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四福晋之死_分卷阅读_15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她就立刻下了传位诏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江山社稷丢给还在麻木中的胤礽,然后就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包袱跑路了。
众人:……
皇帝陛下,哦,不,是太上皇。
太上皇他走了。
胤礽在疑惑与感动中坐上了皇位。
赵云:我才不耐烦给各路人士解释呢。
………………
赵云很悠哉。
终于摆脱了苦逼的皇位,她觉得整个天空都亮了起来。
还留在京城?
开玩笑!
新皇登基,免不了大清洗的。
虽然太上皇余威犹在,胤礽不会马上处理康熙旧臣,但是对那些曾经不识时务看不上他的人,还有太识时务背叛了他的人,小心眼的胤礽怎么会让他们好过呢?
留在京城,一定会卷进新老势力交手的漩涡的。
胤礽孺慕康熙,不代表他会任由康熙一直压在他的头上。
皇家的感情是最禁不起考验的,赵云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离开,对胤礽好,对她自己也好。
赵云离家出走半个月,孝顺儿子胤礽就找上了门来。
真是个好孩子,难为他在这么忙的时候还惦记着他的老父亲。
当然,这或许有赵云实在是太过不按常理出牌,胤礽想问个清楚的缘故。
呵,又或许是胤礽还是对康熙心存忌惮,不掌握他的行踪就不能放心。
所以说皇家的亲情都是脆弱的。
所以说赵云在听到那样震惊的消息后还把皇位传给胤礽,胤礽才会那么感动。
孝顺也好,忌惮也罢,都不重要了。
对赵云来说,怎样都无所谓。
反正赵云没什么别的图谋,胤礽想保护就保护,想监视就监视,都对赵云没有影响。
康熙年纪也不小了,有几个人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也很不错的。
对于退位,赵云的官方解释是她有仙缘,她要求仙问道。对胤礽的解释是她在经历了那些事之后心灰意懒,看破世情,想要彻底歇歇了。
管他信还是不信,赵云死都不打算再回去了。
大事还是交给年轻人来办才好。
赵云:毛爷爷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赵云在那些皇家园林和行宫玩得很欢快。
这一看就花费了不少人的心血--有顺治的,康熙的,还有前明皇帝们的,现在都便宜了赵云了。
要感谢清朝人爱面子好名声的特点。
胤礽极度照顾他这个老父亲,好像他是天底下最最孝顺的人。
赵云:真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赵云一边享受退休的美好生活,一边关注京城来的消息。
就算胤礽的人会有所隐瞒,她手里还有康熙的人呢。
京城很热闹。
好像是知道胤礽的疯狂本质,所有皇子阿哥都在夹着尾巴做人。
看在这么多年兄弟情谊份上,看在他们如今老老实实的份上,胤礽不会做的太难看吧……
老爷子还活着呢!
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赵云并没特地交代胤礽什么事情。
没办法,胤礽受了那么大罪,还不许人家报复一下吗?
据京城传来的消息,赵云发现了有意思的事。
胤礽最恨的人,不是与他敌对多年还落井下石的大阿哥,不是后来居上给他找了无数麻烦的八阿哥,反而是表面看上去最最无辜的前太子党四阿哥。
赵云穿来的早,四阿哥的经营又多在暗处,还真没多少人发现他的野心。
如今胤礽知道了,赵云并不奇怪。
在这么多人的围攻下还能稳坐太子之位三十几年,胤礽的手段就算比不过康熙,也不会不如四阿哥的。
当初他是一叶障目,才被四阿哥挖了墙角,当了挡箭牌、踏脚石。
如今风水轮流转,他也该给四阿哥点颜色瞧瞧了。
赵云很期待。
胤礽对上四阿哥,就免不了要对上四阿哥后院的各路高人。
那会怎么样呢?
赵云:愿佛祖保佑胤礽吧。
赵云继续围观。
………………
赵云再次听到京城的消息时,也忍不住震撼了--原来还可以这么来!
