咬了包包。
闻昭看得感慨,这司马家大房夫人对外人再心狠,对自家闺女都是捧着护着的,就算在前世,她害了闻昭也是为了她长女的前程。
闻昭理解她的爱女之心,但是站在她自己的立场上,却无法原谅她。前世她容貌被毁,心底绝望到无以复加,曾经最自傲的一张脸,到最后竟成为她的耻辱。
整日戴着面具,那片毁了的脸积年见不到天日。
闻昭移开视线,却不期然撞进秦氏的眼里,她看她的眼神竟与司马家夫人看司马晴的眼神如出一辙!
闻昭心下巨震。
她知道继母心善又不拘小节,不会如何苛待她这个原配所出的继女,所以她这世才打算与她处好关系。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将她像亲闺女那样疼爱。她哄着嘤嘤哭泣的闻酉,闻昙爬上床榻陪她一起哄,说些童言童语,然后娘仨和乐融融的画面闻昭看到过,她觉得羡慕,怅然,却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觉得不甘和嫉妒。
毕竟血浓于水,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继母她……
秦氏见闻昭愣愣的表情,觉得这副傻模样委实太可爱了些,眼底蕴了更柔和的笑意。
那天的宴会之后不久,闻昭寻了机会去了庄上,家里人问起也只道屋里呆着无事,想念庄上的水果及景致。
去了趟无名典当,再一次无功而返,只得了掌柜的一句“主上近日有要事在身,好久没有来这儿啦……”
闻昭有些灰心。为何前世熟识了十几年的人,今生却无缘得见一面。有些怏怏的坐上返程的马车,这马车却在途中停了。
“怎么了?”
驭马的陈伯回道,“姑娘,一个乞丐拦在马车前头。”
闻昭闭着眼吩咐,“陈伯,给他点碎银打发了。”也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干出拦人马车这样危险的事。
过了一会儿马车仍没有动静,陈伯道,“姑娘,他不收这银两,只望能得份差事好养活自己。”
难得遇上自力更生的乞丐,闻昭起了兴致,睁开眼。
心里存了好奇,闻昭掀开车帘,见着前头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马前,纵使衣衫褴褛,仍站得笔直,不见卑微之态。
闻昭直觉这人不是普通的乞丐,问他,“你可有什么本事?”
那人答道,“回姑娘,会些拳脚功夫。”
看他四肢健壮,身形高大,确是习武之人,闻昭道,“府里的护院可做得?”
那人有些欣喜的样子,不自觉地将头抬起了些,闻昭从那轮廓和鼻梁看出来他居然相貌不错,听他道,“谢姑娘,魏某定不负姑娘赏识。”
“你姓魏?叫什么名儿?家中原本是做什么的?全部答了我就带你回府。”
那人立马答道,“在下魏梁,家中原是汾阳药商,因官家迫害导致家破人亡,魏某一路隐姓埋名扮作乞丐离开汾阳,就是为了到京城之地寻一个庇佑。”毕竟京城不惧汾阳地头蛇的人家不少,就眼前这个姑娘所乘马车,瞧着规制,家中必是三品以上大员。
闻昭心中巨震,已顾不得他后边所说的遭遇了,急切道,“抬起头来。”
魏梁只当是富贵人家招护院也是要看脸的,毕竟事关门面,可以理解,当下抬起头来。
闻昭捏紧手心,果然是他!纵然他脸上也灰扑扑的,仍看得出是他,当下吩咐陈伯,“带上这位魏公子原路返回,先回庄上。”
陈伯只当姑娘想带他回去沐浴干净了再回府,不疑有他,却有些奇怪姑娘怎的对他这般客气。
闻昭在马车里心中惶惶。这人本是陆然的左膀右臂,想必前世就是这样遇上陆然的,只是这辈子因为自己这个变数,在陆然之前将他截了胡。
那一条路本就行人车马俱少,自己若是不去,这魏梁再往前走些说不定就遇上了出来办事的陆然或者陆然的手下。
闻昭止不住地想,若是因为自己的变数导致后边许多事都与她所知晓的大相径庭,那么她引以为恃的知晓前世的能力就没有了,反而会误导她。
而陆然没有魏梁作为心腹,会不会命运也会发生改变?要是前世魏梁曾为他解过毒救过他一命,那今世陆然活不活得下去?或者坐不到宰辅的位置上了?
毕竟这魏梁不是个小人物,就连做御前的她都见过魏梁好多次,必是陆然那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要不要把魏梁还给陆然?要是给他,陆然会不会以为这魏梁是国公府安在他那里的一个眼线?
☆、第12章 三把火
魏梁沐浴完换了身灰色长衫,这衣裳是庄上管事的,魏梁穿着短了些,露出一整截长靴,闻昭默默移开眼。
魏梁也有些赧然,笑得一脸腼腆的样子,直把衣衫往下扯。
这人洗干净之后瞧着更英俊了,模样比闻昭前世见到的样子年轻些,轮廓分明却线条柔和,肤色也要白净些。
闻昭问他,“你除了拳脚功夫之外还会写什么?家中既是药商,可会些岐黄之术?”