正文 第12章 我是康熙(四)
胤礽果然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
赵云才离京不久,他就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他先是颁布了一份诏令,大意就是朝中人浮于事,需要裁撤一些冗员,就把不听话的、听别人话的官员全部弄去养老了。
第二份诏书是撸了所有皇子的职务,连块遮羞布都没有,就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把他们全都圈禁在府里了。
然后他又命令诸皇子把他们所有的儿子都送进宫里来,不论年纪大小,包括那些还在襁褓里的婴儿。
他这就是在明晃晃地告诉众人:我就是要拿他们做人质,你们看着办吧!军队就在外面等着,你不听话,我就用强的。
如此种种。
一条比一条毒辣,一次比一次肆无忌惮。
所有人都被胤礽的大手笔搞懵了。
新皇上任三把火,把把都烧得极为猛烈。人们都知道胤礽是个疯狂起来没有限度,做事不管不顾的人,就连最最桀骜不驯的王公大臣都保持了沉默。他们不想撞到胤礽的枪口上,只盼着胤礽出了这口气之后就能消停下来。
他们打算静观其变。
他们并不相信胤礽敢挑衅整个贵族阶层。
他们到底猜错了。
让胤礽消停下来,这可能吗?
胤礽希望声势更大些才好呢。
速战速决,这才是胤礽最聪明的地方。
别的新皇登基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唯独胤礽反其道而行之。
恶名,尤其是胤礽这种疯狂的恶名,不是只有坏处。某些情况下,应用得当,还能带来意外的好处。
现如今,胤礽的恶名震慑四方,所有的人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搞得满城风雨,没人敢轻举妄动--枪打出头鸟,他们无法承受胤礽的报复。
能身处高位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傻子,王公贵族也极少有蠢货,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喜欢凡事尽在掌握之中,他们善于从体制内获取利益。见胤礽如此行事,他们都觉得新皇与诸皇子很可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那时,就是他们渔翁得利的时候。
他们想的倒是很好。
胤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胤礽已经控制了所有能控制的军队,并把皇子大臣们的身家性命牢牢攥在了手里。
燎原之势已成,他已经不可能被任何人钳制住了。
………………
确定没人反抗之后,胤礽继续自己的计划。
圈禁了皇子,他用前明养皇子的手方法把他们养了起来。
胤礽这是打算把他们都养废。
识时务的还可以保命,唧唧歪歪话太多的就永远闭上嘴巴好了。
也有人批判胤礽不守礼法,不守祖宗规,残害手足兄弟。
胤礽都无所谓。
太上皇都还没说什么呢,你管什么闲事!
他只是把兄弟们都好吃好喝地供了起来,没人受了罪,有的还长了肉呢。
残害?
那是什么。
对不听话的人,胤礽就用了一招,他们就都老实了。
杀!
众人:……
皇帝陛下,哦,不,是太上皇。
太上皇他走了。
胤礽在疑惑与感动中坐上了皇位。
赵云:我才不耐烦给各路人士解释呢。
………………
赵云很悠哉。
终于摆脱了苦逼的皇位,她觉得整个天空都亮了起来。
还留在京城?
开玩笑!
新皇登基,免不了大清洗的。
虽然太上皇余威犹在,胤礽不会马上处理康熙旧臣,但是对那些曾经不识时务看不上他的人,还有太识时务背叛了他的人,小心眼的胤礽怎么会让他们好过呢?
留在京城,一定会卷进新老势力交手的漩涡的。
胤礽孺慕康熙,不代表他会任由康熙一直压在他的头上。
皇家的感情是最禁不起考验的,赵云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离开,对胤礽好,对她自己也好。
赵云离家出走半个月,孝顺儿子胤礽就找上了门来。
真是个好孩子,难为他在这么忙的时候还惦记着他的老父亲。
当然,这或许有赵云实在是太过不按常理出牌,胤礽想问个清楚的缘故。
呵,又或许是胤礽还是对康熙心存忌惮,不掌握他的行踪就不能放心。
所以说皇家的亲情都是脆弱的。
所以说赵云在听到那样震惊的消息后还把皇位传给胤礽,胤礽才会那么感动。
孝顺也好,忌惮也罢,都不重要了。
对赵云来说,怎样都无所谓。
反正赵云没什么别的图谋,胤礽想保护就保护,想监视就监视,都对赵云没有影响。
康熙年纪也不小了,有几个人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也很不错的。
对于退位,赵云的官方解释是她有仙缘,她要求仙问道。对胤礽的解释是她在经历了那些事之后心灰意懒,看破世情,想要彻底歇歇了。
管他信还是不信,赵云死都不打算再回去了。
大事还是交给年轻人来办才好。
赵云:毛爷爷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赵云在那些皇家园林和行宫玩得很欢快。
这一看就花费了不少人的心血--有顺治的,康熙的,还有前明皇帝们的,现在都便宜了赵云了。
要感谢清朝人爱面子好名声的特点。
胤礽极度照顾他这个老父亲,好像他是天底下最最孝顺的人。
赵云:真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赵云一边享受退休的美好生活,一边关注京城来的消息。
就算胤礽的人会有所隐瞒,她手里还有康熙的人呢。
京城很热闹。
好像是知道胤礽的疯狂本质,所有皇子阿哥都在夹着尾巴做人。
看在这么多年兄弟情谊份上,看在他们如今老老实实的份上,胤礽不会做的太难看吧……
老爷子还活着呢!