魏梁闻言有些赧然,“在下对医理不甚感兴趣,因此懂的都是些耳濡目染的,并不精通。”
闻昭闻言点点头,说不定前世就因为这点“耳濡目染”救了陆然呢。
沉默了会儿,闻昭道,“魏公子,我会将你送去另一个地方,在那里比做护院有前程得多。”
当晚,陆然的大门被叩响,门口的小厮见此人英俊不凡不敢妄作主张,禀了管家。管家一问,这人手里有只能给主子看的纸条,哪敢耽搁,忙又去禀了陆然。
陆然允他进来,那人进了会客厅,将手中的纸条递上,陆然接过一瞧,上头写着,“此人可抵五十两,望笑纳。”
陆然了然一笑,纵使没有见过那小姑娘的字,也知道这“五十两”的事。当下又扫了眼那几个字,写得竟是颇具风骨,陆然意外之余又是忍不住赞叹。
陆然仿佛才看到魏梁这个人一般,问他,“你可有什么本事?你家主子这般赏识你。”毕竟寻常的丫鬟小厮买进来不过几两银子的事,这人纵使有几分皮相也卖不到五十两的。咳咳,除非在特殊些的地方还有希望。
魏梁纠正道,“姜姑娘已不是魏某的主子,现在魏某的主子是您。”又答道,“在下会些拳脚功夫,岐黄之术略懂皮毛。”
陆然点点头,也不多问,唤了人就将他安置下来。
闻昭不知道魏梁会不会因为自己这一截胡而得不到陆然的信任,她也管不了,这般想着,又是一个烦躁的翻身。
这夜,闻昭两面都要烙熟了。
因着心里记挂着魏梁的处境问题,闻昭对陆然那边的情形又多添了几分留意。扶摇是个包打听,闻昭派她去前院多打听打听,这几日都在怀疑自家姑娘是不是喜欢上那个陆姓的状元了。
闻昭这边密切关注,陆然那边又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陆然在户部郎中的位子上还没有坐热,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却是别人烧给陆然看的。
这日户部开了个集会,这段时日“逃户”愈多,流民问题惊动了圣上,尚书特地召开了个会议征集建议。
户部侍郎说要减租减税,好减轻农户负担,流民问题自然能得以缓解。
尚书大人一思忖,道,“这减税一事事关重大,西北又战事频繁,恐怕没办法实施啊……”
又有人说流民问题主要应交给兵部,应将这些流民编入行伍,这样兵力也有扩充,流民问题也解决了。
尚书大人点点头,又说,“兵部自然会行其职责,只是户部分内之事也要做到。”
沉默间,一个员外郎道,“郎中大人怎的不出声?可是没有主意?”这个员外郎在陆然上任起就格外看不惯他,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在员外郎的位子上,实在让人气不过。
陆然却冲他谦虚一笑,又朝尚书大人道,“在下以为这流民问题从根源谈起是这田制的纰漏。这均田制自前朝以来效用显著,在当今却弊端良多。”
尚书冲他一点头,“郎中请讲。”
陆然接着道,“前朝时因条件所限,农户受田实际上不足应受额。至今承平日久,人口渐增,据陆某游学经历,官家所占土地颇多,口分田实际还官者又极少。因此,国家的土地已不敷授受。农民一旦遭遇天灾*便出卖土地,流落异乡,成为流民,故均田令虽限制土地买卖,实而兼并日盛,难以阻遏。”
旁的人听得频频点头,那员外郎把脸别了过去。
尚书听得认真起来,问他,“郎中可有应对之法?”
陆然微一摇头,道,“陆某不才,想不出治本之法。限制官家购田太不实际,且牵扯甚多。没有新的田法就废不得旧的。”
尚书一叹气,是啊,根本之法哪是一朝一夕就能想出来的?又问陆然,“郎中觉得将括户,括田一并施为如何?”不知不觉间尚书大人竟重视起一个郎中的意见来了。
陆然拱手道,“尚书大人的法子自然是没错的,只是陆某觉得应再加一条。”
见陆然抬眼征询他的意见,尚书一摆手道,“陆郎中有话尽可直言。”
陆然道,“允逃户于现所在地附籍纳税。”
侍郎一听连连摇头,道,“对流民这般宽厚优待,岂不是人人都想逃了?应当对农户优待,对流民加以惩戒管束才是。”
尚书摆手制止他,“侍郎,农户对自己的土地感情深厚,非我等官家人可以理解。不到走投无路,他们是不会做逃户的。就按郎中说的来,加这一条进去。”
这日过后,陆然的官声越发响亮,众人都知晓了这不只是个关系户,还是个有本事有主意的关系户。
闻昭闻言一笑,这陆然竟如此关注平民百姓,若不是游学时深入地了解过农民的现状,是不会有这般言辞的。
而陆然回府之后便将今日言辞记录下来,仔细回想有没有什么可补充的。瞥见砚下压着的纸条,便想起那个魏梁来,冲书房外边的小厮吩咐道,“阿童,去唤了魏梁来。”
见魏梁来了陆然便问,“可会写字?”若是会写还可以做个文书,他实在是不缺护院。
魏梁一笑,“魏某强项。”
陆然提起些兴致,这“强项”是指字写得好,还是字写得快,或是另有过人之处?
魏梁取了笔蘸了墨,问道,“主子想让魏梁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