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赵云并没特地交代胤礽什么事情。
没办法,胤礽受了那么大罪,还不许人家报复一下吗?
据京城传来的消息,赵云发现了有意思的事。
胤礽最恨的人,不是与他敌对多年还落井下石的大阿哥,不是后来居上给他找了无数麻烦的八阿哥,反而是表面看上去最最无辜的前太子党四阿哥。
赵云穿来的早,四阿哥的经营又多在暗处,还真没多少人发现他的野心。
如今胤礽知道了,赵云并不奇怪。
在这么多人的围攻下还能稳坐太子之位三十几年,胤礽的手段就算比不过康熙,也不会不如四阿哥的。
当初他是一叶障目,才被四阿哥挖了墙角,当了挡箭牌、踏脚石。
如今风水轮流转,他也该给四阿哥点颜色瞧瞧了。
赵云很期待。
胤礽对上四阿哥,就免不了要对上四阿哥后院的各路高人。
那会怎么样呢?
赵云:愿佛祖保佑胤礽吧。
赵云继续围观。
………………
赵云再次听到京城的消息时,也忍不住震撼了--原来还可以这么来!
正文 第12章 我是康熙(四)
胤礽果然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
赵云才离京不久,他就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他先是颁布了一份诏令,大意就是朝中人浮于事,需要裁撤一些冗员,就把不听话的、听别人话的官员全部弄去养老了。
第二份诏书是撸了所有皇子的职务,连块遮羞布都没有,就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把他们全都圈禁在府里了。
然后他又命令诸皇子把他们所有的儿子都送进宫里来,不论年纪大小,包括那些还在襁褓里的婴儿。
他这就是在明晃晃地告诉众人:我就是要拿他们做人质,你们看着办吧!军队就在外面等着,你不听话,我就用强的。
如此种种。
一条比一条毒辣,一次比一次肆无忌惮。
所有人都被胤礽的大手笔搞懵了。
新皇上任三把火,把把都烧得极为猛烈。人们都知道胤礽是个疯狂起来没有限度,做事不管不顾的人,就连最最桀骜不驯的王公大臣都保持了沉默。他们不想撞到胤礽的枪口上,只盼着胤礽出了这口气之后就能消停下来。
他们打算静观其变。
他们并不相信胤礽敢挑衅整个贵族阶层。
他们到底猜错了。
让胤礽消停下来,这可能吗?
胤礽希望声势更大些才好呢。
速战速决,这才是胤礽最聪明的地方。
别的新皇登基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唯独胤礽反其道而行之。
恶名,尤其是胤礽这种疯狂的恶名,不是只有坏处。某些情况下,应用得当,还能带来意外的好处。
现如今,胤礽的恶名震慑四方,所有的人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搞得满城风雨,没人敢轻举妄动--枪打出头鸟,他们无法承受胤礽的报复。
能身处高位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傻子,王公贵族也极少有蠢货,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喜欢凡事尽在掌握之中,他们善于从体制内获取利益。见胤礽如此行事,他们都觉得新皇与诸皇子很可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那时,就是他们渔翁得利的时候。
他们想的倒是很好。
胤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胤礽已经控制了所有能控制的军队,并把皇子大臣们的身家性命牢牢攥在了手里。
燎原之势已成,他已经不可能被任何人钳制住了。
………………
确定没人反抗之后,胤礽继续自己的计划。
圈禁了皇子,他用前明养皇子的手方法把他们养了起来。
胤礽这是打算把他们都养废。
识时务的还可以保命,唧唧歪歪话太多的就永远闭上嘴巴好了。
也有人批判胤礽不守礼法,不守祖宗规,残害手足兄弟。
胤礽都无所谓。
太上皇都还没说什么呢,你管什么闲事!
他只是把兄弟们都好吃好喝地供了起来,没人受了罪,有的还长了肉呢。
残害?
那是什么。
对不听话的人,胤礽就用了一招,他们就都老实了。
杀!